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朝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误杀第一忠臣,太后心疼的饭都吃不下去

大明朝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误杀第一忠臣,太后心疼的饭都吃不下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97 更新时间:2024/2/22 17:00:40

为了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顺从内心的声音也会变得明亮。并且于谦有很强的志向,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记得他的存在。于谦自幼生于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即现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生后便堕入书香门第,世世代代为官。

于谦在世时曾领导过保卫京师之战,夺门之变,铲除宦官等一系列功绩,为朝廷上下所钦佩。可是,于谦到了晚年却被人以谋逆之罪诛杀,真是气死人!但是,在抄书的时候,发现了于谦家里的一个密室,打开后在场的人无不感动落泪,这是什么情况呢?于谦,后人称其为于谦。自幼聪慧,于谦能写诗,1421年考为进士。

不像他的父亲,他渴望通过仕途实现他的志向,在永乐十九年,他考取了辛丑科进士,正式迈向仕途。他当官期间在各方面都有建树,逐渐实现了自己的部分抱负。

当时,在于谦的英勇指挥下,明军最终大败瓦剌,堪称天下第一功臣,随后在他的努力下,瓦剌又收复了被俘的朱祁镇,明朝此时已有皇帝,朱祁钰,对于皇位问题,他从来都不肯拱手相让,他将哥哥朱祁镇囚禁起来,这一关就是七年,此后,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帮助下,朱祁镇发动了一场夺门之变,重新上位为皇帝。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起兵于乐安州,意图策划叛乱,于谦跟随明宣宗朱瞻基入关,被封为御史。在朱高煦一举击败叛军之后,在于谦一件件细细的数过罪状后,朱高煦吓得直哆嗦,只得自告奋勇将罪状告死。

其中最为传奇的当属明英宗朱祁镇,他既是皇帝,又是囚徒,又是皇帝,又是明朝最昏庸的皇帝之一,为什么要把他列在这个名单上?首要的事情就是冤杀于谦。

朱祁镇也不傻,但徐有贞却说“不杀于谦,夺门复辟无名”,最后,于谦因谋反而被杀,史书上记载,于谦被杀,天下皆知冤。

于谦被抄时,锦衣卫前去,在于谦家中,这位明朝大臣家中,锦衣卫落泪,于谦家中财宝不多,甚至不如普通人家,唯一特别的就是一条蟒袍,一把剑,而这正是当初明宗因守北京有功而赏赐于他的,于谦至死也没有拿出来炫耀给别人看。

有人说,在他去世的那一天,天色阴沉,几乎全国各地的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而且到了抄书的时候,发现其家中并无余钱,只有正房关得紧紧的,打开一看,里面只有朱祁钰赐给的蟒袍、剑器。为此,奉命抄写的锦衣卫无不落泪。那时有一位叫朵儿的人,原是曹吉祥的部下,在于谦死后,他将酒泼于谦的尸体上,痛哭不已。曹吉祥生气了,鞭打了他。但第二天,他仍照样泼酒示众。

于谦死后,行刑人因深感内疚,自刎而死,久居深宫的皇太后起初不知道于谦已被处死,后来才得知消息,为此悲痛数日,连饭也吃不下,英宗也后悔莫及。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水浒传》里的方腊明明是个暴君,为何现在很多人要给他洗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以前很多小人书连环画,都把方腊阵营的人物和李逵武松等反对招安的梁山好汉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而宋江吴用等人的艺术形象比较猥琐。小说中,提到方腊、田虎、王庆,都是残害百姓,怙恶不悛,巧取豪夺,罄竹难书、割据一方难成大事的强梁贼寇,而且自私自利。原著中方腊的智囊伪丞相娄敏中,听闻前线来报,称乌龙岭兵力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为什么这么欣赏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清照为什么思念项羽,李清照项羽经典语录,项羽和李清照谁厉害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项羽其人项羽,是秦末反抗保证的著名领袖,也是反秦势力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在灭掉秦朝后,他自封为西楚霸王,并且分封诸侯,一时之间政皆由羽出。后来他与刘邦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屡屡失败,最后被骗至乌江边,看着自己一手经营的事业就此陨落,看着跟随自己而来的八千子弟兵一个个战死,项羽拒绝了乌江亭

  • 《水浒传》中晁盖等人智取的十万贯生辰纲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水浒传里用谋略帮晁盖智取生辰,晁盖智取生辰纲值多少钱,水浒传晁盖智取生辰纲的人物形象

