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王朝:活埋苏麻喇姑前,太监们为什么要往她头上倒石灰?

康熙王朝:活埋苏麻喇姑前,太监们为什么要往她头上倒石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786 更新时间:2023/12/15 5:48:27

在《康熙王朝》有一个片段,苏麻喇姑不是被顺治帝判断认为感染了天花,当时太监把苏麻喇姑给抓走。要把她给活埋,还要往她身上撒上石灰,究竟是为什么呢?

清朝传奇丫鬟

《康熙王朝》这部剧内容,和历史并不是完全一样,电视剧中的苏麻喇姑和历史上年龄相差很大。历史上苏麻是伺候孝庄太后的奴婢。原本是内蒙古一个普通家庭,被卖到孝庄太后的娘家,受到专业教育。对于她来讲,算是站在一个更高的人生起点,如果没有追随一个这么厉害的主子,她就不会日后成就。

等到孝庄太后成婚后,作为陪嫁丫鬟跟随孝庄太后来到了满洲,开辉煌职业生涯。学习满文,还参与清朝皇室衣服设计,获得主子信任。作为她身边最信得过奴婢,苏麻喇姑对于孝庄的作用,不是一般高,有些机密大事她都参加。

等到孝庄太后掌权之后,苏麻喇姑在宫中待遇也是水涨船高,没几个人敢针对她。《后宫甄嬛传》中苏培盛、崔槿汐在宫中的地位,就是能够看得出来,主子那么厉害,有几个人敢针对他们呀!除非自己作死,像年羹针对苏培盛,就引起雍正很大不满。

苏麻喇姑的地位完全取决于孝庄太后态度,就凭两个人的交情,基本不用担心失宠。有些人或者事,就是让她去做。说道《康熙王朝》上康熙发生天花症状,确实是事实,在当时算是一个疑难杂症。还被送到了宫外去医治,负责照顾他的人就是苏麻,每次骑马进出紫禁城。

紫禁城如何治疗天花

在《康熙王朝》强调康熙得了天花,这个病在观众看来是董鄂妃传染给他的。当时顺治一味宠幸董鄂妃,忽略朝政,更“威胁”到皇子安全。这个董鄂妃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生着病还想要“过继皇子”,根本不管别人是否情愿。

顺治帝在这么多皇子中,选择最有前途的康熙,只是这个“过继”的决定,并没有同自己的母后以及康熙的生母商量一下。直接把孩子抱到董鄂妃宫中,根本不管当时实际情况,董鄂妃已经感染上天花。话说起来这个爹,当的不是一般“靠谱”,拿亲生儿子讨爱妃喜欢。

只不过顺治肯定不会承认此事是董鄂妃所为,为了庇护爱妃,坚持是苏麻喇姑传染的,让太监去活埋苏麻。孝庄太后心中明白这件事是怎么回事,人家早就感染过,传染源根本不是苏麻喇姑。于是赶紧过去救人,就有那个“名场面”。

当时天花提到人人害怕,有些像现在新冠,人人都怕得要死。因此看到吴良辅直接把苏麻喇姑用袋子给装起来,往她身上撒石灰,有人不明白这么做究竟是为什么呢?那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天花传染性非常的强,需要杀死病毒,石灰就是杀菌。

石灰的主要作用

石灰本身是属于强碱性的,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认为能够杀死一定的病毒。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讲,能起到疫情防治。每当疫情大面积爆发时,石灰用量很大,在疫情传染地区很常见。使用石灰对于天花预防,在那种环境下,有很大的益处。

客观上来讲,也能够起到减缓疾病的作用。另外有些天花感染者,为了从根源上断绝,直接就会被杀死。这种人尸体基本上都会用火葬,不会进行土葬,那种情况下还会用石灰来善后。古代人们埋葬时,都会在棺材下面放着一些石灰,也能避免异味。

