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位太后强悍堪比武则天,逼迫北宋签订城下之盟

这位太后强悍堪比武则天,逼迫北宋签订城下之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96 更新时间:2024/2/8 19:40:16

01

中国古代出过一些才智非凡,具有治国才能的女性政治家,像唐代的女皇帝武则天﹑宋代哲宗赵煦的孟皇后等人。

在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这种强悍的女性更多,比如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冯太后,还有现在我们要说的这位:北宋时期辽朝的萧太后

五代时期,中原陷入战乱。

916年,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称帝,是为辽太祖。

他将都城建立在如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也就是辽上京,后来又改国号为大辽。

辽朝建国后,任用汉人为佐命大臣,参照汉族的模式着手制度和国家机构的改革。

大力吸收汉文化,仿照唐代的长安修建皇都,还兴建起中原崇尚的孔庙、佛寺和道观。

契丹人学习中原的文化和治国经验,逐渐强大起来。在军事方面,925年攻灭了渤海国。

辽太宗时期,又趁中原发生内乱,帮助儿皇帝石敬瑭攻灭了后唐,获取了中原地区的北方屏障燕云十六州。

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有了进一步南下吞并中原的野心。

947年,契丹人攻克后晋首都开封,灭亡了后晋,占领了中原大部地区,俨然以中国自居。

02

辽朝第四任皇帝是昏庸残暴的辽穆宗耶律璟,他嗜酒无度,身边伺候他的人常常遭到他无端滥杀。

969年,一次去黑山打猎时,他在酩酊大醉中被自己的近侍和厨子们杀死了。

当时陪同辽穆宗外出打猎的是侍中萧思温,萧思温是辽朝的驸马,他娶了辽太宗之女汧国公主吕不古,也就是辽穆宗的姐姐。

萧思温曾经被任命为南京(其实是现在的北京)留守,是执掌一方的封疆大吏,可是他却毫无军事才能。

那年中原的后周大举南下攻打南唐,萧思温奉命率军出击后方空虚的后周,可是他却畏首畏尾不敢发兵,最后也就是虚张声势地敷衍了事。

后来后周发兵攻打辽国,连克数关。

萧思温吓得固守在城坚墙厚的北京城中不敢出兵,还美其名曰等待敌军疲劳,再乘势攻打,可以大获全胜。

后周兵马始终不退,城中官员百姓开始惊慌外逃。幸亏此时后周的皇帝病了,只好撤兵回师。不过萧思温再也不敢镇守一方,要求回到京城任起侍中这个轻松的闲职。

萧思温打仗不行,头脑还是好使的。

辽穆宗死后,萧思温权衡再三,推举辽世宗的儿子耶律贤当了皇帝,是为辽景宗。

萧思温因为拥立皇帝有功,被辽景宗封为魏王,担任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

他具有了掌管军事,统领兵马的重要实权。

萧思温为了巩固自己家族的权势和地位,决意进一步与当朝皇帝拉近关系。

他有三个女儿,二女儿萧胡辇嫁的是辽太宗的儿子太平王罨撒哥。

萧思温不顾小女儿萧绰之前已经许嫁给汉族官员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转而悔婚,将萧绰嫁给论辈分还低一辈的新皇帝耶律贤。

姐妹两个分别嫁给了叔侄两个,而且与他们还是近亲,可见古代契丹对这种关系真是不讲究。

03

萧绰是契丹人,却有一个非常现代而且洋气的小名,叫做燕燕。

燕燕从小就聪明伶俐,办事不仅利索而且执着,做事情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就连干家务这种小事上也很是认真,家具器物总是收拾得井井有条,不似其他姐妹那样草草了事。

