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元1780年,贵州发生了1起官员贪污案,和珅由此成了乾隆的心腹

公元1780年,贵州发生了1起官员贪污案,和珅由此成了乾隆的心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43 更新时间:2024/3/1 2:07:14

和珅出发之前,乾隆皇帝布置了一些手段去防止有人给李侍报信,还派人暗中监视李侍尧,以及让贵州周边的官员在贵州周边布置了关卡。

那么李侍尧到底是什么人,乾隆皇帝又为什么对他如此“重视”呢?

据《清史稿》等资料显示,李侍尧的祖上曾是明朝的边将,后来努尔哈赤南侵,李侍尧的曾祖就成了第一位投降的边将,努尔哈赤为了树标杆,就让他娶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女人,从此李家开始在女真这边做官。等到李侍尧的父亲那一代时,他爹已经官至户部尚书。

李侍尧除了家境优渥以外,本人也是个难得的角色。据史书记载,这伙计学习上非常聪明,有过目成诵之能,且他还是个眼光很毒的人,仅凭寥寥数语,他就能看出属僚到底是不是真金。

李侍尧刚参加工作时,又赶上乾隆这个新领导上位,于是根正苗红的能人,就被打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乾隆给相中了,乾隆爷当时给李侍尧的评价是:天下奇才

因为朝里有乾隆这个皇帝挺他,李侍尧本人又一直很给力,所以自他当上封疆大吏之后,虽然一直在外放,但是从没给乾隆添过堵,但是人都会变的

乾隆前期曾放出话说:官员最重要的是廉洁。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公元1741年,三十岁的乾隆皇帝,因为自己的兵部尚书索贿几千两银子,就直接把人给办了;

公元1757年,四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又将在任期内贪污了两万两银子的山西巡抚、勒索属下的云贵总督给判了死刑;

此后,乾隆皇帝又因为大臣犯了贪污罪,而先后处死了皇贵妃的弟弟、云南布政使等不少的官员,可以说乾隆在步入老年之前,对官场的贪腐是非常强硬的,几乎是发现一起查办一起,而且处罚起来都是从严从重,毫不姑息

公元1778年,曾经对贪官污吏毫不手软的乾隆皇帝,突然得到一个消息,有人在私下传言,说李侍尧在云南强行索贿,搞得当地官员敢怒而不敢言。

如果是一般人说的,以乾隆对李侍尧的信任,可能也就当耳旁风了。但是这个消息的源头来自于一个叫海宁的人。海宁是正儿八经的旗人,本人也是高官之后,他曾被安排到云南任职,因此从他嘴里传出来的话,可信度很高,因此乾隆非常重视,于是就有了章开头的安排。

那么乾隆为什么会安排和珅去呢?

第一,和珅虽然以后是个大贪官,但是他在工作前期,曾是活跃于反腐一线,如果没有后来,单以他之前的表现看,他比一般的清官还要高那么一点点。

第二,在《公元1780年,乾隆把7岁的公主许配给了和珅5岁的儿子,这是为什么》一文中,咱们说过乾隆重用和珅的原因,主要是当时乾隆缺少个好用的人,和珅一开始虽然好用,但是资历不足,所以乾隆为了捧他,经常给他“开小灶”。

所以这次乾隆派和珅外出,也算是给他个机会“刷副本”,而且乾隆还有一层深意,他要看和珅到底懂不懂今天的他,毕竟此时的乾隆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乾隆了。

因为乾隆布置周密,有提前掌握了一些证据,所以和珅到了以后,很快地就查明了案情,李侍尧的确有贪污的具体实施。不过案情虽然查明了,但是如何处罚李侍尧呢?和珅这个钦差,不光需要查案,还需要给出一个让乾隆满意的处置方案。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珅此时应该从严从重考虑处罚李侍尧,所以按理来说,和珅给出的意见应该是“斩立决”(死刑立即执行),但是和珅最后上报给乾隆皇帝的建议,竟然只是“斩监候”(死刑缓期执行)。等到和珅的奏本传到朝中之后,朝中大臣一直认为,和珅的建议不可行,于是建议乾隆皇帝定李侍尧为“斩立决”。

那么这么显而易见的判罚,和珅为什么会“弄错”呢?

