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最让人恨铁不成钢的诸侯国,5次“合纵抗秦”,2次主动逃跑

战国最让人恨铁不成钢的诸侯国,5次“合纵抗秦”,2次主动逃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68 更新时间:2023/12/8 7:11:34

在战国历史上,总共进行了5次“合纵抗秦”的行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六国5次“合纵抗秦”都失败了呢?有人说,“合纵抗秦”的失败其实是早已注定了的!

[var1]

除了六国之间矛盾重重,其“合纵”是很难巩固,以及秦国的“连横外交”之外,再来看看这个诸侯国,5次“合纵抗秦”,却有2次主动逃跑!这个堪称战国最让人恨铁不成钢的诸侯国就是楚国。

5次“合纵抗秦”分别为:公孙衍合纵抗秦;孟尝君合纵抗秦;苏秦合纵抗秦;信陵君合纵抗秦;庞煖合纵抗秦。

第一次逃跑:公孙衍合纵抗秦。公元前318年,公孙衍被张仪从秦国逼走,为了报复秦国和张仪,公孙衍游走于各大诸侯国之间,并推出“合纵抗秦”的理念。

[var1]

最终,在公孙衍(魏相)的“鼓动”之下,由楚国、魏国、韩国、赵国、燕国以及义渠国组成的“抗秦”联军首次出现,这一情况着实让秦国大惊。为了解决危机,秦军主将采取了逐个击破的策略。

秦国选择的第一个目标便是身为“纵约长”的楚国,在与楚国的交战中,秦军虽然并没有给予楚军重创,但也把楚国给打怕了,为了保存实力,本来就怯场的楚怀王直接就带着楚军“跑路”了。

“纵约长”楚国跑路之后,对本次合纵抗秦本就不怎么热心的齐国、燕国等就更加消极抗战了。因此,当秦军大败三晋联军于修鱼时,第一次合纵抗秦便宣告破产。

第二次逃跑:庞煖合纵抗秦。在第四次“合纵抗秦”失败后,信陵君兵权被夺,秦国加紧了对六国的蚕食,先后占据黄河沿岸,切断韩魏与赵国的联系,直逼齐国。六国的危机进一步加剧。

为了遏制秦国的扩张,赵、楚、魏、燕、韩五国又结成了合纵联盟,五国联军由赵将庞煖统率,这是战国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合纵抗秦”。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此次抗秦的名声更大,庞煖将“战国四公子”中还活着的春申君给推出来当了“形象代言人”。但不得不说,庞煖的这步棋下得太臭了。

[var1]

与第一次瓦解合纵联盟的“套路”几乎一模一样,秦国首先选择拿楚国开刀,并事先故意将这个消息给传了出去。当春申君听到这个消息后,二话不说,带着楚军转身就跑。

楚国跑路之后,虽然庞煖凭借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并没有让秦军占到多大的好处,但联军的士气早已随着楚军的逃跑而跌入了谷底,失败早已注定。此战之后,各大诸侯国再也无力组织统一的行动,“合纵抗秦”彻底破产。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正排名前五名的谋士:诸葛亮未上榜,管仲仅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与诸葛亮谁地位高,诸葛亮和管仲乐毅名气谁大,诸葛亮谋士排行榜

    五、苏秦[var1]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出生贫寒却成为了六国宰相。苏秦早年投入了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游历多年却潦倒而归,最后攻读《阴符》,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开始了仕途之路。苏秦的提出的合纵之术,使得六国合纵联盟,团结一致,而苏秦则被任命为了联盟的联盟长,同时担任六国国相,虽然晚了

  • 古代四大刺客荆轲名列榜首,可是论忠义,他才该排列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四大刺客荆轲是最差的吗,四大刺客为什么荆轲最有名,历代名人对荆轲的评价

    [var1]豫让一生先后跟过几个主人,范氏、中行氏以及最后的智伯瑶。要说豫让这几个主人,都不得了,全是晋国的六卿大夫家族。范氏、中行氏对豫让并不重视,直到遇见了智伯瑶,豫让才算遇到了伯乐,智伯瑶待他如亲人,很尊重。智伯瑶此人仪表堂堂,做事果断,战时冲锋陷阵勇猛,但是为人贪婪,不仁。他一心想要吞下赵氏

