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方为何把世界瓜分完了,才对清朝动手?并且最终也没能分割清朝

西方为何把世界瓜分完了,才对清朝动手?并且最终也没能分割清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64 更新时间:2023/12/8 5:09:03

随着时代的兴衰更迭,历史逐渐来到了清朝时期,虽然大家如今对于清朝有着许多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认,论封建朝的国力,清朝绝对是封建王朝的巅峰。

只可惜,它存在的时间遇到了中华2000年未有之变革,西方工业革命的隆隆机器响声,一夜之间,让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地方彻底落后了。

说起对中国影响最深的敌人,除了让当年的国人恨之入骨的日本帝国主义之外,另一个就是打开国门的英国人,正是因为他们中国百年的屈辱近代史才由此开始。

百年屈辱

有人说,时间终究会替我们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由此才变得强大。

现在一些所谓的专家口中就有一个这样的论调,中国人应该对英国充满感激之情而不应该心怀愤恨,因为英国的入侵才让中国看到了不足,才有了今日的复兴。

不得不说,这个论调听起来就是这么的可笑,强盗进了家,四处烧杀抢掠,后来家族再次复兴,居然要感谢这些曾经的强盗,这又是什么奇怪道理?

如果说今日之中国复兴最应该感谢谁,那应该感谢一代代的革命先烈,感谢那一批批无私奉献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今日之兴盛华夏。

回顾历史,却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英国人对于清朝动手是在西方世界已经把基本的殖民地都瓜分干净之后才进行的,为动手时间会这么晚?

为何清朝在面对世界列强的共同围剿之下,能够获得苟延残喘,还保下了华北及西北的大部分土地。

英国殖民

在最早的时候,英国人在殖民世界的同时,与中国同期还进行着贸易,他们一方面想要给中国倾销工业品,另一方面又需要从中国进口茶叶,瓷器。

乾隆时期,英国人已经发现清朝的武装力量十分落后,火炮用的还是100多年前的老样子,但是毕竟清朝的力量还有昔日的荣光,始终刻在英国人的心中,即便英国人已经占领了世界绝大多数地方,也依旧没有对清王朝动手。

英国本打算靠着贸易战从中国收割白银,但是却没想到他们生产的布料,中国人根本就不喜欢,与之相反,英国人反而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茶叶,最终导致了白银大量的回流到中国。

对于资本家来说,动他钱财如杀他父母,为了能够获得充足的暴力,他们就将目光转了鸦片。最开始的鸦片本来是作为药物所用,鸦片具有镇咳,止痛,清热等优点,但是他的成瘾性,却让英国人看到了商机。

这一切,到了林则徐上任之后发生了改变,一场虎门销烟之后,英国累计被销毁了230万斤鸦片,但是这一幕落在英国人眼中,却成为了宣战的信号。

由于路途遥远,以及清王朝的体量巨大,在英国国会投票之下,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决定了出兵。这一场战争本来的目的,就是逼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促进英国人的鸦片内流。

因为马可波罗游记的原因,在英国人的印象中,中国始终是一个非常富裕且强大的国家,人人都拥有上百万的资产,因此英国人对于和清朝开战是慎之又慎的,这也是为何英国在瓜分完世界之后才开始对清朝动手的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清朝此时就是一个破烂的屋子,空有华丽的外观,却已经是腐朽的房梁和柱子,被英国人轻轻一踹,就展现出了本来的面目。

如此的发现让英国人十分欣喜,由此才有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中法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但是他们在入侵的同时也发现,中国人有着强壮的士兵,强悍的百姓,只是缺乏一个绝对优秀的精神和领头人,就比如说三元里战争,以及义和团运动,廊坊之战和娘子关之战,都让英国人感觉到了疼。

也正因如此,让英国人看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骜不驯,若是全面占领,此时一旦出现一盏精神的明灯,或者说是强力的领导人,国家复苏就是旦夕之间的事情,由此让中国保持现状,才能让国外最大限度的从中国人身上榨取血液。

这也是为何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王朝不仅没有覆灭,反而还得到了列强的支持,中国也最终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只可惜那位耽误中华数百年的女人,不仅没有看通其中的关键以及西方人的险恶用心,反而还对西方人感激涕零,说出了历史上那句著名的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事实上,英国人的决策是正确的,后来的日本人即便举国入侵,塑造了一个凶残的形象,也依旧深陷在中国战场的泥潭,最终被中国击败。

清朝与大英帝国的碰撞,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国外之间的对抗,也是巅峰的封建社会与巅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巅峰对决。

最终证明,空前强大的封建王朝只是旧制度最后的绝唱,一个一夜之间出现的新世界,走入了中华这片古老的大地。

或许没有这场战争,清王朝还将裹挟封建社会的威,继续耽误这片中华大地,而此事也成为中华历史上的一个最大的教训,后人当引以为鉴。

正如国外学者所说的那样,中国近些年来努力发展奋斗,就是因为中国自上而下都认为那是中国的耻辱,而这种情况,有且只能有这一次。

更多文章

  • 民国众多军阀,比较风光,同时结局较好的军阀头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的大军阀都有谁,民国军阀分别有哪些,民国时期军阀谁的实力最大

