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造成“三星堆文明”所在古蜀国的终结者居然是战国的他!

造成“三星堆文明”所在古蜀国的终结者居然是战国的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69 更新时间:2024/1/31 16:57:07

[var1]

而三星堆文明之所以如此悬疑难定的症结主要有两点,一则就在于出土文物之奇,无论是制造工艺和材料,完全不像是一个比五千年还久远,相对非常闭塞偏僻文明所能做到的。其次就是出土文物之多,但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文字的镌刻,一般来讲发达的文明都会拥有文字记载,哪怕是像华夏文明周边的民族那样直接假借汉文字进行记事(日本、朝鲜、越南等等),可三星堆文物中目前没有相关可识别为文字的记载。

部分可视之为奇特符号的图像,也形成不了人类诸多文明的文字表述,因此有人就认为三星堆有可能是出自地外(外星文明 ),其实没有文字的发达文明在世界历史上也绝非异类,南美洲高度发达的印加文明从开始到灭亡,就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以结绳记事,直到西班牙侵略者在南美的丛林和山地中找到他们,才给他们带来了拉丁文字。

[var1]

但可以肯定的是三星堆文明一定是属于华夏文明中的分支古蜀文明,古蜀文明并非单一的一脉相承,据相关史料考证,古蜀国已知的就有五大朝,能切确到确有其人其事的最后一代王朝为杜氏开明王朝,灭亡于战国末期,为秦国大将司马错所灭。

但并不是说三星堆就一定是杜氏开明王朝,或蜀山、蚕丛、柏灌、鱼凫这些王朝的产物,对其追根溯源,它们之间就必定会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有史可依的开明王朝与中原文明最后的交接点,试着思考一下当中是否能找到一些与三星堆文明有关的蛛丝马迹。

古蜀国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尚书》中记载,周武王伐纣的时候,率领天下诸侯在商朝国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作了著名的誓师总动员《牧誓》,当时跟随周军进逼朝歌的诸侯们被称之为牧誓八国,蜀国当时就是其中一员。那说明蜀国在灭商之后,作为伐纣盟友和功臣,是一定接受了西周王朝分封的。到东周春秋之时,在西南地界与中原诸侯有往来的国家,有巴国、蜀国,还有蜀国的一个藩属苴侯国。

[var1]

蜀国位于四川腹地,巴国在重庆和湖北西部,苴国则是当今的陕南汉中地界。巴蜀两国之间是世仇,战争一直不断,巴国同时还要对付东面强大的楚国。而蜀国原来相当闭塞,北面的苴国,原本是蜀王杜尚的弟弟分封至此,因此又称为苴侯。可这个苴侯却一直不甘心做蜀国的附庸,于是就与北面的强秦取得了联系,一直也保持着比较友好的关系。

直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迅速强盛,也变得越来越膨胀,到秦惠文王即位,就开始打起了苴国的主意,反复逼迫苴侯多纳岁贡,当时的苴侯就赶紧向宗主国蜀国求援,而那时的末代蜀王杜芦,也就是蜀王杜尚的曾孙,也一直都在压榨这位世亲堂弟的财贡,居然对苴侯交纳的保护费非常不满意,也由于巴蜀交战一直胶着,就回了一句“秦兵若至,汝自为之!”,于是苴侯面临着南北两面巨大的经济压榨和军事压迫,实在是苦不堪言。

当时足智多谋的秦相张仪就替秦王计议,原来他是一心想为报昔日受辱的私仇,引秦兵去攻击魏国和楚国的。可大将司马错却坚持要讨伐蜀地,秦惠文王权衡再三,就笑对张仪说:“先生之仇,寡人必报之!而今楚强于秦,若为图之,当大寡人之国,韩、魏、赵攻其一则成合纵之势,不可急图,不若伐蜀,以先生之计智大才,朝夕必为寡人取之!”

[var1]

张仪被秦惠文王捧得哭笑不得,就说:“要想大大削弱南方强大楚国的实力,确实必须扩大秦国的力量,而土地和人口是国力强弱的根本,关东六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短时间轻易能拿下来的,现在西南的蜀国沃野千里,号称天府之国,如果现在乘楚国和巴国交战,我们借道苴国灭了蜀国,再顺势灭掉巴国,将整个西南拿下,一来秦国拥有了更广阔的土和更众多的人口,又坐镇了长江上游,对楚国形成了居高临下,随时可以顺江而下攻其不备的势态,这样一来,我们秦军东出函谷关攻击中原诸国的时候,楚国也不敢贸然出兵北上去援救他们,这样天下就可以一步一步被我大秦蚕食了。”