萧思温对她倍加宠爱,称赞她:此女必成大事。

16岁的萧绰被召入宫中后先是封为贵妃,两个月后又立为皇后,成了辽朝最有权势的女人。

辽景宗耶律贤因为小时候在其父辽世宗于内乱中被杀的时候受过惊吓,因此自幼便体弱多病,有时不能上朝,这为皇后萧绰干预朝政提供了机会。

在萧绰的协助辅佐下,辽景宗时期倒也政绩斐然。

他着手进行一系列改革,学习汉族文化,重用汉族官员,使得辽朝进入了中兴时期。

辽景宗初期与北宋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了10年。

其间,辽景宗默许皇后萧绰可以独立裁决辽国所有的日常政务。

979年,北宋消灭了五代十国中最后剩下的北汉。

踌躇满志的宋太宗赵光义准备北伐,收复被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

赵光义亲率10万大军北进,起初一路顺利破敌,进逼幽州城下。

后来在高梁河(北京西直门外)之战中,宋军本已将辽军打败,就在追击败军之时,由于连续20日攻城,宋军早已尽显疲态。

而辽军的精锐骑兵出其不意远道赶来增援,宋军猝不及防被围攻,溃不成军,损兵过万。

赵光义乘着一辆驴车狼狈而逃,辽军一直追至涿州才停下。

982年10月,35岁的辽景宗外出狩猎时病死在大同城西的焦山行宫。年仅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

04

萧绰成了皇太后,她按照丈夫的遗诏临朝称制,又开始辅佐自己的儿子。

年轻的萧太后展现出她杰出的执政能力,她任命辽景宗留下的顾命大臣﹑名将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另一个顾命大臣,也就是萧绰原先的未婚夫,汉族官员韩德让为管理汉族事务的南院枢密使。

为了防止产生内乱,她对契丹贵族严加管束,禁止宗室亲王私下互相来往,夺去他们的兵权,同时将各宗室的亲属召到宫中作为人质。

同时,她还修改法令,使汉人得到与契丹人平等的待遇,缓和了民族矛盾。

在军事上,西讨党项,东征高丽、女真,平定叛乱,国家逐渐强盛起来。

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听说辽朝皇帝年幼,国事均由女流之辈萧太后决断,决定趁其政局不稳,发起北伐,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

这年3月,宋军由4个节度使曹彬、米信、田重进和潘美分别率领四路大军分别从雄州、蔚县和雁门关出兵,讨伐辽国,其中,我们熟知的《杨家将》故事的主人翁杨业就担任潘美这一路兵马的副将。