原来大臣们只知道乾隆以前一直厌恶贪腐,却不知道乾隆厌恶贪腐,是大臣把钱揣到了自己的兜里。在乾隆严打贪腐期间,曾有一个人也曾因为贪腐了上万两银子被查,但是当时的乾隆却只叛了他“斩监候”,并在不久后用,这个人就是能吏卢绰。

那么这个人在记载中一直以清廉能干的人,为什么会贪腐几万两白银,又为什么会让乾隆放他一马呢?史书没有写的很清楚,但是史书却对李侍尧的一些事记录的很详细。

李侍尧在两广期间,因为主管进出口贸易,所以经常能为乾隆搜罗一些新奇的贡品,乾隆收到后很开心,并指示他再接再厉。等到李侍尧不管两广,而管理云贵之后,李侍尧就没法轻松找到能让乾隆满意的贡品了。他要想继续给乾隆上贡,那就只能花钱去买,那么钱从哪来呢?

李侍尧自然不可能上找乾隆要,于是他就只能向下“摊派”了,但是这种事不能明说,所以李侍尧只能先贪污到自己腰包里,然后再去买东西孝敬乾隆,而整个过程,云贵地区的官员和朝中的大臣,都只能看见李侍尧的第一个动作。

但是和珅是什么人,那是乾隆身边的人,他对乾隆的喜好那是了若指掌,所以乾隆对“贪官”的真实态度,他也是非常清楚,所以李侍尧被查出贪腐之后,他就犯了一个“”。

结果果然不出和珅所料,虽然朝中的大臣都支持从严判罚,但是到了最后,乾隆还是同意了和珅的建议,并在不久之后,就把李侍尧又重新用了起来,而且李侍尧去世前,乾隆还让他进了国立的生祠,并让他入了紫光阁,,他死后还获得了乾隆赐的谥号“恭毅”

而经过乾隆考验的和珅,也在“李侍尧案”以后平步青云,慢慢成了乾隆的第一心腹。

更多文章

  • 磨盘山之战:李定国功亏一篑,吴三桂逃出生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定国大战吴三桂,吴三桂磨盘山之战视频,磨盘山血战

    清军攻入云南后,明军接战失利,撤退途中,李定国于磨盘山设伏,一举歼灭数千清军,取得了抗清战场上最后一场大捷。永历十二年(公元1658年),清宁南靖寇大将军洛托由湖南、平西王吴三桂由四川、征南将军赵布泰由广西,兵分三路攻入云南。李定国仓促应战,被清军击败,随后和沐天波等人护送永历帝退往滇西。渡过潞江(

  • 如果乾隆爷迎娶了叶卡捷琳娜大帝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乾隆爷真能迎娶叶卡捷琳娜二世,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重大的问题,即一旦二人诞下皇子,那么这位天选之子将破天荒地具备当时世界上两大帝国的皇位继承权。先说说沙俄的皇位继承制度,其实比较接近于欧洲皇室。首先来说肯定以男性序列为主,但也绝不排斥女性;其次,无论是男是女,选继承人的时候都会找跟自己血脉最亲近的序

  • 容,康熙四妃之一(《康熙王朝》仲妃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马家是满洲八姓之一,隶属于满洲正黄旗。荣飞出生于马家。她的祖先在清朝建立时率领军队。容闳的曾祖父和祖父的事迹不详,而她的父亲盖山官给袁外郎(吴品)。事实上,从她的家庭背景来看,荣公主母亲的家庭并不突出。由于母亲家庭地位低下,容公主入宫的时间没有详细记载。然而,容公主很可能是在康熙帝和萧成仁皇后结婚之

  • 清朝宫女能像魏璎珞那样升为主子么?其实大部分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比魏璎珞还豪横的宫女,清朝的宫女和后妃是一起选的吗,清朝的宫女都有哪15个等级

