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随雍正陪葬的三件物品什么来头?他后期沉迷方术,身边有哪些高人

随雍正陪葬的三件物品什么来头?他后期沉迷方术,身边有哪些高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5 更新时间:2023/12/15 14:50:01

这一年对于雍正来说意义非凡,他最好的兄弟兼助手——十三王爷胤祥病逝。雍正为此痛彻心扉,他深知十三弟是为他操劳过度而逝,也因此更加惧怕死亡。

胤祥此时只有45岁,但已经满头白发,瘦骨嶙峋。被康熙幽禁十年,他早已心力交瘁,虽然四皇兄继承帝位,对他信任有加,不过也让他肩上的担子更重。

胤祥临终前不舍地拉着雍正的手,一向冷面的雍正泪如雨下:“十三弟,你为国家操劳至此,你要是倒下了,朕该怎么办?”

自知命不久矣的胤祥留下了遗言:“不必厚葬,只带巾帕、香囊下葬即可。”随即,安然合眼。雍正还是厚葬了十三弟,并将自己刚刚拭泪的帕子一同随葬了。

自那开始,一向勤勉的雍正开始畏惧死亡,并且也为自己安排起了身后事。他冥思苦想,也为自己的随葬物品做了如下安排:一个是孝庄太皇太后赐给他的佛珠,一个是康熙赐给他的念珠,而这最后一个,就是胤祥送给他的鼻烟壶。

操持完这一切,巨大的死亡恐慌笼罩着雍正,于是,他走上了诸多皇帝的老路——沉迷修仙炼道。

雍正八年,这位操劳的皇帝生了一场重病后,开始大规模地征召全国各地精通岐黄之术的名士和有道高人。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许多能人异士。

《活计档》记载:这期间,雍正命人将4000多斤的木材和大量矿银运进了圆明园。这分明就是在为炼丹做着准备。

一日,四川巡抚宪德呈上了一份密奏,他为雍正推荐一位叫龚伦的高人。龚伦极其注重养生,以至于八十多岁还仿若少年般强壮,竟然还能纳妾生子。当宪德发现龚伦时,他已经年近九十了。

这份奏章让雍正仿若得到珍宝,连忙回奏书让宪德去寻访,并且一再强调要善待龚伦。结果,当宪德找到龚伦时,这位老人家已经驾鹤西去了。

宪德立刻上书雍正,让皇帝治自己失察之罪,但是雍正并不死心,而是耐心地提醒宪德:龚伦的儿子可否知道这些养生之术,一定要婉转提醒他们,将这些秘方告知朕。

但是,龚伦的几个儿子都怕掉脑袋,不敢轻易给皇帝偏方,只得推说不知道。宪德无奈,不得不另寻高明。

事实上,雍正不仅安排了宪德,还给自己的铁杆粉丝李卫田文镜鄂尔泰等人都下了命令:凡有擅长内外科的好医生,或者是道士、儒士,只要有缘得访的,一定多加留心。切忌,要密奏朕。

您瞧,雍正是真的“求贤若渴”啊!

不久,李卫果然为雍正找到了高人,此人正是《雍正王朝》大名鼎鼎的道士贾士芳。

贾士芳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行踪神秘,神出鬼没,最重要的是,他不仅可以治病,还能进行占卜之事,是李卫口中的“深通数学,亦明性理”的方士。

这个贾士芳也是奇了,进宫没多久竟然让雍正身体康复了起来。雍正就连在写给鄂尔泰的信中还说:“朕的身体极佳,想来是那位奇人贾士芳的功劳。”

当然,雍正也要宽慰李卫,毕竟李卫有推举之功,于是又在信中写道:“朕的身体康健,还要得益于爱卿推荐的贾士芳立下功劳。”

