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为何不立令妃为皇后?不当皇后,令妃反而取得了巨大成功

乾隆为何不立令妃为皇后?不当皇后,令妃反而取得了巨大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99 更新时间:2024/1/26 6:07:37

乾隆皇帝为什么不立令妃为皇后?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就是乾隆皇帝准备立永琰为皇太子,毕竟乾隆皇帝采用的是秘密建储的方法,他只是把继承人的名字写出来,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并没有对外公布。如果这时候他把令妃立为皇后,也就意味着公布了皇位继承人,这样做,显然是不恰当的,没有达到秘密建储的目的。

确实,乾隆皇帝比较喜欢立皇后的儿子为皇位继承人。乾隆皇帝先后立过两个皇位继承人,都是皇后富察氏的儿子。只不过后来,这两个儿子都先后夭折了。因为夭折,就不得不把结果公布。大家都明白,乾隆皇帝是喜欢立皇后儿子为继承人的。因此,假如乾隆把令妃立为皇后,那么,朝中大臣肯定都会猜测,乾隆皇帝所立的皇位继承人,应该是令妃的儿子,准确地说,就是令妃的次子永琰(长子夭折)。这样的话,可能大家都会暗中和永琰勾连。

不过,这个话其实也有问题。因为事实上,乾隆皇帝完全可以在立永琰为太子之前,把令妃立为皇后。乾隆之所以立永琰为太子,也是因为看在令妃的面子上,因为喜欢令妃,才这样做。总之,乾隆皇帝应该先立令妃为太子,接着才立永琰。所以说,乾隆没有立令妃为皇后,并不是因为已经把永琰立为太子的缘故。

说起来,乾隆在把辉发那拉氏打入冷宫时,就应该把令妃立为皇后的。辉发那拉氏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乾隆皇帝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原配皇后富察氏,但是富察氏不但生的儿子短命,她的命也不长,才30多岁就死了。乾隆皇帝和富察氏感情是很深厚的,富察氏死后,他非常伤心。乾隆皇帝伤心的方式很特别,就是在富察氏的葬礼上,不断责怪大臣和他的那些儿子们。他觉得这些人没有表现出悲伤的样子,并没有特别重视富察氏的葬礼。他认为,那些大臣们就是在看他的笑话,毕竟他立的两个皇位继承人都夭折了,皇后也死掉了,所以大臣们一定在看他的笑话。因此,他看这些大臣,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同时,他看他的儿子们也不顺眼,他觉得那些儿子们肯定会暗暗高兴。因为富察氏死了,富察氏所生的两个儿子也死了,这些皇子们就觉得机会到自己头上了,因此有点幸灾乐祸。

可以说,这件事情给乾隆皇帝的打击非常大,刺激也非常大,所以此后他既不想立皇后,也不想立太子。

之所以把辉发那拉氏立为皇后,主要还是他的母亲不断逼迫他。辉发那拉氏虽然和乾隆之间的关系比较一般,但是她善于走上层路线,不断去讨好巴结乾隆皇帝的母亲。乾隆皇帝的母亲非常喜欢她,因此就不断在乾隆皇帝面前提醒,希望乾隆皇帝把辉发那拉氏立为皇后。乾隆皇帝实在没办法,才把辉发那拉氏立为皇后的。但就算把辉发那拉氏立为了皇后,乾隆皇帝也没有打算把她的儿子立为太子,

富察氏死后,最让乾隆皇帝心满意足的后妃就是令妃。

令妃其实和辉发那拉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走上层路线。辉发那拉氏走上层路线,巴结的是乾隆皇帝的母亲;而令妃走上层路线,巴结的则是富察氏。令妃出身于包衣家庭,正是因为不断的巴结富察氏,才获得了乾隆皇帝的认可。

辉发那拉氏和令妃虽然同样走上层路线,但辉发那拉氏就只走上层路线,觉得依靠乾隆皇帝的母亲,当上了皇后,一切就万事大吉了。而令妃不但走富察氏这个上层路线,还懂得巴结奉迎乾隆皇帝。因此,在富察氏去世以后,乾隆最喜欢的也就是令妃。

也是因为乾隆皇帝最喜欢令妃,因此辉发那拉氏吃醋,非常不高兴,以至于发生了“断发事件”。

“断发事件”发生后,乾隆皇帝就把辉发那拉氏打入冷宫。照理说,这时候乾隆皇帝,应该顺理成章的把令妃立为皇后,但是乾隆皇帝并没有这么做。那么,乾隆皇帝当时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应该说,乾隆皇帝当时的心思是非常复杂的,他考虑了非常多的事情。他觉得那时候把令妃扶起来立为皇后,不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乾隆皇帝确实废掉了辉发那拉氏,但是毕竟辉发那拉氏是皇太后的人。如果乾隆皇帝做得很绝,立刻就把令妃立为皇后,肯定会惹得皇太后不高兴。乾隆皇帝一生信奉的,就是孝悌忠信。和自己的母亲把关系闹僵,可不是乾隆皇帝的做法。