  • 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时,赵国为什么有两个灭亡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灭亡六国全过程,秦始皇灭六国时实力,秦始皇灭六国是在什么时候

    [var1]但有意思的是,在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赵国却有两个灭亡时间: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相隔六年。那么赵国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先后灭亡了两次呢?[var1]秦始皇十五年(前232年),秦始皇发动两路大军大举攻赵。但赵国在名将李牧的指挥下殊死抵抗,秦国

  • 实力弱于晋国的秦国为什么可以数次决定晋国国君的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国能与秦国争霸吗,秦国为什么打不过晋国,晋国和秦国关系

    [var1]由于“曲沃代翼”和晋献公时的内乱,晋国出现了“国无公族”,非公族大夫控制了很大的实权。晋献公的三个儿子(申生、重耳、夷吾)都有才干见识,各自将不少非公族大夫收在麾下。[var1]虽然晋献公后来杀了申生并迫使重耳、夷吾逃出晋国,但无法清除支持三公子的晋国大夫和臣属。晋献公刚一死,支持重耳、

  • 秦国统一六国的最大阻碍,被秦太后诱惑,最终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统一六国全过程,为什么秦国有统一六国的野心,谁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军师

    与此同时,在中原诸侯国之外,当时被称为''夷''、''蛮''、''胡''的少数民族也纷纷建立了政权,尽管组织形式十分松散,但他们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痕迹。举例来说,拥有三星堆、青铜树等辉煌文明成果的古蜀国便是其中一个。[var1]在中原大地的西北,也有着这样一个政权,它存在了数百年的时间,一直是当

  • 晋国大宗和小宗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小宗大宗指什么,小宗取代大宗的意思,晋国争霸史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西周宗法制度的核心即为嫡长子继承制,传说为周公所创。这种制度不同于上古时代的以功劳为重要标准的禅让制,属于西周王国的创新改革,但是这种变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家天下的治理体系,完全是为西周王室所服务的。可以说,这种制度的初心就是自私的。《仪礼·丧服》:“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

  • 三国时,关羽死后刘备攻打吴国,大败于夷陵,为何不带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死后刘备真的要伐吴吗,夷陵之战吴国阵亡名单,夷陵之战吴国兵力

    [var1]有人问刘备攻打东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呢?我分析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诸葛亮当时在军事上未有太大建树首先我们要将《三国演义》和真实的三国历史分开,诸葛亮并非如《演义》当中所描写的那般,一上来就是军事、内政尽皆精通的全能型人才。其最初展露头角的主要方面还是表现在治理内政层面,军事非其所长。这

  • 战国时代,燕国如果黄金台不换将,能够统一天下?王道政治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时期的燕国,战国时燕国最鼎盛时期的版图,战国燕国到底实力如何

    战国时代一直都是一个风起云涌,战略格局不断变化的时代,在这个历史时间段当中,无数的战争曾经随着历史的风沙一起涌上历史的舞台,伴随着这些战争的发生,各个国家之间的格局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哪怕是在战国时代一直没有作为的燕国也曾经发动过大规模战争,这个国家曾经打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并且一直攻打到了当时齐国

  • 晋襄公表彰“战神”先轸的决定为什么间接导致晋国分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先轸和晋襄公,晋国分裂是什么原因,晋国分裂过程

    [var1]由于“曲沃代翼”和晋献公时的内乱,晋国在晋文公继位时已经是“国无公族”。再加上称霸天下的人才需要,晋文公只能将晋国的军政大权交给非公族的卿大夫控制,是为六卿制度的雏形。[var1]晋文公在流亡经历中看遍世态炎凉,当然预料到非公族的卿大夫掌控国政是严重威胁。因此晋文公制定了几项抑制卿大夫的

  • 韩信兵行险着,用一万兵大胜赵国20万大军,这一招没有人敢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的军事才能和谋略,韩信的用兵策略,韩信是如何使军队发展壮大的

    [var1]背水一战其实是一场战役的名称,因为这场战役非常著名,所以也变成了成语,这场战役的领导者就是刘邦手底的大将韩信。韩信和张良、萧何并称汉初三杰,也是因为这三人,刘邦才能在西楚霸王项羽手中夺得天下。有意思的是,最开始韩信投奔的人是项羽,结果项羽没把他当回事儿,而此时刘邦伸出了橄榄枝,韩信被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