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胡十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极其黑暗的时期

五胡十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极其黑暗的时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46 更新时间:2024/2/7 3:21:50

而司马家那绝对是无信无义不忠的窃国贼。并且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完全秉承了父亲的传统,一个随便废帝换傀儡,另一个更牛皮当众弑君,最终让第一强盛的曹魏在三国中先名存实亡,三国全雄逐鹿争霸的演义最后被司马家所画上了句号。

自古以来篡位就为中国文化所不耻,让人更无奈的是司马家统一天下没多久,让天下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这绝对是中华民族第一部黑暗的历史。

要说五胡乱华有多混乱?中华民族的古代史,一直在与北方的少数民族作斗争。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思想,并与北方方的邻居们联合抵抗戎狄南侵,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是抵抗北方的游牧民族,保护以农业为主的中华民族。即使在三国争霸的时期,曹操也曾出塞像旅游一样修理过乌桓,以少胜多亲自带兵斩杀乌桓最后一任首领蹋顿,乌桓人被迁徙内地,被曹操充当精锐骑兵,这使得北方的胡人不敢入侵中原(乌桓与鲜卑合称为东胡)。

西晋统一了三国乱世之后,司马家族的脑壳锈逗的作死行为,使西晋王朝在第二任傻子皇帝就出现内乱,总共51年就灭亡了。

随后司马懿的小妾所生的后代的孙子司马睿继位,南逃后建立东晋,这时司马家族以非正统。然而,由于国力薄弱,北方的胡人乘势而上,先后在北方中原地区建立了几个非汉族政权,使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中。它被后世称为“中原陆沉”和“中原沦陷”。五胡乱华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个游牧民族。

事实上,它远不止这些少数民族,只是他们五个最为强盛,对华夏文明的摧残更加厉害而已。

其实开始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之后,在母亲皇太后王元姬的管教之下,革新政治,厉行节俭,振兴经济,推行法治,为了促进人口增殖,颁行户调式,经过几年努力国泰民安,历史上称这十年为“太康之治”。

皇太后王元姬死后,司马炎放飞了自我,西晋政权变得奢侈,不愿进步。后宫有一万多名嫔妃,开羊拉车的梦幻之行,史称“羊车望幸”。它还大肆封藩王,为未来的混乱奠定了基础。

晋武帝司马炎的继承人司马衷是个傻瓜。皇后贾南风干预政治,激化了统治集团的矛盾,最终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结束之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集团的权力和军队被耗尽。随后司马睿南迁,创立东晋,将整个北方和中原地区空置了出来。

北方的少数民族利用了这个契机,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面建立了几十个强弱不等的政权。五个最强大成为了代表。五胡乱华从氐族和匈奴的入侵开始。

304年,氐族领袖李雄占领了成都,并自称为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左贤王刘渊在离石起兵,并直接称帝,史称“前赵”。这是五胡建国的开始,这也标志着中国北方正式进入五胡十六国的时代。

在北方大地之上,先后或同时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以及代国、冉魏和吐谷浑这些国家。

本来在战争年代就已经够混乱的了。这些少数民族势力,但凡有一点点的实力就敢称王称帝,然后为了争夺地盘就不停的厮杀。最重要的是,这些游牧民族仍然不文明,仍然保留着原始的动物本性和饮食习惯,也就是说,他们不把人当作人来对待。在他们看来,异族平民就是奴隶和食物,并且首当其冲的就是汉族。

当这些游牧民族袭击城市和占领土地的时候,他们习惯于不带军粮,因为游牧民族本来就是以劫掠其他民族而存在的,永远都是劫掠过后将城市烧掉,再拍拍马屁股走人。

对他们来说,吃人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没有军粮带军粮的习惯,抢掠完后,牛羊等牲畜吃光后,就直接杀死并吃掉普通人。这些情况在“五胡乱华”时期随处可见。杀戮结束之后,人们把尸体挂在道路两侧的树上,把头垂在城墙之上。随后继续行军抢地盘,并将妇女用绳子串起来绑好手跟随,白天杀掉吃肉,晚上供(女干)淫,并将其称之为“两脚羊”。

