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关系真如《尚食》剧情一般差么?

历史上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关系真如《尚食》剧情一般差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96 更新时间:2024/1/19 6:01:49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观点是否定的。

首先,历史上的朱高炽不是一个庸人,也不是一个俗人,他倡导仁政但不代表他没有手段,他绝不是《尚食》里展现出来的这幅靠儿子的窝囊模样。

而且,朱高炽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不然他也不会能够建立起能够制衡到朱棣的文官体系。他虽然不能上马,也是一个三百多斤的胖子,无法马上打天下,但是仅凭借仁义二字,就足以制衡军功显赫的汉朱高煦

既然不是庸人也不是俗人,自然走不到有失风度的那一步。

至于朱瞻基对朱高炽的态度,朱瞻基是朱棣带大的,师傅也是朱棣安排的,教育是朱棣指定的,又跟着朱棣,所以性格难免偏向朱棣风格,这和朱高炽的风格有些冲突。朱高炽尚未登基时父子尚且一体,登基之后,尽管历史上只是只言片语,但是一些矛盾还是有所体现的。

比如说,朱高炽心心念念想迁都回南京,甚至已经派遣了朱瞻基回南京准备,但是朱瞻基登基之后也没有完成朱高炽未了的心愿,他还是选择认同朱棣“天子守国门”的政策。

这种冲突不止一次,据说,朱高炽命令朱瞻基去南京,朱瞻基是托了好多天后才动身的。

朱棣刚驾崩,朱高炽让朱瞻基去办某件事情,朱瞻基就问朱高炽要信物——太子印玺。

朱棣驾崩后朱瞻基伤心地哭了,朱高炽驾崩,朱瞻基没有哭。

当然,以上不敢保是真的,就是之前看一些史书模糊记得的。不过以上都可以反应出来,朱高炽、朱瞻基父子之间的感情,可能确实没有非常亲近的,朱瞻基,也不是很认同朱高炽的政治态度。

历史上朱棣的功绩被许多后代人推崇为“千古一帝”,朱高炽监国二十年,永乐盛世有三分之一的功劳在朱高炽,毕竟朱高炽做好了后方,朱棣才能无后顾之忧。谥号为“仁”,历史上的朱高炽是明君的。朱瞻基,“仁宣之治”功绩主要都在他,朱瞻基在位十年,据悉,他在位时期是大明朝最繁荣的时期。所以,三位都不是昏君,朱高炽虽然夹在朱棣、朱瞻基之间10个月略微逊色,但也是一位有能力、仁德的明君。

至于现在的古偶剧,随便看看就好了,为了主角随意削弱历史人物人设,也不是一部剧的问题了。

更多文章

  • 宋朝“折家将”:契丹人不敢动,杨家将不能比,功高盖主却可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家将1-36集免费观看,宋朝杨家将真正历史,宋朝杨家将简介

    尤其是经过许多文学作品渲染以后,杨家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深入民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小说之中的故事,和真实历史是有一定差距的。不仅如此,通过许多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描述,不少人心中都已经将杨家将认定为宋朝时期的第一将门。可事实上,相较于真正的宋朝第一将门来说,杨家将根本无法比较。仅以一族之力镇守西

  • 朱元璋的儿子打了一个人,朱元璋:我23年都没敢动他,你在找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的26个儿子最后的下场,朱元璋如何对待他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三个儿子的下场

    说起这个叫徐兴祖的御厨,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出身,他在朱元璋还十分落魄的时候起,就一直陪伴在朱元璋左右。由于条件有限,那时他们只能自己起锅做饭。徐兴祖虽不是什么厨艺世家,但是却做的一手好菜,关键是深得朱元璋喜欢。后来随着朱元璋身份地位逐渐升高,虽然开始有专门的伙夫负责做饭,但是出于对徐兴祖的信任,朱元璋

