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眼前红人李莲英,失势后生活凄惨,其墓用三万多鸡蛋

慈禧眼前红人李莲英,失势后生活凄惨,其墓用三万多鸡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78 更新时间:2024/1/10 10:58:04

在皇宫之中,必须懂得察言观色这样才能够在尔我诈的皇宫之中苟活下来,否则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命丧黄泉。

有些太监察言观色,懂得主子的喜好,再加上攀附的主子身份地位显赫,他们的身份地位也会得到提升。而清朝慈禧太后身边就有一个大红人,那就是李莲英

李莲英前半辈子在皇宫之中地位显赫,但后半辈子却生活凄惨,他的墓葬一共使用了三万多个鸡蛋。

家境贫寒,进入皇宫

李莲英1848年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本名为李进喜。他的父亲早年之间无所事事,偶然帮助了一个没有子女的远方叔父耕作,于是这个叔父就将李莲英的父亲认作自己的儿子。在李莲英父亲的辛勤劳作之下,地里的收入喜人,李家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但转折就发生在这位叔父去世后,他们家的家境就一落千丈。他们全家被迫迁往北京谋生。

而李莲英在北京学习到了一套完整的新式梳头理论,这也为日后他在慈禧太后面前受宠奠定了基础。由于家境实在太过贫寒,1857年8岁的李莲英进入皇宫当太监。

进宫之后的李莲英先后在奏事处和景仁宫当差。一直到1864年,16岁的李莲英才被调往到慈禧太后身边。但此时的慈禧太后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大红人安德海。虽然安德海和李莲英同时进宫,可是两人的地位却相差甚远。

不过安德海在得到慈禧的信任后太过张狂,在1868年被山东巡抚砍头。安德海死后,李莲英才开始在慈禧面前大放异彩。

他为人做事聪明乖巧,从不做逾越规矩之事,处处谨言慎行。在许多小事上察言观色为慈禧找台阶下,终于成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

成为大红人,慈禧打破规矩

李莲英在慈禧身边,最了解慈禧内心的想法。他能够准确地通过慈禧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出太后的心情。同时李莲英是第一个称呼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太监,而他平时聪明伶俐经常能为慈禧太后解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

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酷爱美,她的保养皮肤的方法非常复杂。就连头发,都有专门的人来为老佛爷梳理。

而李莲英就用他在北京学到的那一套梳头方式,不仅把慈禧太后的头发梳得井井有条,而且还不会梳掉太后的一根头发。这让太后对他更是喜爱。

慈禧太后喜爱听戏,有一次在听完杨小楼的戏之后就赏赐给她一些糕点。可杨小楼却说想要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的“福”字。太后听闻之后,立马大手一挥写下了一个福字。可是慈禧太后却将福字的示字旁,写成了衣字旁。

那么这个字就变成了一个错别字,当时在场的人都面露难色。杨小楼不敢指出慈禧太后的错误,害怕招来杀身之祸,而慈禧太后也觉得有一些不好意思,她即不想让杨小楼拿走这个错别字,用时不好意思要回这张错别字。

在气氛尴尬到极点之时,李莲英立马站出来说到:“老佛爷鸿福万天,所以福都是比别人多一笔的。”

杨小楼听后立马反应过来并接上话来,夸赞慈禧太后是万人之上的福气。因为李莲英的一句话,顺利地给慈禧太后找到了台阶,于是太后就说下次再重新给杨小楼写一张。

因为这件事,慈禧太后更加宠爱李莲英。

同治十三年,仅仅入宫17年的李莲英就做到了必须进宫服役30年才有资格担任的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1879年,李莲英担任四品花翎总管。同时它的声望也开始不断提高。

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打破了雍正皇帝规定的太监品级以四品为上限的要求,破格将46岁的李莲英封赏为二品顶戴花翎。虽然只是一种荣耀,可这也证明了李莲英在慈禧太后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而即便他已经坐上了敬事房的大总管也还是没有离开慈禧身边。陪伴在慈禧太后身边的李莲英,经常想法子逗太后高兴。

