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打了胜仗,李渊让妃子去慰问,埋下玄武门之变的引线

李世民打了胜仗,李渊让妃子去慰问,埋下玄武门之变的引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17 更新时间:2024/2/7 6:03:41

李世民的皇帝生涯中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他夺取皇位的方式。玄武门之变杀死两个哥哥,逼得父亲退位。对于严苛的封建制度而言,已经算得上是不忠不孝之人。

征战四方许太子之位,事后反悔兄弟嫌隙渐生

李世民出生于隋朝时期,隋朝末年皇帝劳民伤财致使民间怨声载道。在这个时侯李渊看到了自己登上皇帝之位的机会。于是在李世民的帮助下举兵起义。

在二儿子李世民的征战下,他们很快占领了长安,逼死了隋朝皇帝,不久后,李渊在长安登基为帝。曾经,他在李世民为他出生入死的时候李世民承诺,如果有一天自己登上皇帝之位,一定会将太子之位给李世民。

骨肉亲情的联系让李世民坚信自己的父亲一定不会亏待了自己,在行军打仗上更加卖力,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役。可以说,李渊能攻击长安,依靠的就是李世民一往无前的冲锋。

等到李渊登上帝位,却又翻脸不认人。古代封建朝奉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根据规矩李世民是不能当太子。但是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承诺以为万事大吉,等着顺顺利利的封为太子,可是这时候李渊犹豫了。

刚刚即位就要面临巨大的选择,到底是顺应规矩还是遵守承诺。李渊最终还是选择立自己的大儿子为太子。李世民眼睁睁地看着册封太子的诏书下来,可是那个人却不是自己。

李世民看着父亲和哥哥就这样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拿走。李世民当然是绝望的,兄弟两人之间也产生了嫌隙。后来更是非要斗得你死我活的地步。

但是当时的唐朝还是不够太平,为了唐朝的发展,李世民再次踏上了东征西战的日子。

灭大敌受封赏,消疑心主动交金银

几年后,李世民终于灭掉了唐朝最大的敌人,一时之间风头无两。李渊为了嘉奖李世民的贡献,对李世民进行了大幅度的封赏。在战功的加持下,李世民的威望进一步上升。

虽然李世民在封太子之事上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有些不乐意的,私下里对太子之位的争夺却从未放弃。当李世民为唐朝解决了当时最终的忧患时,朝中对于李世民支持的声音更加的高涨。

在李渊对李世民进行封赏之后,李世民立马上奏皇帝说自己在攻破的地方仓库里有很多的金银财宝,主动向李渊汇报以此来消除疑虑之心。

同时李世民也希望李渊可以将缴获的金银财宝用于军中犒赏,毕竟多年来一直跟着李世民的将士们东奔西走,大家虽然从未有过怨言,但是李世民还是希望可以为自己的将士们好好的进行一些封赏。

李渊知道李世民这些年来在军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李世民攻打的这些属地里的钱财本就可以不报,加上又是为了犒劳军中将士,李渊即使想要这批钱财,也是不得不批准,至少在面子上得过得去。

派妃嫔慰问战士,拿财宝寒军心

李渊其实也想要这些财宝,但是却没有办法拒绝李世民这个合理的请求。这个时候,一群后妃们围了上来。他们听说,李世民打了胜仗后得到的财宝数不胜数,就希望可以去挑选。

恰巧李世民为了嘉奖将士允许将士们进入库房挑选,李渊就动了歪心思。他让后妃们去李世民那拿些金银财宝出来,为了更加名正言顺的派后妃们出去,李渊美其名曰自己是派后妃们前去慰问前线战士的。

一群后妃们,打着前去慰问的名号,浩浩荡荡的走向了李世民的所在地。蒙在鼓里的一众将士们对于皇帝对他们的重视也是感激万分。这可是皇帝对于连年征战的他们的一种重视。

等到这些后妃们走到李世民所在地时,李渊背后的小九九就都瞒不住了。如果这些后妃们真的是去慰问将士,自然是先要去军营里见见各位征战沙场的战士们。

可是,这群后妃们并没有去,她们一直都在专门的地方等待着李世民犒劳将士大开仓库的那一天。

这些后妃们在李世民开仓库犒劳将士们的那一天,一股脑的就涌进了仓库里,将士们看着这群莺莺燕燕们奔走在各色的珠宝之间。她们贪婪的神色更是让大家对皇帝大失所望。

这群后妃们,来的时候两手空空,走的时候却拿的盆满钵满。尤其是李渊最受宠的两个妃子,更是大胆的向李世民所要封地给自己的亲戚。李世民倍感无奈,便想了办法让后妃们先行离开。

等到这群莺莺燕燕离开之后,李世民才开始了正式的封赏。对于自己的最得力的将士封赏了数十亩的良田。其他的将士们也得到了不少的好东西。

这群后妃们知道后,可是不干了。他们和李渊的其他几个儿子联合起来,去逼迫李世民。李渊的两个宠妃向李渊要李世民封赏给将士们的土地,李渊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可是却没有想过将士的感受。

在几位宠妃和其他兄弟的逼迫下,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将士们受尽了委屈,这些将士可是陪他出生入死的人,现在却被别人侮辱压迫,李世民如何再能忍受下去。

李世民在李渊的不管不顾和妃子们的迫害下终于爆发了,李世民先控制住了当时的皇宫入口--玄武门,在他的两个兄弟进皇宫时,杀死他们,又逼着李渊退位,至此,李世民正式掌控了朝政,不久后就登基继位。