  •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菜叫啥?沈妙答3字保全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和朱元璋有关的故事中,有一个人物可以说是家财万贯,甚至是像现在的巴菲特一般的存在。这个人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富豪沈万三。沈万三作为明初时期有名的商人,他和朱元璋之间的事情也被人们津津乐道。一次宴会中,朱元璋有意为难沈万三,指着一道猪蹄的菜问沈万三,这道菜叫什么?沈万三心知如果回答不好,一定惹得朱元

  • 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叫什么名?沈万三说出这3字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是什么,朱元璋评价沈万三,沈万三对朱元璋的影响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走到皇帝的位置并不容易,他见惯了尔虞我诈,也曾被信任的人出卖,因此他的疑心非常重。所以说,在皇帝身边可谓是伴君如伴虎,一旦说错话或者做错事,就会遭到毁灭性的后果。即便是曾经的恩人,也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宽待,就比如沈万三的结局,就是因为言行不当才会受到皇帝的惩罚。沈万三家里世代经商,虽

  • 逃出南京后,朱允炆发现朱元璋留的密旨,痛哭:早知如此朱棣必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真实朱元璋对朱棣态度,朱元璋和朱允炆下场,朱元璋朱棣靖难之役

    于是建文帝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开始削藩,蓄谋已久的燕王朱棣终于举起靖难大旗,与建文帝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结果,建文帝因失败而退出历史舞台,朱棣成功登上皇帝宝座。一、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两种说法:“焚亡”说和“逃亡”说。“焚亡”说的支持者以明代史书为依据,因为朱棣登基后对外宣

  • 资治通鉴:同事仗着有领导撑腰欺负你,怎么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同事欺负你该不该翻脸,同事欺负人的表现,为什么同事都欺负你

    淮陽王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原文】更始北都洛陽,分遣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使者至上谷,上谷太守扶风耿况迎,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功曹寇恂勒兵入见使者,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使君建节衔命,郡国莫不延

  • 陕西男子偷挖自家祖坟,挖出宋代古墓私藏许多文物,最后被判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偷挖掉一百年以上古墓构成犯罪吗,陕西15年盗窃古墓案,陕西一男子挖自家祖坟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和道德观念里,挖他人祖坟对他人是一种极其严重的侮辱和伤害,会被人们骂得狗血淋头。如果一个人挖自家祖坟,不仅会颠覆常人的认知,还会被贴上大逆不道、不肖子孙的标签,在历史上遗臭万年。现实生活里,就有这样一个不肖子孙,他为了贪财,把魔爪伸向了自家祖坟,挖出了宋代古墓,许多罕见宝贝得以现

  • 拐走李自成妻子的叛徒高杰,与李自成的妻子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高杰本人相片,毛家超与高杰打官司,李自成和高杰的结局

    在姚雪垠先生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人震撼的崇祯末世,还有一个让人感慨不已的李自成。姚先生的作品写得很精彩,他并没有只是单纯的突出李自成是一个英雄的形象,同时也描写出了那个时代个人的无奈操作。同时我们去看其他的历史资料会发现,李自成虽然如摧枯拉朽一般灭亡的明朝,可是他自身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

  • 为何西夏皇帝画像如此逼真,同时期的宋代皇帝画像却差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代皇帝画像全集,为什么西夏皇帝画像很逼真,西夏帝王画像真实图片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里的“自知”既包括了对自己实力、资质的认知,也有对自己外貌、神态的认知。要说外貌,我们现代人有镜子、自拍软件,但是古代人有什么呢?古人也有属于自己的镜子,不过他们的都是铜镜,因此照的人像也不是很清晰,所以他们对于自己外貌的认知并不是很贴切。当然,古人也有独特的“自拍”方法,

  • 朱高炽在位不足1年,为何能名垂青史?只因他解决了四个大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高炽怎么当的皇帝,朱高炽最大功绩,真实历史中的朱高炽

    作为明太宗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和自己的儿子开创了人生之志,刚好与朱棣的永乐盛世承接。应该说这是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几个伟大的时代拼接到一起,相比较于后来所谓的康乾盛世来说,其含金量不知高了多少。而作为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朱高炽一直有着不错的名声。但有意思的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