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成吉思汗1225年秋亲征西夏,围猎意外受伤至甘肃六盘山休养,一代枭雄纵横欧亚大陆的铁木真,最终病逝在六盘山下清水县,按照成吉思汗意愿灵柩需运回蒙古,但蒙古大军与西夏鏖战至关键时刻,耶律楚材等商议后决定“秘不发丧”,蒙古军队照常围攻西夏中兴府(今宁夏银川),为成吉思汗灵柩进入宁夏境内提供可能;
第二,蒙古围攻西夏总兵力十余万,包含色目攻城兵及部分契丹步兵,且被分散在西夏诸多战场上,传闻成吉思汗避免被盗墓,陵墓由蒙古亲军掩埋,再由万马踏过消除痕迹,蒙古亲信骑兵一人三马也需七千,长时间脱离战场易被西夏守军察觉,而秋天尚暖成吉思汗遗体难以贮存,如此前提下蒙古无法分神护送成吉思汗灵柩,葬在宁夏北部未尝不是好的选择。
第三,蒙古成吉思汗西征前,西夏早已向蒙古称臣,并在数次征伐后丢失其北部疆域,成吉思汗志在复仇遗命灭金和西夏,按照原始信仰视死如生理念,成吉思汗身死亦希望守护蒙古荣耀,葬在宁夏北部草原,彰显蒙古帝国的开拓进取,期望陵寝守护子孙后代,避免蒙古各部再受欺凌,期望新征服的领土,永远归属蒙古帝国的势力范围。
第四,成吉思汗生前未建陵寝,所以未留下准确的文字记载,继任的窝阔台能够短时间修筑陵墓,西夏工匠是最可能的劳动力,传闻中成吉思汗陵墓与西夏王陵有相似之处,且西夏工匠有经验且材料齐备,陵墓修筑完成后屠戮保守秘密,成吉思汗诸多嫔妃未殉葬陪伴,推测远离蒙古本部的仓促举措,再佐证葬于宁夏的可能。
综述:成吉思汗在蒙夏战争关键时刻病逝,继承者窝阔台执行成吉思汗遗命,以灭金国和西夏为主,在宁夏北部的草原地带修筑陵墓,埋葬成吉思汗是时间和空间都合理的揣测,用西夏领土弥补成吉思汗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