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19世纪创立的公司,历经150年屹立不倒,如今年收入2500亿

李鸿章19世纪创立的公司,历经150年屹立不倒,如今年收入2500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944 更新时间:2023/12/18 1:58:22

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知道,李鸿章是一个很有眼光的战略投资企业家。甚至他在150年前创立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子公司至今每年还能获利2500亿元,

这家子公司的名字其实家喻户晓,只不过,这一切,都被纷至沓来的各种不同的评价所掩盖,至今都没有人能够注意到。

有些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出卖国家、出卖灵魂的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贪污腐败,出卖自己的灵魂。

他签订了14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可以算是出卖自己的祖国。

也有人认为,晚清末年,李鸿章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特别是他对于中国引入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有着突出的贡献。李

鸿章与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我们先不做任何评论,我们先从事实出发,让大家明白李鸿章在晚清时期,干了哪些事。

李鸿章在晚清时期,建立了北洋水师,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兴办了很多实业。

这其中既就有李鸿章1872年创办的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又有煤炭公司、矿务局、纺织局等,又有金矿公司、电信公司等。

可以说他所创办的企业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基本上包含了金融、教育、矿业等。

说完这些,我们再为大家介绍一则李鸿章的轶事趣闻。

据说,由于当时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让李鸿章受到了严重的刺激,加之民间对其他个人的评价非常糟糕,所以李鸿章曾公开表示,自己“不履日地”。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从此再也不会让双脚踏上日本的领土。他说到做到。

有一次,李鸿章代表清朝政府、洋务派,去欧美国家“取经”,回来后路过横滨,在这里他需要更换到另外一条轮船上回国。

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他先从大船上下来,然后换成小船,再乘坐摆渡的小船到另外一条大船上去才行。

可当李鸿章发现,这艘小船是属于日本的后,就坚决不同意乘坐。于是只能通过一块长长的板子,涉险从这艘大船上直接跳到另外一艘大船上。

以上这些虽然并不能说明李鸿章是一个完全的爱国人士,但至少也能够说明他在思想、认识上,一方面比较超前,另一方面,也有着自己的底线。

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在签署不平等条约的时候,他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个体,更是一个国家,而且从本质上讲,他更多的是代表晚清政府。

抛开这些不谈,我们仅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你会发现,其实李鸿章为中国引入了先进的西方思想和技术,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否认他的功劳。特别是他创办了诸多的实业,为今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部分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实业中,发展最好的一所企业,它就是轮船招商局。

这所企业至今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了,而其子公司——招商银行,不仅家喻户晓,而且至今还能每年为国家创造2500亿营收,且本身已经跻身世界500强。

李鸿章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如果用现代思维去考虑,我们都清楚,一家企业创办非常容易,只要履行了相关法律手续,就可以开张营业了。

但是,维持一个企业良好发展势头,是非常不同意的,这也是为什么百年老字号这个名号在国内是非常有价值的原因。

然而,在晚清时代,由于中国闭关锁国,清政府昏庸无能,民间人士想要创建一个自己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具有西方管理、运营模式的企业,比登天还难。

李鸿章,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创办了一家清政府明令禁止的企业,难度可想而知。

清朝末年,晚清政府受尽了外国欺辱,他们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因此,在清政府内部,对于建造、运营一家船务企业来说,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不允许个人私自创办这种船只企业。

然而,彼时海权时代已经到来,各国都在争相恐后地发展自己的海军,加快海上贸易往来。

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因此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然而,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不过,有一次,机会终于还是来了。中国南北货运一般依靠的是内河——京杭大运河。

但是由于长年累月无人修缮,导致河道最终阻塞,大型船只不能通过,为了维持国内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清政府不得不考虑运输物资走海上通道。

那个时候,中国虽然已经打开了国门,但是由于内陆交通不便,大部分对外贸易还是要依靠海路运输。

李鸿章抓住这个机会,一方面,私下联络洋人,用洋人的名义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样一来,政府就不好说什么了。

