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诗人李益:薄情之人写下一首经典的失恋诗,后两句令人断肠

唐朝诗人李益:薄情之人写下一首经典的失恋诗,后两句令人断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20 更新时间:2024/1/17 19:42:57

他在年少时的一段感情经历,给一位女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这位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愧疚,反而是写下一首失恋诗,来表达自己的深情,如此道貌岸然之人,也难怪会被后人称为最薄情诗人。虽然此人的人品不佳,但是这首失恋诗写的确实出色,尤其是末尾两句,更是令读者感受到断肠之痛,不知情的人会以为此人是等深情之人呢。

益与霍小玉相识

虽然唐朝有许多著名诗人出现,但是李益并非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诗作并没有过于出彩的地方,而他也并没有过于注重诗的创作,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仕途上面。当然他的诗也一无是处,边塞诗他写的还是相当不错的,绝句表现也比较好,但是后续他更加专注于仕途,所以在大历四年,他成功考中进士。只是这个成绩并没有换来好的发展,无奈之下他只得再次参加科考,最终拿到相当不错的成绩,也因此受到朝廷重用。

而李益在科考前也并非仅专注于仕途,也曾经历过一段相当美好的感情,他与身为乐妓的霍小玉相识。霍小玉本来在霍府有着稳定生活,但是霍去世令她沦为乐妓,也因此令她拥有不错的见识,所以才可以与李益互相吸引。此时的李益正在参与制科考试,如若顺利的话,他的前途将极为光明,霍小玉自然知晓二人之间的差距,但是爱情的美好,还是令她不能当即放弃与李益之间的感情。

最终多方面考虑下,霍小玉决定要留在李益身边八年,她对李益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示只要拥有相爱的八年即可,自己没有过高的要求。然后就婚嫁自由各不干涉,不得不说此时的霍小玉虽然陷入爱情,但是并没有冲昏头脑,虽然做着爱情的美梦,但是还在保持着最终的清醒。只是如此优秀的霍小玉,并没有换来对方的真情相待,八年的约定也在后续成为一个笑话,也因此奠定了最终霍小玉的悲惨结局。

负心李益

在霍小玉的明确表态下,二人还是度过一段恩爱时间的,只是随着李益科考成绩到来,两人之间的问题也呈现出来,乐妓出身的霍小玉,自然是不能被带到人前的,所以李益的母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为儿子选定了终身伴侣,李益对此非但没有拒绝,还欣然接受,并且单方面切断与霍小玉之间的联系。甚至还暗下决定,与霍小玉此生不复相见,完全忘记了二人之间的八年之约。

而霍小玉对此并不知情,她还沉浸在二人的美好感情的幻想当中,所以在无法得到李益消息后,霍小玉表现得极为焦急,用尽方法找寻李益的下落。霍小玉得知李益已经正式娶妻的消息后,可想而知会因此而受到怎样的打击,痴情的霍小玉本来是想用八年时间留下深刻感情,但是却没有想到会遭此背叛,在如此之大的冲击下,霍小玉因为郁结于心很快病倒。

在她弥留之际表示自己唯一的愿望就是再见一面李益,显然李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会主动现身的,直到一位豪侠出面,才将李益带到霍小玉身边。此时痴情的霍小玉已经看透一切,所以也并没有对李益存在任何的幻想,甚至还对李益说道,自己死后也要让李益与其妻妾不得安宁。不知是霍小玉的言论起到作用,还是李益的薄情注定他无法与妻子相守,后续李益与妻子或是小妾的生活一直是问题不断。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写下一首失恋诗,令许多人误以为他是何等深情。

失恋诗

虽然李益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不仅辜负了霍小玉,后续与其他女性的感情生活也极为不顺利,但是他却写下一首失恋诗,来表达自己对感情的珍惜。单从他所著作的诗作来看,很多人误以为他是何等痴情之人,而他写这首诗,所想的就是年少时与霍小玉之间的那段感情。失恋诗表达自己对感情的珍惜,现实却对霍小玉如此无情,如此道貌岸然之人,也是并不见的。

但不能否认,单从诗作来看,确实可以表达极深的感情,“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前一句的意思就是表达他因为期待美好的约会,躺在精美的竹席上面也无法入睡,但是没有想到这场约会却在一夕之间泡,从这句来看,李益完成是将自己设立成为失恋者的形象。最令人动容的还是这首诗的尾句,其意思就是心爱的人不在身边,再好的月色他都已经无心欣赏,也与他无关。

这句更是将他失恋后受挫的形象描绘得极好,可以用诗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所有诗人最为常见的,但是李益却可以在脱离事实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形象塑造得如此美好,这样的能力并非所有诗人都有的。只是没有想到的是,霍小玉传会将他的真实面目揭开,令世人知道他不仅没有自己所描绘的那般重情,反而是一个抛弃者的身份,最终成为唐朝最薄情的诗人。

总结:

或许正是因为诗作与诗人自身拥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再读这首诗,反而会有另一种不同的理解出现,虽然李益对待感情并不负责任,但不能否认,他所著作的这首失恋诗,确实令人读后感受到失恋的断肠之痛。如此哀婉缠绵,会出自如此诗人的创作,如此之大的反差,也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而他的道貌岸然,也因为这首诗和霍小玉传,令后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见薄情之人,想要演绎深情,会更加懂得如何表现,才可以令人印象深刻。

更多文章

  • 五胡十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极其黑暗的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胡十六国关系图,五胡十六国详细情况,五胡十六国的历史记载

