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士族集团有多强?绑架104年的东晋,威胁北魏,甚至颠覆了隋王朝

士族集团有多强?绑架104年的东晋,威胁北魏,甚至颠覆了隋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87 更新时间:2024/1/21 22:20:34

所谓姓,也就是女子所生的意思,这要追溯到母系社会时期。因为那时候搞不清你的父亲是谁,但肯定知道你的母亲是谁。

先秦时期,有上古八大姓,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大家可以看得到这上古八大姓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都带有一个女字。后来根据这些姓,逐渐衍生出了若干其他姓。因此活在世上的诸位,你们的祖先曾经都是贵族!

所谓氏,则是父系社会出现的象征,最初指的就是部落代号,这个时候男人开始当家做主,成为部落领袖。比如说黄帝氏,少昊氏,共工氏等等。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这个过程中,无数男性开始扛大旗,这就衍生出了若干氏。

因此氏是在姓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产物,以姓为基础,再次衍生出各种氏,比如说楚国的熊姓,就衍生出了芈屈景昭等四氏。所以说氏的数量,是远大于姓的,这也是为啥后来大家也就不分姓氏了,毕竟这玩意儿在后世作用雷同,没有区分的必要了。

一、魏晋时期,对氏族的重视程度,出奇得高。

为啥?区分氏族,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搞清楚,你是不是自己人。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自己人可以抱团取暖,合伙垄断社会上的某些资源。比如说教育、土地、财富、官位等。

虽然自己人未必靠得住,但是非自己人肯定靠不住。这事儿至少从概率上来说是成立的。因此努力把自己的人聚拢在一起,合伙瓜分资源,这是家族壮大的重要手段。

在秦汉时期,这一点还体现得没那么明显。可到了魏晋时期,以家族为单位的士族集团,那就太猛了。

由于祖先比较努力,在朝中取得了比较高的位置,这就间接地推动了后世子孙前进的步伐。两汉时期,以察举制选官。

这事儿直接造成了士族集团的出现。为啥?因为察举制的漏洞就是,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判断这个人是不是适合做官。

与其选外人,为啥不选自己家的孩子呢?因此趁着察举制的春风,大量官员子弟涌入朝堂做官。这就出现了四世三公的袁家,五世三公的杨家。

魏晋时期,废除了察举制度,但是用了九品中正制。这玩意儿和察举制其实没啥区别,就是换了个马甲而已。依旧是士族集团掌握着选拔官吏的权力。

不过此时的士族集团更聪明了,他们学会了合作。你选我儿子,我选他儿子,他再选你儿子。这么一来大家都没话说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此后再通过联姻关系,把几大家族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本着法不责众的基本原则,重重联姻下的各大士族集团,就更加安全了。

因此一个个大家族逐渐形成规模:弘农杨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赵郡李氏、兰陵萧氏、陈郡谢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等等。

二、东晋就是被士族绑架的朝代。

东晋从一开局就带有屈辱性,为啥?因为开国之君晋元帝司马睿居然是个傀儡皇帝!那时候琅琊王氏比较强大,在王导、王敦的扶持下,司马睿才有了南下建立东晋的资本。所以此后王敦执掌军事,王导执掌政务,一外一内,彻底架空了司马睿。

司马睿的儿子晋成帝司马绍稍微有点儿刚,他带兵平定了王敦之乱,只可惜他只在位2年就驾崩了,这是东晋唯一一个有实权的皇帝,就是命太短。

紧接着外戚家族颍川庾氏浮出水面,在晋成帝司马衍和晋康帝司马岳时期,庾亮、庾冰等外戚高干执掌朝政,架空皇帝。

此后谯国桓氏又崛起了,他手里的晋穆帝司马聃、晋哀帝司马丕、晋废帝司马奕、晋简文帝司马昱全都是傀儡!