    有这样的,只是其可能性不比现在中彩票的几率大。对于没有主角光环的绝大多数宫女来说,她们的生活就俩字——悲催!下三旗的女子长到十三四岁,就要由内务府组织,应选入宫当差服役。这一做,至少要到十七八岁,甚至二十五岁左右才能出宫嫁人。在那个普遍盛行十二三岁成婚的社会,二十五岁理应儿女成群了。《延禧攻略》中的

  • 乾隆让刘墉跳河自尽,刘墉却回家洗了个澡才跳河,事后才知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刘平静地回到家,坐在椅子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家。当然,这家人很匆忙,他们说他们想找人调解。刘说没有,并告诉人们准备洗澡水。他想洗澡和换衣服。他的妻子很困惑。她将被处死。她为什么有空洗澡?但看着丈夫平静的表情,她觉得这件事无法挽回,于是伤心地走了过去。没想到,人们事后才知道刘的才华。此外,刘在家里洗

  • 同样被孙殿英盗墓,为何康熙的景陵不发掘,而乾隆的却对外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殿英为什么盗乾隆陵,康熙陵墓已经被盗为啥不清理开放,孙殿英怎么找到乾隆墓的

    被军阀孙殿英盗取的宝藏陵墓在考古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盗墓,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1995年10月,考古部门想发掘永乐皇帝的长陵,遭到了有关部门的拒绝,又改为发掘规模相对较小的万历皇帝的定陵,由于技术不成熟,使得出土的丝织品遭到了严重破坏,因而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成了考古界的铁律。然而由于技术不成熟,

  • 乾隆第一个临幸的婢女,从未踏入宫门半步,为何却封为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后宫最幸福的妃子,乾隆最经典的四个妃子,乾隆皇帝一生册封了几个皇贵妃

    她生前只是雍正给弘历选的一个试婚格格,因为美貌,被弘历选中,成为他的第一个女人。而在弘历即将登基成为乾隆皇帝时,突然去世了。在她生前,并没有成为乾隆的正式妃嫔,在死后却再三被乾隆追封。最终被追谥为皇贵妃,和乾隆一起,长眠于裕陵地宫之中。这个女人就是乾隆的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她究竟为何能让花名在外的乾隆

  • 乾隆一代明君,却干了这样一件缺德事,最后得到了报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到底是千古明君吗,乾隆是明君还是历史上的罪人,乾隆真实的千古明君

    提到乾隆皇帝,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康乾盛世,他也算是清朝的一位明君,将整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国富民强,制定了一系列对百姓有利的政策。可是乾隆皇帝真的有这么好吗?实际上乾隆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这么好的名声,还得对亏了雍正皇帝。康熙晚年的时候,朝中贪官污吏盛行,国库空虚,清王朝变得岌岌可危,康熙这个时候却

  • 开国皇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心中“中国”的概念,欲统御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皇太极和努尔哈赤是怎样的关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谁关系最好

    努尔哈赤明代,其主要是中原的农耕地区为主,并与敌国长期对峙。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起兵到清顺治元年入关定鼎燕京,有60年。据文献记载,清朝的国号先后有“女直国”“建州国”“后金国”“大清国”。(“女直”即女真,为避讳辽兴宗,改女真为女直。)1596年,努尔哈赤对朝鲜的信中自称“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

  • 努尔哈赤最信赖的汉族将领,为何死后被皇太极碎尸泄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什么关系,努尔哈赤十大重臣,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有血缘关系吗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正月初三,一队明军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遭到清军前后夹攻,全军覆没,主将身中多箭而亡,皇太极咬牙切齿下令将他的尸体“于广众之前,剖胸裂肠,快泄其愤”。这位被皇太极恨之入骨、死后都要毁坏尸体泄愤的明军将领就是刘兴祚!刘兴祚,原名刘海,刘牛,也叫刘爱塔,辽东人,他的父亲是明朝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