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的最后一天,嘱托3件事,说完就含上了夜明珠,傍晚慢慢咽气

慈禧的最后一天,嘱托3件事,说完就含上了夜明珠,傍晚慢慢咽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82 更新时间:2024/1/21 20:07:35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王朝,随着光绪慈禧的相继去世,清朝也慢慢走向了灭亡。

慈禧是历史上一位十分专制的女人,她扶持年仅四岁的亲外甥光绪当上皇帝,然而在暗中却是她自己一手遮天、垂帘听政。

历史上的慈禧不但自负而且以自我为中心,思想保守老套,她因无法兼容新思想,将“戊戌六君子”全部斩杀于菜市口。

谭嗣同之时,用的还是一把钝刀,谭嗣同受尽折磨而死,目睹这一切的清朝百姓,自然对慈禧的阴狠毒辣十分了解。

而且慈禧还在列强的胁迫之下,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之上的奇耻大辱。

慈禧这一个只念了两天书的女人当政,确实弄的清朝民怨四起、伤痕累累。

慈禧是一个很清高的人,她眼高于顶,喜欢享受,生前坐拥荣华富贵的她就连死后的葬礼,也要大操大办、风光大葬。

慈禧在弥留之际,提前预感到大限将至,还将夜明珠含于口中,而慈禧和光绪帝去世的日期,竟然是一前一后,仅相隔一天。

也就是光绪死了之后的第二天,慈禧便随光绪去了,真有这么凑巧的事?还是这一切都是慈禧的阴谋?

谜团一直没有解开,直到后来我国的专家发现光绪的骨骼之中,竟然藏有大量砒霜,就连衣物之上也沾染了砒霜。

众所周知,砒霜是剧毒,一点点的剂量就可以使人当场毒发身亡,而光绪帝骨骼和衣物藏有的砒霜却直接将凶手指向了一个人:那就是慈禧。

慈禧为何在自己驾鹤西去之前,非要先除掉光绪帝呢?

原因是慈禧和光绪一向面和心不和,光绪的一些行为,慈禧认为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力,而慈禧需要的只是一个听话软弱的傀儡,很明显,光绪不想再做傀儡。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慈禧自知犯下很多过错,不仅导致国家百姓苦不堪言,还轻易就向西方列强卑躬屈膝,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百姓们对慈禧的“卖国”行为无一不唾弃,谩骂,相传慈禧有一次游历民间,想吃当地很火的一道招牌菜:“四季丸子”。

当地知府赶紧命厨子去做,厨子在做丸子的时候,一边剁肉馅,一边嘴里骂着:“炸死你个遗臭万年的慈禧”。

厨子的话被别人听了去,这人赶紧好心提醒他,后来这道菜由“四季丸子”改名成为了“四喜丸子”谐音就是“慈禧完”,而且还把制作过程称为“炸四喜”意思就是“炸慈禧”。

可见慈禧当时在民间的名声,简直是臭名昭著,万人唾弃。

这种种的原因,使得快要寿终正寝的慈禧担心不已,生怕自己死后,光绪帝不会善待自己,还会拿自己的过错说事,让她不得安宁,为此慈禧便使出歹毒阴招,给光绪下毒。

不然怎么解释已经73岁高龄的慈禧和正值壮年38岁的光绪,一前一后死去的离奇之事呢?

老谋深算的慈禧不但算好自己的归天之日,还怕引起怀疑,而没有制造出光绪暴毙当场的现象。

慈禧是给光绪慢慢下毒,算准毒发之日,先自己而死去,慈禧的心狠手辣真的是让人后背发凉。

在光绪被慢性毒药,折腾的日渐消瘦,毒发身亡之后,慈禧不但拖着病躯亲自料理光绪帝的后事,而且还嚎啕大哭数次,这真的跟慈禧平日的无情冷漠,大相径庭,也极为可疑。

慈禧毒害光绪最终没有落下任何证据,一直被认为是光绪正常死亡,直到2003年光绪被慈禧用砒霜毒害的事才被专家发现。

慈禧早晨处理完光绪的后事,中午之时突然感觉身体极为不适,甚至呼吸困难,虽已知自己将死,但惜命的慈禧还是找来了太医。

面对太医的一语不发,慈禧知道当天便是死期,在死前,慈禧交待了三件事,第一件:慈禧让溥仪登基为帝。

第二件:慈禧命令众人让今后的朝代,一定不要再出现女子当政的事,为何慈禧自己是女子从政?却不让后世女子掌握政权呢?

