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折家将”:契丹人不敢动,杨家将不能比,功高盖主却可善终

宋朝“折家将”:契丹人不敢动,杨家将不能比,功高盖主却可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22 更新时间:2023/12/31 2:52:28

尤其是经过许多学作品渲染以后,杨家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深入民心。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小说之中的故事,和真实历史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仅如此,通过许多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描述,不少人心中都已经将杨家将认定为宋朝时期的第一将门。

可事实上,相较于真正的宋朝第一将门来说,杨家将根本无法比较。

仅以一族之力镇守西北边陲,让西夏、辽国不敢有丝毫妄动。

大宋大半江山,也全仰仗这个家族的保护

虽功高盖主,最终却能够善终,而它便是北宋第一武将世家——折家将,是杨家将不能比的存在。

八代英烈折家将

在中国古代历史之中,能够连续出现足以保家卫国的大将的家族,其实并不多见。

绝大多数将门顶多传承一两代或者两三代之后,便逐渐没落、销声匿迹。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父辈已经将仗打完了,子孙后辈感受不到那种压力,没有办法锻炼。

另外一方面原因则是父辈打了一辈子的仗,目的就是想让自己的子孙能够生活得好一些。

在这样的想法下,许多将军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舞刀弄剑。

这样一来,将门的声势自然也就衰弱了。

然而折家却不一样,家族之中八代英烈的美名,即便在整个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之中,也很少能够见到。

宋太祖统一天下之前,折家的将军们便一直承担抗击契丹、西夏以及羌族骚扰中原的重任。

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折家的守护,就不可能有北宋内部安稳发展的场面。

辽国当年为什么会答应北宋的澶渊之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折家将给与的军事压力太大了。

如果不是西夏与羌族牵制着折家将,辽国是否能够正面攻破折家将的防守,一切还犹未可知。

而了解宋太祖相关故事的人都知道,为了防备手下武将如同自己一样弄出第二个“陈桥兵变”。

宋太祖特意安排酒宴,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把戏。

可对待折家的时候,宋太祖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反而亲自下旨“折家世袭官爵”。

功高盖主还是能够深受皇帝信任的家族,试问除去折家之外,又还有多少呢?

折家将的强悍

那么折家将究竟有多强悍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史书记载的相关情节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宋史》中记载,宋太宗在登基之后不久,为了给自己树立威望,曾连续挑起两次北伐。

只不过在两次北伐之中,除去折家将保持完胜记录之外,其他地区的将领以及军队,都堪堪只是保全了自己没被打散而已。

由此可见,折家将的军事实力,的确强于宋辽两国的军队。

更夸张的是,到了公元995年,辽国大将韩德亲自联合西夏军队进攻折家将镇守的州府。

可在折御勋折御卿二将的联合反击下,韩德威最终被打得换了衣服、轻装逃走,其场面与当年曹操割袍断须,简直如出一辙。

为了给自己找回场子,韩德威再一次整军进攻折家军。

可等到军队前行至河汊一带,听闻又是折御勋和折御卿两兄弟来迎战,韩德威十分理智地选择了北进攻”,从此以后契丹人再也不敢去招惹折家军。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或许不少人会比较好奇,既然折家将如此强悍,为何在历史上面,折家将的名声不仅不如杨家将,甚至还不如同样在西北边境驻守的种家将。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折家只负责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从来不会浪费时间在其他事情上面。

而相较于杨家以及种家,折家将们更懂得什么叫明哲保身

我能打但我不说,皇帝知道应该怎么用我,朝臣们不会针对我,这便是折家将的魅力。

反观杨家将和种家将,虽然在许多小说之中的凄惨落幕都和己方将军的陷害有一定关系,可如果他们能够向折家将学习一定的政治头脑,或许这些事情也不会发生。

当然,也有人认为,折家和杨家将最大的区别在于,折家已经有了自己的根基。

北宋西北一带,折家将的话甚至比皇帝还好使,这也让折家将和北宋更像“合作关系”。

可转念一想,合作关系能够维持如此之久,难道还不足以证明这个家族的强悍吗?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儿子打了一个人,朱元璋:我23年都没敢动他,你在找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的26个儿子最后的下场,朱元璋如何对待他的两个儿子,朱元璋的三个儿子的下场

    说起这个叫徐兴祖的御厨,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出身,他在朱元璋还十分落魄的时候起,就一直陪伴在朱元璋左右。由于条件有限,那时他们只能自己起锅做饭。徐兴祖虽不是什么厨艺世家,但是却做的一手好菜,关键是深得朱元璋喜欢。后来随着朱元璋身份地位逐渐升高,虽然开始有专门的伙夫负责做饭,但是出于对徐兴祖的信任,朱元璋

