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曾让“中原王朝”人头痛的突厥,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

历史上曾让“中原王朝”人头痛的突厥,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4/2/3 16:41:04

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中原陷入了一场大的混乱,北方部落迎来了大发展。这几乎成为了一个规律,中原地区的大发展,势必会与草原少数民族对抗,北方的少数民族被中原驱逐到漠北以及北欧更加荒漠的地带。

形成不了一种势力就会被削弱,当中原地区混乱,少数民族就会迎来机会,在中原以及中原以北地区大肆发展,进入中国广大地区,寻求进一步扩展。

而契丹的历史,就是在这样一种文明交替下不断发展,今天的突厥已经变成了一个民族,他的存在,在今天的历史上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历史上令人头痛的突厥,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

一、突厥汗国的建立

突厥之先,日射摩舍利海神,神在阿史德窟西。射摩有神异。关于突厥的来源,有很多的说法,有近乎于5种说法,有两种说法是说她属于匈奴的一支,还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匈奴以北的索国,还有两种属于汉地的平凉,或者海东阿史德窟。

在公元5世纪加入了柔然,成为了柔然大部落的一个附属,被称之为“炼铁奴”,当柔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跟铁勒人对抗的过程中,逐渐衰落。

“滕王高阁临江渚,东边日头西边雨”,在这个时候突厥开始崛起,在阿史那土门率领突厥族人收服5万铁勒人的部众之后,契丹的势力大涨。

阿史那土门借助着众多的势力想要与当时的柔然可汗郁久闾阿那瑰提出了通婚,但是柔然首领郁久闾阿那瑰痛骂阿史那土门,说他指指柔然部落的“炼铁奴”,不配与柔然公主通婚。

在与柔然通婚失败之后,在公元551年,与西魏宇文泰家族形成联盟,阿史那土门迎娶了西魏宗女长乐公主

第二年阿史那土门联手西魏最后击败柔然,郁久闾阿那瑰自杀,柔然势力大为下降,突厥占领了大片柔然的地盘,同年阿史那土门自称伊利可汗,并建立突厥汗国。

柔然在草原上强大了数百年的时间,最终被一个开始并不起眼的部落所替代,其兴也勃也,其亡也乎也。

公元553年,阿史那土门也就是“伊利可汗”去世,儿子“已息记可汗”科罗继位,不久已息记可汗去世,他的弟弟木杆可汗俟斤继位。

木杆可汗在公元555年彻底消灭了柔然的势力,在消灭了柔然势力之后,突厥势力大增,代替柔然成为草原上的强大势力。

在彻底消灭柔然之后,继承了柔然的地盘突厥开始了扩张的道路,往东打败了契丹,向北合并了契骨,木杆可汗的叔叔室点密率军西征,打败了嚈哒。

最终自己成为了中国北方草原的霸主,在随后的不断发展中,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东至大兴安岭,北至贝加尔湖,南至大漠,西至里海巨大的草原国家。

所谓“水满则溢,月圆则缺”,在突厥势力达到顶峰之后的不长时间,突厥开始了分裂。

二、东西突厥分裂与灭亡,后突厥兴起

中原地区在南北朝之后开始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隋朝在在形成中原地区的统一之后,开始着手对付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

隋朝采用一边分化一边打击的策略,成功利用突厥的大小部落间的内部矛盾,分裂了突厥,使突厥一分为二,变为西突厥与东突厥。

东西突厥不断征战,互相消耗,而隋朝趁机发展,在隋朝完成对中原地区的彻底统一后,又对东突厥进行打压与分解,隋末大乱,不长时间唐朝兴起,随后不久,唐太宗灭亡了东突厥。

而西突厥,在射匮可汗与其弟弟統叶户可汗短暂的昌盛达到了,“西戎之盛,未之有也”的程度后,好景不长,国内叛乱,国力衰败,在657年被唐高宗时期名将苏定方灭国。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后突厥兴起的关键机会在于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继位,武则天继位后,对李唐的势力进行大清洗,无暇顾及北方的突厥势力,致使北方突厥势力兴起,后来回纥族兴起。

