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刘秀建立的东汉能够中兴,而司马睿的东晋和赵构的南宋不行呢

为何刘秀建立的东汉能够中兴,而司马睿的东晋和赵构的南宋不行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790 更新时间:2023/12/23 4:12:01

反观东晋和南宋,其实都是之前那个王朝的延续,中间是没有中断的。最强盛的开国几十年时期,已经过去了,又没有特别优秀的帝王加持一把,紧接着自然就逐渐走向落幕了。

东汉是西汉的延续吗?那是刘秀给足了西汉面子。

王莽作为西汉最大的外戚力量,他亲手将西汉给葬送了,自己建立了新的王朝,就叫新朝。那么反对的声音到底大不大呢?告诉你一开始还真的不大。

因为王莽在没有改革新政之前,对老刘家的那些贵族们没有利益上的伤害,该是诸侯王依旧还是诸侯王,该有封地还是有封地。

你比如说刘秀,他还去王莽开设的太学读过书,可见建立新朝最早并没有多少人表示反对。之所以后来反对,那是因为王莽的改革动了天下贵族们的奶酪。

举个例子吧,他把天下所有田都收归国有,采取所谓的王田制,再按照户口平均分配给大家,那些有万亩良田的地主当然不答应,而这些人主要是刘氏宗族,因此讨伐之声才逐渐响起,这帮人斗来斗去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哪有什么正义可言。

本来刘玄建立了更始政权,也是西汉的一种延续,可惜只有3年时间就被灭了。此后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号称也是汉朝的延续。可是真的是汉朝的延续吗?

我们看看刘秀的出身,刘秀是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六世孙,这关系可就扯远了。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出了五服谁还认得谁啊?

况且刘发还特能生,光有记录的儿子就有16个,其中刘秀和刘玄都是刘发的第13子刘买的后代。连个嫡长子的后代都不算,这玩意儿靠谱吗?谁能知道呢?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后汉书》

反正刘秀最后成功了,他想要什么身份都是可以做到的,因此他说自己是延续了大汉王朝,其实就是给足了西汉面子。他的身份和东汉末年的刘备一样,没什么太大价值了,可以说刘秀那一个村子的男人,都是刘发的后代。

因此,刘秀开创东汉王朝,那就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推倒了重新再来。这跟延续一个颓废的王朝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所有法令章程制度包括贵族和领导班子都会焕然一新。

司马睿建立的东晋,那才是真正西晋王朝的延续。

司马懿篡权成功,司马昭和哥哥司马师死死把握住曹魏军政大权。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一人独掌大权,灭了蜀汉,此后他更是加九锡封晋王,距离皇位就差一步,他挂了。

司马昭挂了以后,他儿子司马炎继承了晋王位,继而改朝换代,建立了晋王朝,取代了曹魏王朝。此后他灭了东吴,完成了西晋王朝的大一统事业。

按理说这个王朝应该有个百来年的兴盛时期,毕竟是推倒了重建的。但是司马家是个例外,因为他们吸取了曹魏王朝防着自家人从而被篡权的经验,大肆封赏司马家的宗族子弟。

天下出现了若干司马家的诸侯王,恰好司马炎后期荒淫无度,再加上傻儿子司马衷没什么出息,于是爆发了八王之乱。

屯在北方的各个民族发现中原一片大乱,这才带兵南下灭了西晋王朝。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睿立刻在江南建立了东晋王朝。

也就是说西晋和东晋之间,是没有其他王朝插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司马睿所建立的王朝,的确是西晋的延续,贵族体系、法令章程全都是照搬西晋的,只是换了个皇帝而已。

再看看司马睿的身份,那是正儿八经的皇亲贵胄。他是司马懿的曾孙,司马懿的儿子琅琊武王司马伷的嫡长孙,承袭了琅琊武王,因此身份是根正苗红的。

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也。咸宁二年生于洛阳,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藁如始刈。及长,白豪生于日角之左,隆准龙颜,目有精曜,顾眄炜如也。年十五,嗣位琅邪王。幼有令闻。及惠皇之际,王室多故,帝每恭俭退让,以免于祸。沈敏有度量,不显灼然之迹,故时人未之识焉。惟侍中嵇绍异之,谓人曰:“琅邪王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晋书》

所以司马睿建立的东晋,延续了那个残破不堪的西晋王朝,所有体制都一样,这种已经衰败的王朝,又怎么可能有中兴的希望呢?