渐渐地,贾士芳也就成了雍正非常倚重的活神仙。

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贾士芳也只蹦跶了2个月,很快就被雍正处死了。

原来,只要一经贾士芳调养,雍正的身体就会得到明显好转。可是一旦没了贾士芳,雍正的身体就会出现不好的症状。

试想一下,一个皇帝的健康竟然掌握在一方术士手中,皇帝的心能安吗?贾士芳的本事让雍正感觉自己离傀儡皇帝不远了,于是,他以贾士芳“公然在皇帝面前耍计谋”为由,杀伐决断地将这位“赛神仙”处死了。

其实,雍正在当皇帝之前还写过一首《烧丹》诗,可见他对这些奇异之事很有兴趣。就在雍正驾崩前12天,竟然仍有200斤的黑铅运进了圆明园。

也正是因为雍正信奉这些黄老之术,以至于被后世揣测为服丹药过多而亡。尤其是他的宝贝儿子乾隆,在雍正驾崩后,接连下了三道圣旨,字字句句都在暗示老爸喜欢“嗑药”,直言“皇考万几余暇,闻外间有炉火修炼之说”。

就在雍正驾崩的第二天,乾隆顾不上丧礼之事,第一时间撵走了所有术士道士,想必若是处死他们反而印证了雍正死于沉迷丹药的事实了吧。

雍正是个勤勉的皇帝,事必躬亲不说,每天睡眠时间只有4个小时。可以说,他是名副其实的明君,也为康乾盛世发挥了承前后的作用。遗憾的是,最终却走向了追求长生之路。

自从常常想到死亡,雍正便开始觉得孤独。于是,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伴,就是史无前例地让胤祥与自己相伴于帝陵。就在胤祥病逝5年后,雍正终于和弟弟在地下重逢了。

雍正曾说自己“不喜饮酒”,又强调他“非常自律”,并且坚称“向来不好色”。那么,您又是怎样评价这位帝王的呢?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活埋苏麻喇姑前,太监们为什么要往她头上倒石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王朝苏麻喇姑解读,康熙王朝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康熙王朝苏麻喇姑为什么进宫

    在《康熙王朝》有一个片段,苏麻喇姑不是被顺治帝判断认为感染了天花,当时太监把苏麻喇姑给抓走。要把她给活埋,还要往她身上撒上石灰,究竟是为什么呢?清朝传奇丫鬟《康熙王朝》这部剧内容,和历史并不是完全一样,电视剧中的苏麻喇姑和历史上年龄相差很大。历史上苏麻是伺候孝庄太后的奴婢。原本是内蒙古一个普通家庭,

  • 清朝穷人娶不上媳妇,怎么才能延续香火?“典妻婚”成主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什么叫典妻,清朝娶妻乱象,古代穷人娶不上媳妇怎样延续香火

    现代社会之中,有多少男青年为了娶妻生子可谓是操碎了心,又有多少人开始对婚姻都不抱任何的期望,甚至于出现了恐婚现象,说白了都是钱闹的。古代娶妻难的问题无论那个时代,想要娶妻生子,那么首先就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管那个年代,如果经济条件太差,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婚姻的质量。已经将这一点彻底看透的现代女性

  • 民国老照片:青楼女子站街微笑揽客,白发老妇坐在门牌下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小姐旧照片,100张清末女性老照片,老照片民国第一美女

    民国1913年时期,一位名叫帕萨特的法国摄影师受资助来华采风拍照,目的时为了完成其团队里所开启的“地球档案”影像项目探访资料。于民国时期的1913年9月,帕萨特一行人来到中国的山东泰山旅行周游,用照相机拍摄了百余年前泰山原汁原味的人文风景旧照。民国1913年10月,摄影师帕萨特为一个烟花柳巷里的青楼

  • 雍正可能到死都不知道,龙凤胎的名字连读,就是甄嬛背叛他的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最后放过甄嬛了吗,雍正为何宠爱甄嬛,历史上雍正与甄嬛

