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徽寿县廉颇墓被发掘,揭示出流传千年的传说,难怪盗墓贼不敢挖

安徽寿县廉颇墓被发掘,揭示出流传千年的传说,难怪盗墓贼不敢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71 更新时间:2024/2/10 16:55:45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征战,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尝败绩,在当时威震列国。

[var1]

他出生于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在楚国去世。历史中没有他拜过什么名师的记载,所以,可以推测廉颇应该是从战士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将军。

廉颇是经历过赵武灵王变法的人,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让赵国变得强大,尤其是“胡服骑射”,极大提高了赵国的军事实力,让赵国有能力向周边国家提供军事投射。廉颇见证了赵军从弱变强的整个过程。而他自己也是跟着一步步成长的。

[var1]

赵武灵王去世后,赵惠文王上台,廉颇得到重用。

公元前284年,秦联合韩、燕、魏、赵五国,共同讨伐并大败齐国,赵国获得了齐的河间之地。次年,廉颇攻齐阳晋一战成名。此战中,廉颇率赵军长驱深入齐境。后班师回朝,被赵惠文王奉为上卿。赵国成为了东方首屈一指的大国,秦国也不敢贸然对赵用兵。

[var1]

也就是在这一年,“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了。后来还有将相和的故事。

公元前278年,廉颇率军攻齐,孤军深入千余里破齐军。公元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

公元前275年,廉颇率军攻魏,陷房陵、安阳城。

[var1]

公元前269年,由于赵惠文王违背与秦国的盟约,秦国出兵进攻赵地阏与。赵国名将赵奢率兵增援阏与,大破秦军。秦王不甘失败,又发兵攻打几邑,廉颇前往救援,再次击败秦军。

可以说,这段时间是赵国最滋润的日子,但到公元前262年,形势发生了变化,因为上党郡。一个烫手的山芋,这个地方本来是韩国的一块飞地,被秦国盯上了,韩国没办法,就将这个地方送给了赵国。此事让秦国勃然大怒,到手的肥肉丢了,能不发怒了,于是秦赵之间接下梁子。

[var1]

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当时赵国的赵惠文王已经去世,朝政由赵孝成王把持。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赵孝成王便命令廉颇统帅赵军在长平抵抗秦军的进攻。廉颇采用“防守战”相持战术。

[var1]

结果秦国打了两年无果,后来秦王采用范雎的离间计,廉颇被撤,赵括上台。之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长平之战后,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廉颇打了几个胜仗。但好景不长,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上台,他对廉颇不看好,上台就解除了廉颇的兵权,将他的报国梦击碎了。

[var1]

于是廉颇被迫离开自己倾注了一生心血的赵国,投奔到魏国的首都大梁。但因为他过去曾经领兵攻打过魏国,所以魏王不信任他,让他坐了“冷板凳”。值得一提的是,赵悼襄王本来准备用廉颇,派了个使者去探听虚实,谁知道遇到了小人从中作梗,于是使者回来后却对赵王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只不过,他一顿饭要去三次茅厕。”

[var1]

赵悼襄王听了,认为廉颇已经老了,就不再任用他。等的花都谢了的廉颇,终于感到世事无常,到了楚国,但郁郁不得志的他最终客死异乡,老死楚国国都寿春并埋葬于此。

寿春,就是今天安徽的淮南寿县,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而赵国廉颇墓就处在寿县城西北七公里八公山。不过关于廉颇墓的说法有很多,因为廉颇是客死寿春,对楚国没什么功劳,楚王肯定不会花很多钱来安葬廉颇。

[var1]

所以,墓冢也没受到特别的保护和重视,以至于寿县北境向有“十八廉颇墓”之说。后来清代大学者李兆洛经过考究,确定了廉颇老将军的墓,他将研究成果记录在了《凤台县志》中。

据《凤台县志》记载,廉颇墓矗立在八公山西南坡,墓冢非常高大,达到20余米,冢上遍植桃树、梨树,每年阳春三月一片花海,入秋即硕果累累,墓冢下铺着厚实的青石板,寻常人难以翻动,当地人世代称古墓为“颇古堆”。

[var1]

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每到夏天雷雨时节,附耳廉颇墓,总能听到墓内“壮吼如雷”,有车马奔腾的轰隆声,此声何来,千年来无人能解。

更有记载说,当年有一个盗墓贼,本来挖开一个小口子,但当他听到坟墓内轰隆隆的声音时,吓得拔腿就跑。从此,盗墓贼不敢光顾,不敢挖。那么,难道真的是廉颇老将军还魂吗?

[var1]

公元1972年,安徽考古学者发掘廉颇后,终于揭开了这个流传千年的秘密,原来廉颇墓里有巨大石条,这些巨大的石条不单单是为了加固墓室防止被盗,还有另外用处。因为大石板下其实存在一条巨大的水渠,也就是排水暗道,专门排水以免山水沉积渗入墓室。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每逢雨水丰沛的时候,土冢下会有轰隆声,其实就是山水奔流的声音,人们不知道墓冢的巧妙设计,故而才误以为是车马奔腾的声音。

[var1]

这就是为什么盗墓贼不敢挖的原因,廉颇墓保存完整,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还真的感谢这个水渠。

流传两千多年的秘密正是如此。

朋友,欢迎关注!

