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尚食》皇太孙朱瞻基,出生就是人生赢家,最后成为“促织天子”

《尚食》皇太孙朱瞻基,出生就是人生赢家,最后成为“促织天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98 更新时间:2024/1/11 12:28:07

朱瞻基的爷爷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一天正在睡觉,梦见父亲朱元璋给他一个大圭,并对他说“传世子孙,永世昌盛”。梦醒之后朱棣正在思索梦的寓意,感觉是一个好兆头,这时候恰巧有人来报,长子朱高炽的儿子出生。

朱棣连忙去看自己的孙子,看到孙子一团英气,长的还像自己,打心里喜欢这个应梦而生的孙子,这一天是公元1398年3月16日,是洪武三十一年。朱瞻基出生三个月后,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登基。

朱允炆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削藩,朱棣当然不能独善其身。朱棣本就自命不凡,又有祥瑞预兆的孙子朱瞻基出生,决定发动靖难之变。

朱瞻基长大之后非常争气,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这当然离不开朱棣的悉心教导。在封建王朝时代,靠“拼爹”才有所作为的人很多,朱高炽却不一样,他是靠“拼儿子”。因为朱棣喜欢朱瞻基,才册立朱高炽为太子,这也让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愤愤不已。

在《尚食》剧中,有一幕充分体现了朱高炽父子二人的不同境遇。皇帝北征班师回朝的庆功宴上,朱棣因为琐碎的小事,迁怒于太子朱高炽。太子朱高炽如坐针毡,只能望穿秋水般,盼望着儿子朱瞻基早日回京,替自己解围。见到朱瞻基后,朱棣才露出难得的笑容。

朱棣成为皇帝后,在南京的时间并不长,不是在巡幸北京,就是在出征蒙古,这期间都是太子朱高炽监国。朱瞻基从永乐7年,就开始跟随朱棣巡幸北京。永乐九年又被册封为皇太孙,从这时候开始,朱瞻基一直跟随在皇爷爷朱棣身边。

朱瞻基非常尊重自己的父亲,也一直保护父亲不被二叔暗算。一次朱棣等人一起外出办事,朱高炽由于腿部有疾,身材肥胖,有人扶着走还经常踩空。朱高煦走在后面说“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朱瞻基听到后就说道“更有后人知警也”,这段对话颇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味道。

朱棣去世后,朱高炽仅仅做了10个月的皇帝,就因病去世。当时朱瞻基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朱瞻基知道回京途中,二叔朱高炽一定会半路截杀,得到父皇驾崩的消息之后,直接轻装简从,马上赶往北京继位。朱高煦这边还没做好半路截杀的准备,朱瞻基已经在北京顺利继位。

有的时候人就是这个样子,命中注定般一物降一物,皇叔朱高煦,与大侄子朱瞻基每一次交锋,从来没有讨到任何便宜。

朱瞻基继位后,虽然给朱高煦非常高的待遇,但是朱高煦还是起兵谋反。朱瞻基得到消息后,并没有急于发兵,而是先修书一封并且言辞特别客气。朱高煦看到如此谦卑的朱瞻基,更是有点得意忘形,回信非常不客气。

朱瞻基收到回信后,知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朱瞻基不是朱允炆,朱高煦也不是朱棣,所以朱瞻基不会犯朱允炆的错误,朱高煦也没有朱棣的魄力。既然朱高煦打着勤王的旗号发兵,那么朱瞻基就直接御驾亲征。朱高煦好像从来没有想到朱瞻基能御驾亲征,突然变得毫无主张,直接束手就擒。这一场叛乱,朱瞻基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就将其平息。

后来朱高煦被朱瞻基带回北京收押,朱高煦在狱中并不安分。朱高煦孔武有力,一次朱瞻基去看望他的时候,直接被朱高煦摔在地上。朱瞻基忍无可忍,把朱高煦困在一个大钟里,活活烤死。虽然手段非常残忍,但是毕竟皆因朱高煦不安分而引起,所以这件事没有谁说朱瞻基的过错。

就这样,在明朝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藩王问题,朱瞻基解决得干净利落。从此朱瞻基开始自己的游戏人生。