好不容易出了个运气比较好的晋孝武帝司马曜,结果桓温差点儿篡位,随后又遭遇了陈郡谢氏的架空,再往后又赶上了皇族内讧。

司马曜的俩儿子晋安帝司马德宗和晋恭帝司马德文,先后成了桓玄、刘裕手里的傀儡,压根就没有尊严可言。

所以说,东晋王朝104年历史,几乎都是被士族集团带着往前走的节奏。皇族压根就没有权力可言,可见士族集团的可怕。

三、在北方,崔浩建议北魏孝武帝评定氏族高下。

南方的士族把皇帝玩得团团转,北方的士族也流了一地哈喇子啊!当年五胡乱华的时候,大量北方士族选择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这帮人显然是轻资产拥有者,那点儿商铺、学区房放弃了,一点儿也不心疼。

而还是有那么一部分士族力量,选择留在了北方。比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等等。没办法啊,不动产都在北方,他们肯定都是房产投资商,这么多重资产根本带不走,放弃又太可惜,只好静观其变了。

北魏一统北方以后,北方的士族总算是有了一些归属感。于是乎他们开始搞事情了,带头的就是清河崔氏的杰出后生崔浩!

崔浩实在是太聪明了,堪称北魏第一谋臣。他给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出了一系列主意,帮助拓跋焘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但是这个人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比如说他崇尚道教,所以就怂恿拓跋焘灭佛,导致了三武灭佛中的太武帝灭佛事件。

所以说他想要抬高士族在北魏的地位,也就很正常了。他位居高位以后,便建议太武帝拓跋焘评定天下氏族,非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来。

你要知道,当时只有汉人才有世家大族这一说法,鲜卑人有个球啊!所以崔浩的这一建议,显然就是为了拔高汉人世家大族们的地位。

最要命的是,他以清河崔氏为天下士族的代表家族,各种安排官职,把整个家族都推向了风口浪尖。崔浩的确很有自信,只不过他自信得有点儿过了头。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王朝,如今能用汉人处理朝政已经很不错了,可崔浩还想着让汉人士族操控北魏政权,这步子未免迈得有点儿太大了。就连他的表弟卢玄对此也忧心忡忡,常常劝他别这么干。

结果好了,鲜卑贵族们一合计:这货当我们是傻子吗?怼他!

因此在一大帮抱团取暖的鲜卑贵族的怂恿下,太武帝拓跋焘大怒,借着国史之狱的案子,把崔浩满门都给除掉了。除了清河崔氏外,被灭的还有和他们联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名门望族。

当然,只是将直系后代都给灭了,旁系和漏网之鱼后来又开始抱团取暖了。但是自此北方这帮士族,算是彻底老实了。想跟南方士族比?也不看看上面是谁在做皇帝。

四、宇文泰确立关陇贵族集团,新的士族集团出现了。

北魏经历了六镇起义,到了分崩离析的时候,一分为二,东边归高欢管,也就是东魏。西边归宇文泰管,也就是西魏。

宇文泰所管辖的西魏,实力比不上东魏,为了发展壮大,只能采取改革措施。因此他开始进行府兵制改革。这期间宇文泰设立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的制度。

这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共计20个家族,也就是著名的关陇集团雏形。这是一股新兴的世家大族力量,有别于过去的士族,他们将成为新时代的主宰。

八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的爷爷),李弼(李密的太爷),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的老丈人,李渊的外公),侯莫陈崇。

十二大将军就比较多了,其中最牛的是杨忠,因为他儿子杨坚取代北周,开创了大隋王朝。

所以说,以家族为单位抱团取暖,这在西魏包括北周,还是相当不错的一种选择。领袖向士族妥协,大家合作共赢,这才是一起渡过难关的好策略。

五、隋炀帝对关陇士族头痛不已。

西魏和北周,那是在天下分崩离析的情况下,不得不向各大家族做出妥协。但是到了隋朝一统江山以后,皇帝们发现,这些士族已经不是帮手了,而是成了分蛋糕的人!

