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袭制王朝:夏朝的崛起与覆灭

世袭制王朝:夏朝的崛起与覆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13 更新时间:2024/1/15 20:37:26

前言:

夏朝是中国历史第一个有记录的世袭制国家,它的出现打破以往禅让制,是中国古代“家天下”的开始。夏王朝之后的近4000年里,这种同宗同姓世袭制的国家形式被延续下来,成为中国古代同一朝代中王位继承的唯一方式。

历史性的转折

1、夏朝的建立

禹是夏朝的建立者,姒姓,夏后氏,为远古黄帝一脉后裔。相传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有功,帝舜将自己的位子禅让给他,大禹成为了部落首领,定都阳城。上古时期的华夏大地上人们对于权力没有那么大野心,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领头人都是大公无私、为集体利益奔走的贤者。大禹在帝舜过世后,安置好了部落后,就将帝位传给了舜的儿子商均;但是天下的诸侯们都离开商均纷纷朝见禹王,禹王在各路诸侯的拥戴下正式称王,并将国号定为夏,将的儿子丹朱分封在唐国;将舜的儿子商均分封在虞国。

建立夏朝后,划定九州,禹王命人制造了九鼎集中在都城,九鼎成为了权力的最高象征,彰显着天下一统,四海归一。王朝的行程加快了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的进程,部落联盟的松散组织被“国家”这一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阶级统治开始形成。夏朝的形成和当年黄河水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洪涝灾害影响了居住在黄河流域的百姓生产生活,大禹带领各部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治理,不仅加强了部落诸侯之间的精诚合作,还使自己在其中收获了民心威望。所以当灾害解决后,人民也渴望有一个统一稳定的环境休养生息,夏王朝的建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其实禹王最开始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并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将王位禅让给益,不过益却将王位让给了禹王的儿子,自己做起了王朝的执政官;这番操作和以往的王位继承很是不同,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因为从夏启开始,王朝权力的更迭遵从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规律了。

2、新制不易,摸索向前

新朝新气象,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的,夏启上位后面临着不少质疑,因为在禅让制的传承中,原先每个部落或是诸侯国都有可能走上至尊之位,现在的世袭制从源头上就阻止了其他氏族想要问鼎王位的机会,肯定会让人心生不满,让人质疑启的动机;其中有扈氏就一直不服,暗自联络一批诸侯准备起事。

兵马召集完毕后,有扈氏便带领联军与启对战。启在百姓中拥有威信,而且他的王位是名正言顺继承的,所以民众是力挺他的;再加上兵马上的优势,很快就打败了有扈氏的同盟军。成王败寇,有扈氏一党被擒罚没为奴,让启的声望进一步提升;在夏朝初期,经历了一场变局后国家渐渐走向了稳定。

古代人迷信,遇到大事或重大节日时会献祭神灵、高筑神台,有扈氏的叛乱结束后,夏启彻底废除了禅让制,正式确立了世袭制,并召开“钧台之享”,各个方国会盟于夏朝都城。夏启成了天下共主,各路诸侯看似臣服,但后期仍有争斗;不过并没有发生哗变事件,倒是常常与东夷发生一些摩擦争斗。

3、傀儡王室,百年混乱

夏启过世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了;不过很显然,夏启的聪明才智并没有遗传给自己的孩子,之前启的第五子武观就经常给他捣乱,后来愈演愈烈,就被诛杀了;长子太康与夏启相处时间最久,夏启也非常宠爱这个儿子,吃喝玩乐的事都想着太康,养出了一身纨绔子弟享乐懒散的臭毛病。所以在太康登位后,依旧保持着以前的作风,根本不理朝政,是一个极其不合格的领导者。

太康的不作为让之前其父辛苦确立的世袭制度发生了动摇,王权被削弱,许多野心家们开始活跃起来,东夷有穷氏不断向西挺进,有穷氏中的首领羿乘机发难夺权,成为了夏朝实际的统治者;太康失去了王权开始了流亡的生活,病逝异乡。

虽然羿成为了夏朝的掌权人,但他并没有称王,反而是扶持了太康的弟弟中康继位,这应该是最早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了,直到将中康和中康的儿子相都熬走后,羿才想着取而代之。虽然之前也有很多部族对羿的行为不满,但是羿的实力强大,派兵讨伐了公开反对他的族群。不过羿也不是一个勤政的人,他本人喜好弓马骑射,他继位后常带着亲眷去打猎,也不问朝政,将重臣贬黜,听信小人,和之前的太康并无二致。