假如乾隆皇帝在那时候把令妃立为皇后,包括乾隆皇帝的母亲等人,都会认为,正是令妃造成了辉发那拉氏的失宠,大家都会把罪过怪到令妃的头上,令妃这个皇后就不好当了。但假如不立令妃为皇后,大家则会认为是辉发那拉氏心胸狭窄,不能母仪天下,不会针对令妃。

乾隆皇帝除了想照顾令妃外,他对皇后这个位置,也是充满疑虑的,富察氏是他最喜爱的皇后,但死掉了。辉发那拉氏被立为皇后,但给乾隆皇帝添了不少堵。这些都让乾隆皇帝心中十分警惕。尽管他很喜欢令妃,但是万一令妃当了皇后以后,又会发生前两任皇后的情况,这就是害了令妃。

令妃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不知道乾隆皇帝是不是给令妃说过,要立令妃为皇后的话。如果乾隆皇帝说过这个话,以令妃的聪明才智来说,她一定会阻止乾隆皇帝这么做。而她阻止乾隆皇帝这么做,就会使得乾隆皇帝对她的好感更多。就像当年阴丽华拒绝刘秀立自己为皇后一样,刘秀反而更加喜欢阴丽华,更加要把郭圣通给拿下来了。

再说了,令妃非常清楚,如果说,她能够坐稳皇后之位的话,唯一依靠的,就是乾隆皇帝对她的喜爱。她和富察氏和辉发那拉氏都比不了,富察氏出身非常的显贵,是镶黄旗,她的娘家人有很大一部分在朝中当大官。辉发那拉氏出生于正黄旗,也比较显贵。而且辉发那拉氏身后还有太后撑腰。但是令妃不一样,令妃的出身是比较低贱的,她唯一可以依凭的,只有乾隆皇帝对她的宠爱。正如前面我们说的,乾隆皇帝一旦不宠爱她,她什么也没了。就算乾隆皇帝封她为皇后,一旦这种宠爱没有了,这个皇后也很容易就被乾隆皇帝给夺回去。辉发那拉氏的悲剧,就会在令妃身上重现。

所以说,一方面,乾隆皇帝不愿意在那个节骨眼上把令妃选为皇后,从而把她推到风口浪尖;另一方面,也是令妃自己不愿意当皇后,目的是要永远抓住乾隆皇帝的心。

再一点,对于令妃来说,皇后并不是主要的。没当皇后,但是她已经行使了皇后的职权。最重要的是皇位继承人。只要不接受皇后,就会让乾隆觉得亏欠她,就会考虑她的儿子。她的儿子并不出色,如果没有非常手段,怎能让乾隆立她儿子为继承人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聪明的令妃,做得极为成功。退一步海阔天空,没当皇后,反而曲径通幽,让儿子当了皇位继承人。而她儿子当皇位继承人后,她的这个位置,就非常稳固了。

更多文章

  • 民国群雄并起,各地军阀割地称王,形成势力强大的东南西北四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都有哪些军阀称王,民国初年的各军阀实力,民国时期各个地方的军阀变化情况

    乱世虽说出英雄,但是杀戮太多,民不聊生,大家都有真本事,谁也不服谁,怎么办,只能用战争来解决。就比如最典型的民国时期,就是一个乱世。因为全国各地出了许多枭雄式人物,因此形成了群雄并起的局面,各地有实力的军阀割地称王,成为独霸一方的大军阀。如盘踞山西的阎锡山被称之为山西王,独霸一方的唐生智被称之为湖南

  • 袁世凯之子袁克定:曾作太子梦,当头一场空,最后潦倒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简历,袁克定个人简介,袁克定解放后定居何处

    大家应该都知道袁世凯,这位想要复辟的前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也有人说他用和平方式推翻封建统治,并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革,是一个真正的改革家。1915年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后,该国号为中华帝国,史称“洪宪帝制”,此举引发了各界人士的不满,之后更是兴起了护国运动。最后袁

  • 甄嬛传:甄嬛冒着危险也要坐秋千,不是怀念雍正,而是另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甄嬛传甄嬛第一次见雍正,甄嬛传最后雍正和甄嬛的对话,甄嬛是雍正什么人

