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人说诸葛亮是吹出来的?司马懿表示,魏国名将都是他的经验包

有人说诸葛亮是吹出来的?司马懿表示,魏国名将都是他的经验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72 更新时间:2023/12/8 15:27:14

说到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为出名的一个人物。到底多出名?相必很多人都知道成都有个武侯祠,就是诸葛亮的祠堂。不过,这里有个很冷的知识,其实这个祠堂他是刘备庙!如此出名的诸葛亮,在定位上除了是政治家、文学家外,还有一个就是军事家。那么,诸葛亮到底是不是军事家呢?

[var1]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就好像两个平行的时空,有人热爱《三国志》有人喜欢《三国演义》,不过剥去罗贯中为其打的战役外,对于诸葛亮军事才能很多人就会质疑了。诸葛亮六出祁山,五伐曹魏,一次没有成功过。看起来,他并不是军事家。然而,就算不算孟获这些南蛮,张郃司马懿郭淮等名将也真正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从这个角度,他好像又是一个军事家。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政治是不用质疑的。那对于军事到底如何评判,我们看看他军事上的战绩。建兴元年,刘禅刚登上帝位,事情就来了。由于没有了刘备,南方发生了叛乱。越巂郡高定、益州郡雍闿和孟获、牂柯郡的朱褒相继独立。其实,跟《三国演义》写的不同的是,孟获并不是领袖,这几支叛军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诸葛亮生性谨慎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个还是比较肯定的。在经过两年的准备,诸葛亮才出兵平叛。他先是在上安县牵制叛军,看事态的发展。果然,叛军慢慢就内部不和,互相攻伐,联盟解散。诸葛亮抓住战机,兵分三路各个击破,得以平定叛乱。当然,七擒孟获这个是没有的,只是记载在了《华阳国志》。

[var1]

有了南征的练级,诸葛亮就开始了北伐直到他去世。在六次与魏军作战的过程中,诸葛亮其实展现了他的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一个个来看。

[var1]

第一次,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诸葛亮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略,赵云迷惑住了长安守军,而后夺取陇西。这次作战,如果不是马谡不敌张郃,以及魏明帝的御驾亲征,胜负难料。第二次,诸葛亮围攻陈仓不下。这里,也凸显出蜀军战力不强的特点。最后,粮尽退兵时,埋伏于路,斩杀王双。进退有据,这个是兵家最应具备的素质。很明显,诸葛亮具备。第三次,诸葛亮夺取了蜀国的生命线阴平郡。我们知道,后来蜀国灭亡就是邓艾走的阴平小路。而这次作战,在名将郭淮的眼皮子下夺取阴平,看出了诸葛亮的战略眼光。第四次,就是曹真攻汉中,诸葛亮在子午谷防御,我们就不做评判了。曹真没能攻进汉中,除了山路难走外,诸葛亮策略周全,让魏军没有可乘之机也是一方面。第五次,这一战,诸葛亮连败司马懿和张郃。因司马懿出战,被诸葛亮击败,斩首三千。可见,诸葛亮治军之强。蜀军在他训练下,能够与魏军抗衡。而在退军过程中,又伏击张郃。如果不用腹黑的想法说司马懿动了歪脑筋的话,再次证明了蜀军撤退有序。

[var1]

最后一次,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司马懿根本不敢出战。通过这几次作战,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在野战中,从未输给过魏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魏军铁骑拿诸葛亮毫无办法,难道不是诸葛亮军事才能的体现?当然,“治戎为长,奇谋为短”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蜀国家底单薄,诸葛亮怎能拿去一搏。

更多文章

  • 晋国私家史晋文侯的隐患:弟弟成师心中的六亲不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文侯简历,晋文侯是什么人,晋文侯最后的结局

    [var1]晋国和文侯的荣耀之巅周幽王死后的第33年,姬宜臼将王室迁到成周(由于清华简中有“周亡王九年”的说法,许多学者对这一说法争论不休,不过由于对我们的叙事没有太大影响,我们就不做纠结),《左传·襄公十年》的记录称,跟随天子东迁的有七姓贵族。天子和他们盟誓:世世代代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天子在成周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蔺相如的下场如何,令人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会说什么,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简介

    随后廉颇带领大军直抵齐国首都,其势如破竹的进攻让齐军大为震慑,在回朝后,当即被封为上卿。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后官至廉颇之上,廉颇因此而心生不满,处处针对于他,进而引发了负荆请罪的事情。这件事成为了经典代代相传,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二人的最终下场,实在令人哀叹。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var