745年突厥最后的可汗白眉可汗被回纥人所杀,后突厥灭亡,突厥在东亚的势力就此完结,后来有很多的剩余的突厥部落去到了中亚与西亚在那里开始发展,形成了很多的王朝。

三、剩余突厥势力在中亚与西亚的发展

西突厥的残余势力来到了中亚与西亚地区,经过了长时间的流浪,逐渐稳定了下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圈子,并对周围西亚与中亚的国家与地区产生了影响。

当时的中东地区主要是阿拉伯地区与波斯人在做抗争,当时的阿拉伯人有意拉拢突厥人一起对付突厥人,随后突厥人逐渐兴起,成为阿拉伯地区的一个较大势力。

著名的“萨拉丁英雄”,就是代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塞尔柱突厥,也在中东地区建立过一个短期的王朝。

最有名的近代的就是“奥斯曼帝国”。是突厥势力的一支,突厥在西亚建立了几个王朝,离现代最近的就是“奥斯曼土帝国”。奥斯曼帝国曾经横跨欧亚非三个洲,是一个巨大的帝国。

奥斯曼帝国整个征服了阿拉伯地区,巴尔干地区与东欧地区,两次进攻维也纳,欧洲差一点被征服,奥斯曼土耳其整个掌握着陆地上的亚洲与欧洲的商业通道,获取了大量的商业利益。

但是后来西方大航海兴起,西欧国家找到了贸易的新通道以后,让奥斯曼土耳其的内部资源迅速紧张奥斯曼逐渐分裂为很多的势力,到了后期石油资源的发现更是让各个势力各自为政。

奥斯曼帝国分裂为阿拉伯地区,巴尔干半岛地区多种势力,最后只剩下小亚细亚地区,西方国家还一度想继续肢解现在的土耳其地区为三个国家。

当时的奥斯曼皇帝苏丹准备投降,军队司令凯末尔把苏丹废黜后,重新带领土耳其地区的人民顽强奋战,最后取得了胜利。

剩余的突厥势力在土耳其地区算是留存了下来,现在真正的突厥人已经不可考,从突厥人成为匈奴人奴隶,到征服铁勒人时,突厥人就早已开始了民族的融合。

结语

历史上曾经让人头痛的突厥曾经一度辉煌而强大,在南北朝时期对于中原地区一度以控制中原各个势力的方法操控着中原的局势发展,在隋唐时期一度威胁到中原的隋朝与唐朝的安全。但是最终还是被唐王朝所灭亡。

剩余的突厥势力一部分融入了中华文明,还有一部分逃到了中亚与西亚,在那个地方又与当地的民族融合,产生了新的文明。

在游牧民族的势力中把自己本来的势力叫“本部”,而新划归的叫“别部”,随着时间的发展,本部与别部之分渐渐消失,融合为一部分随着民族的不断扩张与迁徙,所谓的突厥人早已在不断的融合之中消失。

日升日落,莫过如此。

参考文献:《奥斯曼帝国六百年》、《1683年维也纳之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吕后、武则天结局都不好,为何慈禧稳固统治半个世纪,还得到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后和武则天,吕后和武则天关系好吗,吕后武则天慈禧谁更狠

    说起来,这三个女人主政的时候,社会最动荡不安的就是慈禧。慈禧经历的磨难实在是太多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此外还有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回民起义、阿古柏叛乱等等。而且,当时全国有识之士,还对慈禧太后口诛笔伐。可就算这样,慈禧太后的位置却是最稳固的。那么,这究竟是什么

  • 李治为什么废掉王皇后,王皇后的角色定位,出现了哪些偏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治为什么要废掉王皇后,王皇后和李治的关系,历史上李治的王皇后是怎样的人

    说起来,李隆基的王皇后之所以惨,与李隆基这个人本身薄情寡义有很大关系。李隆基确实是比较薄情寡义的,王皇后和他是患难夫妻,当年他落难的时候,一直都是王皇后在照顾着他。有一次他过生日,穷得家里连一顿汤饼都没得吃。还是王皇后的父亲,把自己的衣服拿出去当了,才换了些面粉,回来做汤饼吃。可见,他们在患难之中建

