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之前还有个王朝?存在1600年,却不被后世承认?

夏朝之前还有个王朝?存在1600年,却不被后世承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05 更新时间:2024/1/25 21:09:46

中国上下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悠悠历史长河见证着时代更迭,王朝转换。唐宋元明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朝代,然而,在历史上还有一个神秘的往常,存在时间长达1600多年,但很少有人知道。

这个王朝就是建立于夏朝之前的王朝——虞朝。关于虞朝,《论语·泰伯》中写道:“唐虞之际,於斯为盛”。尽管如此,因为随着时光的流逝,考古人员至今都没有发现关于虞朝的历史遗迹,所以有很多学者并不承认虞朝的存在。

历史长河中存在的神秘王朝

2002年,历史学家王树民在《河北学刊》中发表论文《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他在书中指出,虞朝一共存在了1600多年,有40多位国君,一直到开始了“家天下”的夏朝,虞朝的发展才走到了终点。

然而,在历史长河中,虞朝却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战争不断,在连年的战争中,虽然催生出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但很多记录前朝的古籍也都随着战乱不知所踪。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为了实现对百姓思想的控制,他开始实行焚书坑儒。在焚书的过程中,大部分历史典籍化为了灰烬。

如此一番,记录虞朝的历史典籍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后人在对前朝进行研究时,大多也是将陶唐王朝与虞朝并称为“唐虞”,一带而过。

虞朝作为建立在夏朝之前的王朝,其开国君主很有可能是五帝之首黄帝。舜是虞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正是舜将虞朝的整个政治体制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将之前松散的部落联盟体系联合起来,建立国家政治制度。

在虞朝,关于统治者的更迭采取的应当是选贤举能的禅让制。舜在晚年时,认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于是将统治地位传给了声望更高的禹。然而在禹之后,他的儿子启夺得了王位,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的奴隶制王朝。

承上启下,拉开下古文明大幕

据文明历史学中武初派和文始派两大学派的观点来看,中国的历史被分为远古氏朝、上古五皇朝、中古九帝朝、下古十五王朝。其中上古为根系文明史,中古为民族文明史,下古为国家文明史。

虞朝存在于中国正处于历史变动的时期。因此,虞朝自然成为了承上启下的王朝,作为下古十五王朝的开端,拉开了下古王朝文明发展的大幕。

相传,舜在位时,继承了唐时期的政治遗产,其中包括人才的任用和国家的体制。为了国家的发展,他任用禹、皋陶、契、弃、伯夷等人,给其分配不同的职务,分别管理社稷、水土、教化、刑法等不同方面。

舜在人才任用方面,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官职轮廓,这也为日后各个朝代在官员任用方面积累了经验,而他建立的政治体系,也为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构建了大致框架。

舜在为人处世、治国安邦上都以德为先,在书中他还是个以孝为先的君王,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成为了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因为任用贤能,在舜统治时期,国家一片清明,之后的很多文人在表达政治抱负时,都将唐虞描述为太平盛世。

不仅如此,在虞朝,关于器物的铸造应当也有了一定发展。虽然二里头文化中没有出土关于夏朝文化的明确记载,但其中出土的石器、铜器、陶器、玉器、骨角器等按时间推断应当是属于夏朝。

夏朝在历史中只存在了400多年,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里有如此深厚的工艺与文化积淀。若真要溯其根本,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虞朝的文化。

时代转变,考古难证实存在

历史的记载中,关于虞朝的记载十分模糊。与其说虞朝是一个王朝,更不如说是一个时代。虞朝并没有像之后的王朝一样有一个明确的国号,其中统治者的更迭也是采取的选贤举能的禅让制,纵观整个虞朝,倒更像是一个个部落联合起来的政治联盟。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虞朝大概存在于公元前36世纪~公元前21世纪,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王朝,为何会在辉煌灿烂的文明中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连很多中国人都不承认其存在呢?

在西周后有不少关于虞朝的历史记录,如先秦典籍《尚书》中便有一部专门记载夏朝之前的新兴王朝——虞朝之书《虞书》;《韩非子·显学》中,更是明确写了“虞夏二千余岁”。

然而,随着时代更迭,很多史书资料已经失传,一些现存的史书中关于虞朝是否存在的观点也含糊不清。证明一段历史最好的方法是将历史记载与考古发掘相结合,但考古人员们至今都没有发现任何能够准确证明虞朝存在的历史证据。

不仅如此,很多人甚至对夏朝的存在都提出了质疑。因为截至目前为止,考古人员只明确发现了证明殷商存在的历史遗迹。关于夏朝和夏朝之前的虞朝,其能够证明这一时期存在出土文字记载仍然还是一片空白。

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虽然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

连夏朝是否存在很多人都抱有怀疑,更不必说在夏朝之前的虞朝。可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积累。殷商时期的繁荣注定是有前朝为基,不论是政治体制、文化、军事,后朝中多少会带有前朝的影子。

关于虞朝是否在历史中真实存在,因为没有出土准确的文字证明,所以很多人抱着严谨的态度不愿承认其存在。

相信在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下,有朝一日虞朝的神秘面纱一定会被揭开,这个神秘王朝背后的故事也将会跨越千年岁月,重现在人们眼前。