    不过,民国时期的地主军阀,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北洋军阀,如代表人物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曹锟都是属于北洋军阀。而在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两次北伐后,北洋军阀者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接下来全国各地,又冒出一批新的实力派人物,盘踞全国各地,让蒋介石对他们也十分头疼,这些人也被称之为

  • 国学大师钱穆:如果太平天国成功了,那么整个中国历史就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国学大师钱穆简介,钱穆评价太平天国,钱穆的历史简介

    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正值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者入侵之时,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呈现出与其他农民起义不同的特征:比如,它担负着反封反帝的双重任务,后期编制出带有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资政新篇》。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从开始就坚决与晚清作战,立场坚定的反对西方侵略者,可惜他后来生活腐化、军事

  • 清朝“效力赎罪”使用范围有多大?从《清实录》分析其影响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时期的社会实录,清朝实录,理性看待清朝功与过

    在清代,被实施效力赎罪的官员众多,涉及到朝廷不同层次的官员,辐射到社会的各个角度,影响深远。清代官员犯罪时,有多种减轻、替代甚至免除刑罚的办法,其中,效力赎罪就是清代官员通过各种形式的效力以赎其罪的方式,历朝实施普遍。《清实录》中关于效力赎罪的记载近千条,清代内阁题本、军机处录副奏折等材料中也有大量

  • 赈灾时,和珅往粥里放沙子,乾隆对此赞赏有加,百年后也得到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珅赈灾在粥里撒沙子是哪一集,历史上和珅赈灾在粥里撒沙子,和珅赈灾为什么在粥里放沙子

    智慧需要用在正道,大家熟知的历史上的大贪官和珅的形象,大部分都来自于电视剧,这里面的和珅狡诈,爱使坏招,常常与纪晓岚斗智斗勇,但最后也还是棋差一招。和珅看似智慧非凡,却总是将自己的聪明用在如何敛财上,但是和珅就真的是这样的一无是处吗?其实这些也只不过是影视作品中的和珅,而真正历史上的和珅,乃钮祜禄氏

  • 民国风流才子袁克文: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死后千名女子为他送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袁克文传奇大揭秘,民国美男子袁克文,袁克文墓

    袁克文,位居 “民国四公子”之首。他温文尔雅,举止潇洒,不留胡须,鼻架眼镜,头戴六合帽,帽上缀一颗浑圆光莹的明珠,身着长衫,胸佩汉玉,手执烟袋,端的一副好样貌。作为袁世凯寄予厚望的“皇二子”,袁克文的一生,都在所谓的政治权利中心。袁克文但是他和一心想做皇帝的大哥袁克定不同,他的一生都在做一个真正的“

  • 雍正到死都不知道,龙凤胎的名字连起来读就是甄嬛背叛他的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龙凤胎是甄嬛背叛雍正的证据,雍正死时甄嬛跟他的对话,历史上的甄嬛是怎样被雍正看上的

    但是宫中的有些妃子往往不能理解皇帝的这种想法,她们认为皇后是妻,这妃子也是妻,为什么皇后的地位就要高一些呢?往往这种认识不到自己位置的人总会付出代价。甄嬛和雍正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初入宫门的甄嬛以为自己遇到了一段神圣的爱情,但是雍正帝注定是这个国家的王者,他的眼界是不会停留在儿女情长上面的。单

  • 什么矛盾最终促使黄兴弃孙而去?一首诗道尽其当时心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黄兴个人简介,黄兴的诗,黄兴孙文之争

    但是在革命的进程中,孙黄二人虽是死党,但并不是铁板一块,没有任何矛盾的,相反对于革命理念和革命道路的不同认识,让他们最终分道扬镳。从孙黄二人关系的变化,能看出领导近代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虽然有先创之功,但后劲儿不足,所以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孙黄相聚闹革命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最终李鸿章的北洋精锐尽数

  • 这位考古专家,在发掘清朝古墓时,无意挖到自家祖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考古队挖到清朝古墓,考古发现清代古墓视频,考古学家挖清代的墓

    但其实文物和考古工作人员本身就是分不开的,按照我们传统的思想来讲,开掘古墓的人多多少少还是会受到一些世俗的影响的,中国人极其的看重风水,而开掘古墓本身就是破坏他人风水之事,所以总会有一点点的抵触心思,并且在我们国家当中还有着一句老话,不知道哪天你就挖到自己家的祖坟了,这句话刚刚听来是有点玩笑的意思,

  • 曾国藩获得成功是偶然?看完他处理的这件事,才知道他的情商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出身于地主家庭,天资聪颖,自幼便喜好读书,在1838年考中进士后便正式踏入仕途。他的一生中曾担任过多个职位,到了咸丰年间,咸丰帝曾任命曾国藩为团练大臣,主要工作就是招兵入伍,并负责训练这些新兵,一起协助地方管理工作。于是曾国藩自此以后便在湖南长沙开始组建湘军。一般来说,团练大臣是无权管理地方事

  • 乾隆奇案:看罢此案,方知“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之真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的奇案,乾隆王朝中四大案件,乾隆年间奇案大全集

    若是所娶的妻子不贤惠、不讲道理,连家庭事物都照顾不好,那么就有可能毁了三代人。因此婚姻的选择不仅是女人的一场“赌博”,同样也是男人的一场博弈之战,赢了就万事大吉。为此中国古代社会还流传着一句话叫: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奇案就刚好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看了这个案件,兴许你对迎娶贤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