  • 战国最让人恨铁不成钢的诸侯国,5次“合纵抗秦”,2次主动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五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战国诸侯国的实力,战国时期的诸侯战争

    在战国历史上,总共进行了5次“合纵抗秦”的行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六国5次“合纵抗秦”都失败了呢?有人说,“合纵抗秦”的失败其实是早已注定了的![var1]除了六国之间矛盾重重,其“合纵”是很难巩固,以及秦国的“连横外交”之外,再来看看这个诸侯国,5次“合纵抗秦”,却有2次主动逃跑!这个堪称战

  • 历史上真正排名前五名的谋士:诸葛亮未上榜,管仲仅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与诸葛亮谁地位高,诸葛亮和管仲乐毅名气谁大,诸葛亮谋士排行榜

    五、苏秦[var1]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出生贫寒却成为了六国宰相。苏秦早年投入了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游历多年却潦倒而归,最后攻读《阴符》,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开始了仕途之路。苏秦的提出的合纵之术,使得六国合纵联盟,团结一致,而苏秦则被任命为了联盟的联盟长,同时担任六国国相,虽然晚了

  • 古代四大刺客荆轲名列榜首,可是论忠义,他才该排列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四大刺客荆轲是最差的吗,四大刺客为什么荆轲最有名,历代名人对荆轲的评价

    [var1]豫让一生先后跟过几个主人,范氏、中行氏以及最后的智伯瑶。要说豫让这几个主人,都不得了,全是晋国的六卿大夫家族。范氏、中行氏对豫让并不重视,直到遇见了智伯瑶,豫让才算遇到了伯乐,智伯瑶待他如亲人,很尊重。智伯瑶此人仪表堂堂,做事果断,战时冲锋陷阵勇猛,但是为人贪婪,不仁。他一心想要吞下赵氏

  • 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时,赵国为什么有两个灭亡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灭亡六国全过程,秦始皇灭六国时实力,秦始皇灭六国是在什么时候

    [var1]但有意思的是,在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赵国却有两个灭亡时间: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相隔六年。那么赵国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先后灭亡了两次呢?[var1]秦始皇十五年(前232年),秦始皇发动两路大军大举攻赵。但赵国在名将李牧的指挥下殊死抵抗,秦国

  • 实力弱于晋国的秦国为什么可以数次决定晋国国君的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国能与秦国争霸吗,秦国为什么打不过晋国,晋国和秦国关系

    [var1]由于“曲沃代翼”和晋献公时的内乱,晋国出现了“国无公族”,非公族大夫控制了很大的实权。晋献公的三个儿子(申生、重耳、夷吾)都有才干见识,各自将不少非公族大夫收在麾下。[var1]虽然晋献公后来杀了申生并迫使重耳、夷吾逃出晋国,但无法清除支持三公子的晋国大夫和臣属。晋献公刚一死,支持重耳、

  • 秦国统一六国的最大阻碍,被秦太后诱惑,最终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统一六国全过程,为什么秦国有统一六国的野心,谁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军师

    与此同时,在中原诸侯国之外,当时被称为''夷''、''蛮''、''胡''的少数民族也纷纷建立了政权,尽管组织形式十分松散,但他们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痕迹。举例来说,拥有三星堆、青铜树等辉煌文明成果的古蜀国便是其中一个。[var1]在中原大地的西北,也有着这样一个政权,它存在了数百年的时间,一直是当

  • 晋国大宗和小宗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小宗大宗指什么,小宗取代大宗的意思,晋国争霸史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西周宗法制度的核心即为嫡长子继承制,传说为周公所创。这种制度不同于上古时代的以功劳为重要标准的禅让制,属于西周王国的创新改革,但是这种变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家天下的治理体系,完全是为西周王室所服务的。可以说,这种制度的初心就是自私的。《仪礼·丧服》:“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

  • 三国时,关羽死后刘备攻打吴国,大败于夷陵,为何不带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死后刘备真的要伐吴吗,夷陵之战吴国阵亡名单,夷陵之战吴国兵力

    [var1]有人问刘备攻打东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呢?我分析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诸葛亮当时在军事上未有太大建树首先我们要将《三国演义》和真实的三国历史分开,诸葛亮并非如《演义》当中所描写的那般,一上来就是军事、内政尽皆精通的全能型人才。其最初展露头角的主要方面还是表现在治理内政层面,军事非其所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