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风流才子袁克文: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死后千名女子为他送葬

民国风流才子袁克文: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死后千名女子为他送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82 更新时间:2024/1/17 3:23:29

袁克文,位居 “民国四公子”之首。

他温文尔雅,举止潇洒,不留胡须,鼻架眼镜,头戴六合帽,帽上缀一颗浑圆光莹的明珠,身着长衫,胸佩汉玉,手执烟袋,端的一副好样貌。

作为袁世凯寄予厚望的“皇二子”,袁克文的一生,都在所谓的政治权利中心。

袁克文

但是他和一心想做皇帝的大哥袁克定不同,他的一生都在做一个真正的“名士”。

袁克文生前莺燕环绕,死后千人送葬,那些在现在看来,仿佛是一场戏的故事,却是他一生真正的写照。

身为名士,他做到了不为权势迷眼;身为名士,他也做到了知己遍天下;身为名士,他同样做到了不为财帛动心。

他拥有太多标签,但是任何一个标签,都不足以形容他波澜的一生。

民国旧照

那些发黄的老照片,斑驳的旧文字,慢慢向我们拼凑出一个真正的民国风流名士。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

从那一刻起,袁家仿佛就进入了一个“皇室家族”的怪圈,谁是袁世凯的继承人就成为家族中的重中之重。

袁世凯拥有1妻9妾,生下17子15女,可是袁世凯的“皇位”只有一个。

袁世凯

本来,作为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本应该是当仁不让的皇位继承人。

而袁克定也是对权势最为渴望的,为此他不惜办假报纸骗父窃国。

可是偏偏袁克定在一次骑马时摔断了腿,成了一个瘸子,自古皇帝哪有是瘸子的?

更不巧的是,袁克定的弟弟们,却是一个比一个有能力,尤其是二弟袁克文,才高八斗,能力出众,所以事情就显得没有那么绝对了。

袁世凯家族

这个“皇位”最终花落谁家呢?

底下的人已经暗自盘算起来了,甚至在袁世凯称帝之前,明争暗斗就已经开始了。

据说,在袁世凯称帝以前,要做“皇袍”,他的子女也少不了做几身皇子的衣服。

而当时,只有袁克定和袁克文的衣服,是和众人不同的。

袁克定和弟弟妹妹的合照

不知裁缝是怎么想的,但是袁克定从那一刻起,就将这件事记挂在了心上。

而事实上,最开始袁世凯最属意的也是二儿子袁克文。

虽然袁克文的生母,是朝鲜外邦女子金氏,但是在袁家帝制中,血脉纯正显得没有那么重要,毕竟就连袁世凯本人,也是一个旁支庶子。

而且袁世凯早就为二儿子做好打算了,袁世凯让袁克文认了大姨太太沈氏作母亲。

袁世凯姨太太

沈氏没有孩子,对这个养子十分纵容,对其出去喝花酒、赌博的事不但不劝,还经常帮他隐瞒。

当时袁克文的亲妈想管教他,揪住他就是一顿好打,沈氏心疼不已,直接闹上门,两个人吵起来。

到最后,沈氏放话:“谁要敢在他爸爸面前告状,我就和谁拼命!”

也正是这样,名义上他是沈氏的孩子,有了一个正统出身,又白得了一个娘关爱他,一举两得。

袁世凯大姨太太

况且,袁克文才貌俱佳,六岁识字,七岁读经史,十岁习文章,十有五学诗赋,一身本领令人瞩目。

这个被父亲寄予厚望,被哥哥视若仇人的袁克文,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恐怕,他只觉得:烦!

一方面袁克文是一个头脑清楚的人,对于袁世凯称帝的事情,他一直是持反对态度的。

袁克文不但在所有“皇子”试衣服的时候,直接翘班不去,还作诗“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袁克文

当时袁世凯称帝在即,他的亲儿子,却出了一篇反袁帝制的佳作,袁世凯气急败坏,派人把袁克文幽禁了起来。

而另一方面,面对大哥的威势,袁克文实在是哭笑不得,因为袁克文对权力根本毫不在乎。

袁克文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不假,可是他却不爱权利,只爱美人、古玩、字画等等,一切和权利无关的事情。

从小被亲生母亲和养母一同娇惯长大的袁克文,留恋烟花之所,就连被父亲幽禁的时候,他还不忘带着美人,打包上他的宋书和大烟。

袁克定

但是袁克文怎么想,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袁克定已经认定袁克文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

