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黑衣宰相:辅佐朱棣称帝,朱棣让他得以善终!

大明黑衣宰相:辅佐朱棣称帝,朱棣让他得以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32 更新时间:2024/2/7 5:10:44

姚广孝,幼名天僖,是明朝初期,乃至历史上少有的僧人。他的祖上世代为医,在他14岁那年,正值元末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小小年纪的姚广孝,目睹了百姓的困苦,毅然决然地跑到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法名道衍。

然而,别的和尚出家是为了修行,为了学习佛法,得个清净,而姚广孝出家显然是另有目的。因为就在他出家不久后,就拜了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席应真是元末明初有名的道士,他师从张应玄习道60余年,修得道家之真经秘籍、离、章丹法,又兼贯儒、释两家之精髓,成为博通三教、多才多艺的道教高士。而且席应真还精研《易经》,于阴阳术数、兵略、占候等能旁通。姚广孝拜了这么一位高师,自然是名师出高徒,也成为精通三教的大阴阳家。

姚广孝作为一名和尚,学习这么多的阴阳术数,显而易见是有打算的,他的打算就是在元末大乱时,创建不世之功,成为帝王之师。然而,当他学有所成时,朱元璋竟然在刘伯温的辅佐下,快速打败群雄,称帝了。

刘伯温是一位百年不出的军师,朱元璋得他相助,快速平定了天下。而姚广孝空有一番本领,无处施展。然而,像他这样的奇人,没有机会,就会制造出机会。

马皇后病逝后,信佛的朱元璋挑选高僧随侍诸藩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就是被请僧人之一。葬礼上,姚广孝一看气度不凡的燕王走来,便对朱棣说:“我若能追随大王,定送一顶白帽子给您戴!”

朱棣顿时一惊,心想自己是藩王,王上加白不就是个“皇”吗?朱棣意识到这个僧人不一般,葬礼上装作若无其事,而私下里却秘密会见姚广孝。朱棣和姚广孝一个有野心,一个有改天换地的本领,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葬礼结束后,姚广孝随朱棣到北平,表面上任庆寿寺住持,却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为朱棣出谋划策,帮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当初,朱元璋虽立朱标为太子,但各个藩王也是明争暗斗,私下里蓄谋夺嫡。所以,姚广孝就劝说朱棣收买边将,暗结朝中近臣,等待时机夺皇位。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施行削藩。姚广孝见时机已到,便劝朱棣起兵,但朱棣担心自己并非正统,不得民心,难以成功,姚广孝则说:“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但朱棣还是犹豫不决,姚广孝为了让朱棣下决心起兵,便把好友相士袁珙、卜者金忠推荐给朱棣。袁珙就给朱棣相面,说朱棣有天子之相,又给燕王府诸将相面,说他们都有公侯之相,日后定能富贵。金忠也在旁边,操弄卦象,趁机说服燕王府的兵将。

在姚广孝的一番策动下,朱棣终于在朱元璋去世的次年,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起兵。但朱棣毕竟是一个藩王,在经济和兵力上比不过朱允炆,但朱棣有姚广孝。

姚广孝为了让朱棣快速成功,定下了一个大谋略。他和燕王妃、世子朱高炽带着老弱病残留守北京,让朱棣把全部精兵带走。李景隆见北京空虚,便围攻北京,然而老弱病残在姚广孝和燕王妃徐妙云的指挥下,变成了一群虎狼之师,硬是把李景隆的50万大军屡屡打退。

而朱棣则趁机带着精兵在北京周边大大折腾了一番,还把宁王和他的朵颜三卫也裹挟进来,搞得声势浩大。李景隆不敌,朱允炆只好再次集结60万大军北伐。而这次,姚广孝见朱允炆派出倾国之兵,南京空虚,正中下怀,就建议朱棣绕过北伐的军队,轻骑挺进,径取南京。

