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贺的代表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能续,宋朝才出现下半句

李贺的代表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能续,宋朝才出现下半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806 更新时间:2024/1/16 9:50:24

在整个盛唐时期,出现了无数文人墨客,自唐玄宗起涌现了一大批诗坛奇才,如李白杜甫王维岑参高适,自此之后,诗歌虽算不上没落,但由于前面的人实在太过于厉害,把能写的诗都写到了化境,后人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狗尾续貂,难其出右。

李贺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里,他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八叔——郑王李亮,由于关系实在太远,到了李贺这一代时,李唐皇族早已忘了还有这么一门远房亲戚,李家自然没能沾上皇家的光,当然正是这种被遗忘,反而躲过了武则天屠戮李唐皇室的危机。

李家虽然没落了,但到底了王孙之家,非常注重教育,李贺5岁时,家里人就问他:“你未来想做什么呢?

李贺说:”我想当一个诗人。

这话一出,老父亲李晋肃头都大了,天下的好诗歌都让李杜这些人写完了,你还能写出什么好诗歌呢?自开元之后,再没出过像样的诗人,李贺也难免不会成为下一位平平无奇的诗人。

毕竟这时盛世不再,而且前面有太多的诗坛大家,这些人都将诗歌写到了200年之后,自唐之后直到宋朝文坛才有了回暖之象。在这些伟大前人的基础上,李贺想再走诗歌之路,如同一个笑话。

尽管如此,李贺还是坚决地开始了他的写诗之路,李贺写诗有一个习惯,他喜欢骑着瘦马四处闲逛,一有灵感的时候就写下来,随手扔进小书童的背篓里,就这样日积月累,他竟然写出一首又一首的好诗。

在他7岁时候,韩愈与皇甫湜到他家中做客,李贺提笔写出了《高轩过》一诗,让韩愈与皇甫湜惊为奇才,李贺从此名扬洛阳。

李贺的诗不同于前人,他年轻轻却总写喜欢写“鬼”“老”“死”“朽”这引起看起来暮气沉重的诗,但读起来却又不是“丧”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勃勃生机。

就如他的名作《苦昼短》所写: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他写悲愁时,不同于李白的“朝如青丝暮成雪”,反而是一种不让时光飞逝,即使你要走,我也要将你拉下来的气概。

李贺一生写了无数好诗,其中最出名的当属他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其中有一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被传为经典之句。

这首诗讽刺了唐朝统治者不思进取,却整天想当炼丹吃药,长生不老,同时也表达自己对这种政治前途的担心。这首诗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被无数文人墨客所推崇,都想对出下联。

然而直到唐朝灭亡,也没有续出精彩的下联,直到宋朝,文坛再度兴盛,苏轼、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一些诗坛大家再度涌现,再度出现了盛世大唐时的文采。

宋人在写词时,也喜欢将“天若有情天亦老”引用到宋词中,终于有人对出了这个绝对。

其中欧阳修在《减字木兰花》中写道:“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孙洙《何满子·秋怨》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万俟咏在《忆秦娥·别情》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

石延年又在赠给友人的对联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这四个作品中,以石延年的对仗最为工整,上下两句自然地融为一体。经过了200多年,这个千古绝对,终于对上了。

而1949年,伟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算是为这个延续了千年的诗歌唱喝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李贺虽然只活了短短的27年,但他的诗却以另一种方式在人们的心中实现了永生。

曾有家长问余秋雨先生:“该不该让孩子从小背古诗词”?余秋雨表示:“死记硬背是没有意义的,拥抱古人的情怀才是最重要的。”

是的,中国诗词的长河中,经典诗作数万首,仅全唐诗就收了4万多首,真要背下来,几乎不太可能,诗词的乐趣是理解其意境。

随着教育的改革,古诗词在语文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而且从近几年中央台连续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也可以看出,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了大语文时代。

正所谓“得古文者得天下”,想要学好语文,就一定要学好诗词,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诗歌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家长必须抓住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期。

在这里,小雨给大家推荐一套《中国诗词大会》全集,这套一共8册,涵盖豪放、婉约、围园、边塞、咏史等各个类别,还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诗词的世界。

美的诗句是我们表情达意的经典话语,它们占据着我们的心灵,甚至置换了我们的语汇系统,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这些诗句,吟诵这些诗句,以此表达自己真切的感受。

这套书一共8本,69元,一本仅需8.5元,不过一杯奶茶的钱,就可以领略诗词的魅力,这套书不仅适用于孩子,对于喜欢诗词的朋友一样也适用。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

这八本书中包含了千年文坛的许多经典作品,这套书每一本一个主题,专家们用最准确、最考究的方式来解析古诗词。

对于学生来讲,如果能认真品读它们,基本上都能从中突破我们平时的理解误区,不仅丰富了诗词,对考试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更多文章

  • 会做领导的人,沟通术多厉害?看李世民敲打李靖的故事,受益匪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与李靖讨论兵法,李靖经典故事全集,历史上巧妙说服领导的故事

    其实,李靖这次之所以不愿随军出行,是因为他真的病重了,他怕自己拖累李世民,这才告了病假。果然,李靖跟随李世民行军到相州,病得就起不来了,只好留在相州养病。李靖虽是一片好心,但李世民可摸不住李靖是真病还是假病。李世民是位英主,他坐上皇位后,并没有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大肆屠戮功臣,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猜忌功臣