  • 唐朝近乎没有存在感的唐代宗,为何能在《旧唐书》中获得高度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代宗深度解析,唐代宗怎么除掉李辅国,唐玄宗使唐朝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曾经在长安城内,诗人胡姬舞剑助兴,南来北往各国来服。那真的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也是在世界上最应该有有怀念感的时代。不过可惜的是,这个王朝最终毁于安史之乱,并且从此以后一直在走下坡路,无可挽回。面对这种无可奈何的楼塌现象,其实有一个人就处在这个关键点,并且也曾经想要力挽狂澜,这个人就是唐代宗。这位君主

  • 隋炀帝申请的“天子死法”是什么,为何杀他的人却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炀帝是怎样死的,历史上隋炀帝之死,关于隋炀帝死的记载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虽然他有美资仪,且文武双全,但按封建王朝的“嫡长子传位制”,他是没有资格做皇帝的。不过,杨广并不甘于做做富贵王爷,所以他处心积虑争夺太子之位。太子杨勇性格宽厚仁和,且很有才学。可是他却因为喜好声色不被独孤皇后待见。同时又因生活奢侈,受到隋文帝谴责。杨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 美男费尽心思讨好武则天,却因口臭遭拒,愤而写下一诗成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写的最霸气的诗,武则天最动心的诗,武则天最美20首诗

    论说这仪表堂堂,倒是有不少的男儿符合此项,倘若再加上个才华横溢,能够达标的男孩子便也就少了许多。当时,聚集在文学馆和崇文馆中的才子文人可谓是数不胜数,其中病有这么一位男子,不仅生得仪表堂堂,而且身材十分的高大,加上本身也很有学问,为此在当时相当受武周皇帝的喜欢。 此人名为宋之问。宋之问倒是个有心思

  • 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有多胖?网友:六宫粉黛无颜色,体重出乎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贵妃有多胖图片,历史上杨贵妃到底胖不胖,杨贵妃最胖的时候有多胖

    杨玉环之美貌,由古至今,代代人为之传诵。那究竟是个如何美丽的女子呢?人们说她是个肥胖之人,契合了盛唐的审美,放在现如今的社会,定是极为普通的女子;也有人说,她只是个体态略微丰腴的美人罢了,倒也不至于是“肥胖”。世人对于她的美,倒是颇有论断,却又是极为不统一的言论,尤其是对于她的体重,更是各执一词。

  • 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的李治懦弱还是深沉,李治简历个人资料,李治是如何给后世留下仁慈的印象

    在盛唐、中唐直至宋元时期,武周一朝都被视为是大唐的“伪朝”,被冠以“武氏之乱”的恶称。后世诸多学者认为武则天之所以能够一手遮天并成为“乱政”一时的女皇,唐高宗李治有着一大半责任,甚至有些人将此“祸端”归结于唐太宗李世民身上,认为这是他执政所留下的污点。事实上,纵观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两千年,无论是唐高宗

  • 河南洛阳发现隋唐粮仓,仓内粮食保存千年而不腐,还能发芽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的粮仓,是当时隋朝最大的粮食储存基地。它长约612米,宽约710米,总面积高达43万平方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在隋文帝末年的时候,这里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上下超过60年的时间。到了唐朝天宝八年的时候,含嘉仓储存的粮食就超过了5百万石,这样的一个粮仓,简直就是百姓幸

  • 绯闻不断的唐朝女诗人,在一段感情终结后,淡然写下这首朦胧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代才女最惊艳的诗,唐朝四大才女之诗,真正的唐朝爱情诗

    唐朝之所以出现繁荣的诗歌文化,不仅因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杜牧这些顶级文人,将诗歌推向了巅峰,更是因为写诗作诗的风气浓厚。正是有了庞大的群众基础,才会诞生金字塔尖的风流人物。在当时,写诗不再是文人雅士的专利,就连贩夫走卒,僧人道士也能随口吟诵,甚至于诗人中还有一个女道士。女性能写诗,

  • 非著名的唐朝诗人,写出最爱国的诗篇,慷慨豪情力压各大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的爱国诗人有哪些,唐朝最杰出的诗人,不同时期的唐朝诗人的爱国情感

    在唐朝,出现过许多个性十足的诗人,也留下了许多热情洋溢的爱国诗句。比如李白在《塞下曲六首》中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又比如王维在《少年行四首》中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杜甫的爱国诗篇就更多了,他一听说安史之乱的平定,便“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小珏看来,这些大名人的诗