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一宰相官印被偷,嘱咐幕僚不要声张,次日小偷主动奉还

唐朝一宰相官印被偷,嘱咐幕僚不要声张,次日小偷主动奉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90 更新时间:2024/1/20 2:05:41

闲馀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一道分界线,历史上对于安史之乱前的唐朝,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开元盛世、贞观之治都是人们家喻户晓的盛世,但是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历史上的记载就并不多了。大家只知道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了下去,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安史之乱后,大唐有一个盛世叫做“元和中兴”。在这一个盛世里,发生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宰相的官印被偷了,而他却嘱咐幕僚不要声张,结果次日小偷主动归还了官印。

宰相的官印被偷走了

这名宰相的名字叫做裴度,他是大唐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当初大唐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却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王朝,眼看即将灭亡。乱世出英雄,这段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英雄人物,比如说有名的韩愈郭子仪以及这位裴度。在裴度的任下,大唐开始慢慢恢复国力,在他卸任后,大唐的国力相对于安史之乱刚结束时,已经大大恢复。在安史之乱后,大唐仍然能够存续百年,有两个人居功至韦,一人是郭子仪,而另一人就是他。

关于裴度还有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参加了几位好友举办的宴会,回到家后,发现自己的官印居然被小偷给偷走了。要知道的是,官印可是官员身份的代表,这东西虽然价格不高,但意义极为重大,对于一些小官来说,如果无故弄失了官印,有可能会面临免职的处罚,而裴度即便是宰相,如果被曝出他的官印被小偷给偷走了,那么影响也依旧非常严重。

嘱咐幕僚不要声张

当时裴度的几位幕僚非常急切,当即就准备去找官府来处理这件事。可他在听说了这件事后,不但没有着急,反而安慰这些幕僚,让他们先冷静下来。可这时候幕僚怎么能冷静下来,这可是把官印给丢失了,这个消息如果被裴度的敌人得知了,那么必然会在朝上攻击他,到时候局面可就难收拾了。裴度看着紧张的幕僚笑了笑,让他先下去,这件事不要声张,明天小偷自然会把官印还回来的。

这位幕僚听到裴度说出这样的话,比在得知官印被偷走后还要吃惊,他怎么也无法想象居然要这样做,要知道这可是一向以精明著称的宰相啊。可见裴度直接发话了,他也不敢再违背,就退了下去,让准备去报官的人回来了。但这样做丝毫没有抚平幕僚心中的焦急,他的心中就已经在构想,这件事如果被其他人知道后,该怎么处理了。可第2天发生的事情,让这位幕僚彻底地惊呆了。

官印神奇地回来了

当时这枚官印丢的莫名其妙,明明就放在那里,却消失不见了,而到了第2天,这枚官印就好像它丢失的情景一般,又莫名其妙地出现了。此时幕僚的心中既兴奋又惊讶,他完全无法想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于是就怀抱着疑问的心思找到了裴度,准备问问他到底是为什么?裴度在得知官印回来之后,只是笑了笑,就去处理其他事了。

后来当幕僚询问裴度,为什么小偷会将官印归还回来时,这才揭开了这件事的真相。原来这件事是这样的,裴度当了一辈子的官,他很清楚官印这种东西并不值钱,偷这种东西的人肯定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去伪造文书。而会去伪造文书的人肯定是一些有地位的人,他们也并不愿意把事情闹大,伪造完文书后,就会把官印给还回来。而如果此时报了官,就打草惊蛇了,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责,偷盗官印的人就有可能做出毁灭官印的事,这就得不偿失了。

结语

幕僚在听完裴度的解释后,才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大为钦佩他的智慧。但这件事不会就此结束。既然知道了小偷偷官印是为了伪造文书,那么根据这条线索查下去,就能很轻松地找出那位小偷。然后裴度就向幕僚安排了去追查小偷的命令,幕僚这次兴冲冲地就下去安排了。

果然没过多久,顺着伪造文书这一条线,就查出了这件事的真相。原来当时有一位小吏,为了谋取一份官职,就私偷宰相的官印。后来这位小吏也被送官查办,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件事虽然结束了,但裴度此次的做法却被后人所记录了下来。

参考资料:《傍水闲行》

更多文章

  • 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若一统天下,历史会是怎样的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裕不死可以一统天下吗,刘裕一统天下历史,刘裕有没有机会一统天下

    这位27岁从军,57岁当皇帝的一介平民,砍过柴、种过地、打过渔、卖过草鞋、做过混混、当过小兵,虽说是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之后,然而,到了他这代刘家已经是家徒四壁、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公元383年,结发妻子臧爱亲给刘裕生下第一个孩子刘兴弟,就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刘裕因为常年在外赌博欠了大地主刁逵一屁股

  • 太平公主,为什么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公主为何被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是不是被李隆基赐死的,太平公主李隆基简介

