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男宠被宰相怒抽耳光,武则天的处理方式,显示出高超的智慧!

男宠被宰相怒抽耳光,武则天的处理方式,显示出高超的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44 更新时间:2023/12/17 18:38:12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于贞观殿,临终前留下一道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即武则天)决定。

4天之后,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但是,李显空有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实,朝政大权全部掌握在母亲武则天之手。

当时,武则天虽已年近花甲,但在私生活方面依然非常不检点,豢养了多位的男宠。

安定公主为了讨好武则天,忍痛割爱,将自己最中意的男宠薛怀义献给武则天。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是陕西人,早年以贩卖药材为生,相貌英俊,身材健硕,后来结识安定公主,因为薛怀义不可描述的功能十分强大,被安定公主纳为男宠。

武则天得到薛怀义后,发现安定公主所言不虚,非常满意,就受了安定公主做义女,并且赐姓武。

为了保持和薛怀义的不正当关系,又不引起风言风语,武则天让薛怀义剃发为僧,主持白马寺,方便其出入宫廷内苑。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两人的关系就被传得尽人皆知,所以,武则天干脆不再偷偷摸摸,光明正大与薛怀义来往。

在武则天的宠爱和关照下,薛怀义被封为正三品的左威卫大将军、梁国公。

志得意满的薛怀义,“出入乘御马,宦者十馀人侍从,士民遇之者皆奔避”,就连朝廷大臣遇到他都要礼让三分。

飞扬跋扈久了,薛怀义甚至白天骑马在洛阳闹市横冲直撞,路上行人躲避不及的,就会被薛怀义的手下打得头破血流,官府也不敢管。

薛怀义非常痛恨道士,每次遇见道士,不是痛打一顿,就是抓回白马寺强行剃发做和尚。

正直的右台御史冯思勖,知道薛怀义的恶行后,上书弹劾,可在武则天的庇佑下,薛怀义毫发未损。

怀恨在心薛怀义,有一天,竟然带领一伙人,堵住散朝回家的冯思勖,将他打成重伤,然后扬长而去。

武则天知道这件事之后,只是一笑了之,没有一句责骂的话,从此之后,薛怀义更加猖狂,文武百官见了他,都要躲着走。

直到有一天,薛怀义终于遇到一个狠人,在他面前吃了大亏,一张英俊的脸几乎被打成了猪头!

这个人就是左相苏良嗣

苏良嗣是雍州武功人,以门荫入仕,刚烈耿直,任周王长史时,对周王李哲的不法行为,严词劝诫,深受李哲敬畏,唐高宗知道此事后,对他大加赞赏。

唐高宗派宦官到长江沿岸采办奇异竹木,打算移植到御苑中。这些宦官征用船只运竹,到处恣行暴虐,结果被时任荆州长史的苏良嗣全部扣押。

苏良嗣上疏道:“致远方异物,烦扰道路,恐非圣人爱人之意。又,小人窃弄威福,亏损皇明。”唐高宗深以为然,不仅没有怪罪他,而且让他把竹子全部投入江中。

薛怀义横行霸道时,苏良嗣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这一天,苏良嗣上朝,与薛怀义不期而遇。薛怀义见到宰相,同样傲慢无礼、不屑一顾,还打算抢在宰相前面走。

苏良嗣勃然大怒,叫随从按住薛怀义,猛扇一顿耳光,直打得他鼻口出血,连连求饶方才住手。

薛怀义跑到武则天面前哭诉,请她为自己出气,没想到武则天只是淡淡地说道:“北门是你出入的地方,南衙是宰相处理朝政的地方,你没事别再跑到南衙去招惹他们。”

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

苏良嗣当众痛打薛怀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等于打武则天的耳光。

按照惯例,强势的武则天绝不会容忍这种挑衅的行为,一定会想办法加倍报复。

可奇怪的是,这一次,武则天的处理方式居然一反常态,不仅没有追究苏良嗣责任,反而劝诫男宠不要再惹事。

是因为苏良嗣是宰相,地位尊贵,所以武则天才忍下一口气吗?

恐怕不是,要知道武则天时期先后担任过宰相的有69人,其中有19人被杀,22人被流放,宰相在武则天眼里和之前被打的御史冯思勖并无差别。

那么,武则天这次为何没有为男宠出气呢?

其实,不是武则天不想,而是不敢!

这件事发生在垂拱元年,垂拱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年号,对应的公元年份是685年,此时,距离武则天废掉睿宗称帝还有5年,正是武则天笼络人心的关键时期。

如果此时发生偏袒男宠、罢免或者杀死宰相的事情来,对她将来称帝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聪明绝顶的武则天选择了隐忍,既维护了自己的声誉,又留下大度的美誉,还减少了一个敌人,一举三得,实在是高!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父亲为何续娶一个快更年期的女妇为妻?事实证明手段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晚年真实故事,武则天的父亲,武则天墓全景照片

    一、善于投资的商人受女皇武则天的光环影响,武士彟的存在感并不高,但这并不能说明,他这个人没有能力。相反的是,此人眼光极其精准。按《新唐书》《旧唐书》记载,武士彟家里世代经商,到他手上时,产业已颇具规模,并非一个“木材商人”能概括的。在掌握大量财富后,武士彟便以钱开道,结交各路豪杰。亦如小说《隋唐演义