果然,朱棣出乎众人所料,率骑兵突然出现在南京城外,南京城墙虽修得固若金汤,但没几个人值守,而李景隆、 谷王朱橞等早已心有所属,直接打开城门,朱棣不用攻打,就进了南京城,成功登上皇位。

朱棣以区区燕地一方之力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而这份功劳非姚广孝莫属。朱棣让姚广孝还俗,赐他高官、府邸、宫女,但姚广孝拒不接受,仍是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直到永乐十六年病重。

得知84岁的姚广孝病重不起,朱棣匆匆赶往寺庙,再次问他有什么要求。姚广孝这才说道:“僧人溥洽被关在牢里很久了,希望陛下赦免他。”

溥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主录僧,朱棣攻入南京后,有传闻说溥洽知道建文帝的逃亡之事,甚至说他把建文帝藏了起来。朱棣问不出结果,便找个借口把溥洽囚禁在监狱十五年,直到姚广孝临终,才被释放。

溥洽出狱时,头发长达数寸,而且花白,他跪在姚广孝床前,哭着说:“吾余生,师所赐也。” 随后,姚广孝去世。

姚广孝于朱棣有从龙之功,为何不受封赏,直到临终才说出自己的愿望呢?其实,姚广孝在朱棣登基后,意识到自己多年的壮志已成,到了功成身退之时。但又考虑到自己如刘伯温一样有大才能,如果像刘伯温一样隐于野,已经身为皇帝的朱棣,定会和朱元璋猜忌刘伯温一样,对他放心不下,招致杀身之祸。

所以,姚广孝选择隐于朝,把自己放在朱棣的眼皮子底下,让朱棣放心,自己也就安身了。而溥洽又被朱棣所忌惮,所以他一直等到自己临终之际,才提出这个要求,朱棣也不好推辞。

伴君如伴虎,纵观明朝功臣,大多被屠戮,就连刘伯温都难逃猜忌,而姚广孝却能成功保身,这正是他深谙和领导相处的学问。而历史中则蕴藏着人生成败的大学问,所以我们应多读历史故事,提升自己的思想格局,用智慧谋国、谋身、谋事。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的老营,如今在哪?境内有一种“四不像”的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的老营是现在什么地方,成吉思汗墓葬到底在哪,成吉思汗白马群图片

    斡难河1162年5月31日,成吉思汗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后来,成吉思汗就把这里称为老营,老母等家眷都在这里生活。根据资料记载,斡难河是一条主要位于蒙古和俄罗斯境内的河流,属黑龙江水系。这条河流发源于蒙古小肯特山东麓,流域面积94,000平方公里,与音果达河汇合成石勒喀河,之后流入黑龙江。正是这片

  • 赵匡胤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他用绝根之计,却留下一个致命的疏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赵匡胤最能思考的就是五代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五代?从后唐开始,到后周,有一个谁也不敢说破的天大的秘密,后唐是被谁灭掉的?石敬瑭。石敬瑭当年可是后唐的第一猛将啊,唐明宗的心腹爱将,他还娶了唐明宗的女儿,成为后唐的驸马。有着皇帝的眷爱,石敬瑭当上了当时实力最雄壮的河东节度使。后来

  • 岳飞执意要迎接二圣,违背圣意才被处死?不要再以讹传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为什么要迎回二圣,史料记载岳飞迎二圣,岳飞和二圣什么关系

    岳飞有勇有谋,我们现代人都能凭借不完全史料知道高宗的真正想法,他身为朝中大臣,怎么会不明了?他又不想轻易送命,怎会如此不识时务地触高宗的霉头?虽然他前期说过要“迎二圣”,但那时正是高宗即位,为了收揽朝廷以及百姓的心,由高宗本人先行提出,朝中大臣们才开始敢有这个说法,岳飞这么说也是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 澶渊之盟:打了胜仗,签订的条约却非常不利,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澶渊之盟是宋军大败后签订的吗,澶渊之盟的基本史实及影响,澶渊之盟是怎么签订的

