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但凡一件事情无法用科学解释,那就会被归结为鬼神之说。在宋代就发生过这样一个未解之谜,有一农夫偶然坠入深洞,而他在洞中所见,令人惊奇不已。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他究竟看见了什么呢?
寻仙问道、长生不老
其实宋代男子的离奇经历能够广为流传,主要得益于当时封建迷信的社会背景。底层人民寻仙问道的例子犹如过江之鲫,但九五之尊追求长生不老的例子却寥寥无几。虽然这可能是史官在统治者授意之下,对历史进行了加工美化,但还是有一些事件通过只言片语的记载流传了下来。
就比如一统六国的秦始皇,在他晚年之际国运昌盛,所以他便整日沉迷于炼丹修道。甚至还花费重金,派出了秦朝著名的方士徐福,让其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为自己寻求仙缘。
但直至秦始皇寿终正寝,远走他乡的徐福也未曾回到故国。根据日本的历史记载,徐福当年确实成功东渡,因此大家纷纷猜测,徐福终生不回故土可能是因为世间根本没有长生不老药。
其实不止秦始皇痴迷于此道,对“康乾盛世”起着过渡作用的雍正也痴迷于修道炼丹。都说长寿的基因是会遗传的,但康熙和乾隆在古代都是长寿帝王的代表,那为何雍正五十七岁便离开了人世呢?
其实是因为他时常服用具有各种功效的丹药。而古代炼丹为了外形美观会在其中加入金属元素,久而久之,服用者便会中毒身亡,肉体凡胎的雍正自然也不能例外。
宋代男子、离奇经历
聊完了上层统治者,再来说说发生在宋代的一个普通农夫身上的离奇事件吧。那日雨后,农夫决定上山采药,谁料却在下山归家之际,不慎脚底打滑坠入一深不见底的洞中。掉进洞中后这名农夫便短暂的失去了意识,清醒之后,便四处摸索想要找寻出路。他站起身来,摸了摸四肢,庆幸着自己毫发未损的同时,开始沿着墙壁前行。
走了一圈之后,农夫不禁感慨,这洞府当真幅员辽阔。一时间无数想法涌上心头,他忍不住胡思乱想到:我这该不是误入了哪位飞升的仙人曾经居住过的洞府,还是误闯了哪位达官贵人的墓穴。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也不想无功而返,于是农夫便开始在深洞之中仔细探寻。但没过多久他便精疲力竭,于是决定休息一晚,准备明日再做打算。
但一睁眼,他便被周身的环境吓破了胆。只见洞穴中所有的动物都在微弱的光线下整整齐齐的排列了起来,他们仿佛是一株株植物,在阳光下进行着光合作用。冷静观察了一会,发现这些蛇、龟、鼠,蛙都对自己毫无威胁之后,饥肠辘辘的农夫便也放松了下来,开始学着动物的模样在阳光下有节奏的呼吸。
但没想到这方法竟真的有用,他不但再也感觉不到腹中的饥饿,反而还觉得神志越发清醒,身体内部充满了能量。他百思不得其解,但奈何洞中的墙壁陡峭光滑,他实在是难以攀爬,所以便在洞中生活了起来。其实但凡看过修仙小说或者仙侠剧,大家便会明白农夫这是顿悟了,他成功的跟着洞中的动物学会了辟谷之术。
但学会此术的农夫并没有坐以待毙,他开始不断提升身体各方面的素质。于是他除了每天跟着动物吐纳之外,还会观察动物行进的形态,借此锻炼自己的灵敏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竟然真的凭借自己的能力成功爬到了洞外。但回到家中的农夫,着实把母亲吓了一跳,原来他已经失踪了半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村里人都以为他发生意外去世了,就连他的妻子也改嫁他人。生无可恋的农夫只能继续修炼,不断安慰自己,认为这是在斩断尘缘,自己迟早能够得道飞升。但没过多久,农夫辟谷修道之事就被大家口口相传,于是当地财大气粗的员外也从下人口中得知了此事。他登门拜访,放下身段向农夫咨询辟谷之术和吐纳之法。
员外为了感谢他,于是便在当地有名的酒楼设宴款待。农夫最终也没能忍住口腹之欲,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酒足饭饱之后便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但等到第二天,回到家中严格按照农夫说法修炼的员外却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于是便怒气冲冲的找到农夫,准备讨个说法。农夫认为他可能是做的不规范,于是决定亲自演示给他看,可结果却让农夫大吃一惊。
昨夜醉酒,农夫一觉睡到了第二天下午,一连错过两次饭点的他竟然在打坐之时,腹中发出了响亮的轰鸣之声。
这让员外愤怒不已,二话不说便叫来了门外的家仆将农夫整治了一番才拂袖离去。失去了看家本领的农夫立刻回去找寻自己坠入的洞府,遍寻无果的他最终也无奈的接受了现实。于是他又回归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吃、喝、拉、撒”是一样也少不了。
结语
这个故事听起来是否和“桃花源记”有些相似呢?但两个故事蕴藏的道理却大相径庭,“桃花源记”传达的主旨思想是一诺千金,渔人被桃源村民热情款待,转眼却在离开之后翻脸不认人。
因此,他终其一生也只能得到“遍寻未果”的结局。反观宋代农夫的故事,它其实想告诉我们“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以及“开弓没有回头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