  • 北宋欲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赵匡胤回了一句话,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李煜与赵匡胤的关系,赵匡胤如何对待南唐后主李煜,李煜如何评价赵匡胤

    李煜和赵匡胤唐朝末年,积弊已久的唐朝政权国力衰微,不仅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在地方上也是起义不断,因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藩镇割据的现象在各地普遍出现。等到唐朝灭亡,藩镇势力纷纷自立,我国形成了持续70多年的“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古代历史中,我国的政权形势总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960年赵

  • 一生嫁过六位帝王,60多岁还被李世民接盘,萧皇后究竟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萧皇后一生嫁给六个帝王,李世民和萧太后,李世民和萧皇后谁漂亮

    萧美娘其实就是隋朝的萧皇后,如果把宇文化及等杂牌帝王也算上,她也的确落到过六位帝王手中。萧皇后萧氏的来历非凡,本是西梁的正牌公主,不过梁孝明帝萧岿嫌女儿的八字不吉利,就把她扔给了弟弟萧岌抚养。萧岌比较短命一年后去世了,这下萧岿真把女儿当成了灾星,不肯接她进宫,没办法只有舅舅张珂来收养了。后来隋朝建立

  • 汉朝与唐朝,相隔近400年,而它们之间却有7个相似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与汉朝的相同点,汉朝与唐朝,汉朝和唐朝历史相似

    第一:汉、唐的前任王朝命运相似汉朝之前是秦朝,唐之前是隋朝,而这个朝代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辉煌的朝代,在文化上秦始皇制定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基建上,秦朝修建了万里长城,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而隋朝开创了京杭大运河。而这两朝代都只经历了两代皇帝就灭亡了。第二:

  • 李贺的代表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能续,宋朝才出现下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鬼才李贺最经典一句情诗,唐朝李贺的著名诗句,李贺40句经典语录

    在整个盛唐时期,出现了无数文人墨客,自唐玄宗起涌现了一大批诗坛奇才,如李白、杜甫、王维、岑参、高适,自此之后,诗歌虽算不上没落,但由于前面的人实在太过于厉害,把能写的诗都写到了化境,后人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狗尾续貂,难其出右。李贺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里,他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八叔——郑王李亮,由于

  • 会做领导的人,沟通术多厉害?看李世民敲打李靖的故事,受益匪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与李靖讨论兵法,李靖经典故事全集,历史上巧妙说服领导的故事

    其实,李靖这次之所以不愿随军出行,是因为他真的病重了,他怕自己拖累李世民,这才告了病假。果然,李靖跟随李世民行军到相州,病得就起不来了,只好留在相州养病。李靖虽是一片好心,但李世民可摸不住李靖是真病还是假病。李世民是位英主,他坐上皇位后,并没有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大肆屠戮功臣,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猜忌功臣

  • 淝水之战中司马曜以8万大军打败80万大军,却被宫女捂死在了床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淝水之战造成的影响,淝水之战发生的背景,孝武帝司马曜被闷死的细节

    今天我们就说说淝水之战,说起淝水之战,就不得不提到晋朝的司马氏,历史上对这个家族的评价是十分不好的。与别的家族不同,司马家族是通过篡位得来的天下,或许是老天为了惩罚他们家,司马家族的皇帝几乎个个都是奇葩,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正常的皇帝,下场依旧凄凉。例如在晋朝的皇帝中,有一位皇帝叫司马曜,他擅长用兵,淝

  • 叛将被李世民处死,徐茂公却偷偷照顾其妻儿,不料为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唐王朝的建立,不仅结束了诸藩王割据的乱世,也为后世汉族的领导地位打下了基础。但唐立初期,根基尚不稳定,在经历玄武门兵变之后,唐王李世民宵衣旰食兢兢业业,建立了一系列维护唐朝统治的制度。 人常说,道法自然,福祸相依。唐王朝的命运充满未知和变数,尽管李世民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的维护来之不易的大唐王朝,却还

  • 刘裕:成为南朝第一帝的路上,我干掉了六个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朝宋后废帝刘裕图片,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南朝刘裕之死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出身名门,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弟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史书上称其“雄杰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1)”,从军后,在平定孙恩的战斗中,刘裕以一敌千,孤身杀退数千名敌军(2),被后世誉为“武功最高的开国皇帝”,其实除了武功之外,刘裕还创造了一

  • 身为蜀国最后的名将,为什么宁可投降魏国,也不让吴国占便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国灭了蜀国和吴国吗,蜀国魏国吴国谁更厉害,为什么蜀国吴国打不赢魏国

    [var1]蜀国后期确实没有初建立时候人才辈出,但在后一辈中也涌现了不少名将,他们后来都成为西晋的开国将领,比如霍弋、罗宪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罗宪,在听到刘禅投降的消息后,依然能够坚守城池,不被吴国占便宜,既有将才,又有帅才。[var1]师从谯周,刚直不阿罗宪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