原因可能是慈禧虽然傲气自负,嘴上不肯说自己错了,但她深知由于自己的执政,对清朝没有带来兴盛,反而让百姓骂声四起。

也知道自己成为了清王朝的罪人,索性下令不让女子再掌权。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慈禧是一个十分骄傲的人,她认为自己如此优秀都治理不好国家,更何况后世的女人了,所以这件嘱托中,应该也有嫉妒的成分夹杂其中。

第三件事:那就是慈禧命令后世不要再有宦官当政,当时的慈禧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说明她在临终前还是有清醒认知的。

慈禧身边的太监李莲英,此人在清朝掌握庞大势力,犯下很多滔天大罪,却因为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而被庇护。

慈禧此时要死了,她自然认识到,太监掌握权势,不是一件好事,于是下令遵照她的遗嘱行事。

慈禧做的这三个决定,有两条还是有理有据,也有悔过之意,尤其不让太监当政这一条还是比较明智的。

慈禧在交代完三件事之后,还不忘自己尊贵的身份,命人要将自己的葬礼举办的空前盛大,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种奢华。

说完之后,慈禧便在嘴里含了一颗夜明珠,傍晚慢慢咽了气,而慈禧含夜明珠是为了保存自己尸身不腐,保存容貌。

但这个夜明珠到底有没有用呢?

据当时盗慈禧墓的人说,他看到慈禧的时候,慈禧的容貌还是完整的,没有被损坏,这足以说明,慈禧也是不惜一切代价,保住了容貌的完整。

清朝彻底灭亡了,清朝的灭亡是有诸多因素的:慈禧的昏聩无能,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当时中国有志之士的崛起。

如今我们所享受的太平盛世,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其实是经历了无法想象的艰难历程才到今天的。

其中有无数烈士为了我们的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一段段中国的发展历程,永远感怀先烈们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和付出。

更多文章

  • 清朝银库看守,靠伤害身体的方式偷银年入上万两,晚年痛苦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银库遗址,清朝银库看守视频,清朝银库排名一览表

    可是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发生过一起性质十分恶劣的库银失窃案件,道光皇帝以节俭文明,他对于奢侈的生活没有丝毫的追求,因此在道光时期,清朝皇室的开支是历史上最低的。可是在道光二十三年,道光皇帝却发现自己的国库“失窃”了,造成的损失高达930万两白银,感情自己节省下来的钱都被人贪污掉了,道光皇帝后悔不已,那

  •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究竟在天王府祸害过多少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秀全定都南京后的生活,洪秀全攻占南京,洪秀全定都南京过程

    然而,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还是宣告失败了。洪秀全定都南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就在拥有了权势之后,他开始变得腐朽,为自己招揽了庞大的后宫,这让人不禁疑惑,洪秀全定都南京后,究竟在天王府中糟蹋了多少美女呢?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

  • 清朝皇妃为何都戴尖尖的手指套?其实不光为了爱美,更为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皇妃手指上戴的是什么,清朝皇后与妃子的头饰有何不同,清朝皇宫妃子们的服饰

    唐朝女子非常爱美,除了对身材和面容有所要求外,她们也会注重手的装饰,比如说《咏手》这首诗中就提到过“"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只不过她们基本上只是精心修建爱护,而不会弄一个手指套。而到了清朝以后,蓄长指甲,带手指套俨然形成了一套风俗。 手指套主要还是为了保护手指甲,因而又有护指套、护甲套

  • 李鸿章后人将所藏古董全捐国家堆满72间房,足足装了6辆卡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鸿章最珍贵照片,李鸿章家族捐文物,李鸿章墓里的神秘物件