过去天花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每次疫情过去后,都会有:山居聚落消,十室九闭户。患者如果感染上,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够侥幸活下来。运气不好的话就是白白等死,古代若是真的感染上天花,对于患者来讲精神压力也是非常的大。

清朝的皇宫天花故事

历史上顺治帝临终前想要安排继承者,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康熙。他生母不是皇后,自己不是嫡长子,关键是还是汉人。原本都是挺大劣势,不过顺治帝之所以选中康熙,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过去得过天花,体内有很强的抗体。

如果皇帝感染天花,没有治好,对于清朝不见得是好事。没有想到康熙感染天花,反而成为一个很大优势。明明不占优势的康熙,最终成为帝王,只能说一切都是老天爷安排。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康熙会把江山治理那么好,给了大清朝一个盛世时代。

至于苏麻喇姑没有辜负孝庄太后对自己的信任,一辈子兢兢业业侍奉了主子,没有出嫁,见证清朝发生大小事务。等到孝庄太后去世后,已经年迈的苏麻喇姑心痛如刀绞,想要离开皇宫来躲避伤痛。

这时候她在宫外没有亲人,而且年龄那么大,康熙很不放心,决定将她留在宫中养老。还特意将十二子苏麻喇姑抚养,她没有让主子失望,将毕生的精力放在养育孩子身上。

客观上来讲苏麻喇姑算是一个长寿之人,顺利过得七十多岁,晚年过得非常的幸福。等到她因病去世之后,虽然康熙没有在宫中,依然给了她一个盛大的葬礼,按照嫔妃的待遇安葬。皇宫中的皇子主动来送葬,按照宫中长辈待之。

小结

清朝皇宫中对于苏麻喇姑,那是十分尊敬,认为她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如果像电视剧中那样,过早被太监给弄死,才算是大清朝的一个遗憾。至于众人关注的天花问题,在新中国成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彻底将其“处理掉”。如果再提到这个疾病,可能有些人都不晓得,算是一件天大好事。

更多文章

  • 清朝穷人娶不上媳妇,怎么才能延续香火?“典妻婚”成主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什么叫典妻,清朝娶妻乱象,古代穷人娶不上媳妇怎样延续香火

    现代社会之中,有多少男青年为了娶妻生子可谓是操碎了心,又有多少人开始对婚姻都不抱任何的期望,甚至于出现了恐婚现象,说白了都是钱闹的。古代娶妻难的问题无论那个时代,想要娶妻生子,那么首先就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管那个年代,如果经济条件太差,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婚姻的质量。已经将这一点彻底看透的现代女性

  • 民国老照片:青楼女子站街微笑揽客,白发老妇坐在门牌下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小姐旧照片,100张清末女性老照片,老照片民国第一美女

    民国1913年时期,一位名叫帕萨特的法国摄影师受资助来华采风拍照,目的时为了完成其团队里所开启的“地球档案”影像项目探访资料。于民国时期的1913年9月,帕萨特一行人来到中国的山东泰山旅行周游,用照相机拍摄了百余年前泰山原汁原味的人文风景旧照。民国1913年10月,摄影师帕萨特为一个烟花柳巷里的青楼

  • 雍正可能到死都不知道,龙凤胎的名字连读,就是甄嬛背叛他的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最后放过甄嬛了吗,雍正为何宠爱甄嬛,历史上雍正与甄嬛

    要说这清宫戏里把宫心计演绎的最淋漓尽致的影视剧,不是我们少时常看的《还珠格格》而是《甄嬛传》。在其中,你会看到很多人性的碰撞,人与人从至交好友到反目成仇,其实可能只因为一个地位或一点利益。现在网上还有很多《甄嬛传》十级学者,对甄嬛传的细节以及内容伏笔,在深扒研究。对《甄嬛传》有人印象深刻的是,甄嬛刚

  • 慈禧眼前红人李莲英,失势后生活凄惨,其墓用三万多鸡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太监李莲英墓中秘密,李莲英墓实拍,李莲英为何能被慈禧太后独宠

