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鬼谷子四大门徒,结局为何各不相同?苏秦、庞涓不得善终

鬼谷子四大门徒,结局为何各不相同?苏秦、庞涓不得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87 更新时间:2024/1/19 8:11:38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四个人中,就有两个人是不得善终,一个人被君主抛弃,唯独孙膑落得了一个安享晚年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var1]

一、我们先看看这四位都是什么下场。

1、苏秦张仪,在《史记》中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现在很多人抓着《战国策》不放,表示苏秦和张仪,那是不同时代的人。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毕竟《战国策》出锅的时间,要晚于《史记》。

《战国策》成册时间,在西汉末年,就算它沿用了战国时期的史料,也不能说明它更具有权威性,毕竟《史记》也沿用了大量战国的资料,而且还编写在《战国策》前面,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机会更大。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去写清朝的历史人物比较可信,还是民国时期去写这些人物比较可信呢?一目了然的事情,非要争来争去。

姑且认为苏秦和张仪是一个时代的人,苏秦先从鬼谷学校毕业,他擅长游说诸国,很快就在赵国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这个时候师弟张仪来找他,结果苏秦拒之千里之外,气得张仪撒丫子就跑路,发誓要去秦国,利用强大的秦国报复苏秦。

[var1]

原来苏秦不是真心要远离张仪,而是觉得张仪的才能,在自己这边反而是一种浪费,只有到了秦国,跟他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彼此的正确性,才是正路。

苏秦早年游说六国,成为了六国的从约长,也就是俗称的配六国相印。在苏秦的努力之下,六国联军将秦国打得15年不敢出函谷关。

联盟解散以后,燕国又被齐国胖揍了一顿,这个时候苏秦想不开,以燕国间谍的身份,前往齐国担任客卿。表面上是帮助齐国称霸,实际上是为了给齐国拉仇恨。

结果在苏秦的努力之下,五国伐齐的局面再次形成,乐毅带着五国联军,连下齐国70多座城池,齐湣王还被没有参加联盟的楚国给宰了,齐国差点就亡了国。

苏秦给齐湣王带来亡国之祸,你觉得他还能善终吗?所以说最终苏秦是被齐湣王车裂而死,下场的确凄凉。

[var1]

2、张仪的小日子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张仪气愤之余到了秦国,开始在秦国发挥自己的特长,那就是口才。在他的努力下,秦惠文王正式称王,而张仪也顺利地成为了秦国的相国。

张仪给秦国效力的方法,就有些变态了。因为这哥们不安分于做秦国的相国,没多久居然跑魏国去做相国了。

张仪本来就是魏国人,可是他却为了秦国的利益,跑回魏国做相国,还整天帮助秦国出主意,让魏国蒙受损失。最终张仪顺利完成了出卖母国的任务,重新回到秦国做相国。

在张仪的布局之下,秦国相继占领了蜀国和巴国,真正拥有了整个川地,为后来积累粮草和顺流而下伐楚奠定了基础。

张仪这哥们还很不厚道,因为他戏耍了楚怀王。说好背弃齐国,就可以得到秦国的商於六百里土地,结果只给了六里。差点把楚怀王给气哭了。

他什么也不要,就是要宰了张仪,结果一出兵,就被秦国和齐国合伙胖揍了一顿。这回楚怀王是真的哭了,因为他又割让了两座城池给秦国。

张仪要这么混下去,秦国的名声可就彻底废了,所以到了秦武王上台以后,特别不喜欢张仪。无奈之下的张仪,只好离开了为之奋斗一生的秦国,再次前往魏国担任相国。一年以后,张仪善终。

[var1]

3、孙膑和庞涓,那是一对生死冤家。这两位也是师兄弟关系,庞涓是师兄,但是智谋能力比不上师弟孙膑。庞涓毕业得早,所以早就在魏国混得风生水起。

孙膑毕业以后,出来找工作就想到了自己的师兄。结果到了魏国,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所以把孙膑的俩膝盖骨给挖了。

孙膑被齐国人救了以后,发誓将来要找庞涓报仇。这不,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就是孙膑报仇的最好机会。