晚年生活凄惨,墓葬用三万多鸡蛋

对于慈禧太后来说,李莲英陪伴她的时间太长,他已经从一个小小的太监变成了她身边的可以理解她,听她讲话,陪她散步的家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可能李莲英会一辈子留在皇宫,伺候慈禧。而慈禧太后和李莲英之间的出现信任危机是在戊戍变法时。

作为慈禧忠仆的李莲英在慈禧太后问他话时,选择了沉默来应对。这声沉默在慈禧太后看来是李莲英不满她的作为。因为此事两人之间出现了不可挽回的信任危机,虽然之后李莲英一直在找补,可慈禧太后对他的信任并没有之前那么强。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一些人就对慈禧太后生前最信任的李莲英进行批斗,李莲英就此失势。

于是,在为慈禧守完丧之后,便主动离开了皇宫,隐居在北京城中,具体住在哪,鲜少有人知道。

在北京城生活,因为生前的身份和地位,他并不缺钱财。他所缺少的是内心的慰籍,而且许多百姓依旧会对他进行谩骂。

身体和心灵双重的刺激之下,这段时间的生活不可谓不悲惨。以至于短短的三年时间内,也就是1911年3月4日这天,63岁的李莲英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关于他的去世,有人说是得了痢疾,不治身亡;有的说是被仇家杀害……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失势后的李莲英的生活确实很悲惨。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莲英这一生虽然没有亲生子嗣,却收养了许多儿子。对他们都非常好,这些儿子在李莲英死后,特意选择用鸡蛋的蛋清为原材料之一,为他建造陵墓,这样子的陵墓会非常坚固。

而李莲英的墓葬一共使用了三万多个鸡蛋,才修筑完成。当时为修建李莲英的墓葬,北京城鸡蛋的价格还猛增了一段时间。

不过可惜的是,最后他的墓葬还是遭到盗墓贼的盗窃。

总结:

李莲英因为察言观色,一路成长为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清朝的太监都安葬在恩济庄中之中。晚清第一大太监李莲英的墓葬也在这其中,从他的墓志铭上面,我们可以简要地了解到他的一生。从一个小小的太监到成为晚清最有影响力的太监,他的秘诀就在于察言观色且从不张狂。

参考文献;

李莲英的生前身后事晚清宫廷生活见闻

更多文章

  •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口述,晚上服侍娘娘鞋子要放苍耳,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忍痛舍弃命根子,当上清朝末年太监的孙耀廷表述,大半夜伺候清宫娘娘,鞋子放上扎脚的苍耳才能保命,到底有何缘故,众所周知,太监是封建王朝的奴仆,他们说话总是掐着嗓子尖声尖气,白天黑夜奔忙在各个宫殿中,作为和黄泉距离最近的人,他们只是最卑微的附属品,加上深宫中主仆分明,这些太监们想要生存下去,并不是容易的

  • 中国象棋:他是民国象棋第一人!不服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象棋第一名,民国象棋高手林荣兴视频,中国象棋第一人有哪些

    万启有乃南京名手,当时应邀走访扬州,途中路过无锡,就在路边发现了林荣兴。在万启有眼中,虽然林荣兴棋力不济,但是其对象棋的理解独具一格。于是,万启有跟林荣兴约定,等他从扬州返回时,就带他到上海闯荡。笔者看来,万启有就是林荣兴命中注定的伯乐。万启有也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折返无锡时,专门坐车找到了林荣兴

  • 雍正死后竟是与年世兰合葬,雍正的陵墓为啥从未被盗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死后与年世兰合葬,雍正死后跟谁合葬,雍正的墓地什么时候被盗的

    孙殿英开启了盗取清朝皇陵的序幕之后,清朝的皇陵就不断被盗,不过幸运的是,雍正的坟墓却躲过了一劫,这既有政府保护的功劳,也有自身的运数,毕竟,乾隆和慈禧的都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与雍正一起合葬从而躲过一劫还有年世兰,就是电视剧里很可恶的年妃,但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看看就好,因为真正历史上的年妃是一个与电