袁克文被众人推崇,被父亲看好,都成了他的一道道的催命符。

当时的袁克定自比曹丕,指袁克文为曹植。他扬言,只要父亲敢让袁克文做继承人,他就敢下手杀了袁克文。

事实上,袁克定说到做到,早就下过手,只是被袁克文躲掉了。

当时袁克定在北海团城设宴,准备了毒酒,要毒死袁克文,袁克文识破跑掉了。

袁克定

而这一走,就去了上海最大的帮会,手下门徒四千余人。

袁克文为人仗义,好结交朋友,对钱财毫不吝啬,大有千金散尽还复来得太白之风。

加上其父的名声影响,是以到哪里都是呼朋唤友之态,过的是前后簇拥的日子。

当时袁克文在北京城待不下去了,坐车一路从天津辗转到了上海,但是到了上海并不意味着安全,刺杀的人一波接着一波。

黄金荣

刚到上海的时候,他就送给了黄金荣十枚袁世凯金币,因为是样币,数量稀少,十分具有收藏价值,黄金荣也因此成为了他的好友。

随后在黄金荣的引荐下,他用袁家的权势和大把的金钱,敲开了青帮辈分最高,收徒人数极少的“理”字辈人物之一张善亭的大门,成为了当时青帮大字辈的人物。

在当时的黑道上来说,黄金荣、张啸林还比袁克文小一辈,就连称霸一时的杜月笙,也是他的徒孙辈。

也正是有了黑帮身份,袁克文才算是过了几天安生日子。

袁克文

据后来袁克文回忆:“随时随地都有人做我的临时保镖, 这些义务保镖,都是上一流的人派来保护我的。”

在青帮一年以后,他在天津开始广收弟子,他的香堂门下弟子有上千人。

和其他人不同,他的门徒除了一些具有黑帮势力的弟子,其他人大多数是戏曲、书法名家。

一个好好的黑帮,竟然成为文化交流会所,令人啼笑皆非。

袁克文

但是后来,为了防止有人借他的名字生事,他登报声明,只承认16人是他的弟子,后又逐出两名,所以到最后他实际承认的弟子只有14人。

在上海,远离了管教他的父亲和唠唠叨叨的两个娘,他的日子过得好不畅快,袁克文花钱如流水,众人皆知。

当时,他一时跟着黄金荣等人在高级妓院流连忘返,一时又到戏院听听名家唱戏。

有时候兴起搜集一些宋书、古玩,有时候又花费大力气去学习唱戏。

袁克文戏照

而不久之后,袁克文自己身上带的几万银钞全部用来豪赌、玩乐,钱很快就花光,身上能卖的东西也卖光了,只能重新躲回天津自己的宅子里了。

而袁世凯的皇帝梦,只做了81天,袁世凯倒台后不久,就郁郁而终了。

袁克文埋怨大哥鼓动父亲称帝,一气之下又躲到了天津,连葬礼都没有参加。

是以当各房都忙着分割财产的时候,他却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袁克文的妻子刘梅真

当然不是大家没有给他钱,而是当时袁克文的妻子刘梅真知道他的秉性,有多少花多少,且爱在美人身上花钱。

所以,为后代计,他妻子将所有分得的遗产几乎全部把控住了,是以他只拿到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其实刘梅真刚和袁克文结婚的时候,还有过一段琴瑟和鸣的日子,但是后来袁克文总是花天酒地,两人夫妻缘薄,感情早已疏离。

基于两人之前的感情,袁克文并不计较这些遗产,况且这些钱,在当时他的眼中也并不算什么。

毕竟在1918年,袁世凯去世以后,袁克文到上海游玩,一次就花去60万大洋。

但是袁克文这钱,花得差点失去一条腿。

原来当时受袁世凯托孤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得知他在上海“胡作非为”,差点拿拐杖敲断袁克文的腿。