短暂中兴,江河日下

1、拨乱反正,王朝复位

自从羿上位后,夏朝的国运可谓是每况愈下,羿的养子寒浞得其重用,势力不断扩张,更是趁羿外出打猎的时候将其家人尽数诛灭,然后夺了羿的大权,还霸占了羿的妻子,这期间也没有放过姒氏夏王一族。夏王相的妻子缗在乱局中侥幸逃回母族避难,不久后生下相的遗腹子,取名少康

随着少康长大,他的身份被人发现,寒浞之子浇派人去刺杀少康。少康一路逃到有虞氏一处,有虞氏是虞舜的后裔子孙,其祖上和禹王交好,对少康也是另眼相待。有虞氏二女嫁给少康后,少康以岳父家的一座城池作为据点,召回了大量拥护夏朝的百姓,之前夏朝的忠臣良将知道消息后,纷纷倒向少康。在气势汹汹的联合大军围攻下,寒浞很快兵败,有穷氏的一百多年的代政生涯就此结束。

后世将这段历史称为“少康中兴”,在少康和夏朝部众的努力下,王位回归,结束乱局,夏朝也在少康的治理下逐渐走向正轨。之后少康之子杼继位,加强了对东夷地区的交流和管制,

大力发展军事,尤其是对兵器和甲胄的研制,强有力地打击了东夷;杼在位期间是夏朝最为强盛的时期,杼也被后世认为是最像大禹的人,是禹王事业和心性的继承者。这之后的两任王者,在其先辈们的积累下,征服了东部和西部地区,并对臣服夏朝的部落进行分封,这种诸侯分封形式的雏形虽然还不完善,但是这种新的统治形态也推动了夏朝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2、盛极而衰,每况愈下

经历过苦难动荡的人总是会牢记前车之鉴,生长在安逸舒适环境中的人无法体会前者的艰辛,夏朝在几代领导人的治理下恢复了国力,周边各部或朝贡,或友睦;在这种环境中出生成长起来的王者就渐渐长歪了,从孔甲开始,夏朝的命运再次被改写。

这位孔甲本来是第六任王位的继承者,但是他喜欢摆弄鬼神之事,整日里打猎占卜、声色犬马,对国家大事一点都不放在心上,所以他的父亲没有将王位传给他;适逢天灾之时,当时朝臣认为孔甲没有继承王位一定是违逆了天意才会降灾于人间,在姒廑过世后,扶持孔甲上位。

也不知道孔甲是走了什么运,在他上位后展开了大型的求雨仪式,结果还真的天降甘霖,至此全国人民都感念他福泽万民;而孔甲本人对鬼神之说更加笃信,出门游玩的时候在水里得到了两条鳄鱼,误以为是龙,还专门让人饲养驯化。结果后来他指定的“驯龙人”把所谓的“龙”烹煮后晋献给孔甲吃了,自己卷钱财跑了。这之后孔甲性情更加暴躁,在一次郊外祈祷结束后,回程路上死在了车中。

3、暴贪色,夏朝覆灭

自孔甲乱政后,夏朝的国力一落千丈,王位传到桀这里时,夏朝与周边各部关系紧张,经常发生争斗。夏桀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君主,但是他的志向并不在大好河山,而是终日陷在温柔乡里,无法自拔。

每每攻伐其他部落、小国时,其部落的漂亮姑娘都会被他带回王城的酒池肉林中,夏桀最宠爱的妺喜也是被这样掳回来的。这位有施氏的妹子爱好也挺特别的,喜欢听绢帛撕裂的声音,这癖好别说是当时纺织业不发达的年代,就是放到现代也是极其败家的;不过为了博美人一笑,天天撕布君王也乐意。

夏桀终日沉迷,国事荒废,还研发炮烙虐待囚犯取乐,对于大臣们的劝阻不闻不问。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商汤率领大军讨伐夏桀,鸣条之战后,桀被放逐,夏朝倾覆,王室不复存在。

总结: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的王权国家,开创了时代先河;虽然夏朝仅仅是一个具有初级阶级社会形态的国家,但它承载着上古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不过由部落群体形成的国家在实际掌控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国家的意识形态还很松散;而且统治者在恶劣的环境下往往能触发奇迹,对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科学盲目迷信,后期上位者的懒政懈怠也让王朝之前的积累都消耗殆尽,民众苦不堪言,自然需要开辟新的世界,由新的领导人给人民带来希望。

参考文献:《史记》《竹书纪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将单挑真能决定战争胜负吗?能,不过是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朝武将实力排名,历史上真正的周朝武将,周朝时期武将

    (看看李元霸这两柄大得夸张的锤子,《说唐》里士兵彻底沦为了吃瓜群众,完全看武将的个人发挥)如果说三国和水浒还有些良心,什么《隋唐演义》就完全没了下限。比如说《说唐》里天下第一好汉李元霸,这人手持擂鼓瓮金锤,单锤重400斤,双锤重800斤!胯下一匹万里去宝马,日行一万夜走八千,这是什么速度?一天12个