虽然说朱瞻基即位后,还是非常有政治素养和眼光。但是朱瞻基身上也有纨绔子弟的一面。他是一个非常喜欢娱乐的皇帝。因为他的个人兴趣爱好,给当时的百姓、朝政都带来负面影响。

明朝从宰相胡惟庸谋反开始,朱元璋就规定,后世子孙不可再设置宰相一职。所以说晚年的朱元璋特别忙,因为朱元璋一个人,既要做皇帝的工作,又要做宰相的工作。朱元璋最忙的时候,每天要处理400多个奏章,可以说一直在挑战人体极限。

朱瞻基即位后,如果每天都这么忙,别说玩的时间,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朱瞻基开始培养宦官学习文化知识,以便让宦官替自己批红。所谓批红就是内阁大臣替皇帝起草圣旨,然后皇帝自己用红笔抄写。但是朱瞻基为了多一点时间玩乐,所以就让宦官代劳。

虽然这件事只是让宦官参政,但是还没有到摄政、乱政的地步,但是明朝后来的王振魏忠贤等人乱政,的确跟朱瞻基的决策有关系。

朱瞻基的众多兴趣爱好中,最爱的就是斗蛐蛐,古时候蛐蛐被称为促织,所以朱瞻基被后人戏称“促织天子”。作为行家,朱瞻基知道南方的蛐蛐比北方更胜一筹,就让南方的官员每年向他进献大量蛐蛐。所以当时品相好的蛐蛐价值黄金十几两。黄金十几两在当时差不多可以买300石米,一旦米是100斤米,所以说蛐蛐可以说是天价。

除了斗蛐蛐,朱瞻基喜欢的娱乐项目还有非常多,比如说射箭、投斛、击球、蹴鞠、锤丸、打猎等等。还喜欢各种各样奢侈品,比如说瓷器,当时景德镇瓷器鼎盛阶段,就是朱瞻基在位期间。

朱瞻基想要玩的高级,必然需要身边的人不断在全国范围,帮助他到处搜罗。跟朱瞻基一起长大的宦官袁琦,就是利用自己替朱瞻基索罗奢侈品的时候,贪婪无度,在自己府中囤积大量超过皇家规格的奇珍异宝,更过分的是他还将这些东西分给自己同伙。

后来有人举报袁琦贪污枉法,朱瞻基直接将袁琦抄家,袁琦被处以极刑而死。虽然朱瞻基没有一错到底,但是对当时百姓的确带来不少困扰。

朱瞻基从皇太孙,皇太子,一路走到皇帝。他好像从生下来就注定做皇帝。虽然他的身上有着无处闪光点,但是朱瞻基因为个人爱好,严重干扰百姓的生活。虽然没有危机国家,但是也使明朝从鼎盛走向衰落。

更多文章

  • 他是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将,却心性狠辣无恶不作,后世将其奉为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自成的十大猛将,李自成手下最强猛将,李自成故居

    刘宗敏是一个心性非常毒辣的人,他出生于非常贫困的农民家庭之中,小的时候因为朝廷的暴政苛税导致家破人亡,所以他对对明朝的官吏充满仇恨。刘宗敏上位之后,为了逼迫官员交出银钱,他无所不用其极,使用了最严苛、最暴虐的刑法来对待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把很多人折磨致死。不仅如此,刘宗敏还是好色之徒,他抢了明朝

  • 建文帝出逃后朱棣直奔皇宫,小官拦住他问了句话,最终成四朝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与建文,朱棣如何处置建文帝,朱棣和建文见面了吗

    于是,建文帝采纳了大臣的建议,开始有步骤地削藩。建文帝依照计划,在京都城内和城郊部署重兵把守,以边境需要戌卫的理由,把叔叔燕王朱棣的亲兵调离京师,准备一举夺取朱棣的兵权,是为削除燕王。对朱允炆而言,想要成功削藩,必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因为全国的藩王数量有二十五个之多,分别驻守于北部边境和其他战略要

  • “金枝玉叶”真的存在!江苏明代墓出土一文物,专家看后激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金枝玉叶出土图片,出土古代文物金枝玉叶,墓里面发现金枝玉叶