其实他若是缺钱,只要招招手,有的是政客想要巴结他,大把的钱就会送到他跟前。

徐世昌

当时张作霖,张宗昌,甚至日本人都对他抛出过橄榄枝,只要他肯屈尊当一个名义上的官员,薪酬必定惊人。

但是这个二爷却是十分有骨气的,不愿和这些人虚与委蛇,留下一句:二爷不伺候,大摇大摆回到了天津。

袁克文的爱好很多,但是每一个爱好都十分烧钱。

除了收集古币、古书,他最喜欢的就是戏曲,其实听戏花钱还是少的,最耗钱的是票友唱戏。

袁克文戏照

二爷喜欢唱戏是众人皆知的,而且他既有兴趣,也肯下功夫学戏。

在当时他既能写评戏文章,也能粉墨登场,每次挂牌,喜欢听他戏的人都争着抢着买票。

袁世凯在世的时候,袁克文还勉强收敛一点,但是自从袁世凯离世后,他就肆无忌惮起来。

尤其袁克文的戏曲功夫到家,又肯结交好友,梅杨芳等人都和他同台演出过。

当时票友借台唱戏要自备费用,袁克文当时在北京新民大戏院唱过两场戏,据说花费了三四千银元,但是对于袁克文来说这都是小钱,他的兴趣最为重要。

袁克文戏照

而当时他的大哥认为他挂牌唱戏有辱门风,派警察来抓他,他嘻嘻一笑,说:“我还有最后一场,唱完就不唱了”。

于是当时的青帮百余人,堵住戏院前后门,硬是没让警察进去,等二爷唱尽兴才出来。

但是就是袁世凯为他留一座金山,也供不住他这么花钱。等到袁克文的钱财基本花完了,他的妻子也不肯出钱供他花天酒地,他就另想了一些挣钱的方法。

二爷的戏是一绝,字画更是出众。郑逸梅称他既可作擘窠大字,也可写簪花小格,行楷草篆都拿得起。

袁克文字

而且他写字有一个特点,不需要铺纸在桌上,由两个人把纸悬空,由人拉住两端,他挥毫淋漓,笔笔有力,而纸无损。

当时求他书画的人络绎不绝,也少不了他的润笔费。

于是在卖完所有的古董,又戒掉了大烟后,袁克文就开始了以卖自己的字画为生的日子。

在那之前,谁能想到叱咤风云一时的袁克文,也有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

袁克文画作

当时上海某暴发户,请克文画梅花,他寥寥数笔便勾出一枝梅花。

结果人家嫌弃太简单了,直接掏出几十块大洋,往桌上一放,非让他再添些景物。

袁克文无奈,说:“那就送你一窝蜂吧”,于是用指甲在宣纸上蹭了几蹭,顿时飞出一群小蜜蜂来。

但是即便到这种境地了,袁克文还有一个臭脾气。

袁克文字

只要挣够了自己的饭钱,立即把笔一掷,多一字也不肯写,他的哲学是 “卖字不卖命”,有不少人称他这样算是有文人风骨的。

文人风骨有没有不知道,但是袁克文确实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爱国男儿。

除去反对袁世凯称帝,他还做过不少帮扶有利国家的事情。

当时国民党及其他进步人士反对复辟时,陆建章奉命追捕反对帝制的杨千里,袁克文挺身担保 “此人绝无异图”,救了杨千里一命。

杨千里

后来他一心想救反清的国民党员唐继清,但是被他的大哥搅黄了。

除了救这些革命党人,他还曾捐出了自己的珍爱的宋宣和玉版兰亭精拓本藏品,帮助广东潮汕遭遇风灾的十余万民众。

不仅自己捐钱,袁克文还命令全家凑钱,随后又拉上梅艳芳等戏曲名家义演,所得钱财尽数捐给灾区。

这样的壮举,令人钦佩。

袁克文

42岁袁克文患上猩红热去世以后,他所有遗产只有20块大洋。

但是青帮的人自发捐款为他操办了一场葬礼,各方送过来的挽联多到无处悬挂。

不少人主动为他守丧送葬,其中包括他的门徒四千余人和众多百姓,声势十分浩大。

而所有送葬队伍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数千名青楼女子自发组成的方队,所有人都头戴白绳,一个个哭得泪眼婆娑,场面十分感人。

更多文章

  • 雍正到死都不知道,龙凤胎的名字连起来读就是甄嬛背叛他的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龙凤胎是甄嬛背叛雍正的证据,雍正死时甄嬛跟他的对话,历史上的甄嬛是怎样被雍正看上的

    但是宫中的有些妃子往往不能理解皇帝的这种想法,她们认为皇后是妻,这妃子也是妻,为什么皇后的地位就要高一些呢?往往这种认识不到自己位置的人总会付出代价。甄嬛和雍正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初入宫门的甄嬛以为自己遇到了一段神圣的爱情,但是雍正帝注定是这个国家的王者,他的眼界是不会停留在儿女情长上面的。单

  • 什么矛盾最终促使黄兴弃孙而去?一首诗道尽其当时心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黄兴个人简介,黄兴的诗,黄兴孙文之争

    但是在革命的进程中,孙黄二人虽是死党,但并不是铁板一块,没有任何矛盾的,相反对于革命理念和革命道路的不同认识,让他们最终分道扬镳。从孙黄二人关系的变化,能看出领导近代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虽然有先创之功,但后劲儿不足,所以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孙黄相聚闹革命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最终李鸿章的北洋精锐尽数