更多文章

  • 《大秦赋》大结局:嬴政掌权嫪毐被五马分尸,孩子被秦王怒摔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秦嬴政杀嫪毐,大秦赋剧情嫪毐叛乱,嬴政怎么平定嫪毐的

    越来越暴躁,越看越生气,秦王怎么还不杀了嫪毐,秦王赶快长大,赶快执政吧,杀了这个有恃无恐的小白脸吧。[var1]嬴政看着生母赵姬,给嫪毐封侯,又是让他在朝堂上代替自己和吕不韦议论国事,看得大家是气不打一处来,嬴政看似在隐忍,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当中。就是为了让母后和吕不韦之间的信任逐渐瓦解,效果还是很

  • 《大秦赋》大结局:秦王执政,嫪毐掉进陷阱被处死,私生子被摔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秦赋没有交代嫪毐儿子的结局吗,大秦赋秦太后和秦王政最后对话,大秦赋讲的是秦的哪段历史

    随着剧情的发展《大秦赋》的高潮部分也已经到来,雍城之乱的发起者嫪毐,嫪毐的特长不用说大家都知道。[var1]他能够哄的赵姬不理国政,足以说明嫪毐的本事不同凡响,可以说嫪毐能够谋反,这与吕不韦脱不了关系。毕竟是吕不韦为了摆脱麻烦,才把嫪毐送到赵姬的身边当玩物,问题是这个玩物并不是木偶,他的所作所为让吕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最后的下场又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做了哪些事,秦始皇能统一六国主要靠什么,秦始皇为何能统一六国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李贺[var1] 我国古代诗人无不以秦始皇嬴政作为榜样,李白更是写下了“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千古名句。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扫荡六合,统一天下,但是那些被秦始皇灭国的国君去了哪里,却鲜为人知。现在笔者就来盘点一下,六国国君在灭国之后都被秦始皇如何处置? 统一前夕

  • 神话被证实!三星堆文物与《山海经》完全符合,专家却称只是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星堆与山海经,山海经关于三星堆记载,中国神话关联的文物

    沉睡数千年,一醒天下惊。 三星堆文物自1986年出土以来,饱受争议。有专家说,这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具体体现;也有学者认为三星堆不属于中原文化;甚至有人大胆推测三星堆文化来自外星!神秘的三星堆文化究竟该如何定义?注:三星堆神庙复原假设图[var1]随着越来越多的祭祀坑被挖掘,更多的文物展现

  • 英雄为天下付出生命,世人却是不知道他,秦王听了流泪不止!武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英雄最后为什么不杀秦王,默默付出的英雄,武侠中的老英雄

    只见大军站满了地面分为两面相对站立气势宏伟中间空出一条道路供男人行走此人面不改色走到大殿他见到了著名的秦王[var1]可却与秦王相距数十米近年来秦国急于吞并六国各国战乱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秦王开始被各国行刺其中赵国刺客 残剑飞雪 长空三人因剑术高超名震天下数次行刺让秦王十年之间睡不安稳上朝都不曾褪去甲胄

  • 魏国本可速战速决,为何43年才让蜀汉投降?真的是害怕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北伐曹魏,诸葛亮对魏国的评价,诸葛亮为啥敢于攻击强大的魏国

    公元223年,刘备抱憾而终,三国的舞台却未因为他的离场而落下帷幕,权力的斗争依旧在继续,曹魏虎视眈眈,东吴伺机而动,而蜀汉,刘备临终前将身后事托付给诸葛亮,将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寄托在他身上,史称白帝城托孤。自此,诸葛亮辅佐刘禅,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为不辜负先主之恩,而他和刘备这段君

  • 听说晋国又出事了,那又如何呢?人们依然向往那些壮烈史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晋国历史视频,晋国发生的变化

    晋国不是没有强大过,称霸诸侯列国。而是诸侯们,都走得太快了。晋国所在,土地肥沃,丘陵盆地杂居期间,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更重要的是,此地为夏商周发展的渊源所在,开垦千年,与南方之楚国蛮荒之地相比,优势相当明显。这是晋国发展的先天条件。这也是出生在晋国之人,皆有不安分之心的渊源。[var1]晋

  • 逼走商鞅,赶走吴起,致强魏衰败,你身边也有公叔痤这样的伪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起对商鞅的影响,公叔痤是怎么挤走吴起的,吴起公叔痤简介

    当时的魏国属于七国当中的霸主,此时的秦国正被人揍得满地找牙,而为魏、赵、韩三分晋之后,魏国在名将吴起的带领下,建立了威震天下的魏武卒,当时的魏武卒可以说是七国之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一支奇军,就连一向作战勇猛的秦国也被打得割地求和。在秦国被按在地上摩擦得体无完肤之后,魏国又联合韩国、赵国对楚国发动了攻

  • 商鞅变法强秦,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谁对秦国统一天下的贡献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变法与秦的统一有何关系,商鞅和嬴政谁最厉害,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商鞅是一匹千里马,如果没有秦孝公这个伯乐识别千里马的话,中国历史上不会有商鞅这个人被记载下来,商鞅为秦国提供的是变法图强的方法,秦孝公为秦国提供的是维持商鞅变法需要的所有特别条件和平台,没有秦孝公的强力支持,商鞅变法就不可能成功。商鞅变法[var1]同时,反过来说,秦国变得强大,不仅

  • 晋国私家史桓、庄之逼,晋献公为何抛弃叔叔、伯伯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晋国的隐患周惠王、晋献公六年(公元前671年),公族大夫富子见献公道:“当年桓叔起事,平定晋国的祸乱,地仅曲沃一座城邑,财用不足,甲士匮乏,全靠诸子同心,方克难克艰;后庄伯奋起,诛晋孝侯,逐晋鄂侯,周天子派虢公征伐,其师悍勇,桓庄两族,接踵赴难,蹈死不顾,救曲沃于危亡;武公扩军,又毁家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