另一方面,他联合其他几名大臣上书,他们向朝廷建议放开个人创办、运行船运公司的限制禁令,他们认为海上贸易必须要开,但由于国家不让个人参与船只运营。

所以货物运输只能依靠租用洋人的轮船进行,这样做非常危险,不能让国家经济命脉落入别人手中。

经过一番劝解,价值政府已经清楚地了解到,民间偷着创办船只运营企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所以就只好改变了相关的政策限制,放开手脚,让民间人士自己去创办企业。

在那之后,李鸿章抓住机会,一口气创办了多家实体企业,涉及到航运、教育、能源等领域,并且引入了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标准,并基本上垄断了当时国内航运领域所有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国家需要,该企业被最终改组成为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由于改组之前,该公司旗下业务覆盖范围极广,特别是在金融领域,运行得很不错。

所以,经国家同意,在1987年的时候其子公司——招商银行诞生。

招商银行凭借着丰富的收入来源、多层次客户群体、多渠道业务合作,一举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

至今,我们能够在各大城市看到招商银行的身影,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李鸿章所创办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不光是因为其背后一直有政府的支持,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大家共同促成了这一历史奇迹。

首先,公司创办前期,正好赶上清政府闭关锁国,在内陆运输不方便的情况下,海运似乎成为了当时对内、对外双重硬性需求。

对国内来说,南北方货物运输必须该走海运;对于国际贸易来说,国门打开之后,有更多的产品需要通过海运送抵海外目的地。这就促成了企业前期发展的动力。

其次,理念、技术先进,使得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虽然洋务运动失败了,但是李鸿章引入的相关思想和技术却为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众所周知,晚清时期,世界上的西方国家正在经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第一次爆发在英国、第二次、第三次爆发在美国,每一次爆发,都预示着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没有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会,第二次工业革命虽然有一些人意识到了,但最终因为政府昏庸无能,还是失之交臂了。

李鸿章虽然没有能力将所有的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但是在自己的公司内部推广还是没有问题的。

有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有了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企业当然就可以获得维持良性发展的动力。

最后,符合各国需求。现如今,世界各国发展,最看重的就是经济发展,且海上贸易已经成为了各国贸易的主要对外途径。

李鸿章创办的企业,一方面在金融领域有所建树,另一方面又在海上运输领域积累雄厚,以上这些,这也许就是李鸿章百年前创立的公司,至今都能够屹立不倒,如今年收入还能达到2500亿元的根本原因吧。

更多文章

  • 清朝灭亡时,还剩下多少烂账?这些烂账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反观清末,统治的腐败,已经糜烂到了根子上了。打次搜刮民脂民膏,为官者鲜有为民办事的,大都是欺上瞒下,靠着自己的官职贪赃枉法。清朝建国到鼎盛时期兵强马壮,常年训练士兵,数次抵御强敌获胜,这个时候尚武精神还是满清帝国非常重视的。然而,到了清朝末期,清廷的精英都是提溜着个鸟笼子,玩玩鸟、赏赏花、下下大烟馆

  • 整个明朝基本都有倭寇之乱,为啥到了清朝,倭寇之乱就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倭寇历史,明朝倭寇之乱影响,明朝应对倭寇的措施

    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每个人都知道,其实不仅是戚继光时代,整个明朝几乎都有倭寇之乱,可让人特别奇怪的是,这个现象一到了清朝,就好像再也没有人提起了,说起清朝,人们都是听说过关外的游牧民族的战争,在没有听说过倭寇了。其实不是没有听说过,而是清朝是真的没有倭寇之乱了,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日本做邻居,换一个朝代就没

  • 雍正忧愁无人可用,张廷玉:死牢里有个能人,一代名臣名扬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要讲的是从康熙年间就为皇帝工作的另一位大臣,章佳·阿克敦。这位大臣可不得了,他先后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工作,在工作中他无可挑剔,但就是因为个人作风,阿克敦一度被雍正、乾隆打入死牢。今天,我们走进章佳·阿克敦看看他丰富精彩的人生经历。恃才放旷章佳·阿克敦是满洲正蓝旗人,自满清入关以来,清政府