    《甄嬛传》堪称是女人的成长史,每个刚入宫的新人都是满怀着期待,可是没多久就会发现在后宫活着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如果被皇上看中,那也得要看你有没有命被一直宠着了,因为你的周围有无数双的眼睛盯着你,稍不留神就会掉入陷阱了,甄嬛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其实雍正虽然后宫有很多的妃子,可是他的子嗣却是少的可怜,很多的

  • 清朝照片:武林大侠和电视剧里不太一样,牵骆驼的少年笑得很灿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林大侠霸气真人图片,晚清武林高手照片,清朝民间武林高手图片

    清朝时期的武林大侠,拍摄时间是1870年。受武侠小说和武侠剧的影响,现在的人们对于古代的武林大侠都充满了好奇,也非常向往那种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实际上,古代的大侠并没有小说中描述的那么潇洒。从这张清朝时期的武林大侠照片可以看出,这位古代大侠的形象既不高大也不威武,虽然他身披大氅腰挎长剑,还有一位小

  • 清朝奇事:途中突下大雨,小叔子见色起义,短工路径搭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十大诡异怪事,清朝时期未知的奇事,清朝时的民间奇闻怪事

    清乾隆年间,某地有位农户赵某,赵某兄长英年早逝,嫂子时常居住在娘家。农忙时候,赵某与其妻子,去找嫂子帮忙。嫂子也不好驳小叔子面子,便于他夫妻二人回去,走到半路的时候,忽然下起雨来。三人只好到附近破庙避雨。 嫂子被雨水打湿衣衫,便寻了间破屋烘干衣服。赵某早已觊觎嫂子美色多时,见此番良机不容错过,便让妻

  • 清朝唯一穿龙袍下葬的女子,连孝庄和慈禧都不敢穿,她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孝庄太后为什么穿龙袍,清朝穿龙袍下葬的女人,清朝皇后下葬穿戴

    因为龙袍就是皇权的象征,谁穿上了龙袍谁就会被皇帝视作是对他的皇权的挑衅,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忠心,任何人都会对穿了龙袍的人进行攻击——除非他们支持穿龙袍的人做皇帝。所以龙袍是古代的“禁器”,除了皇帝,谁也不敢轻易去动这个东西。然而奇怪的是,历史上居然有唯一的一个穿龙袍下葬的女子,连武则天和慈禧都不敢穿

  • 康熙的实验:让内务府找30个宫女,一个月死4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比起之前的三位皇帝,康熙显然睿智得多,在他的统治期间,康熙加强了对外的交流,与来自欧洲的很多国家有了往来,来自法国、英国的传教士也大量来到中国。其中一位叫洪若翰的传教士,他来到中国之后,也将西方的天文和医术带来了,在面见了康熙之后,康熙对洪若翰所展示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并且促成了自己的第一次科学实验。

  • 清朝入主中原算不算侵略?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承认清朝的正统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入主中原算是侵略吗,清朝可以统治中原吗,清朝为何能进入中原

    清朝的建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光是从皇太极扩大势力到建立大清,就至少花了十年。他是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汗位的,一上位便励精图治的改革。十年后也就是崇德元年(1636年),正式称帝,国号大清。紧接着开始对明朝作战,不断削弱明朝在关外的精锐,导致宁锦防线的崩溃。 但入主中原这

  • 清亡后,欠列强的十几亿赔款如何处理的?列强向民国退款是咋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政府还清了列强的赔款吗,清朝欠的赔款都还了吗,大清一共向列强赔款多少

    第一次见到梁启超的这两句诗歌时,内心是极为震撼的,尤其是那一句“兵魂销尽国魂空”,将整个晚清的状貌描绘得淋漓尽致。国家实力之弱,军队之风颓靡,大烟鸦片四起,列强瓜分蚕食迭起,割地赔款之风不息...... 公元1840年6月,自此鸦片战争打响之后,满清政府便走向了一条不归之路也。因为实力上的悬殊,在和

  • 西方为何把世界瓜分完了,才对清朝动手?并且最终也没能分割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为什么列强没能瓜分清朝,清朝为何要与列强开战,英法对清朝的看法

    随着时代的兴衰更迭,历史逐渐来到了清朝时期,虽然大家如今对于清朝有着许多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认,论封建王朝的国力,清朝绝对是封建王朝的巅峰。只可惜,它存在的时间遇到了中华2000年未有之变革,西方工业革命的隆隆机器响声,一夜之间,让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地方彻底落后了。说起对中国影响最深的敌人,除了让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