    李鸿章最令人泪下的那句话是:“世上最难写的字,莫过于自己的名字。王爷,你的路还长着呢,让老臣替你签!”于是,李中堂颤抖着手在《辛丑条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从此,世人皆呼卖国贼,无人知是真中堂。百年已去,我们不再尖锐地批判,而是辩证地思维,面对那段被蹂躏的岁月,更多了几分谅解。李鸿章侄孙李荫轩酷爱收藏

  • 年羹尧被杀后,雍正是如何处置他的妻女的?手段非常的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雍正处死年羹尧他的妻儿怎么样了,年羹尧会被雍正处死吗,年羹尧为什么会被雍正杀了

    越国谋臣范蠡,为越王运筹帷幄二十余年,最终助其灭掉吴国,重建越国。大业既成,越王勾践向他提出平分越国,范蠡委婉拒绝。因为他深知帝王之家生性凉薄,只可与之共患难,却不可与之同享乐。因此,他选择离开越国,隐姓埋名,安稳地度过后半生。然而,清朝大臣年羹尧,却没有范蠡那样的聪明和幸运。年羹尧戎马一生,驰骋疆

  • 清朝首富胡雪岩:破产后欲东山再起,再一次被命运戏弄,原因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胡雪岩破产后的生活,晚清首富胡雪岩是怎样发家的,胡雪岩是怎么成为大清首富

    ——二月河评价胡雪岩胡雪岩是清朝时期的首富,也被鲁迅称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在胡雪岩的一生当中,不仅商场上叱咤风云,而且,在朝堂之上依旧是忠肝义胆,为国效力,被后世之人称之为“红顶商人”。只是,胡雪岩虽说是荣耀了30余载, 最后依旧是被针对,乃至资产尽数丧失,最后在公元1885年郁郁而

  • 乾隆为何不立令妃为皇后?不当皇后,令妃反而取得了巨大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为后,乾隆皇帝对令妃的评价,乾隆很宠爱令妃吗

    乾隆皇帝为什么不立令妃为皇后?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就是乾隆皇帝准备立永琰为皇太子,毕竟乾隆皇帝采用的是秘密建储的方法,他只是把继承人的名字写出来,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并没有对外公布。如果这时候他把令妃立为皇后,也就意味着公布了皇位继承人,这样做,显然是不恰当的,没有达到秘密建储的目的。确实,乾隆

  • 民国群雄并起,各地军阀割地称王,形成势力强大的东南西北四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都有哪些军阀称王,民国初年的各军阀实力,民国时期各个地方的军阀变化情况

    乱世虽说出英雄,但是杀戮太多,民不聊生,大家都有真本事,谁也不服谁,怎么办,只能用战争来解决。就比如最典型的民国时期,就是一个乱世。因为全国各地出了许多枭雄式人物,因此形成了群雄并起的局面,各地有实力的军阀割地称王,成为独霸一方的大军阀。如盘踞山西的阎锡山被称之为山西王,独霸一方的唐生智被称之为湖南

  • 袁世凯之子袁克定:曾作太子梦,当头一场空,最后潦倒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简历,袁克定个人简介,袁克定解放后定居何处

    大家应该都知道袁世凯,这位想要复辟的前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也有人说他用和平方式推翻封建统治,并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革,是一个真正的改革家。1915年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后,该国号为中华帝国,史称“洪宪帝制”,此举引发了各界人士的不满,之后更是兴起了护国运动。最后袁

  • 甄嬛传:甄嬛冒着危险也要坐秋千,不是怀念雍正,而是另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甄嬛传甄嬛第一次见雍正,甄嬛传最后雍正和甄嬛的对话,甄嬛是雍正什么人

    《甄嬛传》堪称是女人的成长史,每个刚入宫的新人都是满怀着期待,可是没多久就会发现在后宫活着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如果被皇上看中,那也得要看你有没有命被一直宠着了,因为你的周围有无数双的眼睛盯着你,稍不留神就会掉入陷阱了,甄嬛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其实雍正虽然后宫有很多的妃子,可是他的子嗣却是少的可怜,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