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李世民作为一名很治世之才的君主,一生勤政爱民,估计唯一的污点就是在皇位的争夺上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根据当时的例律,只有家中长子才能继承大统,而他排行老二,注定与皇帝之位无缘。不过后来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手足,逼迫父亲退位,才顺利登上皇位。
但事实上他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是无奈之举,他曾多次被哥哥李建成逼入险境,一直念着亲情隐忍着,没有和李建成动手,直到被逼入绝境才不得已出手,在获得李靖、李绩表态后,立刻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可是为什么要等这两个人表态呢?
众所周知,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定和平稳过渡,所以一直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才废除这一制度。
虽然嫡长子继承制在稳定政权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手足相残,但同时会带来诸多弊端,缺少竞争,安逸环境之下容易出现一些昏庸无能之人。
李唐王朝的建立之中便是如此,李世民劳苦功高,南征北战,而哥哥李建成一直躲在后方,就因为不是长子,自己拼命打来的江山交给一个无能之人,李世民心里自然有些不服气,可也是无可奈何。李唐王朝建立后,李渊将太子之位给了李建成,兵权却交给李世民。
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太子之位,李建成心里自然高兴,可是父亲把兵权交给李世民这件事却一直让他耿耿于怀,被他视为心头大患。
李建成认为国家兵权都被交到李世民手中,以后势必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这大唐江山几乎是他打下来的,哪个男人心里没有点野心,他怎可服气把江山交给自己,况且现在军中将士也只服他,黎明百姓也视他为大英雄。
反观自己,一直坐镇后方,几乎没有上过前线,也没有什么功劳,就因为自己是长子,所以得了这太子之位,到时候李世民功高震主,不反还好,如若要反,那自己身边又有几人能为自己征战。思来想去,种种因素考虑下,李建成决定先下手为强,铲除李世民一党,坐稳皇位。
于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先是在李渊身侧明里暗里的表示现在李世民功高震主,如果不拿回兵权,那以后皇位怕是坐不安稳,然后又使出各种龌龊手段栽赃诬陷,使得李渊对李世民心生不满。
就这样,他们开始计划重新拿回李世民手机的兵权,李世民自然也不傻,直到他们在担心什么,念着父兄之情,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别人劝他起兵造反的时候,他都不为所动。
直到李建成一党的所作所为直接威胁到他的性命,即使父亲知晓此事也不为所动时,这让李世民彻底寒了心,他决定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而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前,他先是征得李靖、李绩表态后,才敢发动此变动。
那么,在这场政变之中,李靖和李绩又是何人,为什么李世民要等到他们的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这两人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其实李世民这样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这两人都是朝廷重臣,一个是灵州都督,一个是行军总管,手握重权。
而且当时李世民手中的兵权基本上都被还了回去,手底下的士兵也被重新编排,他相当于一副空架子,如果没有这两人的支持,那他这次事变势必会以失败告终。
更或者退一万步来说,即使这场事变成功,两人来不及带兵回朝支援长安,他的皇位同样也是坐不稳,因为这两人的势力加在一起足以让天下重新洗牌。
李唐王朝建立后,李靖和李绩两人因在战场上骁勇善战,为大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且手中握有重兵,难以夺权,处理不好就容易发生叛乱,所以就让他们远离长安,镇守在国家边疆四方,守护着整个大唐安危。
如果这时自己贸然搞政变,没有得到李靖和李绩这两人的支持,即使政变成功,他们没有异心还好,若是有异心,到时候只怕适得其反,给两人钻了空子,借口起兵回朝,放弃镇守边疆的义务。
到时候,自己就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身后没有足够的兵源来支撑自己,面对的可不就是李靖和李绩两人的雄雄大军了,而是天下群雄的揭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权就此四分五裂毁于一旦。
所以李世民就格外重视李靖两人的态度,只有知道了两人的态度,他才有把握这场战是打还是不打。
但其实从两人的态度之中也可以看出来他们对李世民的做法是赞同和认可的,虽然他们在给李世民的回信中表示自己不帮任何人,就站在中间,持一个中立态度,但同样也没有把这件事报告给李渊。事实也证明,李靖、李绩两人的做法对当时李世民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武德九年6月4号这天,李世民率领大军经玄武门进入皇宫,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自己登基,开启了自己的宏图霸业。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一生勤政爱民,朝政政治清明,民间百姓安居乐业,为大唐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一代君王,李世民该有的宏韬伟略一样不少,从背后推动李渊建立唐朝,在到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登基,这些都可以看来他是一个十分会审时度势、步步为营的人。
李世民虽然是采用暴力方式才取得皇权,但是这一切也一直都是处在被动局面,兄弟步步紧逼,父亲冷眼旁观,甚至还参合进来帮忙。
本来大唐江山基本上都是靠自己一点一点打下来的,父兄在这上面没有做出点贡献,只是乐享其成,政权建立后没有对他怀有感恩之心就算了,甚至还想赶尽杀绝,这才是让李世民真正寒心发动政变的原因,而政变中两位将军的态度也决定了这件事的成败。所以李世民才会在征求他们的意见之后再动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