    北宋时期江浙一带的米价大约是500文左右一石,而在湖广地区一石米大约是400文,岭南地区更便宜些。以最贵的江浙地区算,1贯钱也可以买一石大米。宋代一石大约相当于现在的59.2公斤,按照现在米价2-3元的中间价2.5元算,1贯钱就是148元,10万贯就是1480万元。不过我们也知道,随着农业的发展,实

  • 108将个个都是社会人,宋江能力一般,如何当上梁山首领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108将宋江简历,宋江靠什么领导108将,宋江是108将的核心人物吗

    晁盖——黑社会老大晁盖,听外号晁天王,就是黑社会老大,不知道身上文没文龙,有没有花胳膊。当年带着几个小弟抢了的“宅急送”,成了通缉犯,没落脚的地方了,跑到水泊梁山投靠绿林好汉王伦。其实给晁盖当惯了大哥,上梁山就是看到这个地方易守难攻,是个避险的好场所,根本没把王伦当回事,篡权是迟早的事。只是人在江湖

  • 崇祯是一位勤俭勤勉的皇帝,胸怀壮志,却为何还是亡了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崇祯皇帝深度分析,历代皇帝对崇祯的评价,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

    一.内乱1.民反自崇祯元年始,我国北方连续多年大旱,尤其陕北,旱情更重。千里赤地,庄稼几乎年年绝收,再加上沉重的赋税,把人们逼到绝望的境地。当时米脂县小吏李自成,顺从民意,率众起义,扯族旗造反,转战陕西,河南等地十几年,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锋芒直指京城,成为朝廷最致命的一柄利剑。2.党争明末党争十分激

  • 大明王朝1566:嘉靖作为一国之君,为什么会混到如此差钱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明王朝1566嘉靖的权谋,大明王朝1566怎么评价嘉靖,如何评价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

    在大明王朝里,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是进入国库的,这些收入会用于下一年的各部门开支,以及军费、赈灾等等的财政储备,而皇帝是私库是皇帝个人所有的钱财,主要用于皇宫的内部人员工资,吃穿用度以及皇帝对有关人员的打赏等。当然,皇帝的私库更多的满足皇帝本人的一些个人爱好。比如嘉靖皇帝的炼丹修殿等,那么在电视剧《大

  • 宝贝女儿被沐英之子沐昕家暴,朱棣为何无动于衷?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对沐英的儿子好吗,朱棣和沐昕的后代,朱棣沐昕

    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原因肯定是朱棣对常宁公主没有感情。可实际上,在常宁公主死的时候朱棣是非常难受的,这说明朱棣是爱护女儿的。史料记载,上深悼之,赐祭。可怜天下父母心,相信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不希望孩子受到委屈的。如果说常宁公主不守妇道,那么沐昕被家暴,朱棣的确没有理由阻止。可根据史书记载,常宁公主是

  • 历史上的宋高宗赵构,真的很菜吗?其实我们都被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高宗赵构图片,宋高宗和赵构是什么关系,宋高宗为啥还叫赵构

    宋高宗赵构是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在民间他的形象和口碑都极其不好,这跟他重用奸臣秦桧杀害岳飞父子有莫大的关系,也跟他卑躬屈膝丧失国格与金朝多次讲和有关。然而真实历史上的赵构真的有那么不堪吗?实际不尽然,根据正史的记载其实赵构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也称得上文武双全、雄才大略。比如《宋史》就这样记

  • 崇祯时期,大臣们守着大量的财富,却为什么不拿出来救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祯时期重要大臣名录,大臣为什么不支持崇祯,崇祯是靠谱的皇帝大臣却不支持他

    后期崇祯帝为政勤勉,为了处理事务,竟然两天不睡,在军务政务紧急时,崇祯帝可以好几天不休息,堪称劳模。而且从真帝在位期间,以节俭为根本,在位17年里面根本就没有修建过新的园林。这是明朝诸帝中还是很少有做到的。然而崇祯帝的臣子们却是最不要脸的一群人。明朝末年,天灾不断,然而这些官吏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 崇祯帝究竟要怎么做,才有挽救明朝的最大可能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明末,内有暴动四起,外有满清虎视眈眈,两边互相影响,最终挤死了大明。若问我有何良策,或可救大明于水火,我倒有建议二三:停止盘剥,不再为关外挂民脂民膏内为根本,内部不稳,便是动了根本,所以攘外必先安内。暴民四起,是因为苛捐杂税日益繁多,民不聊生。盘剥所得,多用于关外战争防备所耗。屡战屡败,屡败屡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