  •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菜叫啥?沈妙答3字保全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和朱元璋有关的故事中,有一个人物可以说是家财万贯,甚至是像现在的巴菲特一般的存在。这个人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富豪沈万三。沈万三作为明初时期有名的商人,他和朱元璋之间的事情也被人们津津乐道。一次宴会中,朱元璋有意为难沈万三,指着一道猪蹄的菜问沈万三,这道菜叫什么?沈万三心知如果回答不好,一定惹得朱元

  • 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叫什么名?沈万三说出这3字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是什么,朱元璋评价沈万三,沈万三对朱元璋的影响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走到皇帝的位置并不容易,他见惯了尔虞我诈,也曾被信任的人出卖,因此他的疑心非常重。所以说,在皇帝身边可谓是伴君如伴虎,一旦说错话或者做错事,就会遭到毁灭性的后果。即便是曾经的恩人,也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宽待,就比如沈万三的结局,就是因为言行不当才会受到皇帝的惩罚。沈万三家里世代经商,虽

  • 逃出南京后,朱允炆发现朱元璋留的密旨,痛哭:早知如此朱棣必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真实朱元璋对朱棣态度,朱元璋和朱允炆下场,朱元璋朱棣靖难之役

    于是建文帝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开始削藩,蓄谋已久的燕王朱棣终于举起靖难大旗,与建文帝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结果,建文帝因失败而退出历史舞台,朱棣成功登上皇帝宝座。一、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两种说法:“焚亡”说和“逃亡”说。“焚亡”说的支持者以明代史书为依据,因为朱棣登基后对外宣

  • 资治通鉴:同事仗着有领导撑腰欺负你,怎么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同事欺负你该不该翻脸,同事欺负人的表现,为什么同事都欺负你

    淮陽王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原文】更始北都洛陽,分遣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使者至上谷,上谷太守扶风耿况迎,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功曹寇恂勒兵入见使者,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使君建节衔命,郡国莫不延

  • 陕西男子偷挖自家祖坟,挖出宋代古墓私藏许多文物,最后被判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偷挖掉一百年以上古墓构成犯罪吗,陕西15年盗窃古墓案,陕西一男子挖自家祖坟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和道德观念里,挖他人祖坟对他人是一种极其严重的侮辱和伤害,会被人们骂得狗血淋头。如果一个人挖自家祖坟,不仅会颠覆常人的认知,还会被贴上大逆不道、不肖子孙的标签,在历史上遗臭万年。现实生活里,就有这样一个不肖子孙,他为了贪财,把魔爪伸向了自家祖坟,挖出了宋代古墓,许多罕见宝贝得以现

  • 拐走李自成妻子的叛徒高杰,与李自成的妻子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高杰本人相片,毛家超与高杰打官司,李自成和高杰的结局

    在姚雪垠先生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人震撼的崇祯末世,还有一个让人感慨不已的李自成。姚先生的作品写得很精彩,他并没有只是单纯的突出李自成是一个英雄的形象,同时也描写出了那个时代个人的无奈操作。同时我们去看其他的历史资料会发现,李自成虽然如摧枯拉朽一般灭亡的明朝,可是他自身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

  • 为何西夏皇帝画像如此逼真,同时期的宋代皇帝画像却差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代皇帝画像全集,为什么西夏皇帝画像很逼真,西夏帝王画像真实图片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里的“自知”既包括了对自己实力、资质的认知,也有对自己外貌、神态的认知。要说外貌,我们现代人有镜子、自拍软件,但是古代人有什么呢?古人也有属于自己的镜子,不过他们的都是铜镜,因此照的人像也不是很清晰,所以他们对于自己外貌的认知并不是很贴切。当然,古人也有独特的“自拍”方法,

  • 朱高炽在位不足1年,为何能名垂青史?只因他解决了四个大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高炽怎么当的皇帝,朱高炽最大功绩,真实历史中的朱高炽

    作为明太宗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和自己的儿子开创了人生之志,刚好与朱棣的永乐盛世承接。应该说这是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几个伟大的时代拼接到一起,相比较于后来所谓的康乾盛世来说,其含金量不知高了多少。而作为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朱高炽一直有着不错的名声。但有意思的是只

  • 尚食:朱瞻基登基继位,姚子衿生子封为皇后,胡善祥退居长安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尚食朱瞻基姚子衿撒糖片段,朱瞻基丞相,尚食姚子衿被毒哑朱瞻基心疼

    纵观整个明朝,朱高炽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皇帝,在他短暂的执政生涯中,为治国理政立下了许多基础。虽然时间有限,他也来不及完成一切,但他的儿子朱瞻基继承了这一切。朱瞻基登基继位,以宣德为年号。在位期间,宣宗先是平定叔父汉王高煦之乱,从交趾撤军,又裁撤冗员,改革官制,重用宦官,还实行惠民政策,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