隋文帝杨坚,是靠着这帮关陇集团的老伙计才篡位登基的,所以他不好意思对这帮人下手。这事儿就交给了自己的儿子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个猛男,他可不给这帮关陇集团的功臣一点儿面子。为了打压他们,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开创科举。过去一直都是士族集团掌握选官的权力,选出来的也都是士族集团的子弟。通过科举,可以逐步避免这一问题。当然由于是刚起步,所以效果不是很大。第二,迁都洛阳。关中地区,那是关陇集团的大本营,隋文帝建都于此,必然要受制于关陇集团的限制。因此隋炀帝迁都洛阳,与山东士族们交好,就是为了对付关陇集团。第三,开通大运河。别以为这只是为了方便玩,隋炀帝就是要通过大运河将南北方的资源联合在一起,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在资源上受制于关陇集团的现状,从南方攫取大量资源,以此限制关陇集团。第四,启用山东、江南士族,让这些人走入朝廷的核心,掌握一定的权力,以此限制关陇集团刻意拔高自家的子弟。第五,三征高句丽。其实打不打高句丽,都没什么关系,可关陇集团一个个手握重兵,阳奉阴违,实在是可恨。为此隋炀帝不惜动用百万之众,三征高句丽,大量消耗了关陇集团的实力。

这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关陇集团的确损失惨重。可隋炀帝也没得到什么好处,反倒是太原的李渊嘿嘿一笑,向关陇集团招手示意:隋朝不要你们,你们来我这儿啊,我这个人最念旧情了!

因此关陇集团一股脑儿全都到了李渊麾下,李渊为此实力大增,顺利取代了隋朝,建立了李唐王朝。

总结:李唐王朝,逐渐消磨了士族的影响力。

李渊的妥协,又让关陇集团在唐朝嘚瑟了一阵子。可后世的君主依旧还是意识到了士族对朝廷的不良影响。

因此唐高宗李治发出诏书,禁止七姓十家通婚。这七姓十家也就是当时的士族集团代表,他们在唐朝出了不少宰相。不让他们通婚,也就阻挡了这些家族联合起来对付皇族。武则天开始大力推广科举,又搞出了武举,就是为了提拔寒门子弟,打压士族子弟。同时她也对关陇集团的子孙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让他们一蹶不振。

这夫妻俩不简单,一唱一和,就把山东士族和关陇集团给摁住了。当然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要不是黄巢起义、朱温乱政以及五代十国的数十年战乱,把士族集团给消磨干净了,这帮人还得继续嘚瑟下去。

参考资料:《晋书》、《魏书》、《旧唐书》

更多文章

  • 萧太后到底有多美?先后被6位皇帝宠爱,48岁还被李世民纳为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太后资料,萧太后是历史上什么人,历史上的萧太后的容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玉环得到的宠爱和荣华富贵,是让当朝的文武百官都“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意思是想要生一个好女儿,进宫去得了圣上眷顾,光宗耀祖。而更加了不起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妃“武媚娘”。这位女子堪称古往今来第一人,她不仅仅是相貌美丽得到了李世民的垂青,她更是坐上

  • 仇池与刘宋的战争:杨难当趁机进攻刘宋,萧承之以少胜多收复汉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仇池,刘宋一共多少兵力,刘宋鼎盛时期实际兵力

    杨氏之所以能够创造奇迹,其实倒不是他们命硬,能打。而实在是他们的外交政策太灵活,他知道自己小,扛不过别人,于是就在列强中穿插游走,不管是谁给他封号都接受,谁强大了就跟谁做小弟,谁要是弱了,或者是谁有可乘之机了,那他就不会忘了来踩一脚,放把火。刘义隆时期,杨氏的国主是杨难当。可以说,在杨氏政权众多当家

  • 南北朝史上最奇葩的灭国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各朝灭国原因,南北朝最大的历史事件,南北朝发生的奇葩战争

    南燕的由来:鲜卑族慕容家建立的燕国,最早是慕容皝,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开来,慕容皝建立的燕国叫作前燕。前秦天王苻坚取得前秦政权后,在王猛的协助下一统北方十六国,公元370年,前秦攻破前燕首都邺都,前燕灭亡。前燕皇室归顺了前秦,这之中就有慕容皝的第五个儿子慕容垂。苻坚南下伐晋,在淝水之战中败给了谢安。这一