    在皇宫之中,必须懂得察言观色这样才能够在尔虞我诈的皇宫之中苟活下来,否则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命丧黄泉。有些太监察言观色,懂得主子的喜好,再加上攀附的主子身份地位显赫,他们的身份地位也会得到提升。而清朝慈禧太后身边就有一个大红人,那就是李莲英。李莲英前半辈子在皇宫之中地位显赫,但后半辈子却生活凄惨,他的墓

  •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口述,晚上服侍娘娘鞋子要放苍耳,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忍痛舍弃命根子,当上清朝末年太监的孙耀廷表述,大半夜伺候清宫娘娘,鞋子放上扎脚的苍耳才能保命,到底有何缘故,众所周知,太监是封建王朝的奴仆,他们说话总是掐着嗓子尖声尖气,白天黑夜奔忙在各个宫殿中,作为和黄泉距离最近的人,他们只是最卑微的附属品,加上深宫中主仆分明,这些太监们想要生存下去,并不是容易的

  • 中国象棋:他是民国象棋第一人!不服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象棋第一名,民国象棋高手林荣兴视频,中国象棋第一人有哪些

    万启有乃南京名手,当时应邀走访扬州,途中路过无锡,就在路边发现了林荣兴。在万启有眼中,虽然林荣兴棋力不济,但是其对象棋的理解独具一格。于是,万启有跟林荣兴约定,等他从扬州返回时,就带他到上海闯荡。笔者看来,万启有就是林荣兴命中注定的伯乐。万启有也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折返无锡时,专门坐车找到了林荣兴

  • 雍正死后竟是与年世兰合葬,雍正的陵墓为啥从未被盗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死后与年世兰合葬,雍正死后跟谁合葬,雍正的墓地什么时候被盗的

    孙殿英开启了盗取清朝皇陵的序幕之后,清朝的皇陵就不断被盗,不过幸运的是,雍正的坟墓却躲过了一劫,这既有政府保护的功劳,也有自身的运数,毕竟,乾隆和慈禧的都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与雍正一起合葬从而躲过一劫还有年世兰,就是电视剧里很可恶的年妃,但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看看就好,因为真正历史上的年妃是一个与电

  • 李鸿章19世纪创立的公司,历经150年屹立不倒,如今年收入2500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鸿章创办了哪些厂,李鸿章兴办的近代企业,李鸿章筹办企业有哪些

    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知道,李鸿章是一个很有眼光的战略投资企业家。甚至他在150年前创立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子公司至今每年还能获利2500亿元,这家子公司的名字其实家喻户晓,只不过,这一切,都被纷至沓来的各种不同的评价所掩盖,至今都没有人能够注意到。有些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出卖国家、出卖灵魂的人。之所

  • 清朝灭亡时,还剩下多少烂账?这些烂账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反观清末,统治的腐败,已经糜烂到了根子上了。打次搜刮民脂民膏,为官者鲜有为民办事的,大都是欺上瞒下,靠着自己的官职贪赃枉法。清朝建国到鼎盛时期兵强马壮,常年训练士兵,数次抵御强敌获胜,这个时候尚武精神还是满清帝国非常重视的。然而,到了清朝末期,清廷的精英都是提溜着个鸟笼子,玩玩鸟、赏赏花、下下大烟馆

  • 整个明朝基本都有倭寇之乱,为啥到了清朝,倭寇之乱就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倭寇历史,明朝倭寇之乱影响,明朝应对倭寇的措施

    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每个人都知道,其实不仅是戚继光时代,整个明朝几乎都有倭寇之乱,可让人特别奇怪的是,这个现象一到了清朝,就好像再也没有人提起了,说起清朝,人们都是听说过关外的游牧民族的战争,在没有听说过倭寇了。其实不是没有听说过,而是清朝是真的没有倭寇之乱了,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日本做邻居,换一个朝代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