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望梅求止渴
在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里,这其中刘备是最早称帝的,后来就是魏国的曹丕,但是吴国的孙权为何久久不称自己为皇帝?不是他不想,而是这些原因不能让他称帝,如果称帝的话,吴国的后果会不堪设想。
首先,我们先说一说曹丕和刘备为何那么早的自封为帝王,先说曹丕,他称帝的原因是因为他看清楚了这群汉臣看中的就是东汉留下的世袭制,既然如此,曹丕就采用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志,”保证了官员阶级,而且他拥有自己父亲曹操给打下的军事和政治基础,再加上曹丕逐渐完善后,其实东汉连个壳子都不剩了,这时还要其干啥,于是自封为帝,开创了新的时代。
而刘备称帝是在曹丕称帝后一年称的帝,他称帝的原因一是汉贼魏国就能称帝了,而我这个正统的汉室之后还没称帝,这肯定说不过去,所以就自封为帝了,还也一个原因就是集中蜀国的权力,当时的蜀国内部斗争也是比较激烈的,所以说刘备称帝就是为了转移矛盾,因为有一个领头人了,自然就不会乱掉了。
这次我们在说一下孙权为何久久不称帝,而是自称吴王呢,首先,他没有自己的正经名分,他不想曹丕一样是魏国之后,而且魏国疆域广阔,确实要立一个皇帝来进行管理,而且他还不像刘备那样一个拥有皇室之后的人,一个皇室之后称帝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但孙权却什么都没有,这使得他称帝名分,还不如不称。
再然后就是实力上的问题了,当时的吴国内部矛盾比蜀国要大的多,况且还有很多地方不听从吴国孙权的管制,再者就是过早称帝太过于招摇,使得外部势力盯上吴国,让吴国内忧外患,还要就是他还没到自封为帝的时候,时机不太成熟,他就是在等时机成熟之后在自封为帝也不晚,如果操之过急,直接会导致自己没当上两天皇帝就成了亡国君主了,这更是孙权不想看到的,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不能这么让人轻易夺走。
经过上边所说的,孙权迟迟不自封为帝先是没有那种名分,其次就是吴国的现状让孙权很难称帝,而且这个时机也不太适合称帝,所以说孙权比其他二人要晚称帝,但是孙权还是在后来的不久称帝,实现自己的皇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