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朱元璋视他如“儿子”,朱棣又为何会让人杀他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朱元璋视他如“儿子”,朱棣又为何会让人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59 更新时间:2024/2/7 3:22:50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尤其是对于各级官员,在他执政期间,被他处罚的官员数以万计。

但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朱元璋曾对一个官员说:咱俩在道义上,我是君来你是臣,但是从情感上说,咱俩如同父子,这俩人是一个敢说,是一个敢信。

那么这个人是谁,能让朱元璋对他如此“动情”呢?

这个人名叫解缙,估计听过这个名字的人不少。因为解缙在我国历史上很有名,一是他主导编纂了《永乐大典》这部巨著,二是他是明朝的三大才子之一。

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就是这么一个被朱元璋“父子相称”的大才子,最后却是在朱棣的暗示下,被冻死在了雪堆之中。

那么解缙为什么会有如此悲催的下场呢?小孩姓王,说来话长。

解缙的祖父是明末的官员,后来元朝败亡之后,解缙的祖父就选择了以身殉国。虽然有关解缙祖父的事,史书记载得很少,但是从他当时的表现来看,他应该是一个非常硬气的人,他老人家的事迹可能影响了解缙的性格。

解缙的父亲在当时应该也很有名,因为朱元璋在成事之后,曾多次邀请他进宫谈话,不过解缙的父亲也是个有脾气的人,一国之君如此礼遇,但是他却每次都会回绝朱元璋的招募。

解缙虽然有他爹和朱元璋的这份“友谊”,但是人家也是个有骨气的主,解缙后来能入朝为官,并没有走他爹的关系,而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学识,一步一步考出来的。不过他不愿意沾他爹的光,朱元璋却是对他另眼相看,于是就有了咱们前文的那段话。

如果解缙的父亲曾入仕为官,那么解缙就不会把大领导的话当真。当时的解缙学识虽然没得说,但是在人际交往上却是小学都没毕业。他一看朱大爷如此看重自己,于是直接上了一封万言书,他在这封万言书中,非常“不见外”地指出朱元璋的下手太狠,希望他能以仁治国。

当时的朱元璋,正在为子孙后代“拔出荆棘”,好让他老朱家的江山永固,怎么可能手软。如果换成别人,朱元璋可能直接就送他回炉重造了。但是小解是因为听了他的话,才“推心置腹”的,所以朱元璋也就没下地去手。

但是解缙当时还不知道,领导听了你的意见之后,没有直接采纳,那就说明他对你的意见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没搞清楚状况的解缙又接二连三的给朱元璋挑毛病。朱元璋一看这个孩子是个好苗子,但是太耿直,于是就找了个借口把他弄回家回火。

后来朱元璋去世之后,他才在建文帝的提拔下重新入仕。不过他为人耿直,曾得罪过不少同僚,所以就有人在建文帝跟前给他上眼药,所以解缙没能被重用。但是这件事反而成全了解缙。

因为建文帝没当几年皇帝,就被他叔叔给“鸠占鹊巢”了。而当时的解缙,不知道是受了谁的点拨,竟然主动向朱棣示好。朱棣因为得位不正,又杀了“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所以迫切希望重塑自己的形象,于是就把解缙给捧了起来。当时解缙因为顺利完成了《永乐大典》,曾一度成了内阁的首府,可谓是显赫一时。

解缙主导编撰《永乐大典》的事,估计大家都知道,但是有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当时解缙编的书中,最受朱棣重视的,其实还不是这本巨著,而是一本叫《太祖实录》的“小书”。

朱棣为什么会重视后者呢?