    权倾朝野李显复位之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她受到李显的尊重,李显曾特地下诏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中宗朝,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唯惧太平公主多谋善断。太平公主剧照公元707年(景龙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谋反。安乐公主与宗楚客想趁机陷害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兄妹,遂诬告他们与太

  • 唐代女诗人关盼盼,丈夫去世守节十年,却因白居易一首诗绝食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武品文史 为诗歌的鼎盛时期,出过不少如雷贯耳的大诗人,但我们看完《全唐诗》后会发现,在唐朝2000余位诗人中,多数都是男性,女性诗人却只有207位,而能在女诗人中脱颖而出的,简直就是凤毛菱角了,其中绝大部分人只是陪衬的角色存在。就如同今天所说的这位唐代女诗人关盼盼一样,她也算不得是出彩的诗人,但

  • 李世民的弟媳多漂亮,让李世民杀掉李元吉后,还要霸占她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李元吉妻子,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李元吉,历史上李世民和李元吉

    这些人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摒弃谄媚诬蔑,从未随波逐流,纵然一身清苦、马革裹尸,也乐在其中。在中国的历史中,王侯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我们不缺少人才,今天我们所讲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这样一个人。不过我们今天讲的并不是李世民的丰功伟绩,而是他的一些私密事,比如他曾经霸占了自己的弟媳为妻子

  • 李隆基登基后,为何第一时间铲除上官婉儿?这背后隐藏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隆基为何杀婉儿,李隆基和上官婉儿的历史,李隆基为什么要杀掉上官婉儿

    自古英雄无不爱美人,而才貌兼备的上官婉儿更是才华横溢,风华绝代,不光如此,她在官场上更是超群拔萃,能力出众。如此优秀的女人为何会让多情的玄宗痛下杀手,杀伐果断,丝毫不怜香惜玉呢?上官婉儿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之一,以其夺目的才华而为众人熟知。她的诗工整优美,凡是听过的都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直至今天

  • 司马懿和他的孙子司马炎,一个心狠一个心软,为何都能成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和司马炎图表,司马懿与司马昭司马炎是什么关系,司马懿跟司马炎的关系

    司马懿的心狠手辣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一件是他攻打辽东公孙渊,一件是他发动“高平陵事件”。先说他攻打辽东公孙渊。公元237年,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不跟魏国了,自立为燕王,魏明帝曹叡派司马懿征讨公孙渊,司马懿打败公孙渊后,残忍本性暴露无遗。首先,公孙渊派官员王建和刘甫来找司马懿谈判,想投降。司马懿说,不

  • 一代明主李世民把臣子魏征称为明镜,为什么后来下令砸了他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征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李世民和魏征墓碑分析,李世民为何砸魏征的墓碑

    一、李世民与魏征的“琴瑟和鸣”魏征与李世民,一个直言敢谏的能臣,一个虚纳万言的明君,他们是一对家喻户晓的模范“君臣”。历史上流传了无数关于他们君臣“琴瑟和鸣”的佳话,很多后世的帝王家都把太宗与魏征作为教育继承人的范本。但我们细观历史中的这对君臣,便发现太宗与魏征的不和之处早已有之,可魏征又是做了何事

  •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一口气让你读懂“五代十国”到底咋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十分钟看懂五代十国史,五代十国的十大特点,一张图看懂五代十国是多少年

    这段历史的混乱程度丝毫不亚于南北朝时期。在短短的53年里,经历了14位皇帝,老百姓还没记住上一个君王是谁,这天下就又换了主人。其实五代十国就是15个地方性政权的混战,这15个政权都没能统一天下,只不过其中有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先后占领了中原地区,实力比较强,所以被后人称为五代。而十

  • 武则天为何要杀外甥贺兰敏之?贺兰敏之真的比西门庆还要不堪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武则天杀李家多少人,武则天秘史贺兰敏之与太子妃

    高宗时期的武则天已经开始布局自己的势力范围,那就是利用外戚打压李氏一族,她一直找机会提拔武家的人,那么贺兰敏之就成为她一步步培植起来的亲信。后期学者对贺兰敏之的评价非常不好,皆因他好色成性的一面。甚至还有人拿他跟西门庆来做对比,可见此人私生活的确混乱不堪。据说后来他被武则天杀掉也是因为“好色”,但事

  • 为何会有人说隋朝的实力远胜大唐?开隋九老无人能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九老,隋朝有唐朝强大吗,隋朝历史大揭秘

    然而在唐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比唐朝更加强盛,却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朝代,他只存在了短短的38年。这个朝代就是隋朝,隋朝统一了百年分裂的中国,后人把这段经历改编成了《说唐演义全传》。隋朝时开国的九位大功臣也被写进了这本民俗气息浓厚的史书中,其中有真有假,趣味非常。隋朝开国之路581年北周灭亡,年仅九岁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