由于四处攻陷城市,并实行杀光,烧光的方法,每次的死亡人数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在五胡乱华时期,汉族几乎处于灭绝的边缘。

在西晋时期,北方有1200多万汉族人,到了东晋时期的百余年间,人口被屠杀锐减到300多万人。“战神”冉闵在华夏民族存亡的重要关头,带领汉族人奋起反抗,并且颁布了“杀胡令”。后赵被冉闵灭亡后,羯族几乎被屠杀殆尽,汉族被屠杀的局面才算得到了逆转。

在这样的动荡时期之下,各族人民相互仇恨、相互残杀,所施行的基本做法就是屠城和烧城。然而不幸的是,冉闵在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之时,东晋王朝只是袖手旁观。没过几年,冉敏就被慕容鲜卑打败了。352年慕容儁在遏陉山将冉闵斩杀,冉敏失败之后,汉族人再次遭到屠杀。

五胡乱华的时代,由于政治势力众多,政权更替太快,且大多数游牧民族都是野蛮人,他们不仅对汉族大肆屠杀,而且对他们的亲属毫不留情。为了争夺权力和利益,他们往往是痛下杀手,父杀子、子杀父、兄杀弟、弟杀兄完全没有道德可言。

整个北方在胡人残暴野蛮的统治之下,长期处于战争状态,根本没有法律、人伦、秩序可言。北方的汉族人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全都如待宰的羔羊一般。五胡乱华的时代直到隋文帝581年建立隋朝,589年推翻陈朝,中国才结束了从东汉末年开始的数百年战乱,才让华夏民族从混乱不堪的局面中脱离出来。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对周边各少数民族,采取了政治上的招抚和军事上的防御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然后用了20年的时间,让隋朝有了辽阔的疆域,中原人口也快速的恢复到了700余万户。

至此五胡十六国的乱世也就讲完了。整个晋朝司马家族那黑暗的时代也就说完了。如果喜欢我的作品,就点赞、收藏、加转发吧!

如果觉得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那就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一下。

更多文章

  • 晚唐青面兽冯行袭:从均州都校到匡国军节度使长乐郡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中和四年(884年),农民军头领孙喜聚集数千人准备攻均州,刺史吕烨害怕。在这当口,均州都校冯行袭不但不帮刺史想办法,反而一个人去找孙喜,说:我们均州本地人都欢迎你来接管,只是担心你的人太多了可能会打劫。你带心腹轻骑前来,我老冯给你带路,安抚百姓,他们都会相信你是好人的。孙喜很高兴。但接下来的事,其实

  •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能接上,宋朝才现下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诗鬼李贺经典诗词十首,诗鬼李贺最有名的四句诗,诗鬼李贺绝美诗句

    正因如此,在这空前的盛世中,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期间涌现出大量的诗词名家,如初唐时期的王勃、骆宾王,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李贺,以及晚唐时期的杜牧和李商隐。而这其中有一位诗人,他虽才华横溢,却生不逢时,诗词风格怪诞却不失浪漫主义气息。他的作品《金铜仙人辞汉

  • 趁着安禄山熟睡,李猪儿一把尖刀划开他的肚子,李猪儿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猪儿如何服侍安禄山,安禄山与李猪儿,安庆绪和李猪儿密谋杀安禄山

    三天前,在安禄山的寿宴上,杨玉环认其为干儿子,唐玄宗除了赏赐金银珠宝,还赐他“洗三”之宠。所谓“洗三”就是孩子在生日后的第三天,父母亲自为其洗澡,除去孩子身上的污秽,寓意其健康成长。安禄山自己也没想到,在48岁这年还能享受到“洗三”的快乐,而且给他洗澡的人是最受皇帝宠爱的杨玉环。自从安禄山长胖到30