  • 淝水之战中司马曜以8万大军打败80万大军,却被宫女捂死在了床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淝水之战造成的影响,淝水之战发生的背景,孝武帝司马曜被闷死的细节

    今天我们就说说淝水之战,说起淝水之战,就不得不提到晋朝的司马氏,历史上对这个家族的评价是十分不好的。与别的家族不同,司马家族是通过篡位得来的天下,或许是老天为了惩罚他们家,司马家族的皇帝几乎个个都是奇葩,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正常的皇帝,下场依旧凄凉。例如在晋朝的皇帝中,有一位皇帝叫司马曜,他擅长用兵,淝

  • 叛将被李世民处死,徐茂公却偷偷照顾其妻儿,不料为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唐王朝的建立,不仅结束了诸藩王割据的乱世,也为后世汉族的领导地位打下了基础。但唐立初期,根基尚不稳定,在经历玄武门兵变之后,唐王李世民宵衣旰食兢兢业业,建立了一系列维护唐朝统治的制度。 人常说,道法自然,福祸相依。唐王朝的命运充满未知和变数,尽管李世民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的维护来之不易的大唐王朝,却还

  • 刘裕:成为南朝第一帝的路上,我干掉了六个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朝宋后废帝刘裕图片,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南朝刘裕之死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出身名门,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弟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史书上称其“雄杰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1)”,从军后,在平定孙恩的战斗中,刘裕以一敌千,孤身杀退数千名敌军(2),被后世誉为“武功最高的开国皇帝”,其实除了武功之外,刘裕还创造了一

  • 身为蜀国最后的名将,为什么宁可投降魏国,也不让吴国占便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国灭了蜀国和吴国吗,蜀国魏国吴国谁更厉害,为什么蜀国吴国打不赢魏国

    [var1]蜀国后期确实没有初建立时候人才辈出,但在后一辈中也涌现了不少名将,他们后来都成为西晋的开国将领,比如霍弋、罗宪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罗宪,在听到刘禅投降的消息后,依然能够坚守城池,不被吴国占便宜,既有将才,又有帅才。[var1]师从谯周,刚直不阿罗宪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不过

  • 晋国私家史重耳和夷吾的赌局,晋国智谋之士的精彩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国详细历史,夷吾和重耳,历史上晋国的崛起

    [var1]公子归来的一般套路春秋时期,诸国流亡国君、公子回国并不是一件稀罕事情。一般而言,发生以下的情况,都可以推动他们的回国:其一、国内发生政变。春秋早期,宋宣公去世后传位给弟弟宋穆公,宋穆公为了报答兄长的恩德,临终前驱逐儿子公子冯于郑国,立兄子宋(子)夷为君,是为宋殇公。公元前710年,太宰华

  • 春秋只有三霸,长江挡住了第四霸,淮河使得楚国北上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楚国在春秋地位,春秋时期楚国是在长江流域么,春秋时期的楚国到底有多强势

    另外还有一个有争议的,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与战国混战相对,春秋是“尊王攘夷”;当西周制定的上下秩序崩溃,“尊王攘夷”的遮羞布扯下,战国也就开启了;但春秋战国分界点在哪年,众说纷纭。[var1]春秋以山为城,中原之霸注定是鱼腩春秋时代的主要决战方式是车战,那时候说得最多的是千乘之国、万乘之尊等,以拥有

  • 吴国名将周瑜的后人周本在七百年后同样成为了吴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中吴国周瑜葬于何处,吴国周瑜死后谁是将军,周瑜是不是吴国第一人

    周瑜的子孙默默在宿松为周瑜守墓,直到七百年后的晚唐,久违的周瑜的后人才重新进入众人的视野,甚至效力的政权也叫吴国。[var1]和祖宗不同的是,周本可以凭借自己过人的膂力和武力亲自上阵搏杀,甚至能徒手打死老虎。就像周瑜在遇到孙策以前先遇到了袁术一样,周本刚出道时的老板也并非后来的吴王杨行密,而是宣歙观

  • 荆轲的武功到底有多差?面对面刺不死秦始皇,史书一句话说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荆轲打得过秦始皇吗,历代名人对荆轲的评价,荆轲和秦始皇谁更厉害

    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和秦王的大敌樊於期的首级一路西去,随行的还有游侠秦舞阳,二人带着刺杀秦王的使命前去咸阳。荆轲为秦王献上地图,图穷匕见,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二人为秦诛杀,不久后秦军直逼易水,燕王喜将燕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国。[var1]燕太子丹为何要指使荆轲刺杀秦王?又为何刺秦失败?刺秦原因公元

  • 赵国皇帝石虎荒淫无度,曾抢掠十万少女进宫,亲手残杀自己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虎简介资料,后赵皇帝石虎,石虎死后妃子的下场

    少数民族因为信仰不同,所以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在历史中就有这么一位暴君,被世人称为暴君中的暴君。他就是历史上“五胡乱华”里面的赵国统治者石虎。暴君石虎,不仅杀光上代统治者石勒的子孙,自己两个儿子也被他灭门,当政期间从民间抢夺了十万妻女。[var1]羯族人生性喜食牛羊肉,酷爱斗争,因为身体高大,所以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