典型战法便是围魏救赵。最早是赵国被魏国欺负,赵国找齐国求援,齐国派孙膑作为军师前去支援。结果孙膑不按照套路出牌,他不去救邯郸城,而是直奔魏国首都大梁而去。

吓得庞涓撒丫子就要来救援大梁,没想到孙膑在半路上设伏,于桂陵将庞涓擒获,大败魏军。这回庞涓是被放回去了。

第二次是魏国欺负韩国,大魏王这哥们总是喜欢欺负邻国,韩国又跑来向齐国求援。齐国还是派了孙膑做军师。没想到孙膑故技重施,再次攻打大梁。

这回庞涓依旧回来救援,他本来有防备的,后来看齐国减灶逃窜,且丢盔弃甲,他认为齐国这回完蛋了,所以带领骑兵加速去追,结果孙膑这哥们在马陵又设伏,把庞涓逼上了绝路。在一个坑里掉两回,庞涓再也没脸在战国军事界混了,于是拔剑自刎。

[var1]

4、孙膑归隐山林了。关于孙膑的结局,其实是一个谜。一般来说,孙膑是归隐山林了,因为他总是劝说田忌不要放弃兵权,可田忌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就是不听。

等到田忌回到齐国以后,果然就被齐国相国邹忌给迫害了,田忌无奈之下,只好逃到了楚国,而孙膑也跟着前往楚国。

楚王对他们好吃好喝地款待,还给了他们封地让他们好好过日子。田忌后来回到了齐国,至于孙膑的结局说法不一。

有人说孙膑依旧留在楚国,写书立传,教书育人,终老于山林之中,有人说孙膑跟着田忌回到了齐国,依旧是归隐山林,总之是善终。

[var1]

二、为自己的志向奉献生命,这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苏秦和庞涓,这两个人比很多普通人不知要幸福多少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一辈子要的是什么,而且这辈子一直在为自己的志向而努力。

最关键的是,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在各自的领域功成名就。甭管最后他们的结局如何,这个过程,就是值得后人们所敬佩的。

人活着不就是一个过程吗?任何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中间这一段,是我们所能真正拥有,真正掌握的。

所以说该争取的,一定要争取,毕竟活着的时间是有限的。等到老了以后,回首这一生,才发现碌碌无为,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我想为苏秦和庞涓点赞,这两个人学有所成以后,找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纵九死而无一悔,令人感佩。

[var1]

总结:人活着,过程比结局重要的多。

张仪和孙膑,他们在回首一生的时候,会怀念自己无所事事的时候吗?肯定不会的。孙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在齐国做军师的日子,而张仪一辈子也不会忘自己在秦国做相国的时候。

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明白,那是他们人生中,最闪亮的时刻。张仪后来被秦武王赶走,去魏国做了相国,人生其实已经谢幕了。

而孙膑归隐山林,也没有多少值得回味的地方了,至少以这两个人志向来看,是这么个情况。所以说一定要把过程活精彩了,至于结局,其实没那么重要。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几个人,其实也没有过分看重他们的结局,而是更关心他们在建功立业的时候,表现得多么突出。

参考资料:《史记》

更多文章

  •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段氏齐国,为何只存在了6年?段末波:我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胡十六国历史详解,五胡十六国的建立与灭亡,五胡十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

    鲜卑壮大以后,内部派系也相当多。总体来说有这么几个分支:慕容氏鲜卑,段氏鲜卑,宇文氏鲜卑,拓跋氏鲜卑,乞伏氏鲜卑等。慕容氏鲜卑,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吐谷浑等6个政权。宇文氏鲜卑,建立了北周王朝。拓跋氏鲜卑,建立了北魏、西魏、东魏、代国、南凉等5个政权。乞伏氏鲜卑,建立了西秦政权。五胡

  • 长平之战过后,秦军损失20万,为何其他五国不联合起来抗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平之战秦军兵力,长平之战秦军和赵军人数,长平之战秦军为什么能包围赵军

    虽说秦国最终获胜,可自身实力也受到了极大损失。秦昭襄王为了这一战,将国中但凡能上战场的男人,都派上了战场。如果拿不下赵国邯郸,那这一战的战损,其实秦国找不回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何其他五国不联合起来把受伤的秦国揍一顿呢?[var1]一、五国团结过么?想象的确很美好。其余这五国分别是魏国、韩国、燕国

  • 荆轲刺秦王,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只因目的是“劫持”而非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轲刺杀秦王为什么没成功,荆轲为何要刺杀秦王,荆轲是怎么刺杀秦王的

    秦王嬴政还未统一天下前,在咸阳宫廷就发生了一起的行刺事件,这件事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议论。话说当日燕国的太子丹命荆轲作为赴秦使者前往秦国对秦王做一场刺杀行动,不仅没有成功将嬴政杀死,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场行刺最终还是一失败告终。[var1]那么作为使者理论上应该是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荆轲还会失败呢?

