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金庸塑造范瑶这个人,并非完全凭空捏造的,他是根据历史上一位刺客的原型写出来的,这个人就是豫让,他是春秋时期的刺客,春秋时期有四大刺客,分别是荆轲、要离、专诸、聂政,还有另一种说法,即把要离换成豫让。
豫让是晋国人,智伯瑶的家臣,在晋阳之战中,智伯瑶兵败,被赵襄子所杀,赵襄子还把他的头颅做成酒器,豫让决心为主公报仇,就像许贡的三位门客一样,正大光明是报仇是不行了,只能搞偷袭,豫让为了万无一失,便自行摧残了身体。
[var1]
为了不让赵襄子认出自己,豫让用漆涂身,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跟着又吞炭让自己变哑,这番操作被金庸写在范瑶身上,范瑶为了混进汝阳王府刺杀成昆,便也用药水染红了头发,装成哑巴不说话,可惜作为原型的豫让,并没有范瑶那么幸运。
豫让一切准备就绪后,便伏在桥下,本打算等着赵襄子路过时,模仿张良刺杀秦始皇的操作,不料赵襄子突然产生第六感,觉得有危险,很快他就抓捕了豫让,赵襄子感念他对主公的忠心,但毕竟是一颗隐藏的炸弹,他还是要杀豫让的。
[var1]
豫让临终之前,求情赵襄子脱下衣服,他就在敌人衣服上砍几刀,表示为智伯瑶报仇了,后人总结豫让的行为,得出"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虽然豫让的结局比范瑶惨烈,但豫让毕竟是真实存在的,范瑶是虚构理想化人物,理想总是比现实更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