因为《太祖实录》是一本为他洗白的书,在这本书里,朱棣成了一个比朱元璋早想立为太子的人,他之所以抢侄子的龙椅,那是因为建文帝被人蒙蔽,他是来“靖难”的......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夸朱元璋的同时,也在变着法的提高朱棣的地位,当时参与编写这本书的人,不少都被朱棣狠狠的提拔了。

但是,在解缙修编完《太祖实录》之后,朱棣并不满意,曾经又让解缙等人重修,等解缙等人返工以后,朱棣后来又曾修了第三次,而当时解缙已经被杀。以解缙耿志的脾气来看,他在修编《太祖实录》的时候,应该不会完全按照朱棣的“建议”来,这也是他后来被杀的原因之一。

解缙除了在对朱棣这个领导“阴奉阳违”的同时,还得罪了领导的“心头肉”朱高煦。朱高煦是朱棣的二儿子,本来以他的齿序,他是不应该有太多想法的。但是,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煦的大哥朱高炽,因为个人能力以及身体等原因,并不受朱棣待见,朱棣甚至还给了朱高煦一些本不该有的希望。

所以朱高煦对于那个位子,也有了非常强烈的期待,这种期待甚至影响了朝中的政局,因为也有人想成为他的“潜邸之臣”。两个皇子夺嫡,自然是动静小不了,而英明神武的朱棣,在对待继承人这个问题上,也变得犹豫。

他曾就此问题咨询过解缙,解缙当时已经是阁臣,顺风顺水这么多年,他可能已经忘记了朱元璋给他的教训,于是他就毫无保留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自己坚决拥护太子朱高炽,坚决反对胡思乱想的朱高煦。

虽然朱棣最后也赞同了他的意见,但是朱高煦却恨不得立刻超度了解缙。而朱高煦虽然当皇帝无望,但是人家和自己爹的关系,肯定比你一个外人要强100个冒头子,于是在朱高煦的不停陷害之下,朱棣终于把解缙给下了狱。

不过当时下狱的并非只有解缙一人,但最后被朱棣暗示致死的,却只有他一个人。因此我们判断,朱棣之所以要杀他,一方面是因为朱高煦的煽风点火,应该也有他上一个死因的加成。

解缙啊,你自己没有那么硬的根基,你何必非要充大头蒜呢?你要是真有本事,就应该老成谋国,你不服气别人说你是墙头的芦苇,反而讽刺对方是山间竹笋,但是你自己真的就不是腹中空吗?!

更多文章

  • 为何朱元璋把徐达的女儿嫁给朱棣,而让常遇春当了太子朱标的岳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常遇春与徐达,朱元璋把徐达的女儿嫁给四皇子,常遇春和徐达的下场

    朱元璋当初创建明朝之后,就将武将徐达和常遇春的女儿,分别许配给了儿子朱棣和太子朱标。朱元璋作为一朝之君,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策,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不过,众人不理解的是,当时的常遇春已经去世,为何要将他的女儿,许配给太子呢?一、感情因素朱元璋草根出身,他的成功离不开身边诸多大臣们的帮助。尤其是那些在战场

  • 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如何?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自成怎么被杀的,高桂英简介,李自成夫人高桂英

    都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明末的时候,就许多人开始奋起反抗,发动革命,发动起义,有的人啊,成功了,登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但还有的人也曾称王,但最终失败,然后战死,可他曾经的丰功伟绩依然留在史册上,被人们敬仰,这个人便是李自成,明末的农民起义领袖,可在他死后,他的妻子高氏,怎么样了呢?能够有着

  • 揭秘天眷和议:金朝为何与南宋议和,还归还河南、陕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金朝与南宋的关系,金朝和南宋哪个版图好,金朝与南宋对峙了多少年

    一、南宋屡战屡胜,伪齐成为包袱事情还得从1136年说起!此时,金朝与南宋的战争已经持续十一年之久,金朝虽然灭掉了北宋,捉住了徽钦二帝,但却始终无法灭掉赵构建立的南宋政权。这年九月,岳飞率军北伐,收复了豫西、陕南的大片失地,威震中原。与此同时,杨沂中率领的宋军在安徽境内也取得了藕塘之战的胜利,大破刘豫

  • 葡萄牙人为何说,宁波是他们殖民地?这要从嘉靖倭乱和双屿港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宁波双屿港,明朝时期的宁波,明朝杭州与宁波哪里强

