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对于雍正有有拥立之功,亦有平外乱之事。君臣二人一开始也是如鱼得水,相得益彰。但年羹尧最终却赐死。应该说他的结局却是自找的,和雍正的关系真不大。首先就是年羹尧在平定叛乱之后,利欲熏心,僭越无礼。(贪污受贿这应该算小事)尤其是过于居功自傲。因此引发雍正强烈不满,年羹尧之所以如此,一是恃宠而骄,再就是有点二。混不吝。他就觉得这是他应该如此。这就让雍正饱受刺激。觉得这人是个刺头,不懂为臣之道。雍正也多次提醒于他。但并不好用。 在诛杀年羹尧中定罪一共有92条,虽说大都是牵强附会,实际也说明年羹尧的错误有多大。也创下了雍正13年间的最大记录。也可见雍正的愤怒。
雍正要杀年羹尧应该起于雍正三年,为此筹划了两年,在雍正五年赐死年羹尧。而年羹尧此时的行为也是一步步给自己挖坟。在西北一手遮天。无人臣之礼。而雍正却是一个薄恩寡义的皇帝。而且他自律性极强。这样的人对臣属的骄横自然不满。而且年羹尧干预人事。一个武将干预朝局,简直就是死催。对比李卫,显然李卫知道什么是主子,年羹尧不知道什么是奴才。
帝王无情,显然年羹尧不懂为臣之道。年羹尧肯定不会造反,他就是自恃功高飞扬跋扈。雍正刚刚登基,政局不稳。只好暂时忍耐。也算给年羹尧一个机会。但年羹尧没有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继续作死的节奏。最终自己把自己给做死了。而在这件事上,雍正表现得城府极深,他奖赏年羹尧的时候,高官厚禄毫不吝啬,杀年羹尧的时候,也是毫不留情快刀斩乱麻。帝王心术玩的如火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