辽国一方,萧太后与韩德让一起,带着小皇帝辽圣宗宣布亲征。

以辽朝名将耶律休哥率军抵御东路宋军曹彬一路,而耶律斜轸抵御西路宋军杨业一路。

萧太后则坐镇北京北郊指挥。

北伐开始后,宋军进展顺利,东路攻下涿州、固安等地。潘美和杨业这路也一举收复了雁门关外的云州、应州、寰州和朔州。

可是后来东路的曹彬因为冒进,在岐沟关一战被辽军打败。

溃退之中连夜渡过拒马河,溺死者不计其数。

宋军全线崩溃,其他几路大军也只好跟着一起后撤,原先收复的领土相继丢失。

在西路,辽将耶律斜轸率领10万大军跟在宋军后面追赶。

双方在五台大战一场,结果宋军惨败,损兵折将,战死数万人。

之前收复的城池也守不住了,就在奉命保护四个州的百姓迁徙到内地时,因为主将潘美听任监军王侁擅作主张,致使大将杨业在陈家谷之战孤军抗敌,受伤被俘后绝食殉国。

萧太后下令将杨业的头颅割下,装在盒子中,传送到各地辽军提升士气。

萧太后又因为敬重杨业为国尽忠、舍生取义的忠烈气节,下诏在边境古北口建起一座杨无敌庙,供奉祀奠宋朝大将杨业。

北伐惨败后,宋朝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

此后十几年中,宋辽两军交战不断,辽朝不断南下挑衅侵扰宋境。

05

公元1004年秋,萧太后亲自率领辽军对宋朝发起大举进攻。

此时宋朝的皇帝已经是宋真宗赵恒,他在寇准等大臣力谏下放弃南逃计划,被迫到澶州(河南濮阳)督战。

在澶州城下,宋军的大弩射杀了辽军主将萧挞凛

辽军深入宋境,补给困难,而宋朝皇帝亲征,在澶州附近集结了几十万军民,士气正盛。

萧太后担心孤军深入,万一战败结局难以收拾,于是向宋朝提出休战议和,此举自然正合苟安怯战的宋真宗心意。

第二年初,宋辽双方在澶州订立“澶渊之盟”。

双方划定边界,约定宋朝每年向辽朝交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两国约为兄弟,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赵恒则称萧太后为叔母。

宋朝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但也为双方赢得了此后100多年的和平。

年轻守寡的萧太后如同武则天﹑冯太后一样,在私生活方面也是无所顾忌。

她对韩德让始终旧情不忘,辽景宗刚死她就向韩德让表示,要与他重归旧好,两人随后开始暗中来往。

无奈韩德让已有妻室,萧太后便狠下杀手,派人暗中毒杀了韩德让的妻子。

她在韩德让的帐中宴请群臣,索性把自己与韩德让的恋情公诸天下。

从此两人同吃同住形影不离地过起同居,俨然夫妻。

萧太后对韩德让的宠爱有加,悉心维护。

一次马球比赛中,韩德让被一个叫胡里室的贵族冲撞坠落马下。萧太后见状勃然大怒,竟然命人将胡里室拿下斩首。

韩德让自然是投桃报李,专心辅佐萧太后和她的儿子。辽圣宗对韩德让也以父亲相待。

1009年11月,萧太后归政于儿子辽圣宗。

一个月后,57岁的萧绰病逝于行宫。

她辅佐丈夫辽景宗13年,又临朝摄政27年,铁腕执掌朝政40年之久,让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

萧太后文治武功,实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和军事家。

如今河北滦州市的滦河边广场上有一座“滦河母亲”雕像,那位身着辽装怀抱孩子的母亲就是依据萧绰的形象而雕塑的。

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其中一枚银币上就是身披铠甲,腰配宝刀,手紧军事地图的萧太后。

更多文章

  • 隋炀帝若爱惜民力,功绩足可比肩秦皇汉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炀帝的功过评价,史学家对隋炀帝评价,结合史实评价隋炀帝的功过

    大隋二世而亡,是个流星王朝,但大隋做了很多弊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大隋有功,也有过,是一个非常有存在感的王朝,隋为后来唐的兴盛奠定了基础,这也就是隋唐不分家的原因。隋炀帝杨广并非真正的昏君,在他在位的十四年中,他干了很多件其他君主想干而不敢干的,改变中国命运走向的大事,并且他干成了。隋炀帝急功近利

  • 唐朝平定河北始末(十四):穷途末路,刘黑闼兵败被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黑闼杀了多少唐将,唐朝平定河北之战,刘黑闼反唐之战

    一、魏州之战(一)唐军反击十二月十七日,魏州当地守军田留安所部率先展开反击,重创刘黑闼,并俘获刘黑闼的莘州刺史孟柱,俘获收降其将士6000余人,“(十二月)甲子(十七日),田留安击刘黑闼,破之,获其莘州刺史孟柱,降将卒六千人”(《资治通鉴》)。莘州的位置大致位于下图中的莘县一带。请大家注意,在此前的

  • 李白遇一绝色美人,一连写下三首赞美的诗,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白冷门又惊艳的诗句,李白写过最唯美的诗句100首,李白最美的诗句经典

    平民老百姓爱美,文人雅士、风流文豪更是如此。大唐天宝年间,李白就遇到了一个绝色美人,禁不住突发奇想,一连写下了三首赞美的诗,惊艳了千年,至今无人能够超越。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且来看看,话说天宝元年,李白踏上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长安。在长安,李白结识了贺知章,并且他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 武则天死后,唐玄宗为何不放过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唐太宗唐玄宗治国的共同点,历史上武则天和唐玄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谁重视人才