南宋是北宋的延续,这是毫无疑问的。

宋徽宗喜欢字画,宋钦宗懦弱无能,因此金人打来以后,他们束手无策,只好被抓到了北方,北宋宣告灭亡。

当时宋徽宗的子孙里,唯独康王赵构是逃到南方的,因此赵构在南方建立的南宋王朝,那是正儿八经的北宋延续。

赵构是宋徽宗的亲儿子,这血脉关系比东晋的司马睿还要根正苗红。因此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阻力是比较小的,大家都能够归于他旗下。

既然是北宋的延续,那么冗兵、冗费以及冗官等问题,也就跟着继承了过来。所有的国家体制全都延续下来的话,那么换汤不换药,这个宋朝依旧孱弱不堪。

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师,军于城西北,遣使入城,邀亲王、宰臣议和军中。朝廷方遣同知枢密院事李棁等使金,议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遣宰臣授地,亲王送大军过河。钦宗召帝谕指,帝慷慨请行。遂命少宰张邦昌为计议使,与帝俱。金帅斡离不留之军中旬日,帝意气闲暇。---《宋史》

尤其是重文轻武的思想,依旧在南宋蔓延,使得南宋有本事的武将,成了君主处处提防的人物,反倒是没什么本事的文臣,却能在南宋呼风唤雨。

总结:不破不立,有时候只有推倒重建,才有光明可言。

我们看清朝末年,不是清朝贵族们不努力,他们各种实行变法,向洋人学习,搞洋务运动,打算振兴清朝。

可是为什么最后还是灭亡了呢?因为清朝的腐朽是深入骨髓的,大到总理衙门大臣,小到知县,全部都烂透了,这种体系之下,哪里还有什么中兴可言呢?

因此只有全部推倒了,重新再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废除原有的制度,废除原有的贵族体系,清除原有的官场老油条,这样才能达到创造下一个盛世的可能。汉光武帝刘秀本身就是这么做的。

其实看看史书分类也能知道了,西汉的叫《汉书》,东汉的叫《后汉书》,两者是分开的。而西晋和东晋合称为《晋书》,北宋和南宋合称为《宋史》。

参考资料:《后汉书》、《晋书》、《宋史》

更多文章

  • 王翦父子手握60万秦军,是否有实力反了秦始皇?秦始皇为何会放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翦死于秦始皇几年,王翦与秦始皇关系,王翦对秦始皇的影响

    他跑来问王翦:给你多少人马,你能把楚国给灭了?王翦眼睛眨也不眨:60万,少一个人我都不去!秦始皇的笑容立刻僵硬在了脸上:60万?这不是把朕的老本给掏空了?于是乎秦始皇转身去问李信:你呢?要多少人呢?李信一看,这是表现的好机会啊,立马伸出两根手指表示:只要20万,保证完成任务!秦始皇哈哈大笑地点点头,

  • 刘备那么会用人,为何在徐州丢了这么一位人才?结果成了蜀汉大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在徐州失败的原因,刘备的真实功劳,刘备为什么会丢掉徐州

    于是若干士族集团的成员们都表示眼红了,为啥?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父辈、祖辈们都是当世豪杰,而刘备打哪儿冒出来的?于是士族集团们强烈反对刘备接任徐州牧。士族集团中,颍川陈氏家族,出了一个人才,那就是陈群。陈群也是反对刘备接任徐州牧的,但是他的理由跟其他士族子弟不同。一、陈群早年是跟着刘备混的。谁也想不到

  • 孟姜女最初哭倒的不是长城?秦始皇:别再冤枉我了,这锅我不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孟姜女哭的是秦始皇的长城吗,秦始皇有多爱孟姜女,孟姜女为什么哭秦始皇

    这个故事大概就是说,秦国的时候有个叫范喜良(万喜良)的读书人,为了逃避秦始皇修长城的劳役而套到了孟姜女的家,于是两个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但是好景不长,后来范喜良还是被抓走去修长城了。到了冬天,非常思念丈夫的孟姜女就带着自己制作的冬衣冒着风雪,历尽艰辛去寻找丈夫。但是到了长城下,她不仅没见到丈夫,得到

