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杀了一个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诸葛亮杀了一个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13 更新时间:2024/1/16 22:18:58

在别人看来,张飞和关羽可能就是一个有钱的屠户和一个逃难的好汉,而他却能洞察到二人的非凡战斗力与忠义的性情,可与他共图大业,换个角度来讲,正是刘备拉高了二人的格局,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而刘备对于徐庶所引荐的“卧龙先生”诸葛亮,更是不顾关张二人的反对,自贬身价“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事实证明,刘备的投资回报是巨大的,也进一步证明了他眼光的独到。

而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一道关键问题时,刘备的那句“军师意下如何”,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刘备在智谋上,与诸葛亮很难相提并论,但在看人方面,孰高孰低就不好说了。

诸葛亮奉命从刘备手中接过蜀国之时,蜀国已经是日暮途穷,先是关羽失了荆州,又在襄樊战役之后被杀,紧接着在“夷陵之战”刘备损失数万蜀兵,可以说,诸葛亮在刘备手中接过的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三国二代人物中的奇才

马谡是三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才华和胸怀颇具儒将风范,他擅于谈军论策,而且熟读兵书,连诸葛亮都被他折服,在平南方叛乱时,他建议“攻心为上”,所以“七擒孟获”之后,南方再也没有作乱。

尽管他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诸葛亮最信任的人之一,但刘备却并不看好他,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虽然诸葛亮口头答应,但还是“跟着感觉走”,封马谡为参军,委以重任,甚至把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

街亭之战,诸葛亮排除众议,让马谡镇守街亭,命飞将军王平辅助作战,想通过这场战斗磨砺马谡,证明自己没有看错。

孤注一掷的结果

然而,马谡一再无视王平的反对,选择在山上驻军,结果张郃切断了山上的水源和粮草供应,马谡把守的街亭一下子成了“瓮中之鳖”,最后,马谡率领的部队全部沦陷,只有几千人在王平的带领下安全返回。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体现了诸葛亮的“大公无私”,然而这一结果也证明了诸葛亮的赌注彻底失败,当时,姜维一再求情,诸葛亮却不顾二人的情分,处决了马谡。

而马谡的死,在当时的形势之下也是必然的,因为当初马谡得到重用,本身就违背了先帝的意愿,而且,在镇守街亭的人选当中,马谡是备受争议的,如果不将马谡军法处置,必将军心不稳。

可以说,马谡在接过这一任务之时就一只脚踏进了棺材,这一切都是诸葛亮孤注一掷的结果。

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悼念他,并悉心照料他的遗孤,诸葛亮不止一次地对自己的错误表示后悔,后悔没有听刘备的话,这么一看,刘备看人还是很准的。

文盲心不盲

在这之后,诸葛亮对王平刮目相看,王平虽然“斗大的字不识一麻袋”,但他却在和把兵书倒背如流的马谡相比之下,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只可惜“官大一级压死人”,他没能劝动马谡,导致了街亭失守。

但是战后他仅率领几千余兵力收复降军,并能够成功突围,这足以让诸葛亮注意到他的军事才能。

于是诸葛亮把马谡的余部交给了王平,让他成为号令众将的最高将领,王平是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将军,但诸葛亮能够重用他,正是他深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也是他知错能改、知人善任的表现。

王平在蜀汉,诸葛亮无疑是最信任他的人,王平一直把诸葛亮当作他的导师,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没有任何的怨言。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就是他的知己,是他的伯乐,如果没有诸葛亮对王平的信任,相信王平会像以前在曹魏那样,不会在蜀汉掀起任何波澜。

而诸葛亮自己可能也没想到,正是他重用王平这个决定,在16年后挽救了了蜀国江山。

虽然王平是文盲,但他却善于学习,在没有仗可打的时候,他经常请身边的人给他读兵书。此外,他还鼓励下属要多读书。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和人说话时从不开玩笑,办事雷厉风行,虽然他不识字,但理解能力非凡。

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伐魏,结果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回来,蜀汉集团陷入了巨大危机,甚至不敢泄露诸葛亮去世的消息。

在诸葛亮死后的第16年,曹爽率领10多万魏军来到骆谷,而蜀军兵力不足3万人,江山岌岌可危,每个人都建议放弃阳平关,选择撤退,在当时这的确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只有王平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要守住阳平关,后来终于等到了援军的到来,化解了灭国的危机。

这件事证明了诸葛亮的做法是正确的,诸葛亮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在反思后迅速改正,这是高度智慧的体现,要不是诸葛亮对王平的提拔,蜀汉可能不会坚持这么久。

小结:

诸葛亮之所以重用马谡,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私人感情问题,即使诸葛亮以大公无私而留名青史,但正所谓是“内举不避亲”,正是因为他们的走的比较近,他对马谡才有一定的了解。

而诸葛亮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他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刻纠正,在对马谡军法处置之后,重用了在街亭之战变现突出的王平。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虽然诸葛亮不具备刘备那种识人的天赋,但是秉着中正认真的态度,依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给过李广6次封侯的机会,他是如何完美错过的?怨不得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武帝痛失李广,汉武帝与李广的历史,汉武帝为何不封李广

    第一,李广在汉景帝时期能不能封侯?能封,但是没有封。第二,李广在汉武帝时期能不能封侯?不能封,所以没封。第三,李广在后世能不能追封为侯?宋徽宗给出了答案,追封他为怀柔伯。由此可见,李广真正封侯的时间,其实不在汉武帝时期,而是在汉景帝时期。所以我们不能责怪汉武帝没给他封侯,司马迁在这件事上,的确充满了