    在武则天还在位之时,太平公主虽然身为武家儿媳,则天爱女,但是在政治立场上,太平公主始终是坚定的保李派。当张柬之准备发动神龙政变时,太平公主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李显这一边,帮助哥哥顺利登上皇位,受封“镇国太平公主”。这时的太平公主开始从深宫内院走上政治舞台,李显对待这个唯一的妹妹也是非常爱重的,当李显的女

  • 淝水之战怎么输的?用军事地理揭秘百万大军溃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淝水一战相关资料,淝水之役,淝水之战的结果及特点

    两晋司马氏,颇有意思的是,他们在灭吴之战拆解了南方势力的整个长江防线,为北攻南提供指导战略(详见前文《五纵一横,跨越三千里,灭吴之战没有你看到的那么简单》),却又在淝水击溃前秦,为南守北提供了指导战略。一攻一守都出自司马氏,历史往往就这么巧合。历史是个循环公元279年,晋国采用五纵一横六路出击的方式

  • 李世民与朱棣谁更强?唐太宗VS明太宗属于降维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与李世民谁更出色,朱棣和唐太宗的关系,朱棣与唐太宗谁好

    但是我们仔细看一下永乐大帝虽然杰出,但和贞观大帝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首先,同为最强皇二代,在开国霸业中所起的作用没法比。李世民之于李渊,之于整个大唐帝国,绝不能称为二世祖,而是中国合伙人,李唐帝国的一多半天下是李世民打下来的。高祖皇帝李渊的军功章里有李世民的一多半还多,正因为有这么一个又猛又好的儿子,

  • 李渊推翻隋朝的关键,竟是武则天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渊与武则天有夫妻关系吗,唐朝李渊和武则天,李渊与武则天的对话

    这个武姓士兵就是武士彟,后来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父亲。那么他一个普通士兵如何能帮李渊颠覆隋朝?这要从他的身份说起,武士彟家中兄弟4人,3个哥哥皆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唯独他不想当“土财主”,便下海经商成了木材商人。当时的隋炀帝到处修离宫别馆,同时在建的还有东都洛阳,武士彟嗅到了商机,做起木材生意,突然暴富。

  • 唐朝真是以胖为美吗,看到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后,女孩就笑不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杨贵妃是胖还是瘦,唐朝杨贵妃真的很胖吗,历史上的杨贵妃多胖多高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独特的信念和审美,在建国之初,人们大多穿粗布衣服,以便于和地主阶级区分开,对于人的身材要求也是以强壮,能干活为主。到了21世纪发展的今天,人们衣着以追求时尚和舒适为主,流行起了以瘦为美的风尚。这对于很多女孩而言,无疑是一件苦恼的事情,美食的诱惑让他们的减肥计划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 巅峰时期的唐朝有多强?200多个国家朝拜,人口是全世界三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巅峰有多强大,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国力,唐朝最鼎盛的时代

    李隆基治理下的开元盛世,武则天死后,唐王朝经历了一番动荡,宗番势力为了皇位明争暗斗,最后唐玄宗凭借超群的胆量和魄力,成功坐稳江山,紧接着就一门心思开启了,唐王朝走向巅峰的道路,唐玄宗首先大刀阔斧改革更治,力求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他把武则天时期以来设立的,众多无用官职统统削减,节省朝廷支出的同时,

  • 唐朝诗人李益:薄情之人写下一首经典的失恋诗,后两句令人断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益最著名的一首诗,李益简历,唐代经典爱情诗十首

    他在年少时的一段感情经历,给一位女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这位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愧疚,反而是写下一首失恋诗,来表达自己的深情,如此道貌岸然之人,也难怪会被后人称为最薄情诗人。虽然此人的人品不佳,但是这首失恋诗写的确实出色,尤其是末尾两句,更是令读者感受到断肠之痛,不知情的人会以为此人是何等深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