因为当时从苴国借道去蜀国路途非常艰难,张仪就此献上了“石牛开道之计”,简直就是中国版的特洛伊木马计,秦国造了五头巨大的石牛,腹中空洞,而后遣使往苴国,对苴侯说秦国想要借道灭掉蜀国,为了表示对苴国的酬谢,秦国将送来五头满腹黄金的石牛,苴侯一听大喜过望,立马同意,并做好了迎接秦军的准备。

与此同时,秦国的使者又跑到蜀国对蜀王说,秦国想与蜀国通好,送上五头金牛,却不想被苴国阻拦在路上,不肯放行,一定是苴侯想私吞宝物,又因蜀道之难,实在难行,希望大王派人前往接应。蜀王杜芦听了大怒,立马派出个个都是大力士的五队强悍人马,在剑阁一带开山为路,建起栈道(五丁开山)。蜀王有一个大臣名叫尸佼,魏国人氏,也被后世称之为尸子,原本是秦相商鞅的门客,后来商鞅伏诛,尸佼逃亡入蜀,受到蜀王礼遇,在蜀地作书二十篇,共六万余言,见秦使怂恿蜀王迎秦,立马进行谏阻,可蜀王贪财偏偏不听,这个尸佼知道蜀国将亡,于是尽毁其书,不知所踪。后世有传其书,或恐为后人假名杜撰之伪书,就不得而知了。

[var1]

不久秦兵护送着石牛到了苴国,苴侯将石牛迎进都城之际,正要欢天喜地的查看一下牛腹中的黄金,不想牛腹大开,钻出大队精兵锐士,一举便将毫无防患的苴侯拿下,苴国就这样被秦国所灭。

当蜀军好不容易将路修好,主力大军远途奔袭至苴国地界,却被秦军以逸待劳,尽数歼灭,蜀国由此元气大伤,秦军长驱直入,攻破蜀国国都,将蜀王杜芦擒住,当时为了稳住发展如此迅速的大好态势,秦国并没有立马将蜀国灭亡设为郡县,而是暂贬蜀王为侯,又派了大臣陈庄作为蜀相,代理国政,以麻痹东面的巴、楚两国。没过两个月,秦军做好了充分准备,大批军队从“石牛道”入蜀,顺江而下一举将腹背受敌的巴国灭掉,没多久末代蜀王杜芦也被陈庄所杀,巴蜀汉中三地就都成为了秦国的郡县,从而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当楚国知道这一切的时候,楚王的下巴都要惊得掉下来了,眼珠都气得要爆炸了,多年耗费兵力与巴国相争,居然都是为了秦国做嫁衣裳,而秦国此时不仅是实力增强,更是占据绝佳的地理位置,不光是楚国,连同中原五国都再也没法和强秦一争高下了。

[var1]

蜀地从此也就完完全全纳入到了中原华夏文明的主流之中来了,古蜀国的文明也就此中断,直到三星堆文明被挖掘,才得以重见天日,对三星堆乃至整个古蜀文明的了解,也只有上溯到战国先秦才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真正要从更高层的学术面对三星堆文明进行深度探究,恐怕这个艰巨的任务还是要依赖权威性的考古工作者们,在将来的某一天隆重揭晓三星堆及古蜀文明的旷世之谜!

解梦鼻祖千古贤人周公旦与周武王父子的恩怨情仇

更多文章

  • 战国老伙计们相爱相杀数百年,最后成败得失转头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最后结局是什么,战国时期的恩怨情仇,战国真正转折点

    [var1]后来魏国向西开发了河西之土,又往东拓展了河南之地,拥有了大量肥沃的土地和充沛的水资源,老魏又地处天下之中心,交通之枢纽,四通八达,人才济济,魏国一时间成为战国第一强国,与齐、秦同时开战,长时间没让任何一国占他多少便宜,可魏的衰败在于人才的大量流失,战国时代人才输出量最大的也是魏国,再则就

  • 绝代战神白起军功到底有多大?才使得他骄狂到目无秦王自寻绝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起军事能力有多强,白起秦王对话完整版,白起最强战斗力

    白起是陕西郿县人(五百年后东汉董卓董太师在此建巨堡郿坞,号为万岁坞,意图造反),他极善用兵,是秦昭襄王最倚重的臣子。昭襄王十三年,白起作为左庶长(副防长),攻下韩国新城。第二年,白起又在伊阙关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人,天下诸侯无不震恐。白起因此而被提拔为国尉(防长)。同年,白起率军渡河突袭了韩

  • 荆轲刺杀秦王功败垂成,败在他不是一条英雄好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轲受谁的指使去刺杀秦王,荆轲刺杀秦王为什么没成功,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

