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世凯之子袁克定:曾作太子梦,当头一场空,最后潦倒终生

袁世凯之子袁克定:曾作太子梦,当头一场空,最后潦倒终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61 更新时间:2024/2/26 11:33:38

大家应该都知道袁世凯,这位想要复辟的前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也有人说他用和平方式推翻封建统治,并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革,是一个真正的改革家。

1915年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后,该国号为中华帝国,史称“洪宪帝制”,此举引发了各界人士的不满,之后更是兴起了护国运动。

最后袁世凯在做了83天皇帝后,重新取消帝制,后来袁世凯因尿毒症身亡,结束他传奇的一生。

袁世凯寄予厚望的长子

袁克定是袁世凯和原配夫人唯一的儿子,也是袁世凯的左膀右臂。袁克定仪表堂堂,一改父亲五大三粗的莽夫形象。

袁克定从小和父亲一起征战,总督朝鲜、小站练兵期间,袁克定都陪在袁世凯身边。袁世凯也对袁克定这个长子充满期望。

但是意外总会发生,1912年,袁克定在河南时,从马上摔下把腿摔伤,因为治疗不及时,留下了后遗症,走路一直有些跛。

本应意气风发的长子变成这个模样,父亲袁世凯看到后十分心痛,最后把他送到德国进行更先进的治疗。

在德国,袁克定遇到了当时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中华大总统的儿子来到德国,威廉二世十分重视,招待的也很殷勤。

殷勤当然不是白献的,德国一直想扩大在远东的影响力,他认为袁克定就是突破口。

帝制的诱惑

袁克定在德国时,威廉二世一直在说吹捧帝制,并且说中国国情并不适合共和制,还说非帝制不可发达。

威廉二世还特意给袁世凯写了一封信,表示如果他愿意称帝,德国愿意提供帮助等等。

这时候袁克定已经被威廉二世洗脑,再加上当时的德国的确很先进,所以袁克定回国后,一直家里的兄弟鼓吹“德风。”

他还给自己和弟弟们做了德式亲服饰,并且还以“太子”自居。

假造报纸骗父亲

为了坚定父亲称帝的决心,袁克定还花费了3万元雇人编造“顺天时报”,报纸上都是拥护帝制的消息。

袁世凯一直被蒙在鼓里,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袁世凯三女儿袁静雪发现外面的“顺天时报”和父亲的不一样,这才揭穿了袁克定的把戏。

不过当时袁世凯已经有了强烈的称帝念头,袁克定继续“吹耳边风”,还发起组织筹安会。

最终袁世凯选择逆历史洪流而行,恢复了帝制。

美梦破碎

但护国战争让父子二人的美梦破碎,袁世凯气急败坏的说袁克定“欺父误国”,但是怒骂也于事无补,袁世凯退位后很快就因病身亡。

父亲死后,袁克定再无依靠,迁至天津开始隐居。

因着袁世凯的积蓄,袁克定早年的日子过得还算富裕,但因不知收敛,花钱一直大手大脚,袁克定的积蓄很快就花光。

潦倒的后半生

日子很快潦倒起来,他不得不典当贵重物品,最贫困的时候,甚至靠着老仆在街上捡的白菜帮子度日。

后来袁克定原本有一个发财的机会,就是和日本人合作,借助他袁世凯长子的名号来对北洋军施加影响。

但袁克定拒绝了,表示给钱也不能做汉奸,并且登报声明因病谢客,后来还有人因此事来表彰袁克定的民族气节。

表弟张伯驹看他生活越发潦倒,1948年将他接到家中救济,因为同时掌握德语和英语,后来中央史馆馆长章士钊给他找了个文员的工作。

1955年,袁克定在北京逝世,再也不能再做他的太子美梦。

袁克定也是一个复杂的人,一直认为帝制优秀,但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巴掌;,后来又很有民族气节拒绝当汉奸,看来人真的都有两面性。

更多文章

  • 甄嬛传:甄嬛冒着危险也要坐秋千,不是怀念雍正,而是另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甄嬛传甄嬛第一次见雍正,甄嬛传最后雍正和甄嬛的对话,甄嬛是雍正什么人

    《甄嬛传》堪称是女人的成长史,每个刚入宫的新人都是满怀着期待,可是没多久就会发现在后宫活着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如果被皇上看中,那也得要看你有没有命被一直宠着了,因为你的周围有无数双的眼睛盯着你,稍不留神就会掉入陷阱了,甄嬛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其实雍正虽然后宫有很多的妃子,可是他的子嗣却是少的可怜,很多的

  • 清朝照片:武林大侠和电视剧里不太一样,牵骆驼的少年笑得很灿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林大侠霸气真人图片,晚清武林高手照片,清朝民间武林高手图片