    明朝初期中国所主导的东亚朝贡贸易体制,特别是负责对外贸易所设立的广州、泉州及宁波等三市舶司,已不能满足或应付时代的需要。葡萄牙人的冲击使政策又回到保守的朝贡体制,结果是广州市舶司无人,广州的海口贸易被漳州月港的非法贸易夺去了。1、从月港到双屿另一方面,在宁波的市舶司,只接待来自日本的朝贡使团,由于十

  • 太子朱标之死,是朱元璋屠戮功臣的顶点,也是朱棣靖难之役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听闻朱标之死,朱棣承认朱标吗,朱标未死朱棣会造反吗

    朱标公元1392年5月17日,明太子朱标突然病逝于东宫。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儿子,也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突然病逝,让朱元璋伤心欲绝,痛哭不已。朱元璋太子朱标的突然病逝,打乱了朱元璋原有的布局,致使朱元璋不得不再次疯狂屠戮功臣,以构建新的平衡,巩固政权。而大量谋臣宿将的被杀,直接导致了大明朝堂人

  • 明朝悍将蓝玉玷污北元皇妃,朱元璋为何对其剥皮,斩杀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杀蓝玉,蓝玉捉北元王妃,朱元璋为啥还是没放过蓝玉

    一个优秀的王朝得以建立,必定离不开统治者的高瞻远瞩和统筹兼顾。历朝历代之中,皇帝中可能有些是草包废物,只知道吃喝享乐,尽情挥霍。可每一任的开国皇帝却都是实打实的厉害人物,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从一片混乱中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的。在这些开国皇帝之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洪武大帝

  • 铁面无私的包拯,在位期间得罪无数人,为什么还能步步高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包拯真的铁面无私到不懂变通吗,包拯铁面无私为何没人报复他,包拯铁面无私的一件事

    高堂悬明镜,无私铁面辨忠奸,宋朝清官包拯一生清贫,他不畏权贵,忠于律法,无论是谁只要犯了罪,包拯均会秉公执法,因此他深受白姓爱戴,也得罪了不少人,然而包拯到处得罪人,在26年内仍升迁25次,他的靠山到底有多厉害。一、大器晚成包青天包青天,这三个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百姓对一位清官的昵称,他清

  • 明朝最“不上进”的王爷,干啥都行,可就是不愿当皇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最憋屈的王爷,明朝最不适合当皇帝的人,明朝最不务正业的帝王是谁

    他就是大明史上最牛的皇家子嗣——朱瞻墡(shàn)。朱瞻墡出生于1406年,是皇后生的儿子,名正言顺的嫡子,由于他的哥哥太过于优秀,又是嫡长子,从小他就没有当皇帝的心思,一心想做一个闲散王爷,正因为如此他目标明确,无心皇位,他成为了朱棣最长寿的孙子,那么一心只想做闲散王爷的朱瞻墡,为什么能够三次被推

  • 明朝唯一被公开处决的首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被公开处决的首辅,明朝的两大首辅,明朝被杀的首辅有哪些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内阁首辅夏言终于败了。心念旧情的嘉靖皇帝,起初对夏言还是保有温情的。在勒令夏言退出朝堂的同时,嘉靖加恩给了他礼部尚书的退休待遇,让其回家安心养老。夏言赶紧收拾行当,拖家带口离开了京师。他是江西人,从京城回家,得坐船走水路,经京杭大运河南下返乡。这一路,舟车劳顿,再加上

  • 金军第二次南侵,给南宋带来了怎样的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宋打不过金军吗,金军横扫南宋,金军怎么抵抗南宋

    扬州在长江北岸,所以严格地说,那时的南宋中央政府还没有正式南渡。在金军第二次南侵之后,大宋在北方的统治更加支离破碎。在这种背景下,赵构开始南渡。看到赵构这种畏敌如虎的样子,自然是流言四起。在赵构出扬州城时,有一个士兵当着赵构的面,说出了一番大逆不道的话:国难当头,你就知道逃跑。赵构一听这话,拔出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