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其主要是中原的农耕地区为主,并与敌国长期对峙。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起兵到清顺治元年入关定鼎燕京,有60年。据文献记载,清朝的国号先后有“女直国”“建州国”“后金国”“大清国”。(“女直”即女真,为避讳辽兴宗,改女真为女直。)
1596年,努尔哈赤对朝鲜的信中自称“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而在1605年,努尔哈赤对辽的信中又自称“建州国”,而这一称谓一直到1618年,与明朝彻底决裂,才更为“后金”,到崇祯九年,又改为“大清”。
那么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脑海中,“中国”又是什么概念呢?是尊崇的?首先,他们二人肯定知道“中国”之君不是万世一姓的。他们奉明朝为“中国”,但除“中国”之外,还有蒙古、女真等,那他们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一个词“天下”!努尔哈赤讨明檄文《七大恨》中第七恨指责:明朝偏袒哈达、叶赫,与建州为敌,说:“天降大国之君,以为天下共主,岂独吾一身之主?”而后来皇太极“明既为中国,则当秉公持平,乃他国侵我,则置若罔闻”与努尔哈赤说的内涵与逻辑都是一样的。
明帝是天子,是“天下”之主,当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天子应该以”万物为刍狗“不偏不倚,但明朝却明显偏袒与女真对立的各部。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心中“中国”的概念是天命所归、皇帝治下的以中原为主的区域。
皇太极
同样,他们在没有入主中原之前,仍旧认为天子有“中国”才是天子。由此看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成为天子,入主中原早有野心。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夷狄”,被自视优越的汉族视为下等族类,为争取华夷平等,他们必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