  • 李鸿章的宝贝女儿、张爱玲未见过面的奶奶,李菊藕的一生不算白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读书人不是还有一条老路么?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么?母亲平静地回答。很多人都知道,这位母亲是林徽因。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几十年前,有一位父亲,也说过这么“狠心”的话。那一年,张爱玲的奶奶李菊藕16岁,父亲李鸿章的姨太太带了她往南方。她们投奔了常熟的一个亲戚。等到到了常熟,安顿下来,姨太太才告诉她

  • 清朝灭亡后,这些格格们的后代居然成了大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十大漂亮格格,清朝末期都有哪些格格,清朝格格旗装走秀

    自公元1912年,袁世凯逼迫隆裕太后下诏书退位,清朝彻底划上句号。在清朝统治长达276年的时间里,清朝皇室为了巩固政权,对大臣恩威并施,对外通过联姻拉拢同为关外游牧民族的蒙古。清朝建立初期奠基人努尔哈赤,包括后来上位的皇太极、入关后的顺治、康熙等,在后宫中都纳了不少的蒙古族后妃。以皇太极为例,相传他

  • 康熙赶来看望50岁大哥,前脚刚离开,哥哥对儿子说:我此生无憾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与亲哥哥关系,康熙诉说冤情,康熙和他哥哥关系好吗

    不过话虽如此,在我国历史上却还真有那么几位真心实意对待自己兄弟的人。就譬如“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康熙大帝,就是那么一位有血性、有感情的皇帝。当年正在北巡的康熙突然接到了京城的八百里急报,原来是亲王福全重病恐命不久矣。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的康熙,立马放下了手头所有工作狂奔赶回京城,目的就是为了见福全一面。

  • 清朝灭亡后,皇族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灭亡后满人都去哪了,清朝最后的皇族都去哪了,清朝灭亡百年后的皇族

    可是,曾经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真的能满足平民的需求么?再加上清朝是百年前的一个朝代,拥有皇族血脉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十四万之多,他们没有了清朝的保护,不知道他们的生计如何,也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是什么,事实上,大部分的皇族都是做着同样的生意,直到今天,他们依然是炙手可热的职业。关于一个帝国覆灭之后,后人的看

  • 她是努尔哈赤的长女,10岁那年被父亲嫁给老男人,结果原配杀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努尔哈赤最疼爱的女儿,努尔哈赤的女人,努尔哈赤小时候与继母的悲惨经历

    年前10,20岁的努尔哈赤搓着双手,在门外焦急地走来走去,突然听到“哇”的一声婴儿啼哭,他手舞足蹈,哈哈大笑,我有娃了。但他没想到,这个女儿会对他统一女真大业举足轻重。这是努尔哈赤与原配佟桂氏的头一个娃,取名文哲,努尔哈赤很宠爱。努尔哈赤出身女真族豪门,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曾任明建州的左卫指挥使,

  • 民国三年,登封县发生一幕罕见惨剧,惨烈之状犹如人间地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河南登封最新事件,河南登封塔沟武校杀人案,7岁男童登封武校习武死亡后续

    乱世之下人人自危,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更不用说过上好生活了。尤其是民国军阀混战初期,国内呈现出一片混乱局势,各方势力盘踞一方互不相让,外国侵略分子在我国领土上疯狂叫嚣,整个华夏大地呈现出一片灰蒙蒙的景象。在那种环境下,甚至有出现这样一句话:“乱世出草莽,有枪便称王”,有枪的人走哪横哪,百姓们无不担

  • 平定张格尔之乱:清朝再次收复新疆,破坏了英国的惊天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平定张格尔之乱,张格尔之乱始末,张格尔真人图片

    一,张格尔之乱背后的国际阴谋1820年,嘉庆帝去世,道光帝即位。就在道光即位的第10天,新疆就爆发了叛乱。似乎清朝每一个皇帝上台之初都要经过一场战争的洗礼,如顺治有山海关之战、康熙有平定“三藩之乱”,雍正有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之乱,乾隆有平定古州苗乱,嘉庆有平定白莲教起义,而新疆的张格尔之乱则是对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