    清朝时期的武林大侠,拍摄时间是1870年。受武侠小说和武侠剧的影响,现在的人们对于古代的武林大侠都充满了好奇,也非常向往那种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实际上,古代的大侠并没有小说中描述的那么潇洒。从这张清朝时期的武林大侠照片可以看出,这位古代大侠的形象既不高大也不威武,虽然他身披大氅腰挎长剑,还有一位小

  • 清朝奇事:途中突下大雨,小叔子见色起义,短工路径搭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十大诡异怪事,清朝时期未知的奇事,清朝时的民间奇闻怪事

    清乾隆年间,某地有位农户赵某,赵某兄长英年早逝,嫂子时常居住在娘家。农忙时候,赵某与其妻子,去找嫂子帮忙。嫂子也不好驳小叔子面子,便于他夫妻二人回去,走到半路的时候,忽然下起雨来。三人只好到附近破庙避雨。 嫂子被雨水打湿衣衫,便寻了间破屋烘干衣服。赵某早已觊觎嫂子美色多时,见此番良机不容错过,便让妻

  • 清朝唯一穿龙袍下葬的女子,连孝庄和慈禧都不敢穿,她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孝庄太后为什么穿龙袍,清朝穿龙袍下葬的女人,清朝皇后下葬穿戴

    因为龙袍就是皇权的象征,谁穿上了龙袍谁就会被皇帝视作是对他的皇权的挑衅,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忠心,任何人都会对穿了龙袍的人进行攻击——除非他们支持穿龙袍的人做皇帝。所以龙袍是古代的“禁器”,除了皇帝,谁也不敢轻易去动这个东西。然而奇怪的是,历史上居然有唯一的一个穿龙袍下葬的女子,连武则天和慈禧都不敢穿

  • 康熙的实验:让内务府找30个宫女,一个月死4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比起之前的三位皇帝,康熙显然睿智得多,在他的统治期间,康熙加强了对外的交流,与来自欧洲的很多国家有了往来,来自法国、英国的传教士也大量来到中国。其中一位叫洪若翰的传教士,他来到中国之后,也将西方的天文和医术带来了,在面见了康熙之后,康熙对洪若翰所展示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并且促成了自己的第一次科学实验。

  • 清朝入主中原算不算侵略?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承认清朝的正统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入主中原算是侵略吗,清朝可以统治中原吗,清朝为何能进入中原

    清朝的建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光是从皇太极扩大势力到建立大清,就至少花了十年。他是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汗位的,一上位便励精图治的改革。十年后也就是崇德元年(1636年),正式称帝,国号大清。紧接着开始对明朝作战,不断削弱明朝在关外的精锐,导致宁锦防线的崩溃。 但入主中原这

  • 清亡后,欠列强的十几亿赔款如何处理的?列强向民国退款是咋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政府还清了列强的赔款吗,清朝欠的赔款都还了吗,大清一共向列强赔款多少

    第一次见到梁启超的这两句诗歌时,内心是极为震撼的,尤其是那一句“兵魂销尽国魂空”,将整个晚清的状貌描绘得淋漓尽致。国家实力之弱,军队之风颓靡,大烟鸦片四起,列强瓜分蚕食迭起,割地赔款之风不息...... 公元1840年6月,自此鸦片战争打响之后,满清政府便走向了一条不归之路也。因为实力上的悬殊,在和

  • 西方为何把世界瓜分完了,才对清朝动手?并且最终也没能分割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为什么列强没能瓜分清朝,清朝为何要与列强开战,英法对清朝的看法

    随着时代的兴衰更迭,历史逐渐来到了清朝时期,虽然大家如今对于清朝有着许多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认,论封建王朝的国力,清朝绝对是封建王朝的巅峰。只可惜,它存在的时间遇到了中华2000年未有之变革,西方工业革命的隆隆机器响声,一夜之间,让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地方彻底落后了。说起对中国影响最深的敌人,除了让当年

  • 民国众多军阀,比较风光,同时结局较好的军阀头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的大军阀都有谁,民国军阀分别有哪些,民国时期军阀谁的实力最大

    不过,民国时期的地主军阀,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北洋军阀,如代表人物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曹锟都是属于北洋军阀。而在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两次北伐后,北洋军阀者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接下来全国各地,又冒出一批新的实力派人物,盘踞全国各地,让蒋介石对他们也十分头疼,这些人也被称之为

  • 国学大师钱穆:如果太平天国成功了,那么整个中国历史就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国学大师钱穆简介,钱穆评价太平天国,钱穆的历史简介

    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正值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者入侵之时,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呈现出与其他农民起义不同的特征:比如,它担负着反封反帝的双重任务,后期编制出带有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资政新篇》。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从开始就坚决与晚清作战,立场坚定的反对西方侵略者,可惜他后来生活腐化、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