  • 这位考古专家,在发掘清朝古墓时,无意挖到自家祖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考古队挖到清朝古墓,考古发现清代古墓视频,考古学家挖清代的墓

    但其实文物和考古工作人员本身就是分不开的,按照我们传统的思想来讲,开掘古墓的人多多少少还是会受到一些世俗的影响的,中国人极其的看重风水,而开掘古墓本身就是破坏他人风水之事,所以总会有一点点的抵触心思,并且在我们国家当中还有着一句老话,不知道哪天你就挖到自己家的祖坟了,这句话刚刚听来是有点玩笑的意思,

  • 曾国藩获得成功是偶然?看完他处理的这件事,才知道他的情商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出身于地主家庭,天资聪颖,自幼便喜好读书,在1838年考中进士后便正式踏入仕途。他的一生中曾担任过多个职位,到了咸丰年间,咸丰帝曾任命曾国藩为团练大臣,主要工作就是招兵入伍,并负责训练这些新兵,一起协助地方管理工作。于是曾国藩自此以后便在湖南长沙开始组建湘军。一般来说,团练大臣是无权管理地方事

  • 乾隆奇案:看罢此案,方知“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之真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的奇案,乾隆王朝中四大案件,乾隆年间奇案大全集

    若是所娶的妻子不贤惠、不讲道理,连家庭事物都照顾不好,那么就有可能毁了三代人。因此婚姻的选择不仅是女人的一场“赌博”,同样也是男人的一场博弈之战,赢了就万事大吉。为此中国古代社会还流传着一句话叫: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奇案就刚好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看了这个案件,兴许你对迎娶贤妻会

  • 历经37年的民国,你知道在中华大地上,都发生了哪些战争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民国时期战争一览表,民国历史最惨烈的战争,民国时期有什么著名的战争

    虽然在1912年民国正式成立,但是国内并不太平,百姓也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反而民国成为一个多事之秋,从1912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历经37年的民国,可以说是年年发生的战争,搞得民不聊生。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历经37年的民国,在中华大地上,都发生了哪些战争?清王朝被推翻后,孙中

  • 康熙拿出弘历的生辰八字,相士看后:为女必为娼,为男必为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为何偏爱弘历,康熙拿出弘历的八字,康熙怎么看上弘历

    为了避免皇帝死后皇室争夺皇位,储君制度就诞生了,皇上在位的时候就会立储,一般是自己的大儿子,被立为太子之后,也就说明了此人会是将来的皇帝。康熙大帝在位的时候就先后废掉了太子,又重新立了太子,主要是因为他的儿子们都太能干了,为了避免自己死后朝廷大乱,康熙可谓煞费苦心,甚至连孙子弘历他都隔代指定了,而迫

  • 清朝的穷人娶不到老婆,该如何延续香火?办法有违伦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穷人如何延续香火,清朝穷人娶不上媳妇如何延续香火,晚清穷人娶不到老婆怎么延续香火

    一、典妻制度盛行清朝得益于农作物的改良后,人口迅速增加,至于灭亡前夕已经达到了近四亿人口,这比当时世界的经济中心欧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这里还不得不说促使清朝人口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了,那就是教育的普及。在没有列强入侵之前,清朝成为了历代封建王朝普及教育最高的一个王朝,除了加深封建思想外,更多的就是促

  • 清朝满汉大学生上朝班次如何排序?由此来探讨满汉文化融合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上朝姿势,清朝上朝的正确方式,清朝是怎样上朝的

    清朝内阁则被称为“政府”,是六卿之首,其中领班大学士的地位最高,表率百僚,也被称为“中堂”。但是大学士“满汉两途,阶级相均”,在朝会侍班或联名具奏时,都需要排列顺序,这就关乎到了“班次”问题。在顺治年间,满汉两族有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各地反抗满族的活动层出不穷,为此,清政府一边要想办法招揽汉族士大夫进

  • 古代画师陈容只画龙,一幅画价值3个亿,乾隆:已达登峰造极之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欣赏,中国十大古代画,中国古代哪个画家的画最值钱

    故人们称皇上为真龙天子,各朝代皇宫的建设都以龙做主要的装饰,皇上穿的衣服也被称之为龙袍,可见那个时候人们对龙的痴迷程度有多深。龙不仅对高官皇帝有着吸引力,对一些诗人也有着深深的吸引,历史上有很多诗词都带有龙,如杜甫在他的诗作《塔前古桧》中就写到:“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两苍龙。”在古代还有一些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