    荆轲祖籍在齐国,后来迁居卫国,原为庆氏,流落到燕国之后,改姓为荆,因好为人打抱不平,远近都畏惧他的勇武,因而被燕人称之为荆卿。荆轲喜欢读书和击剑,曾经毛遂自荐于卫元君,但是卫君不肯用他。荆轲就跑到了魏国榆次,与当时著名的剑客盖聂讨论剑术,结果盖聂发怒要拔剑与他比试,荆轲就赶紧跑了,这足以说明喜欢击剑

  • 为何商鞅恩重于国却遭受极刑?不懂急流勇退,恩主也是苦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卫鞅的理念让秦孝公看到了一个让秦国变强的机遇,于是他大力支持商鞅,甚至在太子犯法的时候也站在商鞅这边,处罚了太子的老师。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同时也稳定了秦国的统治。然而为秦国崛起付出汗马功劳的商鞅,却在晚年遭到五马分尸的极刑,使一世荣华,顿时化为乌有,即使是死后仍骂声不绝。[

  • 一言不合,朱元璋要废黜孟子的地位,大臣抬棺上朝评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对孟子看法,朱元璋和孟子的关系,朱元璋怎么评价孟子的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算是非常有个性的皇帝。他出身穷苦,凡事率性而为,杀伐决断让人恐怖。洪武二年时,他就与儒家叫上板。朱元璋认为,孔庙的祭祀活动,就在曲阜一带举行即可,完全没有必要劳民伤财,大动干戈,弄得全天下都有孔庙,让全天下都膜拜。自从儒家学说兴起以来,也曾有过波折,但这种话从皇帝口中说出还是第一

  • 赵武灵王造就强武赵国,长平之战后依旧将星璀璨硬抗暴秦四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武灵王能灭掉秦国吗,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军力,赵武灵王对赵国的影响

    魏惠王的胆大行为,果然招致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的猛烈恶果,魏国没多久就在东西两线先后与强齐、暴秦开战,被齐将孙膑、秦将公孙衍(魏人)凶狠地吊打,致使国力大衰,赵武灵王趁几大强国撕咬,迅速整理国政,强行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火箭般地崛起。[var1]到武灵王三年,赵雍见赵群臣再三请封,天下六国

  • 屈原作《离骚》很大程度上竟是对“忽悠大师”张仪的无限愤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屈原离骚的深度解析,屈原与张仪,屈原和张仪之间的故事

    [var1]张仪是魏国人,和苏秦同为鬼谷子弟子,而权掌六国相印的苏秦曾自认才干不如张仪。张仪学成之后,首先跑到楚国令尹府(相府)做宾客,没多久相府中遗失了一块名贵的玉璧,相府门人都怀疑是张仪偷窃的,并议论说:“张仪贫困必定是他偷取的。”于是就把张仪捆绑了起来,并用铁鞭打了数百鞭,可张仪始终没有承认,

  • 再让此人多活二十年,秦国就算有三个商鞅十个白起也难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鞅白起,白起和商鞅是一个级别的吗,商鞅白起哪个功劳大

    战国时赵肃侯赵语十七年,赵国在北方边境带头修筑长城。十八年,齐、魏两国联合侵犯赵国,赵国精锐兵马大多都在北面防御胡人,赵肃侯为了击退齐、魏联军,将漳河之水引向敌军,于是齐、魏大败而去。[var1]二十四年,让群雄忌惮的赵肃侯去世,天下诸侯各自都派出精锐大军,以吊丧为名立马开向赵国。赵肃侯世子赵雍在这

  • 为何一代“无冕侠王”信陵君非要纵酒荒淫了断残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信陵君真实的下场,信陵君之死原因,历史上的信陵君有多厉害

    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历代秦王都以东进统一作为秦国发展的终极目标,秦军自函谷关一出,孱弱的东周立马丢失了九鼎,魏国也丧失了肥沃的河西之地,首当其冲的韩国迁都新郑,四战之邦赵国的三十万精壮青年居然在长平被全部坑杀,楚国怀王被诳入秦国客死咸阳,地处远东的燕齐两国也被离间而相互撕咬,两败俱伤。天下诸侯几乎没有

  • 煽惑齐王篡位,又怂恿长沙王去讨伐,西晋为何总出“乱国毒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晋为何会有八王之乱,西晋为什么出现八王之乱,齐献王和西晋的关系

    看到枕边那条阳光的颜色,凭借阳光的深浅,他就能知道大概外面是什么时辰。王府之内,初起喧闹。那是府内的杂役们在忙着什么。远处,马蹄声嘚嘚。王府府兵虽然不多,每天早晨都按时操练。他们的呐喊声,有时越过洛阳夏天潮湿凝重的空气,一直传到长沙王的耳膜中,只是略微显得有些喑哑。有时候,当府兵们从树林里面跑到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