  • 李鸿章19世纪创立的公司,历经150年屹立不倒,如今年收入2500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鸿章创办了哪些厂,李鸿章兴办的近代企业,李鸿章筹办企业有哪些

    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知道,李鸿章是一个很有眼光的战略投资企业家。甚至他在150年前创立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子公司至今每年还能获利2500亿元,这家子公司的名字其实家喻户晓,只不过,这一切,都被纷至沓来的各种不同的评价所掩盖,至今都没有人能够注意到。有些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出卖国家、出卖灵魂的人。之所

  • 清朝灭亡时,还剩下多少烂账?这些烂账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反观清末,统治的腐败,已经糜烂到了根子上了。打次搜刮民脂民膏,为官者鲜有为民办事的,大都是欺上瞒下,靠着自己的官职贪赃枉法。清朝建国到鼎盛时期兵强马壮,常年训练士兵,数次抵御强敌获胜,这个时候尚武精神还是满清帝国非常重视的。然而,到了清朝末期,清廷的精英都是提溜着个鸟笼子,玩玩鸟、赏赏花、下下大烟馆

  • 整个明朝基本都有倭寇之乱,为啥到了清朝,倭寇之乱就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倭寇历史,明朝倭寇之乱影响,明朝应对倭寇的措施

    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每个人都知道,其实不仅是戚继光时代,整个明朝几乎都有倭寇之乱,可让人特别奇怪的是,这个现象一到了清朝,就好像再也没有人提起了,说起清朝,人们都是听说过关外的游牧民族的战争,在没有听说过倭寇了。其实不是没有听说过,而是清朝是真的没有倭寇之乱了,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日本做邻居,换一个朝代就没

  • 雍正忧愁无人可用,张廷玉:死牢里有个能人,一代名臣名扬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要讲的是从康熙年间就为皇帝工作的另一位大臣,章佳·阿克敦。这位大臣可不得了,他先后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工作,在工作中他无可挑剔,但就是因为个人作风,阿克敦一度被雍正、乾隆打入死牢。今天,我们走进章佳·阿克敦看看他丰富精彩的人生经历。恃才放旷章佳·阿克敦是满洲正蓝旗人,自满清入关以来,清政府

  • 李鸿章的宝贝女儿、张爱玲未见过面的奶奶,李菊藕的一生不算白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读书人不是还有一条老路么?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么?母亲平静地回答。很多人都知道,这位母亲是林徽因。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几十年前,有一位父亲,也说过这么“狠心”的话。那一年,张爱玲的奶奶李菊藕16岁,父亲李鸿章的姨太太带了她往南方。她们投奔了常熟的一个亲戚。等到到了常熟,安顿下来,姨太太才告诉她

  • 清朝灭亡后,这些格格们的后代居然成了大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十大漂亮格格,清朝末期都有哪些格格,清朝格格旗装走秀

    自公元1912年,袁世凯逼迫隆裕太后下诏书退位,清朝彻底划上句号。在清朝统治长达276年的时间里,清朝皇室为了巩固政权,对大臣恩威并施,对外通过联姻拉拢同为关外游牧民族的蒙古。清朝建立初期奠基人努尔哈赤,包括后来上位的皇太极、入关后的顺治、康熙等,在后宫中都纳了不少的蒙古族后妃。以皇太极为例,相传他

  • 康熙赶来看望50岁大哥,前脚刚离开,哥哥对儿子说:我此生无憾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与亲哥哥关系,康熙诉说冤情,康熙和他哥哥关系好吗

    不过话虽如此,在我国历史上却还真有那么几位真心实意对待自己兄弟的人。就譬如“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康熙大帝,就是那么一位有血性、有感情的皇帝。当年正在北巡的康熙突然接到了京城的八百里急报,原来是亲王福全重病恐命不久矣。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的康熙,立马放下了手头所有工作狂奔赶回京城,目的就是为了见福全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