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命人杀死了李元吉,在如愿以偿坐上皇位之后他迎娶了弟媳,并把她当成了自己最宠爱的妃子。李世民这一做法也是为了巩固皇权,毕竟他想要成为一位明君,不能做出赶尽杀绝的事。
另外,他的这种做法在当时的观念里是被允许的。杨氏的美貌也是惊为天人,在她还尚未成为李元吉的妻子之前,曾是京城里的一员名妓,善歌善舞又妩媚妖娆,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后仍然无法忘记她,也是正常的。
玄武门事变
玄武门事变发生于唐朝初年一件大事,李世民名正言顺地成为了皇帝。在隋朝末年,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帮助父亲李渊登上皇位。他们把隋朝最后一位皇帝俘虏,让他成为了皇帝,继而李渊又不逼迫他退位,自己登上皇位,建立了唐朝。
李世民的名气就越来越高,颇有一种功高盖主的气势。李建成见事不妙,于是联合弟弟李元吉一起向李世民发起进攻。朝中的大臣明白这是皇权之争,纷纷选择一方势力站稳脚跟,李世民的手下也形成了一支由十位大臣组成的队伍,包括房玄龄等非常出名的谋士。
联合势力的不断压迫之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等人前来游说李世民,劝他先下手为强,在反复权衡之下,李世民决定发起反击。李世民与十位大臣在玄武城埋伏,他们使用了调虎离山之计,趁着李渊召见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带领了大队人马在他们的必经之路埋伏。
等待这两个人反应过来之时已经为时已晚,李世民射死了太子,李元吉死在了手下的箭里。眼见着儿子们为了夺权互相残杀,李渊也无可奈何,太子被杀之后,小儿子也就此覆灭,而且他们两人的男性后代都被赐死,三个月之后,李渊宣布退位,李世民也就坐上了皇位。
宠妃杨珪媚
杨氏本名杨珪媚,她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家族没落之后,他就成为了一代歌舞名妓,在长安城中的名声大噪。杨珪媚不仅善歌善舞,而且容貌静若天仙。
杨珪媚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内引起了经常无数贵公子的注意,他们想尽办法想把这位绝世佳人赢到自己身边,最后还是李元吉拔的头筹。就这样,杨珪媚便成了李元吉的妻子。
虽然已经成为人妻,但是杨珪媚的名声依然不减。在一次宴会上,李世民无意撇见了杨珪媚,就此一眼万年,但是那个时候他已经成为了弟弟的妻子,自己也没有办法能够把她抢到自己身边。
等到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后,他还是没有忘记这位倾国倾城的美人。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李世民这位千古名帝还是没能过了杨珪媚这一关,所以在他上位之后,很快就把她迎娶过来,让杨珪媚成为了自己的妃子。
霸占弟媳的原因
李世民杀掉李元吉之后,能够霸占他的妻子杨氏是有几个原因的,根据历史学家推测和民间流传,主要有三个原因。李世民强占杨氏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他皇权统治。
古代社会继承父辈权力、地位的最主要方式是嫡长子继承制,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哥哥李建成作为太子,理所应当地应该坐上皇位成为下一代的君主。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把哥哥杀死的他就成了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虽然李渊将皇位传给李世民无可奈何之举,可是这个决定已经做处理实名必须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皇权开一把保护伞,平息百姓之间的猜疑。
玄武门之变结束之后,李世民成功推翻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势力,但是他并没有赶尽杀绝,只是把两位兄弟留下的儿子杀掉,他们的妻子和女儿都留了性命,只不过成为了奴隶。李世民此举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不要让百姓误以为他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
除此之外,他迎娶了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杨氏是隋观王的侄孙女,李世民这样做也是能够维护其皇权与其他家族之间的友好关系。第二个原因,李世民是北朝时期贵族阶级的后者,家族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胜利者可以迎娶失败者的夫人为妃,这种现象是非常多见的。
加上唐朝又是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武则天侍奉过两代君主,唐玄宗李隆基霸占了儿子的妻子杨玉环,封她为贵妃。所以李世民强占李元杰的妻子这件事发生在唐朝很快就被另外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淹没,这不是多么一件多么值得反复说教的事。
第三个原因自然就是杨氏的美貌。杨珪媚似乎有一种惊人的魔力,她成为了皇帝的妃子之后,赢得的宠爱依然不减,很快她就与李世民生下了一个孩子,她所得的宠爱越来越多。
李世民的发妻过世之后,他甚至一度想把杨氏立为皇后,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魏征否定。魏征大胆进言,他认为这是不伦之举,希望皇帝能够慎重考虑。
李世民在反复思虑之后越发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所以也没有把杨珪媚立为皇后。他们两人的那个孩子也过继在了李元吉的名下,也算是对李元吉的安慰。
总结
杨珪媚能够成为皇室子弟的夫人,又凭借着自己的本事成为了皇帝的妃子。不仅仅是因为她拥有过人的美貌,更是因为她自身所拥有的价值。
作为名门之后,她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同时又有着非常直观的象征意义,再加上她的美貌与技能帮她顺水推舟,杨珪媚能够拥有那样的成就也是应得的。
能征善战的项羽在该下之战失败之后,能有虞姬相配也算是莫大的安慰,在皇权之争中取得胜利的李世民强夺了弟弟的夫人,在满足自己心愿的同时也很好地维护了皇家关系。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不论是战时还是和平年代,大抵都逃不过这句话的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