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英雄美人,历来是人们最为喜欢的话题。项羽和虞姬,可以说是古代最为凄美的英雄、美人故事了,一首“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更是成为后人无限的遗憾。连1000多年之后的大美女兼大文学家李清照也忍不住想起这件事情来感叹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生于公元前232年,他是原来的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代,而这时楚国已经被秦国灭亡,天下从战国时期走向了秦朝。虽然,项羽从小就对这个灭亡自己故国的秦朝没有什么好感,并且图谋推翻它。在项羽还是个少年时,曾经看到秦始皇的车驾从身边走过,他当时就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豪言。
民间说,三岁看到老。项羽从小就觉得自己可以取代秦始皇,长大了果然成为了一方豪强。秦末天下大乱,项羽所在的会稽郡太守想要跟着造反,准备拉拢项羽和项梁入伙,谁知项羽根本看不上他,直接一刀砍死了他,自己吸收了他的部下,并在公元前209年以8000子弟兵举兵起义。
项羽一路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在北方中原攻打秦军主力,秦军主力都被项羽打败。但是却不想这时候他的老冤家刘邦却避实就虚,直接从南方绕过来绕过去绕进了秦朝都城,从此两人结下了梁子。后来项羽摆下鸿门宴,却因为心慈手软而放过了刘邦,最终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项羽准备回国修整。
刘邦也厌倦了战争,而且前面他还曾经被项羽射中了一箭,所以他也想带着兵回家 休息两天。不过这时候刘邦的第一谋士张良和第二谋士陈平站出来说:
“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一向特别喜欢听取意见的刘邦听了这话顿时来了精神,避实就虚、以强击弱一向是他的拿手好戏,更何况这种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呢?于是他撕毁协议,向东追击项羽,从而产生了后面被人传颂的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十面埋伏等可歌可泣的故事。
公元前203年,垓下之战拉开了序幕。为了尽最大可能将项羽这个猛人给打败,刘邦也是花了大价钱,他下令事成之后把陈以东直到东海的土地全部封给韩信,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所有土地都封给彭越,淮南地区则封给英布,并且让兵仙韩信统领三军,发动对项羽的最后攻势。但是这样刘邦还是不放心,他知道项羽的厉害,不论是项羽的军队还是项羽本人,都是开挂的存在。
韩信可以对付项羽的军队,可是项羽本人怎么对付呢?项羽几乎是一台战争机器,是能够一人千军万马当中手刃数百人的存在,平常人不要说与项羽打了,就是看都不敢看他几眼,如何让士兵克服心里的畏惧对项羽发起死亡冲锋呢?刘邦还是拿出了他的老套路——赏赐。他下令,谁能杀死项羽赏金一千金,封万户侯!
这下刘邦这边的士兵沸腾了,这可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啊!封万户侯,以后世世代代都不愁吃不愁穿了,万金也可以使用很久了,于是一个个的勇猛冲锋,想要杀死项羽。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早已有了必死之心,这时候他的强悍武力发作,岂能是那些大头兵能抵挡的?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当中这样记载到: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这已经不能用人来形容项羽了,项羽连马也不骑了,跳下马步战刘邦的骑兵,还一个人杀死了数百汉军。这种个人战斗力,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包括项羽在内只有4个人,其中一个是岳飞,一个是冉闵,还有一个是杨再兴,不过那几个人都是骑马作战,项羽步战砍死数百人,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但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刘邦的军队还是像秃鹫一样朝项羽围了过来,他们都等着项羽死后用他的尸体来换取荣华富贵。这时候,项羽无意间看到了小时候的朋友吕马童在为刘邦作战,他笑着对吕马童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看着项羽这么豪迈的样子,吕马童有些不好意思,背过面去对他的上司王翳说:“这就是项羽。”
项羽心已死,遂自尽。顿时汉军一起都朝项羽的尸体扑了过来。那么最后项羽的尸体又被谁给得到了呢?最后有5个人得到了项羽尸体的一部分,作为当时那一块汉军的最高将领王翳夺取了项羽的头颅,然后吕马童也获取了项羽尸体的一部分,前面那个被项羽“嗔目”吓退数里的赤泉侯杨喜也得到了项羽尸体的一部分,另外郎中骑杨武、吕胜也得到了一部分。
打败了项羽,刘邦大喜,虽然项羽的尸体被5个人所瓜分,但是刘邦还是决定履行承诺。赏金一千金直接让5人平分,然后每个人都封侯,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这5人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其中王翳、吕马童、吕胜都得以享国而终,谥号为 “庄”,杨武因为犯罪,封国被收回,死后谥号也是“庄”,杨喜享国而终,后面的杰出子孙有杨震、杨家将、隋文帝、隋炀帝等,谥号也是“庄”。“庄”的意思是“屡征杀伐曰庄”,可见当时人对他们的评价不是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