  • 奇葩的刘宋王朝,十帝中三位叫“刘yu”!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宋王朝皇帝世系表,刘宋的皇帝有多厉害,刘宋时期的皇帝

    刘宋王朝是一个比较奇葩的政权,被后世称为禽兽王朝,相比更让大家熟知的北齐王朝,可谓是有过之无不及。这主要是基于刘宋王朝内部宗室之间的故事有点过于血腥暴力,令后世所反感。刘宋王朝从开国到灭亡,皇位继承基本就没有和平过渡的时候,刘裕去世后,太子刘义符即位,而武将们对刘义符不满,发动政变,推刘义隆继位,是

  • 懦弱皇帝李治,历史上真的一无是处?真实的李治到底是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治是最厉害的皇帝吗,李治很懦弱吗,李治历史上是怎样的

    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缔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还有一代女皇武则天。前面有霸气的老爹,后面有优秀的媳妇儿,在这样的光辉下,唐高宗李治的存在感就有点低了。图:唐高宗李治在人们的印象中,李治是位性格懦弱、优柔寡断、不堪大事的皇帝。那么真实的李治,真的是这样么?天上掉馅饼的太子之位李治在李

  • 唐朝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安史之乱是谁造成的,唐朝安史之乱影响,唐朝的安史之乱爆发的影响

    安史之乱时长八年之久,唐朝人口直降三千万,偌大的皇朝因此由盛转衰走向灭亡。开元后期,唐朝安定繁荣的日子久了,唐玄宗此前还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好皇帝,立下了不少的功绩,开创了唐朝盛世,唐王朝达到了子建国以来又一个巅峰。史料记载唐朝人口当时更是膨胀至八千万之多,这个数字放到现在可能没什么,但是要知道,当时的

  • 武则天身边的红人,上官婉儿的一生有过多少男人?从墓葬中可端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与上官婉儿故事,武则天陵墓有上官婉儿吗,上官婉儿历史上是武则天的什么人

    众所周知,古代社会遵从伦理道德,大多数朝代都是以男尊为主,而在历史上,存在着唯一一个女尊朝代,那便是武则天掌权时期。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大肆推举自身的改革政策,在传统伦理道德中做到了颠覆性变化,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大大提升。因为女性地位的提升,不可避免的后宫问题便出现了,武则天作

  • 唐代后期为何“排胡”之风兴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胡服盛行的意义,唐朝胡化的特点,唐朝是汉化胡人建立的吗

    众所周知,唐朝以其独特的开放包容,允许不同的民族共同生活,这为中华文化的融合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唐代开放包容的传统,一部分原因来自李氏本身就有着胡人的血统,还有就是,五胡乱华后,民族逐渐走向融合,对于胡人的态度社会上也是逐渐走向开放,胡化的风气在唐朝生活和社会上无处不在。唐代后期“排胡”的现象

  • 受外来势力影响深刻的阿富汗为什么没有突厥化或者波斯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阿富汗人是波斯后裔吗,波斯帝国与阿富汗,古代阿富汗属于波斯吗

    普什图人(Pushtuns,亦作Pushtun或Pakhtun)是阿富汗南部和巴基斯坦西部的主要民族,亦称“阿富汗人”(Afghan)、“帕坦族”(Pathans)。人口据估算约4500-6000万(19年数据)。其中约三分之一居住在阿富汗,约占阿富汗总人口的44%,为该国主体民族;约三分之二居住在

  • 唐朝异姓王系列之魏博罗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异姓封王的有多少,唐朝异姓郡王都有哪些,唐朝到五代十国都有哪些异姓藩王

    自812年田弘正率魏博归附朝廷后,魏博又经历了李愬、田布,到史宪诚又重新割据。之后经历何氏祖孙三代、韩氏父子、乐彦祯。到888年罗弘信成为节度使,当时已经是黄巢起义后大唐日薄西山,进入了真正的藩镇割据。898年罗弘信死后儿子罗绍威继立为节度使,罗绍威完全投靠朱温,最后在907年成为后梁的开国功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