    历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得以为我们称颂的王朝,在文治武功方面,至少有一个是十分拿得出手的。如象征中国古代盛世的汉唐,除了经济繁荣之外,便是汉武帝用武力征服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而唐太宗李世民,则凭借自己独特的民族政策使得四夷归顺。即使是“文治”方面较弱的秦始皇,其统一六国开创封建王朝的壮举也无人能比。

  • 靖康之耻究竟有多耻?牵羊礼后皇后羞愧自尽,妃嫔和公主已经麻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之耻究竟有多耻辱呢?宋钦宗和宋徽宗被俘,被人当成猪羊一般关在院子里,供人围观,而宋朝的大臣被贬为奴隶,被金国武将肆意羞辱,皇后公主也成为阶下囚,任人凌辱。用概括性文字来描述靖康之耻,根本不足以展现靖康之变的羞耻程度,许多史学家在提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喜欢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不是不能详细写,主要

  •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可能还活着,但其实结局很真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钰慧和建文,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建文皇帝的真正死因

    蓝玉与太子朱标本是至交,朱元璋自然是放心,可未成想太子朱标壮年早逝,也便只留下了皇孙朱允炆。而其年轻,政治经验缺乏,要与这些经历了元朝末年战争的铁与血的历练的文人政客攻讦,自然就显得力不从心。朱元璋剧照蓝玉案,朱元璋将大明王朝的这位开国功臣,以株连论处所杀戮者逾1.5万人;再到傅友德被朱元璋以“食不

  • 这两点造就了宋朝的经济繁荣,同样也造就了弱宋的名头,最终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为何称为弱宋,宋朝强盛和衰败的时期,宋朝灭国原因是什么

    那么今天我们根据历史上的资料记载,来细说一下,为什么会被称之为“弱宋”。其实,宋朝被称之为弱宋,跟当时的皇帝赵匡胤有着直接性的关系,那首先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本身来说,属于一个没什么文化的武夫,并且是从一个一文不值的流浪汉当上的皇帝。但是也正因为其出身和遭遇这两点,造就了宋朝的经济繁华,商业爆发。那从史

  • 专家意外发现宋朝机关墓,打开墓门后,竟看到盖被睡觉的男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农民发现宋朝古墓,宋朝的墓门,考古发现宋朝古墓的视频

    近日来,专家陕西附近发现了200多座墓葬群,在厚厚的土层下安眠这足足连绵十公里的宋朝死人,这也不得不让人感叹上天捉弄人,要不是这一场连绵的大雨,那么这些墓葬群很有可能还不能被发现。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专家们可以说是越来越伤心,因为200座墓葬中,近半数已经被偷盗一空,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考古价值。在最后

  • 《梦华录》背后的宋朝“音乐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梦华录讲的是宋朝哪年的事,宋代音乐文化的改变,梦华录里的宋朝真实吗

    冷知识:这是刘亦菲成年后的第一部电视剧哦!神仙姐姐的上一部电视剧还是16年前的《神雕侠侣》,小编应该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吧?咳咳!言归正传,根据剧中的相关信息推断出来,《梦华录》背景朝代是北宋前期的宋真宗时期,“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这部电视剧用种种细节带大家真实地了解了宋朝的文化魅力。著名史学

  • 宋理宗头颅被制成酒杯,元朝人把玩近百年,朱元璋的做法令人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杨琏真迦是元朝时期的僧人,世人习惯性地称之为“恶僧”。之所以说“恶”,倒也是毫无水分的称呼。 杨琏真迦的师傅是吐蕃高僧,当然,他也就靠着忽悠忽必烈受到了不少的圣宠,忽必烈甚至将整个元朝的宗教事务都交到了杨琏真迦的手上,还被 任命为了“江南释教都总督 ”。 当然,虽说杨琏真迦备受着忽必烈的宠爱,但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