现在看来,玄武门之变的背后离不开这群后妃的推波助澜。倘若当时李渊没有选择让后妃们去慰问将士,他的结局会不会好一点。

更多文章

  • 五姓七望在隋唐有多豪横?宰相想结亲都难如登天,黄巢:不信这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五姓七望也叫五姓七家,他们分别是来自陇西的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的崔氏、范阳的卢氏、荥阳的郑氏和太原的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只要是姓这尊贵的五个姓氏,就享有了顶级豪门的特权。哪怕没有学识,依旧能入朝为官。五姓七望的地位十分高,当时所谈论的豪门,非五姓七望士族不可,连皇族都得让位。

  • 曹魏运气爆棚的皇帝,一次上位一次被废,最后平安活到西晋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魏死后最惨的皇帝,曹魏皇帝一览表,曹魏王朝历史评价

    曹芳即位的原因与作为曹芳即位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在魏明帝曹睿的时候,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已经去世了,这个时候的魏明帝曹睿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是从自己的亲戚曹氏家族之中挑选出来那些听话的孩子作为自己的养子来继承皇帝大位,当时的曹芳和秦王曹询两个人同为备胎太子,但最后曹芳的运气也是足够的好,成功的

  • 四千字看懂淝水之战!苻坚坐拥百万大军,为何会被八万晋军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淝水战役后的苻坚,淝水是哪条河,淝水一战

    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一下淝水之战的全过程,我们就不难发现,这场战争打得其实很离奇!前秦输得很冤枉,东晋赢得也很莫名其妙。西晋末年,随着司马家皇族迁往南方,建立东晋政权。北方则是群雄并起,出现了一大堆的政权。在此期间,占据了关中地区的前秦政权,逐渐壮大,成了北方最强大的割据政权。尤其是到了前秦第三位掌权者

  • 隋朝百万大军征讨高句丽,最后为何会惨败而回?还把隋朝拖垮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朝征战高句丽失利对隋朝影响,隋朝两代皇帝征讨高句丽始末,唐朝征讨高句丽路线

    对于隋炀帝当时到底征调了多少军队,千年以来,在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不过,据史学家们推算,杨广当时调集的主力军队,数量不会低于120万。如果再加上负责后勤补给的运输人员,这场战争当中,隋朝征调的人力总数,不会低于500万!然而,隋朝倾尽国力,发动的这场战争,最后非但没能灭掉高句丽,反倒是把自己给拖垮了

  • 诗鬼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接上,直到宋朝才现下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诗鬼李贺经典诗词十首,诗鬼李贺最有名的四句诗,爱情诗李贺

    这句诗彼时只有这上半句,唐朝一些诗人都未能接上后半句,直到宋朝才出现一个能接上下半句的酒鬼诗人!李贺天赋异禀而自幼佳作频出这个能对出佳句的宋代人是谁?他就是著名的大才子石延年!一日,他与一众诗友聚会饮酒而在半醉半醒中听闻他人正议论李贺的诗句,性格豪放的石延年遂脱口而出对其下半句:“月如无恨月长圆”。

  • 李世民驾崩前,问武则天:我死了你怎么办?武则天回8字救下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武则天继承了唐太宗的哪些政策,武则天对唐太宗的看法

    武则天出生的时候,有道士为其算命,说她是天下之主。碍于她是个女孩子,家人也没怎么在意,觉得这个道士是胡说八道。但其实这个道士就是著名的预言家袁天罡,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几千年后的事情都能推算出来,更别说是小小的算卦相面了。但当时的人都以为他只是个路过的江湖骗子,也就没有太在意他的话。毕竟女子在当时的

  • 隋朝在历史上只存在了38年,却留下4个有名的建筑,至今仍在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有隋朝建筑吗,隋朝十大雄伟建筑,隋朝的现存遗迹

    这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是我们中华文化最明显的标志。建筑是会说话的,从它身上,不仅仅能看出来这个地方在几千年前的地理特点,也是这个地区文明的象征。纵观我国这些历史朝代,要说哪一个朝代留下的建筑最为著名,那一定是隋朝。我们提到隋朝,想必想到的都是隋朝统治者的统治十分暴虐,隋朝和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

  • 由托孤重臣沦为被杀权臣的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孙无忌是权臣还是忠臣,李世民托孤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死亡真相

    李世民病逝后,其女高阳公主犹如一批脱缰的野马,再也没有束缚,她继续大搞婚外恋,而且姘夫全是清一色的和尚道士。高阳公主是房玄龄次子房遗爱的妻子,她在房家制造事端,闹着分家,还想从兄长房遗直手中为丈夫房遗爱夺取梁国公爵位。更为无聊的是,高阳公主还告发兄长房遗直对她无礼。《资治通鉴》记载:高阳公主谋黜遗直

  • 五代十国战火纷飞,他却能保境安民造福一方,功绩至今为人所传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代十国纪实,五代十国最牛将领,五代十国历史人物大全

    钱镠自幼习武,擅长射箭、武槊,对图谶(chèn)、纬书也有所涉猎,可以说得上是文武双全。乾符二年,二十四岁的钱镠接受招募加入董昌军,或许是他的形象过于霸气,刚从军便被任命为偏将军。后来,他不负所托,先后带兵讨伐王邺、朱直管、曹师雄等势力,并都大获全胜,被朝廷授予石镜镇衙内知兵马使和镇海军右职。他惊人

  • 单雄信该不该杀?5年后才知,李世民杀的对,李渊李建成都输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单雄信为啥宁死不降唐,李渊对单雄信的评价,李世民对单雄信的看法

    从一定原因上讲,李世民杀单雄信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无关乎他的仁心或是冷酷。首先李世民是一位政治家,他的仁厚或是冷酷都是基于自己切身利益考量后所表现出来的。但在李世民杀单雄信的五年后,世人看着他做出的另一件惊天大事,不得不感慨当年杀单雄信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如果当年不杀单雄信的话,可能最后的赢家会是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