  • 诸葛亮为何不放过刘封?作为刘备最早的嗣子,刘封的战功太耀眼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劝刘备杀刘封,刘备儿子刘封,诸葛亮怎么评价刘封

    刘禅,刘备的亲儿子。如果是你,你会把江山交给谁?其实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当然是要传给亲儿子刘禅。这就是刘封悲剧出现的重要原因。一、刘封身份特殊。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好歹也是个贵族之后。当时住在荆州,恰好遇到了威名远播的刘备,所以就这么成了刘备的义子。那么刘备当时为啥要收刘封做义子呢?很简单,自己的

  • 西楚霸王项羽,人称英雄,却成为秦人眼里的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西楚霸王项羽历史评价,西楚霸王项羽真实事迹,西楚霸王项羽有多强大

    自命不凡项燕是楚国大将,在与秦的战役中,不幸身亡,随着项燕这名大将的陨落,楚国的历史就此灭亡,但是不甘心的楚人纷纷加入当时名声大振的项家军,企图灭掉秦国,但是由于与秦国多年的战役,氏族衰落,军队涣散,项家军已不是之前的项家军,为了重振楚国,重新恢复项家的声望,项梁带领项羽与项伯辗转各地,秘密招兵买马

  • 刘邦8个儿子里,为何他只看得上刘盈和刘如意?其他6个生母有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生母是曹氏。这个曹氏大概率是寡妇一枚,早年做了刘邦的外妇,在没有名分的情况下生下了刘肥。刘邦的第四子刘恒,生母是薄姬。薄姬此前不是刘邦的小妾,而是魏王豹的小妾。算命先生说薄姬的儿子将来会做天子,于是魏王豹就很宠爱薄姬。可惜薄姬一直没给魏王豹生个儿子。直到刘邦杀掉魏王豹以后,只宠幸了

  • 为何刘秀建立的东汉能够中兴,而司马睿的东晋和赵构的南宋不行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光武帝刘秀司马睿,刘秀最后杀掉了谁才统一天下,刘秀和宋太祖谁厉害

    反观东晋和南宋,其实都是之前那个王朝的延续,中间是没有中断的。最强盛的开国几十年时期,已经过去了,又没有特别优秀的帝王加持一把,紧接着自然就逐渐走向落幕了。东汉是西汉的延续吗?那是刘秀给足了西汉面子。王莽作为西汉最大的外戚力量,他亲手将西汉给葬送了,自己建立了新的王朝,就叫新朝。那么反对的声音到底大

  • 王翦父子手握60万秦军,是否有实力反了秦始皇?秦始皇为何会放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翦死于秦始皇几年,王翦与秦始皇关系,王翦对秦始皇的影响

    他跑来问王翦:给你多少人马,你能把楚国给灭了?王翦眼睛眨也不眨:60万,少一个人我都不去!秦始皇的笑容立刻僵硬在了脸上:60万?这不是把朕的老本给掏空了?于是乎秦始皇转身去问李信:你呢?要多少人呢?李信一看,这是表现的好机会啊,立马伸出两根手指表示:只要20万,保证完成任务!秦始皇哈哈大笑地点点头,

  • 刘备那么会用人,为何在徐州丢了这么一位人才?结果成了蜀汉大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在徐州失败的原因,刘备的真实功劳,刘备为什么会丢掉徐州

    于是若干士族集团的成员们都表示眼红了,为啥?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父辈、祖辈们都是当世豪杰,而刘备打哪儿冒出来的?于是士族集团们强烈反对刘备接任徐州牧。士族集团中,颍川陈氏家族,出了一个人才,那就是陈群。陈群也是反对刘备接任徐州牧的,但是他的理由跟其他士族子弟不同。一、陈群早年是跟着刘备混的。谁也想不到

  • 孟姜女最初哭倒的不是长城?秦始皇:别再冤枉我了,这锅我不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孟姜女哭的是秦始皇的长城吗,秦始皇有多爱孟姜女,孟姜女为什么哭秦始皇

    这个故事大概就是说,秦国的时候有个叫范喜良(万喜良)的读书人,为了逃避秦始皇修长城的劳役而套到了孟姜女的家,于是两个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但是好景不长,后来范喜良还是被抓走去修长城了。到了冬天,非常思念丈夫的孟姜女就带着自己制作的冬衣冒着风雪,历尽艰辛去寻找丈夫。但是到了长城下,她不仅没见到丈夫,得到

  • 蜀汉被灭后,东吴最后的希望在哪里?陆抗坚守多年,孙皓为何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蜀汉为什么能抵抗东吴,东吴孙皓简介,蜀汉灭亡后东吴还能撑几年

    东吴所能够依靠的,无非只有水军。他们要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就必须要让水军发挥优势。一旦敌军冲破水军,渡过长江天堑,那么对不起,东吴只有亡国的份了。很显然,最后司马炎也是攻破了东吴的长江天堑,这才一举荡平了整个东吴。所以说对曹魏和蜀汉来说,处处都是可守的坚城,可对东吴来说,只有长江天堑。一、蜀汉

  • 秦始皇究竟是谁儿子?《大秦赋》中,秦始皇为何将玉佩还给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是谁的子孙后代,秦始皇被谁接回秦国,秦始皇给吕不韦送的玉佩代表什么

    我们只知道,公元前259年,赵姬生下了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所以这里就存在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赵姬在送给嬴异人之前,就已经怀上了吕不韦的孩子,那么秦始皇极有可能就是吕不韦的儿子。第二种情况,赵姬在送给嬴异人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才怀上了孩子。那么秦始皇肯定就是嬴异人的儿子。可是司马迁的《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