更多文章

  • 夏朝文明存不存在?贵州教授:存在,只不过在巴基斯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夏朝文明证据深度解析,夏朝文明研究,夏朝文明是否存在

    消失的两千年大家总说我们有五千年历史,但是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是没有详细记录的,那就是夏商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提到过,很多历史都未被记载,他在翻阅之前的古籍时,自黄帝以来的很多文献都标注的不是很清楚,内容也是杂乱不堪,根本无法作为参考,也不知其中的真假。为避免误导后人因此司马迁才从有明确时间

  • 为什么大叔姜子牙形象,比黑眼圈哪吒接受度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姜子牙个人资料视频,姜子牙真的帅吗,哪吒与姜子牙

    1905电影网专稿谁是姜子牙?“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有人抢答。“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建立成康之治。”——书上、网页上也许这么写。实际上,从《诗经·大

  • 历史上首位张姓皇帝,荒唐残暴超过商纣王,称帝仅1年便被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张姓皇帝,历史上张姓最厉害的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张姓皇帝

    在常人的印象中,作为“中国三大姓”(李、王、张)之一的张姓似乎缺少帝王运,没有一个人做过皇帝,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依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张姓在历史上至少出过4位皇帝,只是他们的帝位均非正统,而且结局都比较惨,因此很容易被忽略而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首位张姓皇帝-前凉帝张祚。前凉属于两晋期间的十六国政权,

  • 周厉王的文物,外形足以惊艳世界,铭文内容颠覆史家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厉王资料,周厉王图片大全,历史上真实的周厉王

    作为一个地方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发展是很迅速的。它的前身是历史文物陈列室,成立于1956年。直到1963年时,它还没有一件青铜器。但是在2010年便更名为现在的名字,并于2017年晋级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所以能有如此迅猛的突破,与陕西宝鸡获得的历史馈赠是分不开的。此地孕育了西周文明,西汉

  • 曹操在读周文王、乐毅、蒙恬三人时,为何读一次,流一次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蒙恬和曹操是什么关系,周文王和曹操的关系,曹操评价蒙恬

    曹操这里说读两个人,其实是三个人。一是孔子在《论语》里讲的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意思是周文王已经拥有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是他仍然能够以臣子的礼节尊奉殷王。二是说乐毅。乐毅在燕国受迫害,逃到赵国后,赵王让他带兵打燕国,可是他不愿意,说自己曾经是燕王的臣子,不能做这样的

  • 姜太公用直钩钓到周文王,此人钓鱼,钓到了一个生僻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成语故事姜太公钓鱼,姜子牙钓鱼四字成语,姜太公钓鱼是个什么成语

    从小到大,小珏相信有个歇后语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从生活常识上来说,打死我也不相信用直钩可以钓上鱼。这个故事,大概也说明了姜子牙自信、豁达、淡定的心态,同时也说明了周文王慧眼识珠,这才有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天下。姜子牙的行为艺术,不仅为他赢得了功名利禄,钓上了周文王这条大鱼,而且还成

  • 上海博物馆进门第一件文物,霸气十足,专家说它来自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海博物馆国宝级文物,上海博物馆里的古代文物,上海博物馆最珍贵的馆藏文物

    许多人通常会认为,博物馆中琳琅满目的文物,一定被专家研究透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相当多的文物,还有着或多或少的未解之谜,等待后人去探究。比如说上海博物馆的镶嵌十字纹方钺,就是如此,对于它的认识,一直在进行,一直在突破,也一直没有结束。上博虽然没有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规模,但青铜器馆藏非常有特点,它

  • 姜子牙为何要对不投降的人,赶尽杀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活着的时候,姜子牙还有一丝忌惮,有什么事情都会咨询一下文王的意见。但文王死后,姜子牙无人压制,彻底成了西岐的无冕之王!那么姜子牙为何对不投降的人要赶尽杀绝呢?小刘分析,有几点原因。一,姜子牙本来就是心狠手辣之人!一句流传了很久的名言,叫慈不掌兵!战场厮杀是很残酷的,心软的人,根本就活不下来,到最

  • 女娲娘娘被纣王题诗羞辱,为什么她不直接杀死纣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纣王为何敢对女娲下手,纣王写给女娲的诗原文,女娲娘娘讨伐纣王原因

    女娲圣像的绝世之姿,让纣王忍不住在女娲宫内的粉壁上题诗一首。当女娲娘娘回宫之后看到纣王题诗,十分恼怒,当时就要杀死纣王,但因为她来到朝歌之后,被冲天而起的两道红光阻住了云路,所以,无奈的回到行宫用招妖幡招来了天下群妖,之后派出轩辕坟三妖去迷惑纣王。那么女娲娘娘真的是被红光阻住了云路才放过了纣王吗?她

  • 见到孝庄的复原图后,才明白为何皇太极不爱,可多尔衮却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太极与孝庄的真实关系,孝庄皇太极和多尔衮的关系,孝庄和皇太极有什么关系

    都说古时候的人是没有真正的爱情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一些大户人家,尤其是皇室他们的婚姻基本上都是政治上的联姻,所以他们彼此之间几乎是没有任何感情的。但是还是会有一些例外,比如说一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可以放弃一切,一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苦苦的等待一生,而多尔衮就是这样的男人。他对孝庄皇后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