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张良一则是身体不太好,二则对国家大事兴趣不大,基本属于半退休状态,刘邦是越来越仰仗陈平了。
据《史记陈丞相世家》和《资治通鉴》记载,在韩信事件之前,燕王臧荼谋反,刘邦御驾亲征,陈平以护军中尉的身份随从前往,助刘邦平定了臧荼之乱。接连解决了臧荼之乱和韩信事件,陈平显然已经是刘邦的平叛专家了。
在韩信事件的第二年,封地在北方的韩王信扛不住匈奴人的进攻,投降了,刘邦只好再次活动活动筋骨,亲自带兵去打韩王信和匈奴,照例带上了陈平,还是以护军中尉的身份。
刘邦打败项羽当了皇帝,特别是上次轻松的搞定韩信以后,有点飘了。他几次派人去打探匈奴的虚实,得到的消息都是匈奴人不堪一击,刘邦就产生了轻敌的情绪。
最后一探,使者娄敬回来报告,匈奴人表面看起来都是老人瘦马,这明显不科学,他们肯定是把精兵壮马都藏起来了,我们更要加倍的小心。刘邦怒了,看到的东西你不信,非要臆想出点东西来吓唬老子,就把娄敬给关了起来,打算打赢了仗再回来收拾他。
就这样,在大军尚未起拔之前,刘邦带着前军先赶到了平城。这会可好,匈奴人露出了锋利的爪子,冒顿单于带着四十万大军,把刘邦困在了白登,足足围了七天七夜,把刘邦和外面汉军大部队充分的进行了隔离。
刘邦本来就走的急,粮食带的也不多,士兵们已经开始饿肚子了,再加上北方天冷,冻手冻脚的,情况十分危急。这个时候,刘邦很自然的想起了陈平,你再给支个招吧!
这要是换个旁人,拍破了脑门子也没招啊,可陈平有,他又开始施展钱财魔力大法,派人给冒顿的阏氏送去了厚礼,也许还捎去了很多悄悄话。
当天晚上,阏氏就跟冒顿谈起了国家大事,按理说,两个国家一南一北的,好好相处过日子,不该困住对方的国君。我们已经习惯了草原的生活,就算得到了大汉的土地,也不可能下马卸车去过日子,咱们不习惯啊。
对面的那位,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在中原那么乱的情况下当上皇帝,肯定是有神灵保佑的,大单于,这样的人还是不要与他为敌的好。你再好好想想。
阏氏的这番话,对冒顿显然起了作用。头些日子,汉朝有一部分人作乱,约好了要跟自己联手打他们的皇帝,可到现在音信皆无,冒顿把这些事前前后后的这么一联系,坏了,搞不好这是刘邦在算计我。
第二天,冒顿下令,包围圈打开一个口子。刘邦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他赶紧带人逃了出去,跟自己大军会和以后,这才算一颗心落了地,然后就把娄敬放了出来。
这次以后,刘邦就更加依仗陈平了,后来陈豨造反、英布叛乱,刘邦依旧御驾亲征,每一次都以护军中尉的身份带着陈平,每一次都大获全胜。
到此为止吧,陈平前前后后给刘邦出过六次奇谋妙计,每一次都药到病除,陈平也因此六次增加封地。
事情讲到这里,陈平之前的所作所为,可以说都是在为刘邦效力,那么陈平有没有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谋划过那?显然是有的,而且还不少,这些咱们后面慢慢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