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退位后生下30多个孩子,让李世民头疼,武则天用一狠招解决

李渊退位后生下30多个孩子,让李世民头疼,武则天用一狠招解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00 更新时间:2024/1/4 14:35:44

为什么李渊退位之后生的孩子足让李世民头疼不已,明明是靠杀害兄弟上位的李世民,为什么这个时候却没有办法来处理他这三十多个小兄弟了,这让他头疼不已的问题武则天居然用一招轻松解决。

说起来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皇帝,那非李渊莫属,前面是隋炀帝,后面是李世民,这样他这位开国皇帝的存在感弱到不行,不巧的是,他也是历史上最惨的皇帝,虽说谋权篡位在哪个朝代都很常见,但是被逼迫退位的开国皇帝他还是第一位。

李世民和自己的哥哥李建成都是追随李渊推翻了隋朝的功臣,这巨大的功绩代表着二人之中必定有一人会登上太子之位,可惜的是李建成身为长子,自然有嫡长子继承的权利,在从娘胎里快了一步之后,就每一步都比李世民快,李世民心中自然不服。

李建成虽然是能文能武,当皇帝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李世民这样高的功绩,可谓是功勋耀眼,为李家打下了大半个江山,这不得不让李建成忌惮,于是他准备先下手为强,联合李元吉,一起对付李世民,身为父亲的李渊自然感觉到了兄弟之间的争斗。

李渊选择站在了太子李建成的一方,默认李建成削弱李世民的军事力量这个行为,同时李世民这一方的势力自然也不服李建成,经过了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集团就逐渐占了上风,李世民等到时机成熟,就在玄武门之前发起了玄武门事变。

他让将领们埋伏在玄武门外的树林里,正在这时,太子恰巧路过,已然感觉到了这时候的气氛不对,宫门附近竟然宁静的有一些诡异,认为有事情将会发生,于是准备撤退,这时候,李世民带着一行人出现,直接一箭射向李建成,李建成当场毙命身亡。

若是说李世民动了这么大的阵仗只是为了一个太子之位那就是肤浅了,他的终极目标必定是皇位,玄武门之变当中,他杀害了太子和齐王,这时候的李世民已然是一位君主了,而李渊也仅仅是一位象征性的皇帝,看到李世民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还是选择了退位。

在李渊退位之后,李世民对待李渊的态度还算的上是孝顺,毕竟杀害了自己的亲兄弟,又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此时的李世民能做的就是更加的孝顺,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但是李渊的心中仍然是不开心的,不愿意和李世民和解。

李渊的退位并不是那样的心甘情愿,九年的皇帝说放下就放下,怎么能做到,不得已退位才当了太上皇,被逼退位,这是一件多没有面子的事,于是他心怀不满,不甘心就这样受到李世民的压迫,于是他就想方设法的报复李世民。

李渊想到的办法就是生一大堆孩子,趁着现在还能生育,而且孩子的年龄和李世民的年龄相差很大,李世民也不用担心这些孩子与他争抢皇位的问题,对李世民的地位造成不了任何的威胁,所以他不会轻易的杀害兄妹,同时他也要做好哥哥的义务,照顾好这些姊妹。

但是李世民可是靠着杀兄弟得到的皇位,这个时候要他照顾李渊留下来的这三十个宝贝,可谓是让他头疼不已,不仅如此,他还会忌惮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会不会做出来想自己一样的事情,谋权篡位,做出有背道德的事情,因此来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利。

这些孩子可是要债的主儿,他们长大之后可都是亲王和公主的人,这一个个亲王可是要给他们封地授爵、配备官员和仪仗卫队的,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可是建立初期的唐王朝哪儿有这么闲散的钱,这可是给李世民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李世民的后期,为自己的谋划不多,因为他的皇位已经稳稳坐下了,他考虑更多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怎么能稳坐皇帝之位,于是他将自己的弟弟派到地方称王,并派遣心腹大臣一同前往,表面的功夫做的十足,可是实际上这些人的作用就是监视这些亲王。

李治上位之后,他的这些小叔叔也没有跟他争夺皇位,但是嚣张跋扈的本是确实一流,没事就凭借自己的身世无所欲为,百姓怨声怨道,李治也是头疼不已,可是却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放任他们不管,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但是,这些亲王确实也是问题,浪费这朝廷中的大量银子,养这些闲人,还浪费土地,没事就惹是生非,武则天上位之后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困扰这二位君主已久的亲戚问题,是的,李世民和李治没有对他们做什么只是因为在亲戚的面上。

但是武则天怎么会管那么多,这些阻挡她前进的人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死,不听话的都要杀掉,这样做不仅仅铲除了后患,还为自己立下了威信,可谓是一举两得,清扫掉了李唐王朝的残留,毕竟一个连自己儿子都可以亲手掐死的人,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

帝王之家的各种亲子关系,远远比我们现在生活在的社会要复杂很多,那时候的父与子大部分是充满了利益关系,他们衡量互相的标准也仅仅是是否德不配位,他们的概念中总是以大局为重的。

生在当下的社会当中,应当心存感激,这时候的父母不会用利益来衡量他们给的爱,即使是因为种种原因的斥责也好,埋怨也罢,但是能确定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们是真心实意的、发自肺腑的,为作为子女的我们好,我们更应该去体谅他们、爱护他们。