    明代墓葬挖掘出土绝世文物 明代的金银器物制作水平和唐朝、宋朝相比,确实差了很多的层次,但是这并不代表在明代没有出彩的金银饰品。恰恰相反,明代时期往往会出土一些令人惊艳的文物,而这些文物大多是从明代贵族、官员以及皇族陵墓中挖掘出来。明代兴起了厚葬之风,这也让明代的墓葬中陪葬品数量众多,和很多宋元墓葬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啥没有出来救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杨家将的真实事迹,杨家将在北宋真的是这样辉煌吗,杨家将在北宋灭亡后去哪了

    文学和历史不同,文学源于历史,但和真实的历史却有很大出入。在我国一些文学作品中,常将历史和虚构混为一谈,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在很多文学作品影响之下,产生一种史实不清的感觉。北宋时期,杨家将,以及杨门女将,为北宋尽忠职守,留下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然而,我们知道,北宋在金国攻占之下,短短数月就灭亡,这

  • 李彩凤:大明最为严厉的皇太后,万历的怠政有她一份过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等到朱载坖成功登上了皇位,成为隆庆皇帝后,她也顺利被晋封为贵妃,地位仅仅位于孝安陈皇后之下!六年后,隆庆皇帝就病逝了,由朱翊钧继承皇位,此时由于万历皇帝的嫡母和生母不是同一人,所以原本按照旧制,需要共同尊嫡母和生母为皇太后,但嫡母要上徽号,生母不能上徽号,以此来体现嫡庶之别!可是由于当时的太监冯保想

  • 宋朝著名词人65岁和歌妓相爱,写了首情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宋最美的情诗,宋朝最催人泪下的情诗,宋朝才女写的诗

    无论是哪个朝代的诗人,骨子里都带着浪漫情怀。他们往往善于发现爱,用诗句描写爱,诗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所想所见所闻用文字表述出来,形成一段段流传千古的佳作。让我们能在诗句中明白诗人们的感受,而关于爱情,大多是诗人们在青少年时期的佳作,很少有诗人年老之后依然歌颂爱情,咏颂那欲说还休的情感,也是后世非常推崇

  • 如何评价白起、韩信、李靖、岳飞的综合能力?四人能力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只有乱世才能出英雄,不同的时期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包括英雄的成长与所处时期的发展趋势息息相关,白起、韩信、李靖、岳飞都有着他们所处时代浓浓的气息,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才能,也具有时代的特征。一、白起白起生活在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逐渐强盛,以军功爵位制作为激励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士兵

  • 如果朱祁钰真下狠心,将他哥哥杀了,他的下场还会那么惨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祁钰之死,朱祁钰的真正死因,朱祁钰死后怎么处理

    明朝是个强势的朝代,但明英宗朱祁镇却被认为是整个明朝最胆小无用的帝王,因为在土木堡之战中,他面对瓦剌的入侵并不作为,很轻易的就投降了,甚至还带着瓦剌大军去劝自己的将军也投降,毫无一点做帝王的骨气,好在明朝大军的将领并没有给他面子,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于谦带兵成功击败瓦剌。 1449年,瓦剌兵败后,朱祁

  • 宋高宗赵构活了81岁,为何56岁就禅让退位?这背后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构为什么是高宗,宋高宗赵构有多强,宋高宗赵构在哪死的

    赵构56岁时退位于养子赵昚,据《宋史》记载“朕在位三十六年,今老且病久欲闲退,此事断自朕心,非由臣下开陈,卿等当悉力以辅嗣君。”他自称老且病,久欲闲退将皇位让于赵昚。但《史记》记载他能拉动一石五斗力的弓,并活了81岁。可见因为身体虚弱让位的说法不可信。综观宋高宗所处的时期,不难发现宋高宗让位不是因为

  • 朱元璋写了一副对联,状元上去就是一脚,皇帝说:给他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出对联老子天下第一,朱元璋对联欣赏,朱元璋时期经典对联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我国一位比较传奇的农民皇帝。不过,也因为他是一位农民皇帝,所以登基之后为了百姓民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政治上严惩贪官,经济上减免赋税,文化上兴科举、选人才,算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好皇帝。甚至有人说,生活在朱元璋年间的老百姓是最幸福的,有时候地位比官员都高。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