  • 蜀汉被灭后,东吴最后的希望在哪里?陆抗坚守多年,孙皓为何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蜀汉为什么能抵抗东吴,东吴孙皓简介,蜀汉灭亡后东吴还能撑几年

    东吴所能够依靠的,无非只有水军。他们要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就必须要让水军发挥优势。一旦敌军冲破水军,渡过长江天堑,那么对不起,东吴只有亡国的份了。很显然,最后司马炎也是攻破了东吴的长江天堑,这才一举荡平了整个东吴。所以说对曹魏和蜀汉来说,处处都是可守的坚城,可对东吴来说,只有长江天堑。一、蜀汉

  • 秦始皇究竟是谁儿子?《大秦赋》中,秦始皇为何将玉佩还给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是谁的子孙后代,秦始皇被谁接回秦国,秦始皇给吕不韦送的玉佩代表什么

    我们只知道,公元前259年,赵姬生下了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所以这里就存在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赵姬在送给嬴异人之前,就已经怀上了吕不韦的孩子,那么秦始皇极有可能就是吕不韦的儿子。第二种情况,赵姬在送给嬴异人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才怀上了孩子。那么秦始皇肯定就是嬴异人的儿子。可是司马迁的《史记》

  • 关羽的3个跟班:一个力敌赵云,一个战平庞德,一个成千古谚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的5个主要事迹,正史中庞德与关羽谁厉害,关羽和庞德谁的武力最强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指的是谁了,那就是在“桃园三结义”中结拜的刘关张三兄弟。无论是在草创之时的兄弟一心;还是在徐州失守后,再次破镜重圆时的彼此跪拜;亦或是刘备在面对兄弟被杀之后,面对群臣的层层阻拦毅然出征复仇的倔强,都无不让人深深的动容。但除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真情之外,仍然有很多对“义气”的

  • 汉献帝把皇位禅让给曹丕后,自己真的去行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丕称帝汉献帝去哪了,曹丕几月废掉汉献帝,曹丕真的杀汉献帝吗

    在网上经常流传有这样的故事:汉献帝把皇位禅让给曹丕之后,自己当了山阳公,虽然没了皇位,但是更加的自由,于是就在山阳城遂抛弃帝王之尊,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悬壶济世!甚至有些文章直接说汉献帝曾经拜华佗为师,于是在他成为山阳公的时候,就替百姓悬壶问诊,还开创了中医针灸、刮痧、拔火罐不收钱的先例……大家都知

  • 贾诩为啥孤立自己?他做了太尉以后,孙权为何断言曹魏必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说了这么一句话,使得曹操那些夺嫡的儿子们,一个个都开始发愤图强,努力向孙权学习,这就是祸水外引的重要作用。同样的道理,孙权曾经评价贾诩,实际上也是为了达到一种政治目的。其实东吴自己内部的事情都搞不完,他还真有闲工夫去管人家的那档子事。那么孙权得知曹丕重用贾诩后,为啥直言曹魏要灭亡呢?实际上这是一

  • 哪些考古文物的发现,推翻了大家的历史常识?刘贺的死因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贺之死真相揭秘,刘贺考古成果,探索发现南昌刘贺墓考古完整视频

    清华简指的就是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这批竹简经鉴定是战国中晚期的文物,异常珍贵。从文字角度来分析,应该是楚国地区的文字。因为在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前,这批竹简就被埋入了地下,所以躲过了焚书坑儒的厄运。不过与此同时,也使得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都没能发现这些竹简。这些竹简上有很多重要的信息,不过其中最

  • 曹操和刘备的遗言为何那么感人?到了生命尽头,他们也只关心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与曹操的遗言,曹操与刘备谁死得早,曹操和刘备真实故事

    曹操一生雄才大略,打下了北方的半壁江山。一辈子击败了袁绍、袁术、吕布、张绣、张鲁、马超等对手,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工作。谁也想不到,这位雄才大略的英主,到了去世之前,会说出如此令人感动的话,这是《三国志》的原文: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