更多文章

  • 80年代,山东一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建起“后宫”,专招幼龄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山东村妇效仿武则天称帝,山东武则天自封皇帝,武则天篡权成功案例

    当然,没过几天,晁正坤的小朝廷便被公安机关一举剿灭。只是,这荒唐的称帝事件又是怎样发生的呢?创立邪教晁正坤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村民,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因为她性格爽朗又能干,所以被村里人推举成了生产大队的队长,每天领着村民们下地劳作,手里算是有点权力,但偏偏就是这点对权力的欲望,最后让晁正坤误入歧途了。

  • 李渊的野心有多大?将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看看,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渊简介资料大全,评价李渊的一生,李渊真实有几个儿子

    “名字蕴含着无穷的寄托和期望。”的确如此,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我们的汉字更是拥有着长久的历史。尤其是在古代,家长给子孙后代起名字的时候都会非常的重视,而且很多时候,孩子的名字不仅蕴涵着家长对于孩子的期待,其中也蕴藏着父母们的一份念想。那提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李渊了。李渊是一个十分有野心的人,不

  • 李世民等到李靖、李绩表态之后,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李靖李绩三人军事能力,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问李绩的,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与李靖的对话

    在我国历史上,李世民作为一名很治世之才的君主,一生勤政爱民,估计唯一的污点就是在皇位的争夺上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根据当时的例律,只有家中长子才能继承大统,而他排行老二,注定与皇帝之位无缘。不过后来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手足,逼迫父亲退位,才顺利登上皇位。但事实上他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是无奈之举,他曾多次被

  • 唐朝奇事:虢国夫人得到一绝世美男子,两年后才知那是一具木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十大经典故事,虢国公主,唐玄宗和虢国夫人

    封建社会中,国家的权力、珍惜资源等一切可以享乐的事物都掌握在皇亲国戚这些少数群体手里,底层的穷人十分愤恨却又无奈。日常生活中的市井坊间距离那些权贵最接近的时候便是茶余饭后谈起那些人的逸闻趣事。而在大唐红极一时的杨玉环便是老百姓的谈资之一,她“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杨

  • 首席判官崔钰:为何给李世民添20年阳寿,却无视李渊魂处鬼门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与崔判官,唐太宗跟崔判官的关系,李世民和阎王爷的关系

    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后,智勇双全的秦王李世民,便成了大唐横扫对手、一统天下最为得力的助手。但连年的征战杀伐,特别是太极宫玄武门之兵变,年迈体衰后,李世民由于杀伐心过重,时常感觉有“怨魂缠身”,一次次从梦中惊醒!贞观23年5月,51岁的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威猛无比的唐王李世民原本是没有神鬼信仰的

  • 雄才大略的唐朝帝王:晚年却被架空成太上皇,还被自己儿媳折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开元盛世的极度繁华也带来了相应的阴影,唐王朝就像是攀上了最高峰,然后除了下落就别无他法。紧随其后的是安史之乱,这场战乱动摇了大唐的国本,造成了其不可抑制的衰落。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命运也和大唐一样跌宕起伏,壮年意气风发,晚年却被架空成了太上皇

  • 刘裕为什么要屠尽司马懿的后世皇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和刘裕,司马懿和刘裕谁更厉害,刘裕怎么灭司马懿的

    刘裕靠着拼搏,尤其是心狠,在军中站稳了脚跟,消灭了对手,成就了帝业,灭了5个国家,杀了6位皇帝。仅东晋皇帝就有两位,至于东晋皇室,也就是司马懿的后人,更是被杀片甲不留,他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第一、越是从底层拼到最高层的草根就越狠!刘裕的发迹,像奴隶皇帝石勒,像“乞丐”皇帝,像矮子皇帝(其实拿破仑1

  • 武则天为何要杀亲姐姐?不是因为冷血,而是发现了她与李治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为何杀亲姐姐,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皇帝李治与武则天关系

    但也有人认为她心狠手辣,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惜一切,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不管大家对的评价如何,武则天对我国历史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说她治国有方这方面,就算她作为一名女子,她的所作所为也让我国古代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提高了不少,算是女性思想觉醒的一个节点,此后参与社会活动。回想当年,武则天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

  • 战国时期秦国变法最为成功,列国为何不效仿秦国进行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时期秦国的政策,秦国变法内容,秦国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var1]由此可见,相对于列国在战国中晚期的孱弱来说,秦国的变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而法家的影响力,也凭借秦国这个成功案例,对于此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当然,这些都是此后发生的事情。如果我们深挖当时的历史的话,便能产生这样一个疑问,这个疑问就是既然当时秦国变法的成效有目共睹,那么,

  • 战国时期魏国出身的四大人才,竟都选择帮助秦国,最终一统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国为秦国输送了多少人才,战国魏国最厉害的猛将,秦国一统六国资料

    [var1]公孙衍公孙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在公元前332年开始的雕阴之战中,公孙衍率秦军全歼魏军八万人并擒获了魏军主将龙贾,夺回了秦国丢失了八十年之久的河西之地。[var1]张仪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