    而司马家那绝对是无信无义不忠的窃国贼。并且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完全秉承了父亲的传统,一个随便废帝换傀儡,另一个更牛皮当众弑君,最终让第一强盛的曹魏在三国中先名存实亡,三国全雄逐鹿争霸的演义最后被司马家所画上了句号。自古以来篡位就为中国文化所不耻,让人更无奈的是司马家统一天下没多久,让天下陷入了一个前

  • 晚唐青面兽冯行袭:从均州都校到匡国军节度使长乐郡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中和四年(884年),农民军头领孙喜聚集数千人准备攻均州,刺史吕烨害怕。在这当口,均州都校冯行袭不但不帮刺史想办法,反而一个人去找孙喜,说:我们均州本地人都欢迎你来接管,只是担心你的人太多了可能会打劫。你带心腹轻骑前来,我老冯给你带路,安抚百姓,他们都会相信你是好人的。孙喜很高兴。但接下来的事,其实

  •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能接上,宋朝才现下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诗鬼李贺经典诗词十首,诗鬼李贺最有名的四句诗,诗鬼李贺绝美诗句

    正因如此,在这空前的盛世中,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期间涌现出大量的诗词名家,如初唐时期的王勃、骆宾王,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李贺,以及晚唐时期的杜牧和李商隐。而这其中有一位诗人,他虽才华横溢,却生不逢时,诗词风格怪诞却不失浪漫主义气息。他的作品《金铜仙人辞汉

  • 趁着安禄山熟睡,李猪儿一把尖刀划开他的肚子,李猪儿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猪儿如何服侍安禄山,安禄山与李猪儿,安庆绪和李猪儿密谋杀安禄山

    三天前,在安禄山的寿宴上,杨玉环认其为干儿子,唐玄宗除了赏赐金银珠宝,还赐他“洗三”之宠。所谓“洗三”就是孩子在生日后的第三天,父母亲自为其洗澡,除去孩子身上的污秽,寓意其健康成长。安禄山自己也没想到,在48岁这年还能享受到“洗三”的快乐,而且给他洗澡的人是最受皇帝宠爱的杨玉环。自从安禄山长胖到30

  • 奇葩的刘宋王朝,十帝中三位叫“刘yu”!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宋王朝皇帝世系表,刘宋的皇帝有多厉害,刘宋时期的皇帝

    刘宋王朝是一个比较奇葩的政权,被后世称为禽兽王朝,相比更让大家熟知的北齐王朝,可谓是有过之无不及。这主要是基于刘宋王朝内部宗室之间的故事有点过于血腥暴力,令后世所反感。刘宋王朝从开国到灭亡,皇位继承基本就没有和平过渡的时候,刘裕去世后,太子刘义符即位,而武将们对刘义符不满,发动政变,推刘义隆继位,是

  • 懦弱皇帝李治,历史上真的一无是处?真实的李治到底是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治是最厉害的皇帝吗,李治很懦弱吗,李治历史上是怎样的

    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缔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还有一代女皇武则天。前面有霸气的老爹,后面有优秀的媳妇儿,在这样的光辉下,唐高宗李治的存在感就有点低了。图:唐高宗李治在人们的印象中,李治是位性格懦弱、优柔寡断、不堪大事的皇帝。那么真实的李治,真的是这样么?天上掉馅饼的太子之位李治在李

  • 唐朝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安史之乱是谁造成的,唐朝安史之乱影响,唐朝的安史之乱爆发的影响

    安史之乱时长八年之久,唐朝人口直降三千万,偌大的皇朝因此由盛转衰走向灭亡。开元后期,唐朝安定繁荣的日子久了,唐玄宗此前还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好皇帝,立下了不少的功绩,开创了唐朝盛世,唐王朝达到了子建国以来又一个巅峰。史料记载唐朝人口当时更是膨胀至八千万之多,这个数字放到现在可能没什么,但是要知道,当时的

  • 武则天身边的红人,上官婉儿的一生有过多少男人?从墓葬中可端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与上官婉儿故事,武则天陵墓有上官婉儿吗,上官婉儿历史上是武则天的什么人

    众所周知,古代社会遵从伦理道德,大多数朝代都是以男尊为主,而在历史上,存在着唯一一个女尊朝代,那便是武则天掌权时期。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大肆推举自身的改革政策,在传统伦理道德中做到了颠覆性变化,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大大提升。因为女性地位的提升,不可避免的后宫问题便出现了,武则天作

  • 唐代后期为何“排胡”之风兴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胡服盛行的意义,唐朝胡化的特点,唐朝是汉化胡人建立的吗

    众所周知,唐朝以其独特的开放包容,允许不同的民族共同生活,这为中华文化的融合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唐代开放包容的传统,一部分原因来自李氏本身就有着胡人的血统,还有就是,五胡乱华后,民族逐渐走向融合,对于胡人的态度社会上也是逐渐走向开放,胡化的风气在唐朝生活和社会上无处不在。唐代后期“排胡”的现象

  • 受外来势力影响深刻的阿富汗为什么没有突厥化或者波斯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阿富汗人是波斯后裔吗,波斯帝国与阿富汗,古代阿富汗属于波斯吗

    普什图人(Pushtuns,亦作Pushtun或Pakhtun)是阿富汗南部和巴基斯坦西部的主要民族,亦称“阿富汗人”(Afghan)、“帕坦族”(Pathans)。人口据估算约4500-6000万(19年数据)。其中约三分之一居住在阿富汗,约占阿富汗总人口的44%,为该国主体民族;约三分之二居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