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历史上是非常厉害的,自古就有强汉盛唐之说。这就足以看出唐朝的厉害。在唐朝时期,出现了一位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他就是唐高祖李渊,不熟悉历史的人肯定会认为李世民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不可否认的是,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是非常出色的,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现如今的人们已经认为李世民是千古一帝。这一点不可否认,李世民在位期间,创造了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
当年李渊在太原起兵,这时候的李渊万万想不到,在多年之后,自己的儿子竟然会逼宫。李渊起兵之后,李世民不断的建功立业,因为功绩卓著,导致了李世民的功绩比太子李建成多,这就造成了失衡,也就造成了之后的玄武门之变。
唐朝建立之后,发生了玄武门之变,也就是这场变化中,让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正因如此,才有了之后的贞观之治。在治理朝政方面,李世民有很大的成就,即使是在军事角度来说,李世民也是有卓越功绩的,只不过后人忽略了。
在李渊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的功绩可以说是最大的,只不过人们不知道李世民的功绩到底有多大。大业十三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此时的李渊还想不到,自己以后竟然会成为一个开国皇帝。此时的隋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纵观整个隋朝领土,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叛乱。这时候的李渊就负责在太原剿灭上党一地的叛军。可是物是人非,这时候的隋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就是在太原,李渊选择了起兵。起兵之后,李渊立即挥师南下剑指长安。
作为关中的核心,长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当李渊的大军进攻到霍邑(今霍州)时,遇到了隋将宋老生的顽强阻击。这时候的大将裴寂建议李渊撤兵,此时的天气也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就是秋雨连绵,道路泥泞,后勤补给一时难以为继。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将裴寂已经建议撤兵。此时的李世民力主拿下霍邑,他说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如果此时撤兵,那么与其他贼匪有何区别呢?也正因如此,李世民此时的军事才能发挥了出来。也就是在这次之后,李渊的大军围攻了长安城。
后来李渊拿下了长安城,不过在此之后,李渊的皇位也不稳。首先自命为秦王的薛举就派薛仁杲(gǎo)领兵攻李渊。面对薛秦大军,李世民负责前往抵抗。李世民身体不适,遂交由刘文静、司马殷主管军务。这时候的李世民嘱咐两人,''深沟坚壁,以老其师''。
可是二人没有遵守李世民的战术,结果导致了打败。巧合的是,这时候的薛举突然离世,给了李唐喘息的机会。薛举死后,薛秦大军还在。于是李世民和薛秦开始僵持。李世民下令不得出战,并严令''敢言战者斩''。僵持了六十日之后,薛举的粮草开始不足。
李世民在这时候亲率精锐骑兵从背后包抄薛秦大军。到了夜半的时候,薛秦大军选择了投降。其后李世民平定宋金刚。当时唐军八战八捷,歼敌数万人,缴获辎重车千余辆。消灭了宋金刚之后,李世民开始北定刘武周。在进攻洛阳的时候,李渊将兵权全权交给了李世民。
这时候的李渊决定进攻王世充,此时的李世民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经过四个月的持续交战,王世充所辖州县渐渐被唐军侵蚀。单单在邙山一战中,李世民率军斩首三千。后来王世充部下全部归降了李世民。后来窦建德前往支援王世充,结果也被打败。
这时候的李世民押着窦建德前往洛阳着想王世充。经过多次大战之后,李世民帮助李唐夺取关中、巩固关中并进军中原。这时候的李世民仅仅二十四岁。李世民在初唐时期,建立了很多功绩,这时候的李世民成为了李渊的心腹。
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引来了不好的一面,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发生,这让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三人开始不和。直接导致了问题不断出现。结果在李世民的命令下,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世民的军事才能肯定是有的,每一次战争中,李世民必将身先士卒。
唐朝诗人杜甫写下了''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这样的诗句,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诗就是对李世民最好的写照。不过李世民最初的状态是很好的,他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出现了玄武门之变,这让李世民成为了具有污点的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