    要说这清宫戏里把宫心计演绎的最淋漓尽致的影视剧,不是我们少时常看的《还珠格格》而是《甄嬛传》。在其中,你会看到很多人性的碰撞,人与人从至交好友到反目成仇,其实可能只因为一个地位或一点利益。现在网上还有很多《甄嬛传》十级学者,对甄嬛传的细节以及内容伏笔,在深扒研究。对《甄嬛传》有人印象深刻的是,甄嬛刚

  • 慈禧眼前红人李莲英,失势后生活凄惨,其墓用三万多鸡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太监李莲英墓中秘密,李莲英墓实拍,李莲英为何能被慈禧太后独宠

    在皇宫之中,必须懂得察言观色这样才能够在尔虞我诈的皇宫之中苟活下来,否则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命丧黄泉。有些太监察言观色,懂得主子的喜好,再加上攀附的主子身份地位显赫,他们的身份地位也会得到提升。而清朝慈禧太后身边就有一个大红人,那就是李莲英。李莲英前半辈子在皇宫之中地位显赫,但后半辈子却生活凄惨,他的墓

  •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口述,晚上服侍娘娘鞋子要放苍耳,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忍痛舍弃命根子,当上清朝末年太监的孙耀廷表述,大半夜伺候清宫娘娘,鞋子放上扎脚的苍耳才能保命,到底有何缘故,众所周知,太监是封建王朝的奴仆,他们说话总是掐着嗓子尖声尖气,白天黑夜奔忙在各个宫殿中,作为和黄泉距离最近的人,他们只是最卑微的附属品,加上深宫中主仆分明,这些太监们想要生存下去,并不是容易的

  • 中国象棋:他是民国象棋第一人!不服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象棋第一名,民国象棋高手林荣兴视频,中国象棋第一人有哪些

    万启有乃南京名手,当时应邀走访扬州,途中路过无锡,就在路边发现了林荣兴。在万启有眼中,虽然林荣兴棋力不济,但是其对象棋的理解独具一格。于是,万启有跟林荣兴约定,等他从扬州返回时,就带他到上海闯荡。笔者看来,万启有就是林荣兴命中注定的伯乐。万启有也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折返无锡时,专门坐车找到了林荣兴

  • 雍正死后竟是与年世兰合葬,雍正的陵墓为啥从未被盗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死后与年世兰合葬,雍正死后跟谁合葬,雍正的墓地什么时候被盗的

    孙殿英开启了盗取清朝皇陵的序幕之后,清朝的皇陵就不断被盗,不过幸运的是,雍正的坟墓却躲过了一劫,这既有政府保护的功劳,也有自身的运数,毕竟,乾隆和慈禧的都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与雍正一起合葬从而躲过一劫还有年世兰,就是电视剧里很可恶的年妃,但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看看就好,因为真正历史上的年妃是一个与电

  • 李鸿章19世纪创立的公司,历经150年屹立不倒,如今年收入2500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鸿章创办了哪些厂,李鸿章兴办的近代企业,李鸿章筹办企业有哪些

    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知道,李鸿章是一个很有眼光的战略投资企业家。甚至他在150年前创立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子公司至今每年还能获利2500亿元,这家子公司的名字其实家喻户晓,只不过,这一切,都被纷至沓来的各种不同的评价所掩盖,至今都没有人能够注意到。有些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出卖国家、出卖灵魂的人。之所

  • 清朝灭亡时,还剩下多少烂账?这些烂账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反观清末,统治的腐败,已经糜烂到了根子上了。打次搜刮民脂民膏,为官者鲜有为民办事的,大都是欺上瞒下,靠着自己的官职贪赃枉法。清朝建国到鼎盛时期兵强马壮,常年训练士兵,数次抵御强敌获胜,这个时候尚武精神还是满清帝国非常重视的。然而,到了清朝末期,清廷的精英都是提溜着个鸟笼子,玩玩鸟、赏赏花、下下大烟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