  • 武王伐纣时,纣王只在牧野败了一仗,为何就放弃抵抗、匆匆自尽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曾经,在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西周早期,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利簋。这件利簋上镌刻的铭文,经过专家翻译之后,震动史学界。因为,上面的铭文佐证了武王伐纣时,他在牧野之战中以寡胜多的事。更令人震惊的则是,周武王在甲子日早晨与纣王大军交战,不到一天时间就灭亡了商朝。这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载的“时甲子日昧爽,

  • 神圣罗马帝国和我国周朝到底有多像,结果都差不多,被诸侯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神圣罗马帝国与罗马关系,周朝和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经历了哪些朝代

    神圣罗马帝国的前身是中法兰克王国。这个王国是从查理帝国中分裂出去的。查理曼大帝建立了查理曼帝国,不过他死后,帝国开始内乱。843年,根据《凡尔登和约》,帝国分裂为三部分,分别是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962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后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

  • 《封神演义》苏妲己魅惑纣王毁灭商朝,最后为何还能被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封神苏妲己迷惑纣王,封神演义第一集苏妲己魅惑纣王,封神演义妲己对纣王的态度

    由罗晋、王丽坤以及邓伦饰演的新版《封神演义》正在热播,虽然在剧情上做出了不小的改动,但不管是于和伟饰演的“史上最萌姜子牙”,还好邓伦诠释的“媚过妲己”的狐妖王子虚,都给屏幕外的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该剧主要讲述了商朝末年,昏庸无道的商纣王被狐妖上身的苏妲己迷惑,不理国事导致民生苦不堪言,最终被杨戬、

  • 姜子牙能算到比干挖心之后必死,为何不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子牙为什么不救比干,封神演义比干真的被挖心而死吗,比干被挖心后又复活了吗

    姜子牙想要成仙,不想下山,但元始天尊有命令,他也不得不去完成任务!下山无处可去的姜子牙,想到了朝歌的好兄弟宋异人,于是便去投奔他。某一天,姜子牙帮宋异人家里盖房子捉了几个鬼之后,让人看到了他能掐会算的道术神通。于是,姜子牙利用本身特长,开了一家算命的命馆,自此之后,他的日子才算好过了起来!后来,玉石

  • 西周分封时,齐国和鲁国同在山东境内,为何大家都认为鲁国是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齐国是怎么瓦解鲁国的,齐国与鲁国关系,齐国与鲁国存在多久

    我们先看一下这两个国家的来源。齐国是西周的功臣姜尚姜子牙的封地。姜子牙得到封地之后,迅速平定的周边的少数民族,接着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国力迅速增加。周成王曾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建都于

  • 唐朝末期唯一忠于朝廷的节度使,唐朝灭亡后,还坚持为唐朝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晚期节度使分布图,唐朝最著名的节度使叛乱,唐朝末年的各大节度使

    856年,李克用生于神武川之新城,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他是沙陀部族领袖李国昌的第三子。李克用从小就骁勇善战,李克用十五岁时,李国昌讨伐庞勋。他从军出征,冲锋陷阵均在众将领之前,军中视他为“飞虎子”。平定庞勋后,李国昌受封为振武节度使,李克用受封为云中牙将。这开始了他官宦生涯。黄巢起义的时候,李国昌、李

  • 武则天被推翻后,她的女宰相上官婉儿的这个举动,得到所有人认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677年,武则天召见了14岁的上官婉儿。当时出题考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是对答如流。武则天非常高兴,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她掌管宫中诏命。之后上官婉儿开始成为武则天心腹。武则天称帝的时候,很多命令多数都上官婉儿写的,所以有人称她为“内舍人”。也有人叫女宰相。可以说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上官婉儿地位显赫。不

  • 莫高窟发现《将进酒》原版,下笔之狂令人直叹:再也不喜欢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白将进酒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出土李白的诗,莫高窟将进酒真迹

    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有着近似于神圣的形象。一方面是学界对于他的成就认可,尊他为诗仙。另一方面就是李白的诗词实在是太洒脱了,以至于我们就算背课文的时候,在苦苦纠结之际,似乎都能看到一个白衣飘飘的仙人向我们走来。尤其是李白的经典作品将进酒,那更是包含了李白诗作的精髓,让很多人都极为

  •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权势有多可怕?李渊一个不留神,让他翻了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怎么样了,玄武门之变以前李世民的权势,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当时李渊在干嘛

    “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李渊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公元625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主人公便是当时仍旧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正是因为这场政变,使得唐初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场政变,李世民不仅清除了争夺皇位的劲敌,还彻底斩断了李渊的退路,成为了李唐的唯一继承人,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