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朱元璋把徐达的女儿嫁给朱棣,而让常遇春当了太子朱标的岳父

为何朱元璋把徐达的女儿嫁给朱棣,而让常遇春当了太子朱标的岳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85 更新时间:2023/12/13 10:03:26

朱元璋当初创建明朝之后,就将武将徐达常遇春的女儿,分别许配给了儿子朱棣和太子朱标。朱元璋作为一朝之君,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策,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不过,众人不理解的是,当时的常遇春已经去世,为何要将他的女儿,许配给太子呢?

一、感情因素

朱元璋草根出身,他的成功离不开身边诸多大臣们的帮助。尤其是那些在战场上,和他一起并肩作战,浴血杀敌的武将们,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朱元璋又是一个十分重情重义之人,对于曾经帮助过他的这些人,他一直都感激在心。

常遇春是他手下的一名武将,作战能力突出,为人也十分仗义。他很早的时候就投靠了朱元璋,不管是在战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两个人都非常合得来。

两个人的关系中,朱元璋更像是一个“掌舵者”,他决定着船只行驶的方向。而常遇春则是“舵手”,只管一心听从朱元璋的指挥。两个人在一起的合作,总是默契十足,战争年代人的内心本就非常没有安全感,但常遇春的存在,却让朱元璋信心满满。

后来,朱元璋在一帮人的帮助之下,建立了明朝。而常遇春也成为了他的一名大将,朝堂之上他们是君臣关系,朝堂之下他们亲如兄弟。这样的感情,也让众多人羡慕不已。

常遇春英年早逝,朱元璋也为此伤心了很久。贵为一朝之君的他,自然要肩负起照顾常遇春一家老小的责任。当初两个人在外打仗时,他们的妻子几乎在同一时间诞下儿女,朱元璋妻子所生的,就是后来的太子朱标。而常遇春妻子则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常氏。

常遇春去世之后,为了能够让他们一家老少过上好的生活,也为了他们能够彻底立足脚跟,不受人欺负,于是便将常氏许配给了太子朱标。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实在是一个重视感情之人。

二、年龄因素

除了感情因素之外,朱元璋之所以把徐达的女儿嫁给朱棣,而让常遇春当太子朱标的岳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年龄因素。现代人结婚,虽然不再讲究年龄和门第之说,可在明朝时期,年龄也是影响人婚配的一个关键因素。

虽然说古代男女成婚较早,但在那个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下,是很少有跨越年龄的恋爱的。尤其是在达官贵族的家庭中,这种情况更加不被允许。

不管是朱标还是朱棣,身为皇子,他们所娶的女子,既要身份地位相匹配,又要年龄相适。朱标出生于1355年,朱棣出生于1360年,而常遇春的女儿常氏,也同样出生于1355年,徐达的女儿徐氏则出生于1362年。

从年龄上来看,朱标和常氏同年出生,朱棣和徐氏相差两岁,所以后来朱标成为了常遇春的女婿,朱棣则做了徐达的女婿。年龄因素是在封建王朝背景下,对婚姻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在这两桩婚姻中,这一因素是完全不受任何外在条件影响的。

不管是常氏还是徐氏,嫁给明朝的皇子,可保她们衣食无忧,尽享荣华富贵。这样的婚配,从这一角度来看,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尤其是常氏,嫁给太子朱标,按照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若是朱标顺利登基,那她就可母仪天下,成为后宫身份最尊贵的人。

只不过后来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又在世许久,他并未能顺利继位。反而是燕王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也许当初朱元璋在为他们婚配时,也未曾想到这一点吧!

三、政治因素

不管是以前的一朝之君,还是现在的国家领导人,他们在下任何一个决定之前,都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大多数的决策,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政治因素的影响。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登基之后,为了确保明朝江山世代掌握在朱氏后人的手中,便开始下令实行“封藩制度”。将自己的儿子们,分配到明朝各地,既能保卫明朝边疆安全,又能够将扩充他们手中的权势,以保明朝江山不落入他人之手。

就这样,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便被派到了元朝的各个角落,保卫元朝江山。但是在众多的皇子之中,难免有些人能力不足,难以扛起如此大任。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便决定让那些为元朝建设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人,做皇子们的“师傅”。

这样一来,既能够对这些人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以免出现功高盖主的现象,威胁自己的统治;又能够让自己的儿子,迅速成长起来,培养他们在战争中独当一面的能力。

为了让那些老臣,和自己的儿子们成为拴在同一根绳上的蚂蚱,朱元璋还特意将老臣的女儿许配给皇子。再加上年龄因素等的限制,就这样,朱棣娶了徐达,朱标则娶了常氏。

总结

其实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朱元璋做出这样的婚配决定,都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这也让人从中看到了,他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在治国之策上的英明之处。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既让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臣们毫无后顾之忧,又最大程度的保护了明朝江山的安稳。

不过,这也让许多后世,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古代男女在面对终身大事时,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尤其是古代女子,一生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人的手中。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更多文章

  • 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如何?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自成怎么被杀的,高桂英简介,李自成夫人高桂英

    都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明末的时候,就许多人开始奋起反抗,发动革命,发动起义,有的人啊,成功了,登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但还有的人也曾称王,但最终失败,然后战死,可他曾经的丰功伟绩依然留在史册上,被人们敬仰,这个人便是李自成,明末的农民起义领袖,可在他死后,他的妻子高氏,怎么样了呢?能够有着