  • 刘裕集团的伐蜀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裕怎么发家的,刘裕伐蜀,刘裕如何夺位

    公元405年,东晋朝廷下令让益州刺史毛璩讨伐桓振在江陵的叛乱,毛璩就派了谯纵和侯晖率领军队前去讨伐恒玄。侯晖早有反叛之心,以蜀地士兵不愿意远离家乡打仗为由,违抗了毛璩的军令。作为中军参军的谯纵为人和蔼可亲,因曾经劝说刺史毛璩推行仁政,所以很受百姓和士兵的爱戴。侯晖想要作乱,凭他的名声是不可能得到士兵

  • 只输了一场淝水之战,为何苻坚的前秦直接崩了?王猛:他太仁慈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苻坚和王猛,淝水战役后的苻坚,苻坚临死会想起王猛吗

    实际上王猛有自己的考虑,他觉得桓温这家伙有篡位的嫌疑,如果跟着桓温混,将来早晚要做出谋逆的事情。可当时正值五胡乱华,东晋是多数人心目中的华夏正朔,你篡正统的江山,那不是找骂吗?反观前秦的东海王苻坚就不同了。首先,苻坚是前秦宗室,正儿八经的皇族,有继承权。其次,苻坚这个人雄才大略,有吞吐宇宙之志。再者

  • 祖上推翻武则天,媳妇曾与三大枭雄共枕,却自称家奴的两朝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宰相一览表,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宰相是谁,武则天同时有几个宰相

    而是在临死前苦叹自己三十余年谋臣宰辅,不过一介“为虎作伥”的家奴而已,这也算是有自知之明了。看官们欲知此人究竟是谁?他的结局到底如何,接下来就由小编为您娓娓道来。此人生于唐末之世,名叫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也就是如今的陕西渭南大荔县。他的祖上敬晖是帮助唐中宗李显发起“神龙中兴”,推翻大周女皇武则

  •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荒淫暴君,姓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北朝七个暴君,南北朝最著名的暴君,南北朝暴君有多残暴

    这位就是南朝刘宋王朝的刘子业。刘子业是刘骏的儿子,其实刘骏死的时候,刘子业根基并不牢固,这个时候的刘子业应当要做到就是和父亲的几个兄弟交好,这样才能保证帝业稳固,但是可惜的是,刘子业走到了对立面。刘子业很荒淫。他曾经在皇宫花园脱光所有的宫女,让她们满世界乱跑,自己却在一旁看着;也曾经和自己的亲姐姐居

  • 隋炀帝杨广被抹黑上千年,究竟是谁在抹黑他?此人有很大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炀帝杨广资料,杨广的简历,杨广老婆全部图片

    可惜的是,他的头上却背负着昏君、暴君一类的骂名,就连唐太宗时时刻刻以隋炀帝为反面教材以此警戒自己。《贞观政要》中,记载了魏征和唐太宗的以下对话:“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竟为无限,遂至灭亡”。不过,在许多外国人眼中,隋炀帝杨广是一位非常

  • 看了杨贵妃的复原图,才知为何李瑁拱手相让,李隆基却狠心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瑁和杨贵妃,李瑁李隆基杨玉环关系,杨贵妃喜欢的是唐明皇还是李瑁

    杨贵妃果真美若天仙?在中国古代,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被称之为四大美女。杨玉环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由此可以看出杨玉环能歌善舞是因为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培养。当唐玄宗和李瑁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都被她的美貌所折服,可见她是如此地天姿国色。根据古书记载,唐朝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杨玉环是全国

  • 李渊的2个妃嫔多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渊死后李世民怎样对待他的妃子,李世民登基后李渊还有权力吗,李世民继位李渊的态度

    自古以来,红颜多祸水,尤其是皇宫内部,是女人聚集的场所,后宫的争斗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皇妃与其他妃子和皇子之间的利害关系尤为突出,毕竟如果别人优先生下皇子,就极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在唐朝时期,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听过,而且在很多唐朝主题的影视剧中,都有李渊的身影,据说李渊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