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红颜多祸水,尤其是皇宫内部,是女人聚集的场所,后宫的争斗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皇妃与其他妃子和皇子之间的利害关系尤为突出,毕竟如果别人优先生下皇子,就极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在唐朝时期,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听过,而且在很多唐朝主题的影视剧中,都有李渊的身影,据说李渊有两个心头爱,这两个妃子被李渊宠上天,她们恃宠而骄,多次陷害李世民,那么李世民登基之后,是如何处理他们的呢?
李世民作为唐朝大名鼎鼎的皇帝,他的事迹被后人无数次的传颂,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褒扬居多,但是实际上能当上皇帝的人,绝对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纯良,毕竟有句话说:人心不狠,地位不稳。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和父亲的宠妃之间的仇怨,尤其是在他登基之后,干脆利落的处理了父亲的两个宠妃,更是大快人心。
李世民出生于隋朝,那时他的父亲李渊还只是隋朝的一位大官,母亲是皇室的女儿。他还有一个哥哥,也就是后来的太子殿下——李建成,以及两个武艺高强的弟弟李元吉和李元霸。
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富大贵家庭的李世民从小就被幸福环绕,父母疼爱,吃喝不愁,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文化和武艺,以至于年纪轻轻就已经学富五车,武艺高强,并且身怀天下,随着父亲一起为朝廷效力,在此期间他还娶了一位明艳动人的妻子,夫妻二人伉俪情深,生活非常的美满和谐。
原本李世民以为自己能够安分守己,为国效力,过完顺遂的一生,然而这时朝廷却出了岔子。
那时,隋炀帝杨广刚登基不久,就已经显现出了勃勃野心,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给自己的政绩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杨广开始集结各路财力,征用大量的人力来开凿大运河,这样做无疑是劳民又伤财。
毕竟当时他在朝廷中的根基并不稳健,一旦开凿大运河,工程结束之后,隋朝必定会进入一段休眠时期,为了恢复元气就必须休养生息,这时如果有敌人来犯,那么隋朝就将走向全军覆没的境地。
朝中大臣共同商讨,全面衡量之后,便多次进谏,劝阻杨广慎重考虑开凿大运河一事,但是当时的杨广迫切的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哪里听得进去良言呢?他只是自大的认为隋朝疆土辽阔,物资充盈,敌国断然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便义无反顾的加快了大运河的进程。
通过开凿大运河这件事,杨广也认识到大臣们对他多有不满,为了保证自己的专制统治地位,杨广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这样一来,官员们的一腔热忱被顶头上司怀疑是有异心,虽然大家嘴上都不说,但是内心的愤怒也已经达到了极点,再加上隋炀帝生性残暴,骄奢淫逸,众多朝中重臣都对这扶不起来的阿斗感到惋惜。
李渊父子也深感疲惫,于是李渊在李世民的鼓动下,借助手上的充盈兵力,愤然起军造反,灭了隋朝简直易如反掌,杨广也万万没有想到是自己人将他推进深渊。
李渊登基称帝之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皇子,堂堂的秦王。按理说当时的李世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而且武艺高强,相比其他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年幼皇子而言,如果陷害李世民就显得愚蠢了,但是为什么李渊的两个宠妃还要顶着风险来陷害李世民呢?
众所周知,各朝代新帝登基的时候,是需要立太子的,太子一般都是皇上的长子,所以李渊登基后自然就把大儿子李建成立为了太子,但是,李渊的几个儿子当中,虽然各个都为人中翘楚,可是最有建树的当属李世民,其他几位兄弟是绝对比不上的,所以李世民和哥哥李建成之间较着一股劲。
众位嫔妃自然知道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因为争夺皇位,感情已经不像以前那般和睦了,相比李世民,李建成更好拿捏,所以她们要和李建成站在统一战线,等除掉李世民之后,再来对付李建成,继而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扶正。
于是乎,李渊的两个宠妃——尹德妃和张婕妤伙同太子李建成,开始密谋如何拉李世民下水。
尹德妃和张婕妤负责吹枕边风,李渊此时身居高位,自然不会深入调查,所以她们二人成功几率很高,李渊得知李世民的种种劣迹之后,气恼的训斥了李世民;李建成则负责激怒李世民,让他露出破绽,使他不被父皇重用,这样就不会危机到自身的利益了。
但是李建成绝对想不到,一场玄武门政变,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与皇位天人永隔,李世民作为第一顺位,顺理成章的接替了哥哥的位置成为了太子。
历代的皇位争夺中,都带有血腥,张婕妤和尹德妃见李建成已死,也就预料到大事不妙,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李世民很快就做了大唐的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即位后,并没有马上处置父亲的两位宠妃,因为李世民知道,心理的压迫是最折磨人的,所以李世民表面上并没有什么动作,可是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李渊得知了张婕妤和尹德妃伙同李建成陷害李世民的事,一气之下把两位妃子打进了冷宫,屏退一切宫女太监,任其二人自生自灭。
这件事李世民没有插手,但是也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于是就专心治理朝政,建设国家了。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李世民不心狠,受伤的就是自己,这也是给我们敲响警钟:两败俱伤实属下下策,不可取。对于李世民的行为,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