  • 揭秘天眷和议:金朝为何与南宋议和,还归还河南、陕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金朝与南宋的关系,金朝和南宋哪个版图好,金朝与南宋对峙了多少年

    一、南宋屡战屡胜,伪齐成为包袱事情还得从1136年说起!此时,金朝与南宋的战争已经持续十一年之久,金朝虽然灭掉了北宋,捉住了徽钦二帝,但却始终无法灭掉赵构建立的南宋政权。这年九月,岳飞率军北伐,收复了豫西、陕南的大片失地,威震中原。与此同时,杨沂中率领的宋军在安徽境内也取得了藕塘之战的胜利,大破刘豫

  • 葡萄牙人为何说,宁波是他们殖民地?这要从嘉靖倭乱和双屿港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宁波双屿港,明朝时期的宁波,明朝杭州与宁波哪里强

    明朝初期中国所主导的东亚朝贡贸易体制,特别是负责对外贸易所设立的广州、泉州及宁波等三市舶司,已不能满足或应付时代的需要。葡萄牙人的冲击使政策又回到保守的朝贡体制,结果是广州市舶司无人,广州的海口贸易被漳州月港的非法贸易夺去了。1、从月港到双屿另一方面,在宁波的市舶司,只接待来自日本的朝贡使团,由于十

  • 太子朱标之死,是朱元璋屠戮功臣的顶点,也是朱棣靖难之役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听闻朱标之死,朱棣承认朱标吗,朱标未死朱棣会造反吗

    朱标公元1392年5月17日,明太子朱标突然病逝于东宫。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儿子,也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突然病逝,让朱元璋伤心欲绝,痛哭不已。朱元璋太子朱标的突然病逝,打乱了朱元璋原有的布局,致使朱元璋不得不再次疯狂屠戮功臣,以构建新的平衡,巩固政权。而大量谋臣宿将的被杀,直接导致了大明朝堂人

  • 明朝悍将蓝玉玷污北元皇妃,朱元璋为何对其剥皮,斩杀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杀蓝玉,蓝玉捉北元王妃,朱元璋为啥还是没放过蓝玉

    一个优秀的王朝得以建立,必定离不开统治者的高瞻远瞩和统筹兼顾。历朝历代之中,皇帝中可能有些是草包废物,只知道吃喝享乐,尽情挥霍。可每一任的开国皇帝却都是实打实的厉害人物,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从一片混乱中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的。在这些开国皇帝之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洪武大帝

  • 铁面无私的包拯,在位期间得罪无数人,为什么还能步步高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包拯真的铁面无私到不懂变通吗,包拯铁面无私为何没人报复他,包拯铁面无私的一件事

    高堂悬明镜,无私铁面辨忠奸,宋朝清官包拯一生清贫,他不畏权贵,忠于律法,无论是谁只要犯了罪,包拯均会秉公执法,因此他深受白姓爱戴,也得罪了不少人,然而包拯到处得罪人,在26年内仍升迁25次,他的靠山到底有多厉害。一、大器晚成包青天包青天,这三个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百姓对一位清官的昵称,他清

  • 明朝最“不上进”的王爷,干啥都行,可就是不愿当皇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最憋屈的王爷,明朝最不适合当皇帝的人,明朝最不务正业的帝王是谁

    他就是大明史上最牛的皇家子嗣——朱瞻墡(shàn)。朱瞻墡出生于1406年,是皇后生的儿子,名正言顺的嫡子,由于他的哥哥太过于优秀,又是嫡长子,从小他就没有当皇帝的心思,一心想做一个闲散王爷,正因为如此他目标明确,无心皇位,他成为了朱棣最长寿的孙子,那么一心只想做闲散王爷的朱瞻墡,为什么能够三次被推

  • 明朝唯一被公开处决的首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被公开处决的首辅,明朝的两大首辅,明朝被杀的首辅有哪些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内阁首辅夏言终于败了。心念旧情的嘉靖皇帝,起初对夏言还是保有温情的。在勒令夏言退出朝堂的同时,嘉靖加恩给了他礼部尚书的退休待遇,让其回家安心养老。夏言赶紧收拾行当,拖家带口离开了京师。他是江西人,从京城回家,得坐船走水路,经京杭大运河南下返乡。这一路,舟车劳顿,再加上

  • 金军第二次南侵,给南宋带来了怎样的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宋打不过金军吗,金军横扫南宋,金军怎么抵抗南宋

    扬州在长江北岸,所以严格地说,那时的南宋中央政府还没有正式南渡。在金军第二次南侵之后,大宋在北方的统治更加支离破碎。在这种背景下,赵构开始南渡。看到赵构这种畏敌如虎的样子,自然是流言四起。在赵构出扬州城时,有一个士兵当着赵构的面,说出了一番大逆不道的话:国难当头,你就知道逃跑。赵构一听这话,拔出宝剑

  • 大明王朝1573,海瑞与张居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居正和海瑞的结局,大明王朝张居正,万历首辅张居正海瑞

    嘉靖帝朱厚熜本人性格复杂,在位前后四十五年,早期像个开明人君的样子,后期示人的却是另一副装神弄鬼的样子,所以人到中年的大明朝也就成了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嘉靖、隆庆、万历从嘉靖末年到万历十年的这段时间,是大明朝局矛盾冲突大碰撞的黄金时代。不但帝国的皇帝和首辅换了,大明的内外政策也处于一个动荡变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