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的中国,是屈辱的,是落后的,是饱受欺凌的。从鸦片战争中国大门被洞开开始,我们千疮百孔的祖国就接二连三地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等国家,都是残忍的刽子手。在他们的压迫下,中国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我们割地赔款,低声下气地求和,丢尽了脸面,同时也损失惨重,叫人万分可惜。
前前后后,中国一共签订了十几个不平等条约。1898年,中国就和英国签了个《香港条约》,就是这个《香港条约》,让香港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落入了英国手中整整99年。不
过其实一开始,英国打算的是要香港100年,是李鸿章据理力争,好不容易才将这个期限谈到了99年。100年和99年之间,差的就只有一年,为什么李鸿章一定要这么计较这一年呢?李鸿章这个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李鸿章和他的才能吧。
真实历史上的李鸿章,并不是我们印象当中的那个李鸿章。他很有才华,绝对不是一个草包。李鸿章名声大噪,是因为与太平天国的太平军的战争。太平军一直以来都是清政府的心头大患,那些年为了解决这个麻烦,清政府没少出钱出力。可是到头来,太平军还是没能被彻底解决,仍然在外面猖狂行事。
李鸿章就是在清政府最麻烦的关头挺身而出的,他跟着父亲一起去对抗太平军,担任团练的职务。李鸿章胆大心细,而且用兵奇诡,他的路数和其他武将的路数都不一样。因此对上李鸿章,太平军就有些措手不及了。
很快,李鸿章就把太平军给收拾得服服帖帖,太平军在打压之下,再也不成火候了。李鸿章班师回朝后,慈禧太后还亲自召见了他。总而言之,李鸿章的名声算是打出来了,他也成为了朝廷重要的命官。
李鸿章不仅在军事上很有才华,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很有想法。他提出的洋务运动,就足以证明他的才能。他先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军事企业。当时全国有四大军事企业,而李鸿章一手创立就有三个。
把军事企业办得如火如荼之后,李鸿章又把目光放在了民营企业上。要说这发展经济,还是民营企业最有用。毕竟军事企业增强的是国家力量,而民营企业可以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因此,李鸿章也是义不容辞。
李鸿章在经济上的能力得以体现之后,他又开始转战外交领域。当时的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包围下岌岌可危。而李鸿章要做的,就是跟这些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周旋。只可惜,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整体局势的。即便他自己再能干,国家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列强面前吃亏。
最让李鸿章痛心的,就是他必须要代表清政府出面,去签订不平等条约。大家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是李鸿章腆着脸对西方列强妥协。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李鸿章也曾经反对过清政府这种懦弱的行径。
最开始慈禧太后决定让步的时候,李鸿章是真的对抗过慈禧太后的。可是,朝廷当中的软骨头实在是太多了,慈禧太后作为最高掌权者,她的态度又非常坚决。李鸿章就是再想争取,他也没有办法。而作为外交官,签订条约的时候,也只能是李鸿章出面。
就这样,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1898年,签订《香港条约》的时候,仍旧是李鸿章出的面。当时中国被迫向英国妥协,将香港当作赔偿割让给了英国。英国人狮子大开口,一要就要了100年。
在签订条约的时候,李鸿章就觉得不妥。他对着英国人说:“我们可以同意割让香港,但是我们不愿意割让这么多年。如果把时间改成99年,我们就签。”
其实按理来说,这个时候我们是真的没有话语权的。不过李鸿章还是据理力争,必须要把这时间减去一年。英国人也很诧异,自己面前的这个中国人怎么敢如此大胆,怎么在这种场合之下还能讨价还价。
但李鸿章很坚决,他说:“如果你们不签,那我们可以把时间一起耗着。反正我们也没说不签,到时候损失的还是你们英国人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英国人想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最后还是同意了,把割让香港的时间改成了99年。
有人可能觉得,既然都已经妥协了,既然都已经割地了,那100年和99年有什么区别呢?反正最后,差的也不过就是一年而已。
其实最开始,李鸿章也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但还好李鸿章在签订条约之前,专门去研究了《国际法》。那些法律条例上面说,如果一个国家占据别的国家的领地,时间达到了100年,那这个国家就拥有对这个领地的永久使用权,或者说,所有权。
也就是说,如果英国真的占领了香港100年,那以后香港就真的是英国的了,我们再也收不回来了。而如果时间只有99年,那么99年之后,中国人足够强大,就可以把香港从英国人手里抢回来。
李鸿章在这么计划的时候,内心是对中国人的后代们给予了厚望的。他相信,中国人一定会强大起来,只要他能争取一点余地,那中国人就一定能把香港要回来。
了解了李鸿章只愿意把香港让出99年的真实原因之后,我们才明白李鸿章有多么睿智。他在最不可能的情况下,拼尽全力为中国人保留了一丝希望。
1997年,香港回归。当五星红旗在香港的土地上升起的时候,李鸿章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