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大家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这是一句相当歧视女性的话语,也是封建时代女人社会地位低下的表现。不过这句话也不是空穴来风,有很多女人在大事面前的确不如男人有远见、有能力,但是历史上的武则天却让人刮目相看。
武则天她在那个女人社会地位低下的年代还能够登上九五至尊的地位非常厉害,她因为皇帝的宠爱而得到了权利,用了一招就令李治难以离开她。而慈禧也是一位很有手段的女性,虽然没有正式称帝但是却有着帝王的实权,她也效仿武则天的手段,成功夺取政权。
武则天原本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在后宫位份低下,她能够有后来的成就离不开唐高宗李治。唐太宗还在世的时候武则天就已经和李治有了私情,此时的李治就是武则天日后飞黄腾达的筹码,所以她用尽手段获得了李治的感情。
由于难以忘记武则天,李治登基后想尽办法也要将感业寺的佳人接回宫中,当时的王皇后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动为李治解决了这一件难事。武则天再次入宫以后就开始霸气的夺权,她先是除掉了王皇后和萧淑妃,一跃成为后宫之主。
随后她又替李治分忧,批改奏折、处理国事,期间她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谋略,甚至很多事情比皇帝都做的好,这让李治非常放心的将政务交给她处理。但是朝中大臣对此非常不满意,他们觉得武则天这样做无疑就是违反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
其实后宫不参与国家大事并没有明确条例,而是沿袭下来的一种不成为的规矩,慢慢的成为古代政治的禁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古代女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她们一辈子只需要做到三从四德,对于国家大事女人是没有资格插手的。
不过女人干政让朝中官员分外抵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她们处理朝政的时候并不能做到理智对待,所以做了很多错事。首当其冲的一个女人就是吕后,她是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汉惠帝刘盈的母亲,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手握国家大权的女人。
刘邦早逝,留下了稚子寡母撑起了西汉,吕雉为了不让大权旁落就开始帮儿子处理朝廷政务。然而她做事的时候始终不能做到为天下着想,而是参杂了太多个人的情绪,这也导致了很多悲剧。
面对朝中官员反对的声音,吕后直接将他们杀的杀、罢官的罢官,甚至连韩信和萧何这样的开国功勋都不放过,她的做法让很多老臣寒了心。不仅如此,她在铲除了反对自己的大臣以后,并没有做到任用贤臣,而是重用自己的族人,导致外戚专权、朝纲不整。
只不过这种事情对于女性来说充满了不公平,并不是所有的男性皇帝都能够国祚绵长,也不是所有的女人都不适合做皇帝。武则天就是那个适合做皇帝的女人,她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女人并不比男人差。
她接手朝政以后很多方面都比李治出色,所以李治后来非常依赖武则天,所有的国事都交给了她处理。虽然朝中有很多人觉得一介女流不应该插手国事,但是武则天出色的政治才能也让很多思想不迂腐的大臣非常佩服。
武则天虽然违背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但是她在位期间对李唐的江山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她最终主动将手中的权利交还给了李家人,这一点得到了后世称赞。然而这样的女性无疑是凤毛麟角,除了她其他干政的女性大都留下了千古骂名。
大清朝的慈禧太后,她也效仿武则天从而得到了朝政大权,只不过她再一次论证了“后宫不可干政”这句警示的正确性。慈禧在位期间不仅没能创造辉煌的时代,还让我国遭受的外国列强的瓜分,为中国古代历史留下了屈辱的一笔。
一开始进宫慈禧并没有能得到咸丰皇帝的垂爱,不过她本人是比较美貌的,久而久之自然引起了咸丰的注意,而她也一跃成为了兰贵人。咸丰帝身体不好所以子嗣稀少,慈禧很幸运的怀上了龙种,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
母凭子贵在皇家更加明显,慈禧生了皇子以后咸丰帝对她更好,据说当时的后宫慈禧是咸丰帝专宠的贵妃。在咸丰皇帝重病期间,慈禧主动请求为他分忧,刚开始皇帝并不放心她处理朝政,不料慈禧在这方面做的挺好,所以她渐渐的把持了大清的国事。
借着处理国事的便利,慈禧在暗中扶植了一大批自己的势力,同时将一些对自己又威胁的大臣都剪除。随着咸丰皇帝病逝慈禧的儿子继位,她也成为了天下尊贵的西宫太后,和慈安皇太后一起垂帘听政辅佐幼帝。
经验丰富的慈禧垂帘听政有绝对的优势,所以此时的她才是天下真正做主之人。但是她的儿子同治皇帝19岁就驾崩了,而这时候慈禧从宗族中选了年幼的光绪皇帝,自己则继续把持朝政。
然而光绪皇帝翅膀还没有长硬就想要和慈禧抗衡,被慈禧软禁起来,后来也英年早逝。在他去世第二天慈禧的生命也熬到了尽头,不过她提前选了溥仪为新帝,也交代了身后事。
慈禧生在封建迷信的大清朝,却能够将大权揽在自己手中,也是一个很厉害的女性。只不过慈禧没有武则天的胸襟,所以她自始至终都通过掌控傀儡皇帝来满足自己的权利欲望,始终有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历史上女性成为统治者的寥寥无几,武则天和慈禧她们就打破了这种社会规则,手握大权。她们一样都是先得到皇帝的宠爱,然后再以自己出众的政治才华干预朝政。只不过武则天创造了繁华盛世,而慈禧成为了卖国求荣之辈,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屈辱的曾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