  • 三星堆重大发掘中,这4件文物印证了古蜀国,《山海经》所言不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星堆考古的重大发现,三星堆考古主要成果,三星堆考古目前出土了多少件文物

    [var1]我们来看第一件文物:青铜神树。这件文物的外观特点十分明显,这棵树是纯青铜打造的,上下分成了3层。每层有3只神鸟,一共有9只神鸟。但是最顶部有明显断裂的痕迹,所以据推测,最顶部应该还有1只神鸟,期待进一步的挖掘工作。这就验证了“一日居上枝,九日居下枝”的神奇现象。在《山海经》中,有这样的一

  • 战国七雄打几百年仗,为何诸葛亮总是缺粮?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真实战绩,诸葛亮在战国的水平,诸葛亮在战国时期做了什么

    [var1]作为一个独立的军事战略家,诸葛亮真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存在。但每次北伐,诸葛亮屡次断戟,原因总是在粮草供应上。许多人感到困惑。诸葛亮在战斗中占上风,但他总是因物资匮乏而撤退。然而,战国的七个国已经战斗了几百年,没有出现过粮食短缺的情况。[var1]据史料记载,蜀国实行军事优先制,每六

  •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最大的圣人,也是最大的罪人”,这句话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自孔子被拜为至圣先师之后,其一直以“圣人”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然而在一百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之称,并作为封建礼教代表的孔子却成为知识分子口诛笔伐的对象。而那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更是竖起了“打倒孔子”、“打倒孔家店”的思想旗帜。[var1]然而新世纪之初,孔子热潮又突然席

  • 白起和李牧究竟谁强?从战术运用来看,李牧更胜一筹,但国力悬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起跟李牧打过吗,李牧对战白起结果如何,李牧白起简介

    李牧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没有称号,不过他是赵国末期最优秀的军事统帅,曾经组织过两次对匈奴的围歼,两次对秦国的打击,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可惜白起和李牧之间是有时间差的,白起死了以后,李牧才逐渐出名,所以这两位名将在历史上是没有真正交过手的。如果非要比一下,他们俩做个比较还是比关公战秦琼好比得多。虽然不

  • 吴起夺取了秦国河西之地后,如果再接再厉,是否可以灭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起为什么不灭秦国,吴起为啥去秦国,吴起灭秦国的真相

    因此这个时候的魏国,完全可以称之为是战国时期最强诸侯国。吴起变法,给魏国训练了5万魏武卒。他利用这些人马,将秦国摁在地上摩擦了很多年。尤其是河西之战时,吴起带着5万魏武卒,将秦国河西500里的土地都给拿下了。将秦国这一票马仔都给赶进了函谷关,几十年不敢探出头看看。[var1]一、吴起的离开,成为了魏

  • 齐国最优秀的三名公主,下场一个比一个惨,她们的不幸是谁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国三个公主谁最好,齐国公主一览表,齐国三大绝世公主

    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位公主,齐文姜、齐宣姜和齐庄姜。文姜和宣姜是一对姐妹花,庄姜是她们二人的侄女。这三位公主个个貌美,才情兼备,但结局却不尽如人意,每一个都遭受了命运无情的安排。出身高贵,明艳动人,她们各有各的悲剧。[var1]齐宣姜是三人中命途最坎坷、最悲惨的一位。她和齐文姜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在

  • 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文姜,和齐襄公啥关系?她为何要害自己的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姜与齐襄公有孩子么,春秋战国的四大美女,文姜齐襄公什么关系

    不过文姜的出身要比西施强得多,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千金小姐,她老爹是齐国国君齐僖公,异母哥哥是著名的齐襄公和齐桓公。可以说这姑娘从小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让文姜闻名天下的,可不是她的出身,也不是他的美貌,而是她和哥哥齐襄公之间的一段虐恋。好家伙,感觉捧了一个春秋大瓜有没有?我们切开来看看这个瓜香不香。[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